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及管理策略论文_罗冬明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及管理策略论文_罗冬明

重庆市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益。文章首先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要点进行分析,包括文件资料审核、工程量审核、材料价格审核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策略,以期促进其管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

前言

工程预结算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基本内容,主要负责对与建筑工程造价有关的资料、工作进行审核,确保造价预结算结果的可靠性。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工程只有做好预结算审核工作,实现对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确保资金运行安全性,从而抓住更多的发展机会。

一、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

(一)文件资料审核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工程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全面审核,包括工程协议、合同等。在开展审核工作时,需要全面掌握招投标文件、合同文本、设计文件等,在这些文件资料中记录着建筑工程的主要建设参数以及关于工程预结算方法的规定。因此,确保资料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是开展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充分掌握相关文件资料后,要对实际工程中采用的计价方式等,与合同中规定的方式进行比较,还可以通过对合同计价类型等进行审核,明确计价原则,确保造价预结算工作的合理性[1]。

(二)工程量审核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量审核是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的重点内容。出于利益的目的,许多单位在工程预结算中都会出现虚报、误报的情况,如果没有在工程量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容易出现成本损失。因此,审核人员需要加强工程量审核,通过对施工图纸、施工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及时了解工程人力、物料、资金投入情况,确保其符合造价标准要求。如果在工程量审核过程中发现实际工程量与工程量清单不符,则应及时联系有关单位,合理划分责任,避免出现工程各项纠纷。

(三)材料价格审核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使用的材料众多,材料支出在成本造价中占有较大比例,也是需要重点进行审核的内容。而且建筑工程材料价格会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在采购过程中,材料价格可能出现较大范围的浮动,进而对预算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在开展材料价格审核的过程中,需要将合同作为主要审核依据,同时考虑市场因素带来的材料价格变化问题,及时发现实际造价与预算造价发生偏离的情况。然后通过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造价目标能够实现。特别是对于合同中标明的可调整项目,可以对其施工工期、施工技术等进行调整,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2]。

(四)费用计算审核

在造价预结算的费用计算审核方面,首先应保证工程单价套用的合理性。采取定额审核方法,确保套用工程量符合要求。然后通过对实际施工项目内容、范围进行审核,对需要补充的工程量同样进行定额审核。详细审核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劳动力单价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对于可以直接套用工程量单价的内容,则应做好可换算工程量审核工作。在费用计算审核过程中,应根据工程计价标准,按照各专业的计价标准计费,认真审核施工安全、文明管理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协调好施工安全、质量以及成本控制的要求,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造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管理策略

(一)正确选择审核方法

目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可采用的造价审核方法也越来越多。应根据工程特点、造价审核管理要求等,对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具体包括:(1)全面审核法,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建筑工程,对造价预结算进行全面审核,其特点是审核覆盖面全、精细化程度高。但是在审核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的分析计算工作,一般只适用于规模较小或内容相对简单的工程。(2)重点审核法,即对建筑工程重点项目、工序等进行审核,重点项目工序往往也是造价支出较为集中的部分,而且对工程建设质量有直接影响,通过对重点项目进行审核,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同时降低审核工作量。(3)分组计划审核法,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开展审核,并对类型相近项目进行统一审核,针对性较强,适用于工程量较大、内容较为复杂的项目。

(二)实施动态管理措施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需要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开展。通过采用动态管理措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支出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并与预结算控制要求进行对比,动态分析成本变化规律,可以为相关调整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在此方面,需要完善工程造价审核组织体系,并建立动态化管理系统,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工程信息数据为依据,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如果在对比过程中发现实际成本支出与造价预算出现较大偏差,应深入分析原因。通过在动态化信息管理系统中分析造价相关数据,追溯造价支出流程,找到偏差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落实问责机制,并合理制定造价调控措施,最大化的挽回工程损失。

(三)确保合同签订质量

根据上述分析,合同是建筑工程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的主要依据,只有落实合同中的造价管理要求,才能实现造价管理目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变更问题,也需要发挥合同的作用,明确划分造价管理责任,保证各单位的正当权益。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审核人员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充分了解。特别是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条款,必须确保合同自身的规范性和详细性。通过确保合同签订质量,避免出现超预算时,无法依靠合同追回损失。在此方面,也需要提高造价审核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能力,树立规范化管理理念,提高对合同审核的重视度,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从而掌握造价管理的主动权。

(四)提高审核工作协调性

针对规模不断增加、内容日益复杂的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活动而言,除了要合理选择造价预结算审核方式,还要确保审核工作过程的协调性,全面、有效的开展各项审核工作。审核管理人员首要要建立统一的思想认识,严肃工作纪律性,独立、客观的开展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同时应改变传统的工作认识,善于利用各种信息化工具开展造价审核。对于在审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并积极寻找可行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审核工作水平。通过与其他部门人员开展沟通配合,协调工作关系,及时掌握与造价管理有关的信息数据,为审核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此外,与需要协调好造价审核管理与工程施工管理、验收管理等方面的关系,避免对工程施工进程及竣工结算造成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把握好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开展审核管理工作,可以实现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在此情况下,能够最大化的保证建筑工程建设效益,减少成本损失,促进建筑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傲然.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及管理的探究[J].商讯,2019(03):38.

[2]牛立君.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及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1):134-135.

论文作者:罗冬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及管理策略论文_罗冬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