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中的应用论文_朱洪梅

精细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中的应用论文_朱洪梅

朱洪梅

(南京市六合区葛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 210048)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223-02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我国是糖尿病的高发地区,分布广泛,以中老年患者居多。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人体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当前,糖尿病治疗以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物为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稳定血糖,改善血糖的各项指标值。但是,糖尿病治疗期间,积极开展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长期的疾病困恼,会对患者的精神及心理造成较大影响,不良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方式的不当,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面对患者并发症高发的问题,如何开展有效的护理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成为医护工作的重点。

在社区开展糖尿病患者精细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环境,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有着积极的作用。现将糖尿病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作如下报告。

1.何为精细化护理

精细化护理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文关怀,提高护理的全面性。舒适护理、综合护理在精细化护理中均有体现,是从患者出发的一种优质护理模式。精细化护理的“精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人”精细,精细护理流程、操作,提高护理质量;二是规范护理管理,以优质的护理服务,实现全方位的人性护理;三是护理管理精细化,从实际出发,立足患者所需,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

2.组织开展

(1)成立精细化护理工作小组。为组织开展糖尿病精细化护理工作,我区积极成立了工作小组,组织领导精细化护理工作的开展。

(2)制定制度,规范管理。规范化的工作管理,是落实糖尿病精细化护理工作的关键。通过制定工作制度、规范管理章程,明确岗位职责,提高精细化护理管理效率,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有效落实。

(3)落实人员配置,做好组织协调。社区糖尿病精细化护理,应落实好人员配置,做好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在精细化护理过程中,工作小组配有医生及护士,便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4)完善设备配置。为了配合精细护理工作开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设施,用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①计算机硬件及外线网络、电话、复印机(各一部);

②多普勒足病筛查仪一部;

③投影仪、急救箱、血压器、血糖仪、低血糖反应抢救用品;

④身高体重秤、储物柜、办公桌椅、文件袋;

⑤糖尿病相关健教资料:室外有醒目的引导标识和糖尿病相关的健教资料上墙。

3.精细化护理要点

(1)指导作息活动安排。糖尿病患者应科学作息,并进行适当运动。①患者应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生活,在天气良好的状态下,可以选择户外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巩固疗效、促进康复。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适宜散步、太极等运动,这些运动养生凝气,患者并会应运动而感到疲劳。指导患者在饭后血糖较高时期,通过散步等运动方式,加速血糖下降;②注意体重及尿量的变化。对于严重患者,应做到每周进行一次体重测量,若病情得到改善,则可2周一次进行体重测量。并且,要做好24h的尿次及尿量的记录,以便于自己及医生对病情的全面了解;③注重病情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往往会有其他并发症,这就需要做好病情观察。如,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出现大血管,出现肢短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肌肉萎缩、骨骼变形。

(2)用药指导。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处于较为稳定状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用药指导工作。对于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要按时、按量的遵医嘱服药,切勿自行随意改变药量,这极易造成不良药物反应;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注射,以更好的发挥疗效,做好科学有效用药。

(3)合理饮食。饮食护理是糖尿病精细化护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有效控制血糖,具有重要意义。合理饮食以“营养均衡、合理摄入“的原则,做到对蛋白质、脂肪及糖类等的科学配比,进而实现对患者血糖及尿糖等的指标值控制。①基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活动情况,合理安排热量摄入,避免盲目饮食,导致热量摄入过多;②一般情况之下,饮食中的热量配比应做到:蛋白质食物供热量15%左右;脂肪类供热量25%左右;糖类食物供热量60%左右,这样的配比可以控制摄入量,也可以确保营养均衡,避免出现过于消瘦等情况;③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好胆固醇的摄入量,一般情况下尽量少食或不食含有较高胆固醇的食物;④注重一日三餐的时间安排。早、中、晚三餐的摄入热量占比分别是20%、40%、40%。早、中、晚三餐的用餐时间以7点、12点、18点为宜。在食物选择方面,应选择杂粮,且做到荤素搭配合理;应戒烟、少酒。蛋白质选择瘦肉、鱼虾等食物;多食蔬菜瓜果,如海藻、应季水果等,都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糖,避免便秘等的发生。

(4)心理护理。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长期的疾病困恼,让中老年患者出现诸多的负面心理情绪。紧张、绝望、恐惧等的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导致病情加剧。社区糖尿病精细化护理,注重患者心理健康护理。①安抚患者心理,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组织开展活动,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如,书法、唱歌跳舞、画画等兴趣爱好,帮助患者调节精神状态,以轻松、愉快的状态,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勇敢面对疾病。

(5)健康教育。社区中老年患者对糖尿病缺乏认识,在自我健康控制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①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让患者更好了解糖尿病,懂得如何自我管理,提高治疗效果;②教授自我检测方法。指导糖尿病患者学习血糖、血压检测的方法;了解检测的指标值;③指导自我管理。糖尿病自我管理对于提高质量效果尤为重要。指导患者保持个人卫生、调整心理状态,及时了解患者病情,便于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

4.护理成效

在社区开展糖尿病精细化护理,提高了护理效果,也紧扣社区患者所需,从优质、舒适和综合护理的角度,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在此次精细化护理中,进行了随访。有96.9%的患者对精细化护理表示满意。并且,在护理中,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并且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因此,此次精细化护理工作的开展成效显著,获得社区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肯定与欢迎。

5.体会

通过建立“糖尿病小屋“是糖尿病病人学到患病后正确的管理方法。社区糖尿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缺乏自我监控管理意识,饮食生活习惯不佳,不利于糖尿病的防治。在精细化护理管理中,选配专业兼职人员,进行一周五天的服务。通过精心部署、精细护理,是糖尿病患者远离并发症,并使“5+1”达标率有所提高。这充分表明,精细化护理在社区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完善现行工作制度,建立更加完善可行的工作细则,确保“糖尿病小屋”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糖尿病患者用药指导、饮食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的重要场所。为此,一是要强化精细化护理服务水平,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二是完善设配配置,强化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三是制定工作考核细则,提高工作积极性,以更好的落实各项工作,发挥精细化护理的重要作用。

论文作者:朱洪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精细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中的应用论文_朱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