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调高,大量高层房屋建筑拔地而起。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也随之不断提高和创新,良好的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决定性条件。科学研究的深入,建筑结构理论的创新以及新的材料、工艺、设备的大量涌现推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必须根据实地测量数据进行充分分析研究,运用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对整体工程有一个较为完备的施工规划,节省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特点;施工技术
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朝着功能多样化、体型复杂化发展,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也愈加复杂化,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在高层房屋的建造过程中,对建筑构造要求特别高,对工程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先进的施工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作详细的分析,并相应提出提升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措施。
1.当前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阶段高层房屋建筑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但是在施工技术和水平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总的来说,我国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列了。这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刺激和科学技术的带动[1]。目前,国内各个地区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在国内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这也促进了这一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行业目前使用的施工技术都是技术不断更新的最新成果,并且还在不断优化,这些科学手段的运用也逐步提高了建筑质量。
2.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2.1有限的建筑场地
高层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解决城市用地紧缺问题,因此使用和施工场地较小,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这就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安排与控制,采用既能保证施工质量与工期,又能节约施工用地的措施,例如,在建筑材料方面选择成品或半成品及商品混凝土;在场地安排方面尽可能避免施工材料二次搬运。
2.2严格的地基强度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需要承载较大的竖向荷载,在地基严重负荷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高层建筑的结构,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会出现建筑物倒塌的严重后果,在地基承载力设计的同时要与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结合并严格控制地基承载强度。
2.3复杂的上部结构
高层建筑一般为45~80m,有的超过100m,因此高层建筑具有很大的工程量,也具有较复杂的结构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粗钢筋连接技术、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新型模板应用技术等都是高层建筑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2.4 施工周期较长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周期通常较长,由于高层房屋整体的工程量比较大,工期基本都在2年以上。在施工过程中,若尽量缩短工期,通常可以采取缩短装饰以及结构施工周期的方式。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浇混凝土是核心工序,因此通过制定科学的模板系统,在缩减工期的同时还能降低造价。由于高层房屋建筑的工程量大,在实践中通常采准备与施工同时进行,这对于施工单位的配合程度要求较高。
3.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3.1 高层房屋建筑外墙施工技术
3.1.1 常规墙体施工
在高层房屋建筑的外墙施工中,因为外墙体通常会采用整砖平砌,在墙长度的方向,设置孔洞。而空心砖不能进行切凿,因此在整砖数量不够的时候,要用实心砖进行外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墙体内预留的管道处,需要使用实心砖,而且通常在砌筑时事先留出空间,切忌在后期随意凿孔以及用水泥砂浆填充,否则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和冷热桥现象。而在应用空闲砖来进行砌筑时,要严格根据工程图进行施工,同时要充分考虑墙体的热阻值、墙体开裂以及渗漏等不利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3.1.2 墙体保温技术施工
高层房屋建筑的墙体保温技术,是墙体节能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系,墙体的保温层设置在墙体的内侧以及外侧。比较而言,设置在内侧的保温层技术相对简单,但是保温效果欠佳。设置在外侧的保温层,虽然可以节约施工面积,但是粘合性较差,如果施工技术不到位很容易产生墙体开裂、墙面渗水、外墙脱落等问题,在施工技术上往往采用抹灰、喷涂、符合等方式[2]。
在施工技术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按照设计来进行标准水平线、踢脚线以及墙裙线的设置,在门窗四周采用水泥砂浆来涂抹50mm左右的护角。同时,为了保证保温层厚度,墙面要进行标准形式灰饼和冲筋的施工。抹灰的厚度在10mm左右最佳,而且要在底层具备一定强度之后,在进行下一层的抹灰,而且要注意养护工作,砂浆硬化的过程中,避免撞击。一旦墙面受到撞击,为了避免抹灰层与保温材料之间出现空隙,要在首层的窗台一下的墙面上,添加玻璃纤维网格布,同时在底层的外墙表面要做好防潮工作,防止保温层吸收过多水分而降低保温效果,缩短使用寿命。防潮技术通常通过涂刷氯丁型的防水涂料,表层干透之后进行界面剂的涂刷,之后便可进行保温施工。
3.2 高层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较多,通常会发生泌水,因此需要及时清理附在混凝土表层的泌水,一面影响浇筑的整体质量。同时,为了防止墙体裂隙,要对于墙体要进行保湿和养护。首先要保证混凝土要按照施工要求,内外的温差要达到标准。其次在养护中,要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维持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以防止温度相差过多而导致的缝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温养护技术的核心目标就是最大程度降低内外温差导致的墙体变形、裂缝。再次,也是在养护的过程中个,降低混凝土温度改变的速率,通过混凝土的抗拉伸性,预防墙体裂缝。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确定养护中温度以及湿度的条件,保证养护过程符合标准。
3.3 高层房屋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3.3.1 地漏和过水孔
在高层房屋建筑的防水施工中,地漏和过水孔通常在两种材料的交界处,由于混凝土与砂浆的缩胀程度有区别,因此很容易导致在地漏以及过水孔的周边区域产生裂缝。而且,这些部分也是容易积水的位置,外加施工区域窄小,施工程序复杂,施工的难度较大。因此,在这些部位的防水技术中,要坚持节点设防的原则,多道设防以及节点密封,通常在水落口和套管的边缘位置留下10mm左右长度,以进行后期的施工。
3.3.2 屋面天沟、檐口
天沟与檐口的位置容易长期积水,并极其容易发生整体变形,同时干湿交替也对于防水功能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在大部分的工程施工中,防水层的失误通常是沟沿防水层失效,导致墙体渗漏,因此要在天沟、檐口等部分,加强防护。天沟的作业面积比较小,不宜使用卷材,因此在实际中采用涂防水层的方式居多,通常是在天沟或者檐口出进行涂抹涂料,接下来再进行增强胎体,涂抹1~2mm厚的涂层。在檐口位置,由于断面比较复杂,可以采用强化空铺层的处理,亦或采用先喷涂隔离剂或者进行压敏型抗裂胶的涂层后,再进行增强层的施工。
4.结束语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起来比其他建筑物更加费心费力,施工时不仅要保证技术达标问题,同时还需要注意施工中的安全。结合施工的标准和相关要求,严格执行任务,合理进行建造,并加强管理力度,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水平,确保建筑物的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挺生.浅谈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J]. 科技资讯. 2015(20):54-56.
[2]邱文雄.钢结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16(19):87-88.
论文作者:孙韶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高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墙体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檐口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