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青年审美的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青年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青年审美呈现出新的特征,即表现出一些值得肯定的进步的方面,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青年审美追求多样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青年的审美视野宽广了,所接触的、感悟的信息以空前的规模急剧膨胀,审美对象日益丰富多彩。伴随着生活方式和文化繁荣的现代步伐,青年正以特有的灵感、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审美感受力,不断去突破既定的审美界限和审美标准,建立起一种富有生机的多维度的审美观念,走向多样化的审美。
多样化的青年审美首先表现在多样化的生活之中。新时期青年审美具有明显的广泛性和多极选择性,他们对生活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在他们心目中,审美观念与现实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追求审美也就意味着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状态。青年人富有朝气,热爱生活,乐观向上,他们追求多样和变化,不愿封闭在古板、单调、乏味的生活圈子里,更愿意走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他们把自然、社会、艺术等多方面的关系都纳入自己的生活领域,去找寻蕴含其内的更为复杂生动、更加耐人寻味的美。
他们愿意到大自然中去,找寻那份恬淡幽雅、返朴归真的感受,也要从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幻和交替中,感受那种随意的流变和运动所体现的狂放不羁的性格。他们愿意从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自然,并去利用自然的形式在生活中创造出新的自然美,关注人类在自然中的生存方式,显示了他们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完善的追求;青年愿意把目光投向变革中的社会。现实社会生活纷繁复杂、日新月异、变化多端,更能激起青年对自身生活图景的充满激情的向往。新时期生活领域当中与青年密切相关的审美文化空间、场所及诸多条件,将他们审美范围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从艺术层面拓展到广泛的文化层面又深入到青年的社会活动中,增强了青年审美的社会效果。在新的社会情境中,青年努力追求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正义,维护真诚与善良,追求完美的人格;青年还愿意接近新的艺术形式,努力去探索、理解其深邃的内涵和奥秘,进而引发出对人生的遐想。
青年崇新尚奇,勇于追逐和领导新的审美潮流。一切代表新潮的东西,他们都会热切地去试用,去仿制,去购买,去实践。青年不再迷恋于某种特定的审美对象和形式,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新的选择。可以说,每一时代的新潮的东西,总是最先被青年们使用并流行开来。他们常常以追踪流行效果为审美的满足,又在流行中尝试、参与和制作。他们欣赏具有鲜明时代性的作品,推崇和仿效作品中那些开拓精神强、思想观念新、敢为天下先的改革者。这种流行形式,使青年审美具有短暂性、变化性和新奇性。
青年审美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多样化的消费之中。传统的审美以哲学思辨的方式来疏远人的感性生活形象,又以艺术家的方式脱离人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从而使青年在进入艺术的审美过程时,暂时中断了与世界的现实联系,而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消费文化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以艺术为中心的审美观念形态,使青年的审美意识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革命。由于青年易于介入和参与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因而其审美也就依此变化而带有新的气息。他们感到,接触的事物越丰富,越全面,越具变革性,其审美意义就越大。所以,无论是欣赏交响乐,参加大型艺术集会,还是读通俗小说,参观美术展览;无论是单位联谊、酒吧自娱、唱卡拉OK,还是体操健美、气功养身以及插花艺术、室内装潢,虽然形态各异,气象万千,但每一种活动都与生活贴近,都是一种消费,因而都有意义,有美感,他们就都喜欢。多样化的审美已成为青年生活的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日常的、普遍的需要。
在多样化的审美中,青年更注重个性的发展。青年在不断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中,个性一般都很强,对任何事情都想亲自询问,亲身体验,表明自己的观点并急于显示自身的价值,这是青年积极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表现。青年主动热情,敢拼敢搏,具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的精神。在审美实践中,他们告别了从众、趋同的心理定势,而代之以主体性极强的历史文化视野,去体察外界对象,并依自己的个性,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欣赏、充实和接受美的形象,在审美对象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从而升华自己。这就使青年在努力塑造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塑造了绚丽多姿的自我。
在现实中,每个人由于环境、地位、所受的教育以及认识水平等不同,会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因此,每个青年都刻意追求新奇、变异,尽量别出心裁以示自己有别于他人。“街上流行红裙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精心设计、搭配自己的服装样式、发型乃至自我形象,他们可以以自己的选择去读书去找工作去生活。新时期青年审美的个性化特征,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自由意志,呈现出鲜明的、独特的而又丰富多彩、姿态万千的个性特点。这表明了新时期青年对自身发展的重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渴望,以及对美的自觉追求。
虽然,在多样化的生活和消费中,青年的审美获得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但是,青年们往往多热情而少理智,易受诱惑而又缺乏鉴别,再加上有些人知识上的贫乏,价值上的失落乃至素质偏低,如果一味追求新奇变化,则往往会优劣糟粕兼收并蓄,失去社会的审美标准。在多样化的消费中,青年流入黄色消费、灰色消费和黑色消费的倾向也很严重,必须引起重视。青年审美追求个性化,也容易导致以“自我”为中心的感性表现,如自由散漫的任意性,对现实的逆反性等。现在许多青年以怪异为美,以暴露为快,以原始为乐。这种审美情趣,日益远离主流文化,使审美走向低俗。还有,青年过分追逐流行效果,追求形式的变化,还会使青年审美走向感觉主义,从而流于形式而排斥内容,重个体价值而排斥社会价值。直接的感性效应成了理想的审美趣味形态,而审美的认识功能,伦理效应和人文价值及理性深度被排斥在趣味之外,体现了青年审美的盲目性和不成熟性。
二、青年审美追求开放性
20世纪末世界交往的扩大,引起了我国生活方式和审美文化向世界范围的拓展。随着世界意识的增长,人们的审美对象、审美趣味乃至审美活动都融汇在世界化的潮流之中。青年以开放的心态去接收和处理各种审美信息,改变和调整着民族保守的审美偏见,扩大和丰富着自身的审美视野,拓展和开阔着自身的审美领域,表现出审美的开放性特征。
青年审美的对象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汇集在文化市场、屏幕乃至生活交往中,扩大了他们的选择面。由于审美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评价,因而不管哪一种文化,哪个民族的美,都必然具有人类所具有的本质,从而构成了共同的审美对象的基础,这也是青年们对来自不同国度和地域的审美对象能够认同的基础。非洲大陆上黑皮肤人的矫健,欧洲大陆上蓝眼睛人的聪慧,冰天雪地的爱斯基摩人的顽强,以及热带丛林土著人的质朴,都能够激起他们无边的联想及对生命的赞颂和热爱。改革开放,国门大开,青年也敞开胸襟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汲取新的营养,他们感到“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的画卷,这些文化没有极限可设,因为所有可能的结合如此之多,如此纷繁,以至无穷无尽。”(注:鲁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文化交流愈广泛深入,青年的审美心理就愈开放与丰富。
在艺术领域,青年所接触的各种艺术门类的新形式,无不打上了开放的烙印。如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人物性格的刻画与线性情节的构架;抽象派绘画摆脱了深度立体感而转向平面性探索;荒诞派戏剧尝试着一种没有戏剧性的戏剧。凡此种种,都能够从西方20世纪的艺术实践中找到它的渊源。东西方的艺术相互间由不理解到理解,由理解到流行,这也是开放性的审美中青年审美意识的嬗变过程。过去我们不欣赏西方的电子乐、迪斯科,斥之为“靡靡之音”、“群魔乱舞”,如今它们成为青年喜爱的宣泄情感的最佳活动。过去民族唱法与民族乐曲在我国乐坛上占重要地位,而今美声唱法和交响乐则已与之并肩登台,显示着一定的艺术品位。
在生活上以及交往方式上,其他国家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为青年所奉行。巴黎时装、萨克斯管、女性男性化的装扮和行为,曾成为青年追求的时尚。国外青年的不修边幅,宽松肥大的休闲装束也成为青年的流行装。西装革履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从国家机关干部,青年职员到青年学生,都可将它作为随时的穿着。黑头发的中国女孩可以把头发染成黄色而带出跨国的“洋味”。在大学的校园里,在大街上,我们经常看到卷头发或黑皮肤的外国人与中国人并肩而行,用外文流利而默契地交谈。以前只有外国人涉足的“友谊”宾馆饭店和商店,现在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琳琅满目的商品,更多的是面向中国消费者。中外许多界限的消失,使青年理解和接受国外的美的事物和现象变为经常和随意。可见,青年审美的开放性促进了青年审美的世界化趋势的形成,异国他乡的审美已融入到他们的审美之中了。
青年审美的开放性并不排斥、取消民族性。青年审美的民族性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新时期青年情感的自然趋势向和意向。尽管不同民族文化相互渗透和撞击的频率日益加快,尽管世界各民族不断得到理解和沟通,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基和审美心理是难以改变和丢掉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审美经验会代代相传,永不消失,表现着社会性格和民族精神。
在审美过程中,青年只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即使他们面前的审美对象和氛围改变了,甚至身居异国他乡,其审美模式与审美态度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体现的是民族审美活动的特质。青年在审美过程中,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个体审美心理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黄皮肤的中国青年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中国的审美观、道德观和理想情愫。正如美国的中国餐馆要适合美国人的口味一样,美国的审美文化到中国来,青年仍然要用中国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像交响乐、芭蕾舞、心理小说这些舶来艺术,至今仍然限于部分人欣赏。
当然,青年审美的民族性具有其年龄、生理和心理的群体特色,他们比老一代人更少保守性和拒斥性,因而对外来的审美对象和审美观,总是持有一种积极热情的开放态度。他们对外来文化和艺术进行改造充实,吸收提高,作为民族审美的新鲜养料,浇灌自己的理想之花,使之以更加绚丽的姿态,焕发出新的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推动了我国新时期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开放性以民族性为根据,民族性向开放性扩展,这是当代青年审美的一个趋势,体现了民族性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衔接,各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轨道的靠近。
青年审美的开放性也会带来一些偏颇和消极的影响。既是开放,闸门打开,就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难免有不健康的东西为一些青年所接受,如西方的颓废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成为一些青年的价值取向。有些青年甚至不加选择地搬来西方的一些艺术形式。
三、青年审美趋向低俗化
低俗是相对于高雅而言的。青年审美的高雅性,是指青年对社会高雅文化和优秀艺术作品的追求、欣赏和评价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审美情趣,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意识的表现。高雅文化是对社会进步和繁荣、和平与稳定以及人的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生活态度的反映。它代表着一定民族、一定时代和阶级的审美理想和文化主流,鼓励人们追求美、创造美的热忱,吸引着人们为美好的事业与生活而献身。
一般来说,高雅与传统文化和古典艺术有着联系,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德和艺术的内在审美性质,形成了以自然为美的朴素天真,以虚静为美的恬淡自得,以含蓄为美的高贵典雅。西方古希腊雕塑艺术中,诸神的安祥与安静,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中人性的复苏与伟大,也都显示出一种庄重与雅致。高雅也存在于新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之中,那些反映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新人新事,歌颂新时期人的美好心灵和行为,抒发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思考、对生活的热爱的艺术作品,由于代表着社会的主流文化,弘扬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仍然是一种高雅。高雅还与艺术的创作、传达方式以及作者的艺术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高雅艺术一般是由艺术家创作于艺术殿堂,通过文化教育、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在知识界,在艺术家和文化人等范围内传播较为广泛,作者的艺术追求是通过对美的发现和艺术重现,着意塑造欣赏者高尚的精神和完善的人格。
新时期青年审美仍然是以追求高雅为主调。同时,青年对美的追求也伴随着他们对物质生活高档次,精神生活高格调,生活效率高节奏,文化知识高结构的追求,显示出时代的特征。
青年审美的高雅性,首先体现在他们对中外古典艺术及人类艺术宝库中各时代艺术精品的欣赏。这些艺术品以栩栩如生的生活形象和深蕴其中的炽热的思想感情,焕发出美的光芒,使青年受到强烈的感染,深刻的启迪,陶醉在健康积极的审美享受之中。
青年还把对高雅的追求,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到艺术中去寻找诗意的人生。尤其是青年学生,在高等学府的文化摇篮里,有更多的接触艺术的机会,因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培养了一定的艺术素质,为他们在艺术宝殿登堂入室打下了基础。他们经常组织一些艺术社团,定期举办相应的艺术创作比赛,邀请艺术家来开设讲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青年艺术爱好者的作品,显示着较高的艺术水准和品位。
青年追求自然的高雅美,对自然有着一种天然的依恋之情。他们或骑车踏青,或畅游大海,到大自然中去有选择地摄取美的事物,将心境溶于自然的纯净之中。与山川草木私语,与蓝天明月深谈,大自然永恒的美使他们心旷神怡,激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青年追求社会的高雅美,在社会生活中他们讲求人的美,讲求人与人和谐的生活关系的美。人美在其形象中又透露其品质。因而青年总是将学问、素养与言谈举止统一起来。平时,他们加强锻炼,着意打扮和修饰,但也注重各方面的修养,保持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显得聪明而不狡诈,率直而不鲁莽,富于涵养,品德高尚。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一些青年的审美趣味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开始由高雅趋向低俗。青年审美的低俗化,是指青年对与社会高雅文化相对立的俗文化中那些较低层次的审美情趣有所追求与偏好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俗文化一味追求文化的通俗性、群体性、商业性、消费性和庸俗化,宣扬本性的冲动、感官的疯狂。在摇滚乐、脱衣舞、性表演、纯噪音、兽性表演中,来体验人生的恍惚、癫狂、戏谑、耗尽感、麻木、呆傻与寂灭。由于这种庸俗的文化取向与西方青年的嬉皮士运动、性解放运动、神秘宗教活动和其它形式的青年骚乱相结合,造成了西方社会严重的意识危机和精神堕落。
在中国,新时期青年审美由高雅向低俗的变化,与西方青年的倾向相比,不是那么普遍和严重,但仍然有其特定的滋生环境,显露出一些苗头。随着商品经济大潮不断涌来,各种通俗文化、低级文化裹着金钱的硬壳向着青年的心灵撞击,高雅的氛围被搅乱了,平静的心海被激起了阵阵涟漪,他们感到了主流文化和高雅情趣的脆弱。
具体说来,青年审美的低俗化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审美追求上,青年追求物质享乐,把审美与现世功利结合起来。穿着名牌,讲究美容,精于饮食,善于消遣,成为一些青年追求的生活准则。许多人放弃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沉溺于一时的享乐之中。超前消费的现象在青年当中非常普遍,一些社会青年和学校学生铺张摆阔,有的甚至以“搓麻”、玩游戏机、玩爱情游戏来消磨人生、游戏人生。资产阶级的那种趋利避害的实用主义原则在新时期青年身上也有所表现。如一些青年学习是为了拿文凭,甚至有的人申请入团、入党也只是为了分个好的工作单位。
在审美对象的选择上,古典的、严肃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在一些青年那里备受冷落。许多学生和社会青年不再追求和欣赏那些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的美的东西,美丑观念渐渐淡化,满足于在调侃的作品中寻求轻松和开心。牛仔裤、文化衫、艳情VCD盘、迪斯科、卡拉OK等成为时尚。
在审美趣味和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许多青年无法使自己静下心来慢慢欣赏我国戏曲那一套套甩袖捋须的规范的程式化表演,以及要求严格的唱技,更无法耐下性来欣赏芭蕾舞剧那具有特殊舞蹈技巧动作却没有语言和写实的表演,他们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从学术专论走向漫谈随笔。有时他们还与作家直接进行交流,参与艺术创作,充当艺术作品最权威的鉴赏者和评判者。一些作家和创作者甚至迎合青年的这种需求,把从青年这里所获得的反馈和影响作为衡量自己作品价值的标准,使青年审美走向恶性循环。
在审美情感上,一些青年不再崇尚前人那种含蓄古朴,而是去追求热烈奔放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男女情爱,情感显得麻木与冷漠。
在审美视觉上,青年不再留恋优美的纤巧、柔和、安谧和优雅,而是更多地去追求诙谐或悲壮感,寻求感官刺激。图一时欢愉而过后不再咀嚼玩味,是新时期一些青年审美的短期感受性特征,也是走向低俗审美的途径。像在青年当中风行一时的“追星热”、“武侠小说热”、“港台言情小说热”、“卡拉OK热”等等,都是这一特征的表现。
当然,青年审美由高雅向低俗的转变有其复杂性,而且也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低俗的大众文化中,也有高雅文化的踪迹。原来高雅艺术的创作及欣赏是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如艺术家、文化人等,而今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大众媒体的传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走出高贵的展室,进入画框里、杂志的封皮上,甚至成为孩子玩的粘贴画。艺术的复制再生产和普及的程度,也使青年心目中对高雅艺术的神秘感和高不可攀的崇高感淡化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日趋低俗化的审美中,高雅艺术的审美,对青年仍然具有永久的魅力,当他们在频繁的感官刺激和感性的粗俗之下觉得疲惫和乏味时,就会回到高雅艺术中来,寻找那种古典艺术的神圣和抒情,长篇名著的理智和深邃,革命文艺的激情和斗志,从中吮吸甘露,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力量,找到人生的精神支柱。
由上述分析可知,社会转型期的青年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其审美特征有其两重性。积极而高尚的审美有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消极的审美观与低下的审美情趣,则往往是造成青年胸无大志、自由散漫、道德败坏、误入歧途的重要原因,这对于我国社会风尚,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必须对青年审美进行及时而正确的调适与引导,使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一是要通过审美教育,帮助青年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和崇高的审美理想,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判断力。要形成学校审美教育、社会审美教育和家庭审美教育,以及自我审美教育的综合机制,使青年的审美素质不断提高。二是要净化社会人文环境,发挥大众传播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要弘扬主流文化,营造一种文明、现代、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塑造新时期先进的人物形象,作为青年的榜样,去讴歌与传颂,以弘扬正气,鞭鞑丑恶,带动一群、一批乃至一代青年,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