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发展绿色交通已经成为应对天气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战略。与此同时,建设“绿色、安全、高效、畅通”的交通运输体系已经成为当期交通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所以,在进行公路设计时,要对公路建设和公路运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从各个设计阶段分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尽可能降低公路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促进公路建设的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绿色低碳;公路设计;应用
引言
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促使不可再生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尤其在公路项目建设中不仅出现了能源的过度使用,还因CO2排放量的增加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了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政府有关部门结合低碳排放、绿色低碳理念,构建完善绿色低碳公路结构体系,从而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家园。
1绿色交通的基本理念
绿色交通指的是通过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来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交通拥挤的目的。绿色交通是实现我国城市持续化发展重要因素,绿色交通的开展需要在城市持续化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公路建设。通过对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应用可以降低污染、降低能耗,实现交通建设有序开展。在现代化交通建设过程中,绿色交通理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在公路设计中应用绿色交通理念可以保证公路设计和城市发展相适应。
2绿色低碳原则
2.1 “四节”原则
“四节”原则包括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等原则。为了有效实现绿色低碳原则,需改变原有公路设计理念,即转变高标准公路建设,注重公路线形、快速路的施工原理,依据相关技术指标,降低对土资源、建筑资源及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重点关注高品质、高质量公路建设。另外公路给排水工程中可实现水循环利用的目的,如低冲击开发系统的作用,结合绿地下凹和植被留槽、过滤草沟与洼地渗透等手段,构建公路绿色低碳体系。对于公路材料的使用,应优先选择绿色材料、可循环与可再生材料,减少建设成本支出。
2.2环境保护
公路设计应采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如对古物和名树的保存,若为敏感地质,可通过生物通道的构建以此降低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施工废弃物的合理排放与管理,也可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2.3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对以车为本的转变,更是人性价值体现的根本,传统以车为本的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以人为本主以人性生理、心理以及舒适度的角度出发,倡导人文公路设计,才是绿色低碳理念的最好体现。
3绿色低碳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3.1公路路线的设计
(1)对通道资源进行集约利用。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要按照“集约高效、布局合理、统筹规划”的基本原则,对各类工程项目通道资源进行统筹利用,在选择路线时,要考虑公路和高压走廊共用通道、公路和铁路共用通道、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共用线位、水利防洪堤坝和公路共用资源,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对原通道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对现有的设施进行安全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2)灵活地选择施工线路。在选择施工线路时,要按照环保、生态的基本原则,根据地形情况进行选线。公路线路设计时要避开水资源、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比较敏感的区域,尽量避让农田,减少土地分割。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路堑施工方案和路堤施工方案,做到平衡开挖,做好土地资源的保护工作,降低施工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路面路基的生态化设计
(1)充分利用清表土。在进行公路施工设计时,考虑到公路建设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清表土,由于这些清表土大部分属于腐殖土,营养丰富,将腐殖土用于边坡绿化用土,可以提高绿化植物的成活率,节省资源。在绿化施工中应用清表土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弃方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绿化用土的开挖量,防止对环境造成破坏,节省工程资金的投入。此外,在进行设计时,还可以考虑设计弃土场,将弃土和腐殖土用于造地还田。
(2)保护和恢复公路路域内植被。路域内植被的保护主要是对挖方边坡坡顶、填方边坡坡脚等进行保护。在施工时,要尽可能对原生植物进行利用和保护。如果条件允许要对挖除的植被进行移植,并设计采用乔灌结合的方法对路域内挖方边坡、填方边坡、弃土场、服务区、路基土路肩等进行绿化,在进行绿化时,要尽量使用公路周边原有的植物品种,提高绿化作物的成活率,并使用植物绿化和公路周边植物进行更好的过渡和融合。
(3)路线设计要具有连续性。在进行公路设计时,行车舒适性是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方面内容。在设计时,为了消除平曲线之间的短直线,提升车辆行驶的视觉连续性和舒适性,需要设置缓和曲线,尽量使曲线的长度增大,设置不对称的 S型、复合型平曲线,保证道路更加平顺并和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4)路侧绿化景观设计。在设计路侧景观时,需要对土壤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土壤情况和填挖方的坡形进行设计,距离道路比较近的位置主要以灌木为主,对于不会影响行车视线的区域,则可以使用乔、灌结合的方法进行绿化,逐步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多层次的植物景观。避免路侧景观单一化,缓解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
(5)排水边沟设计。常规的边沟可以使用浅碟流型边沟,在边沟的表面铺设草坪。如果使用生态暗埋浅碟形边沟,则可以布设绿地植被,提高景观效果。通过设置生态边沟,不仅可以达到公路排水的基本要求,而且可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可以使公路行车环境得到改善。
3.3 路面设计
橡胶沥青可以降低废旧轮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可以使用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得到改善,提升公路使用年限,降低养护成本。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温度,降低燃料的消耗。沥青混合料在进行拌合时使用清洁能源进行搅拌,例如利用 LNG 拌和站进行拌合,可以有效降低拌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路面设计采用耐久性路面,虽然路面初期投资比较高,但是使用耐久性路面可以使路面的使用年限延长,降低了生命周期成本,避免频繁维修路面而导致交通拥堵。在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可以使用水泥路面碎化技术进行施工,对旧路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减少筑路材料的消耗,降低施工成本。
3.4噪音控制
公路运营过程中会对沿线区域的声环境产生影响,给声环境敏感区域造成噪音污染,因此在进行公路设计时,需要考虑噪音的影响。当前,公路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绿化林带、建筑降噪、低噪音路面、声屏障、设置禁鸣标志等措施来进行降噪,也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时尽量从噪音敏感区域进行绕避。
结束语
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目标,低碳公路必定将要成为未来交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道路交通必须实现科学的规划管理。因此,低碳公路在设计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常见的问题,通过对工艺的改进和对材料的严加选择,来实现低碳环保,同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楠. 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的技术要点分析[J]. 交通世界,2017(08):136 -137.
[2]周红萍. 绿色低碳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体现[J].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2):53 - 56.
[3]秦晓春,沈毅,邵社刚,等. 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探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10):308 -310,322.
论文作者:何诗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公路论文; 交通论文; 路面论文; 低碳论文; 边沟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 理念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