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时期宏观调控的系统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统论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339(2003)04-0001-07
一、市场失效与政府宏观调控
不可否认,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市场失效”问题,正是这种意义上的失效,才界定了政府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构建合理而高效的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必须从市场失效方面寻找突破口,因为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时候,政府强制介入经济活动就显得不合时宜,也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只有在市场失效时,而这种失效又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行加以解决,才存在政府介入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至于政府以什么样的身份、选择什么样的时机、怎样介入经济活动并对经济活动发挥干预与调控作用,则是政府宏观调控所要解决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在市场交换中通过竞争、供求、价格等市场机制来调节流通,进而调节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经济。由于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产权关系、经营关系和交换关系,只有签订得到法律保护的契约,这些关系才能得到有效地实现。由于人们把市场经济的这些特征理想化,片面地理解了市场机制的优点,于是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系列假定条件,而这些假定条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正是发挥市场机制功能的前提。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从亚当·斯密到阿·马歇尔近一个半世纪中,西方学者对市场经济津津乐道,大多认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主要通过“看不见的手”的自发调节作用,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它能提供一种激励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和效率的提高;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总之,市场经济被神化了,被珍视为医治资本主义制度痼疾的灵丹妙药。但是,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的特大经济危机无情地打破了这种神话,主张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干预国民经济活动的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思想。尽管其后由于“滞胀”的恶果使得凯恩斯主义逐渐失宠,代之而起的则是新古典主义回潮,并且逐渐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但不论经济学的主流如何更迭,人们再也无法回到市场经济的神话中去了,因为经济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纯粹的市场机制或单纯的政府干预都不可能完全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只有适度的政府干预和有条件的市场调节,才能引导资源向有效率的部门流动,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市场失效的问题总是有悖于人们良好的愿望,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而言,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1)外在化问题。市场不能解决全部经济问题,在有些情况下还会产生严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首先,市场不能解决全部经济问题,也就是说,对有些问题市场是无能为力的。例如,市场调节不能决定社会生产发展的基本方向,因为市场信号反映的只是过去的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而不能说明未来的生产结构、需求结构问题。又如,市场调节不利于公用事业的发展。公用事业的产品即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该产品的供给能为公众所消费但又不需要花费额外成本的产品,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在利益上具有非占有性。国防、消防、公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都属于提供公共产品之列。由于公共产品无利可图或获利很少,很少有人自愿提供,因而难以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供求平衡。其次,市场调节不能解决外部效益问题。外部效益包括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指某些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使别的某些当事人受益;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些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经济主体的某种结果,甚至与社会效益相互冲突,如“三废”污染、麻醉品、武器及黄色书刊等,可使经营者获利,但使公民健康、社会安全、社会风尚等受到侵害。由于企业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市场机制调节生产往往忽视外部经济,导致外部不经济,甚至阻碍能为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事业的发展。另外,由于个人效用函数或企业成本函数不仅依存于本身所控制的变量,而且,依存于他人所控制的变量,这种个体效用函数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一些当事人不付代价便得到了外部经济,即所谓的“搭便车”。如企业对工人的培训增加了人力资本,并使以后的其他雇佣者不再支付训练成本;有些当事人蒙受了外部不经济的损失却得不到补偿,如工厂排放污染物对附近居民或农作物的损害。由于外部经济不可能通过市场价格表现出来,也就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自行加以消除。(2)公共物品供应的问题。公共物品是指不排除他人共同消费的产品,它是政府向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诸如国防、警察、司法、教育、卫生、城市公共设施等。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征,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生产者不可能靠出售公共物品来谋利,而造成公共物品无人生产或严重生产不足。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有效地配置资源的必要条件,即使某些类型的公共物品可以出售,但采取市场买卖的方式,会在社会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将很多消费者排除在外,从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经济资源也得不到有效的配置。(3)市场竞争不完全的问题。“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是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条件的,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最为广泛的市场结构形式。当一家企业或数家企业的产品获得了高比例的市场占有额,或者同类产品之间存在差别,或者企业能对产生超额利润的资源进行独占,则自由竞争为寡头垄断或垄断竞争所取代。在市场运行中,竞争必然产生各种自然的垄断,如少数厂商凭借生产条件上的优势,排斥其他生产者的竞争,通过垄断价格获得垄断利润;相互竞争的企业通过达成一定的协议或协定放弃与对方的竞争,彼此确定产量、销量或销售地区而形成垄断;企业为牟取非法高额利润,采取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假商标、假广告、行贿等造成的对竞争秩序的破坏等,必然大大降低市场机制的调节效率,使资源配置产生扭曲。一旦出现垄断,作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杠杆的竞争机制就会不复存在或遭受削弱,市场机制也就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4)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由于人们的经济、社会背景以及经济机遇上的差异,在市场机制下必然会出现一部分人富、一部分人穷的局面,这不仅有悖人类平等(无论结果平等、还是机会平等)的目标,社会福利不能达到最大化,而且也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西方福利经济学家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对市场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认为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必须把资源配置的“效率”放在首位,但必须同时兼顾收入分配的“公平”。市场交易在原则上是平等和等价的,但由于人的资源禀赋不同,收入水平就会有差别,而且实际上由于市场价格随着供求的波动而上升或下降,市场的自发调节容易引起收入差距扩大,严重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必然严重压抑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引起社会动乱,给生产力造成破坏和阻碍。(5)宏观经济失衡的问题。宏观经济平衡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但是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防止出现宏观经济的失衡,而且市场的不充分还会诱发宏观经济的失衡;虽然引致国民经济宏观失衡的因素很多,但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难以恢复平衡的,或者说,市场机制还没有充分的能力来解决宏观经济失衡的问题。(6)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和滞后性的弱点。由于市场多元化主体追求短期利益,导致对同一产品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市场既不能很好地安排资源的区域(空间)配置,也无法安排资源在现今和未来(时间)的合理配置,市场调节产业结构的过程相对来说较长。(7)市场不能避免投机行为的产生。资本的自由流动就孕育着投机性,特别是以钻空子、欺诈性的买空卖空为特征的投机行为,对经济和社会有害无利。即使是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通过承担价格变动风险而获利的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也会产生加剧市场波动、导致经济不稳定的负效应。
市场本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是导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周期性经济衰退和其他经济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这些国家逐渐实行和完善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因。如同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都要把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必然归宿一样,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也要把提高经济效率和宏观经济效益作为基本的目标和衡量准绳。基于此,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区域,就是“看不见的手”无效、低效和负效的范围,包括如下若干方面:第一,对经济总量(总供给、总需求)的调控。政府调控经济的基本任务,在于促进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动态平衡,避免或尽量减轻经济发展的大震荡和市场总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其中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就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有效控制和灵活调节。第二,对重大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宏观计划和经济政策来体现国家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的鼓励和限制方向,以及发展或抑制、淘汰的宏观意图,达到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结构的调整和转换,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第三,提供公共服务,对有显著外部经济效益(或负效益)行为的处理。政府的公共服务包括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主要包括从事道路、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学校等方面的建设,形成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对外要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同时,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以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市场机制的运行无法全面衡量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很容易产生和出现微观(局部)效益损害宏观(全局)效益、近期效益损害长远效益的弊端,对这些问题市场机制是无能为力的,只能由政府作出判断和进行调节。第四,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处理。市场机制只能在等价交换意义上体现机会均等的平等精神,这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其自发作用的结果必然是社会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为此,需要政府通过税收、补贴、社会保障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兼顾收入公平和经济效率。第五,对公平竞争的保护。国家要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垄断,保护和鼓励公平竞争,限制各种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因为,市场运行的规则不可能由市场本身来创造,市场不能自动消除垄断,所以政府必须进行有效的调控,以保持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协调统一性。
二、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层次与整合
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取决于近期的宏观经济走势和所要完成的主要经济任务和目标。近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继续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在政策操作上,首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在财政的承受能力下,增加财政支出,优化支出结构,节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增加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以及教育事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其次,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改善金融调控方式。稳健的货币政策既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又可以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要优化贷款结构,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适当增加对国有小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贷款,对重点建设项目的贷款实行优惠利率等。第三,保持投资规模的适度增长。投资重点用于加强能源、交通、通信、环保、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提高技术改造投资的比重。同时,加强产业政策导向和信息发布,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和调整投资方向。第四,加大产业政策实施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推行旨在促进产业成长和产业间关系协调的国家产业政策,是保证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和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并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企业开工不足和日益增多的失业和半失业现象,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培育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和组织生产经营的核心能力,使产业结构适应国内外社会需求。在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过程中,政府和市场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推动力量。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规范政府行为,防止市场失效或政府行为失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规范政府行为,防止市场失效或政府行为失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系统还必须张弛相宜,层次分明,特别是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不能相互冲突,而要彼此协调,整合为一种新的制度控制力。
转轨时期政府的宏观调控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政策机制,主要通过中长期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前景、比例关系等重大经济问题作方向性的规定,用以引导企业和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调控机制,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使国民经济的运行不致于出现大的波动,维护物价稳定和经济的有效增长;三是监督协调机制,主要通过法律、合同、税收、市场管理等手段来监督协调各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从政策机制来看,它主要包含中长期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两方面内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长期发展计划有其鲜明的特征,即:(1)主要是研究、分析、预测国民经济发展的中长远趋势,用计划的方式来明确政策的经济发展目的,帮助企业认识整个社会的生产和需求以及世界市场情况的变化,为企业决策提供基本依据。(2)计划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计划的制订不仅要通过政府的有关官员,还应该吸纳众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共同参与,这样制订出来的计划容易被社会各方面所接受。(3)计划的制定与计划的执行相分离,这样可以避免政府直接介入生产领域,事无巨细包办企业的现象。而相关的产业政策,是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它的特点则在于:(1)产业政策不是一个总量增长计划,而是一种结构控制政策,它通过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区域结构的调整,使社会资源在生产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和地区之间得到优化配置。(2)产业政策不是短期政策,而是长期政策。(3)产业政策不是需求管理政策,而是一种供给管理政策,它可以通过促进或者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来改变产业结构的现状,调整各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从调控机制来看,主要包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方面的内容。财政政策是调节短期均衡的重要手段,其具体的途径体现在:(1)增加或削减政府开支。(2)发放或回收债券。发行债券意味着政府回笼货币,收回债券则意味着政府发行货币,这样一来,就会相应地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变动,特别是在债券市场发展的前提下,财政与货币的关系便成为一种市场关系。当然,对于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同的国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调控工具的选择是有所不同的。市场发育程度低,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有效的市场调节手段就难以发挥作用,规模控制就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大体与此相等,即以直接控制的规模管理为主,以间接控制的经济手段为辅。
从监督协调机制来看,在一般情况下,政府更多的时候是依靠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条例,对经济运行加以监督和协调,政府可以对市场主体的资格加以审定,如颁发营业执照,核定企业注册资金,认定企业经营者的身份等;政府也可以对市场主体行为加以监督,如通过工商、税务、审计、物价等部门及时检查和核实市场主体是否存在违纪现象;政府还可以通过一些专业性机构对企业的兼并、联合、供货、销货等经营行为实行监督,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除具有市场经济国家一般的调控目标外,还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体现着公有制的本质要求,因而构成公有制有效的宏观实现形式。所以,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整合对公有制本质的更好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宏观调控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施宏观调控的基础,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更有利于公有制本质的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决定着国家政权的性质,因而也决定着政府宏观调控的性质,其宏观调控的目标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追求,包含着对公有制本质的追求。第二,宏观调控能保障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通过调节收入分配,保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确立,消除收入分配关系的严重扭曲现象,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机制,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逐步实现小康社会。第三,宏观调控能更有效地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国家通过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来规范市场秩序,引导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同时,通过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事前调节,有效地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弥补市场的缺陷与不足,维护公平竞争,保障市场正常运行。第四,宏观调控能充分发挥计划、金融、财政政策的整体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按照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原则,通过计划与金融、财政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任何单一的宏观经济政策只能发挥局部的、阶段性的功效。第五,宏观调控有利于发挥宏观计划大综合作用,这也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特色。发挥宏观计划的大综合作用,是基于我国宏观管理的历史沿革和减少建立新型宏观调控体系成本的需要,这更有利于全局计划的总体指导和国民经济的总体协调。
三、宏观调控的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采取直接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各个经济单位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本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决定了市场经济中必须加强并逐步完善政府对市场的调控。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原来的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使企业的活动大体上符合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由原来的微观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主要在于间接总量平衡,把微观经济决策交由企业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决定。三是由原来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转向搞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
1.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
政府为什么要实行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呢?主要的原因是存在着市场失效,需要政府从间接上进行调控,解决市场自身所不能解决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失业和经济大幅度周期波动等问题。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经济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即GNP的增长率来衡量;(2)充分就业,一般当失业率低于4%(有些国家定为6%)时,可以视为实现了充分就业;(3)价格稳定,通常将年通货膨胀率低于6%看作是价格稳定;(4)国际收支平衡,包括进出口平衡、外汇供求平衡。
实际上,上述四个目标之间是有矛盾的,要同时实现四个目标是非常困难的。例如,高的经济增长率往往会带动物价的上涨,而低的经济增长率又无法保证实现充分就业;高的通货膨胀率与低的失业率并存,而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则失业率就会上升;等等。因而各个国家在实行宏观调控时一般以一个目标为主,使其他目标尽可能达到较好水平;而且,在不同时期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选择不同的目标作为主要目标。例如,实行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大多以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作为主要目标,同时努力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人们能够承受的水平以下。
2.宏观调控的手段体系
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政府有各种经济调控手段可供选择,这些经济调控手段构成一个经济调控手段体系;第二种含义是:在政府具体运用调控手段时,总是根据现实经济的情况和预定要达到的目的,选择一种或几种调控手段,有主有辅,互相补充。如果现实经济情况发生变化,政府调控预定要达到的目的发生变化,那么,不仅政府所选择的调控手段会发生变化,各种调控手段之间的主辅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但不管怎样,在一般情况下,政府所选择使用的不是一种调控手段,而是一种以上的调控手段,因此,政府每一次进行调控时所具体运用的,是由一种以上的调控手段所构成的经济调控手段体系。
根据第一种含义,可以把社会主义经济调控手段体系表述如下:
根据第二种含义,政府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一种以上的经济调控手段,构成经济调控手段体系。这个体系中究竟包括哪些调控手段,何者为主,何者为辅,没有固定的模式,而要按照预定的调控目的和每一种调控手段的特点才能确定。
3.宏观调控互动体系
宏观调控体系,是国家、市场、企业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形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间接调控的范畴,它与直接调控体系的不同点在于:国家不直接管理企业,不向企业下达各种计划指标,而是通过市场,利用各种经济参数对企业进行管理,调控企业的经济活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要通过建立和健全调控机构来实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宏观调控应在中央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实行中央与地方两级调控体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限,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在实现分层调控体系中,中央调控处于主导地位,其调控主要包括制定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中长期计划;依据国力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消费基金增长速度、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制定和组织实施与供需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相关的政策;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适度倾斜、协调发展的原则安排区域经济布局;通过经济立法和必要的行政干预,促进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地方调控应在贯彻中央调控任务的前提下,利用地区优势,制定地区规划,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需尽快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行之有效的调控机构,它包括决策机构、控制机构、经济监督机构及信息和咨询机构,以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规范运作。
一是建立经济信息及监测预警系统。政府要作出有效的决策,必须掌握充足的准确的信息,必须对国民经济的现状、问题和趋势有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在实施决策过程中还需对决策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加以检查、评估和总结,以便及时进行修正,保证政府职能的有效行使和政府目标的实现。为此,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经济信息系统和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国家统计机构所属信息系统、中央银行所属信息系统、税务机关所属信息系统、国家新闻机构所属信息系统等等,并在政府计划机构专门设立监测预警系统,对有关国民经济全局的主要指标实行监测,为政府决策及其实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是形成民主科学的政府决策体制和程序。政府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防止出现较大的“政府失效”问题,需要通过立法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和程序。决策体制一般包括决策的中枢系统、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决策程序一般包括拟定方案、评价方案、选择方案等阶段。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和程序,就是对各级政府的决策权加以合理划分;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对决策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尽可能作出最佳决策或次佳决策。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和决策程序,是政府有效行使职能的根本保证。
四、政府的宏观调控与预期
1.市场的惯性
一般来说,如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惯性运动一样,市场经济运行也存在明显的惯性。在物理学上,惯性被定义为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要使这种状态消失,只有施加一定的外力,外力越大,惯性消失越快;施加外力的时间越早,在同样强度的外力作用下,惯性消失越早。在经济学上,这种惯性表现为,某种经济变化趋势一旦确立,就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外在力量的干扰,惯性过程要到形成惯性的推力完全衰竭时为止。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存在惯性运动,只不过市场经济运行的惯性更为明显,外力要干扰这种惯性运动需要一个比计划经济较长一些的时滞。计划经济可以用急刹车方式减弱或中止惯性。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干预方式多为间接方式,调控工具多为价格(广义的)参数,很难采取急刹车方式,所以,市场经济运行的惯性过程和惯性时间更长。调控市场经济运行惯性的关键是在政策操作中考虑预期。
如何有效地控制类似通货紧缩这样的经济现象的惯性发展,前面已经指出,需要借助外力,这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一般的原理是:宏观调控强度越大,市场惯性消失越快;宏观调控时间越早,市场惯性消失越早。当然,这里讲的“强度”和“时间”,应有一个合适的量度,不是调控强度越大越好,也不是调控时间越早越好。因为在不同背景下发生的不同性质的惯性,对其控制的强度和时间量度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这里关心的是对市场惯性运动的趋势性把握,这一把握中,最重要的是预期。
2.宏观调控的预期
所谓预期,简单说来,是对某一趋势的提前认识,或者说,是从对某一连续性过程“前期”的认识中分析和预见“后期”。尽管经济学强调经济运行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强调经济过程前后不可能简单重复,但是,这不排除连续性过程的“后期”会在或多或少的意义上包含或延续“前期”的成分。我们过去几次对通货紧缩现象的控制之所以为时较晚,主要原因是政府管理层在政策操作中,没有预期考虑。实际的政策操作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控制经济的思维,当转轨时期的宏观调控更多运用间接的经济手段,而不是直接的行政手段时,调控到位的时滞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时滞要长,效果的显性表现为渐进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预期的考虑,就会出现对惯性的调控要花较长的时间,要付出更多一些时间的代价。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政策操作有预期考虑,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尤其重要。如果将政策效应考虑进来,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政策出台的时机越滞后,同样力度的政策效应越低;换句话说,要想在滞后时机的政策效应和常规时机(政策操作有预期的考虑)相同,就要求政策力度更大一些。
一般来说,政策操作滞后,会产生两个后果:其一,因为时间拉长,累积的矛盾和困难增大,这势必加大调整的代价;其二,因为政策滞后操作要求力度更大,经济指标的反弹幅度必然更大,这势必容易引起大起大落中的“大起”,出现经济急剧上升的情形。所以,间接政策滞后操作不仅会增大调整代价,而且将降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降低调控的代价,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就要求政策操作注意力度和时机的选择,要有预期的考虑。
标签:宏观调控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机制论文; 市场调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控制计划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决策能力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