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当前的公路施工中所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之后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环境问题相对应的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公路施工;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公路施工中常见的环境问题
1.1生态景观遭受破坏
公路建设工程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动脉,是一项在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促进效用的交运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实施的路基路面修筑、取土场、弃渣场、建设场地的处理过程都需要占据相应工程规模的土地,如此便会对公路施工工程沿路的景观、自然乃至文物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比方说,当公路施工工程在丘陵山区时,公路施工会导致此地区出现水土流失,周围水体出现水混浊或是形成沉积物。如此一来,周围水体中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便被迫改变,这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一旦在丘陵山区进行公路施工时出现质量问题也极易导致施工地区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当公路施工工程在平原地区时,施工不仅需要占用农田,可能还需要毁农田以取土。尽管被毁农田可以恢复后进行再利用,但恢复时间较长,不利于当地的发展。
1.2水环境的污染问题
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工程所在地周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公路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废水。混凝土是公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其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碱性太强,一旦随意排放便会污染施工周边的水体。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混凝土养护产生的废水不仅量少且蒸发快,继而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较大危害。二,生活污水。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和施工场房的生活污水,其水质本源与城市废水一致,因此,一旦此类污水防治得当便不会对水体造成太大危害。三,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冲洗废水。这类冲洗废水之所以会污染水体主要原因是由于它们大多含有石油化工类物质和悬浮物。
1.3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主要是施工现场扬尘。其导致的空气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水泥、粉煤灰等建筑施工材料。无论是哪一种筑路材料,在它的运输、装卸、存储方式稍有不当都极易产生扬尘,继而污染空气环境。其次,路基开挖、填筑和土地平整等施工。当这些施工项目在大风天气进行时便极易产生施工扬尘,影响周边大气环境。再者,沥青混凝土的搅拌。搅拌时产生的沥青烟尘便会影响施工沿线的空气环境。最后,公路正常营运期间,汽车的尾气也会污染空气环境。
1.4施工噪声的污染问题
公路工程是一项建设施工周期长的工程,而在此周期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设备的应用和运输车辆的运行都会产生分贝较大的噪声,这对施工周围公共场所的影响便较为巨大。一般来说,施工噪声有着无规律性和随意性,其对周边场所的影响便也是不定时的。其次,因为施工中所用的机械设备是动态移动且经常放置在室外的,因此,公路施工的噪声源与一般的流动噪声源、固定噪声源均不太相同,继而使得其相较于固定噪声源而言会增加噪声污染范围,相较于流动噪声源而言有时便会增加噪声分贝量。
1.5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问题
公路施工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所在地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建筑垃圾和场房生活垃圾。首先,施工垃圾的主要来源。公路施工工程施工开始前的清场废物。比方说场内杂草、灌木等植物残体。旧路改建时拆旧的混凝土和砌体、旧油面等。公路建设中路基工程开挖前的弃土。路基开挖时的弃土除却一部分可被再利用,其余部分一旦未能运输至统一的弃土场便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乃至水土流失。其次,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公路施工现场中的各类场房日常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便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中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
2.公路施工中环境问题的切实有效防治措施
2.1生态景观破坏的有效防护措施
首先,各公路施工企业、单位要在内外部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所有人员都充分掌握环保的相关法规,秉持着较高的环保意识来开展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施工单位也必须要出台相关规定用于严禁施工人员随意破坏施工周围植被和捕猎野生动物。其次,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来选择建筑材料。为了减少甚至避免农田取土,施工单位可以将城市景观水域建设中的土方作为公路路基填筑用料。再者,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在进场后首先将有肥力的原地表土层进行剥离、储存,为后期公路沿线植被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在正常的施工建设期间,施工单位要尽量缩小相关项目的作业带宽度,控制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以此来减少机械碾压或人员踏践地表植被的力度。最后,应用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施工遇到雨季时,工程单位要及时通报施工单位以便其可以按照天气特点来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当应对坡面工程时,应及时应用护墙、浆砌片等工程措施,并辅以边坡植草措施,以防坡面崩塌;在进行桥梁及立交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用水必须在已沉降、无污染源的构筑物基础上排放,施工产生的弃方也不得随意丢弃至沿线河流中。
2.2水环境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量尽管不大,但如若处理不当也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因而,施工单位应该针对不同的废水类型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在防治混凝土的养护废水过程中,施工单位可采取用无污染薄膜在混凝土表面敷铺,待膜内溶液挥发后,薄膜便与混凝土表面之间形成一层用于隔离空气和混凝土的塑料薄膜,如此便能减少混凝土养护废水的产生;当防治施工单位作业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时,施工单位应优先选择有污水排放系统的民居作为施工人员的营宿地,确保施工中的生活污水不会被随意排放影响当地地表水体;当防治机械与设备的冲洗废水时,施工单位应当要视情况来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到专门的清洗点进行清洗工作。
2.3空气环境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在选址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拌合站应充分考虑周边构筑物环境,选择在居民点、办公楼等人流聚集处环境敏感点之外的下风方向处,按照设计规定来选用配备有消烟除尘装置的沥青拌和设备。同时,为将拌和场产生的扬尘降至最低程度,施工人员可以在作业现场设置装置用于洒水。其次,加强对粉煤灰、水泥、矿粉等易洒飘物料在装卸、转移、使用等过程的管理。比方说,为减少甚至避免扬尘可以应用防风遮盖的措施。再者,加强对建材的堆放管理。公路施工建材应堆放至尽量远离环境空气敏感点之处,为施工中粉状物的堆放场地合理设置挡风墙,并将之按垛堆放。同时,为避免其扬尘,还可以加盖篷布。最后,还应对进出材料堆放仓库的道路、路堤路堑的开挖面和临时便道经常性洒水以防治施工扬尘。
2.4施工噪声的有效防治措施
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噪声的来源点主要是运输车辆和各类施工机械。所以,施工单位在相关现场施工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上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及规定来选用。这主要目的是确保通过低噪声设备和车辆的应用,从根本上降低施工过程中相关噪声的产生。其次,施工单位应减少施工人员暴露在高分贝噪声的时间,避免相关作业人员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更应该要对操作辐射、高噪声施工机械的施工人员进行时间、身心及规章制度上的合理安排。最后,为了有效防治施工噪声的随意性、无规律性,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的方式来有效缓解施工噪声。
2.5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
首先,集中处理不可被再次利用的工程弃渣和其它建筑废料,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土地进行绿化恢复作业。同时,施工前期清场时所产生的农作物、杂草、树木或是其它植被,除却部分可被再次利用的,其它均应及时清运。其次,对路基开挖所产生的废土,除却部分用于回填外,也应集中收集有机质丰富的淤泥,以便其用于植草边坡的培植土体,之后的剩余部分便应统一处置。再者,合理处理施工生产废料和生活垃圾。比方说,分类回收钢板、钢筋、木材等下角料。垃圾桶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做到分类收集、整理,并定期交于相关环卫部门处置。
3.结语
最后,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环境问题却又面广点多,因而,公路施工做到有效保护环境必须要在充分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的基础上真正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武建新.公路施工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
[2]杨培强.高等级公路施工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3]韩连福.对公路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论文作者:费云鹏,王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公路论文; 噪声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废水论文; 防治措施论文; 扬尘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