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偏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儿歌朗朗上口,读起来一气呵成。低年级学生时常在识字方面有困难,如果可以将儿歌巧妙的运用到低年级识字中去,将会大大的降低识字的难度。本文就儿歌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儿歌;小学语文;识字教育
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很多小学生对于儿歌都可以反复背诵,但是突然指到其中某一个字的时候,小学生就会一个字一个字指着书本上的字再将儿歌背一遍然后告诉你这个字是什么字。这说明小学生对于儿歌的熟悉程度远远高于对于汉字的认识程度,所以如果将儿歌与识字结合起来,对于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非常大的作用。
1、儿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价值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所以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识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长期的事情,需要小学生的日积月累。很多教师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字音,字形以及字义上去引导学生学习汉字,比如男字,教师会将男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田是土地的形状,力是挖土的姿势。意思就是在田里干力气活的人就是男人。低年级的学生记忆能力比较强,但是学生的发音和书写就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教会学生认识这个字,如何让学生张口说这个字,并且将读音读准确。就可以引入儿歌。
儿歌和传统的识字教学相比较起来,比较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汉字的感性认知。比如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全);一个人,胆子大,敢把大三压(金);通过吟唱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更直观,更加容易的去认识这个汉子以及记忆这个汉字。
除此之外,儿歌具有自己的韵律与节奏感。朗诵儿歌的速度也是在小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跟着节奏去学习汉字,也可以提高学生识字教学的质量。
2、运用儿歌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
2.1合理安排儿歌顺序
儿歌对于学生识字具有指导作用,但是儿歌的出场顺序需在要教师合理的安排,比如说在日常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先带着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插图,拼音带着学生感性认识事物,比如说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花,所以教师应该在带着学生感性的认识了事物之后,再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字,然后学习这个字。所以教师在学习花之前还需要带领着学生们了解笔画的名称,教师可以将花字的笔画编成儿歌。先写横,横的儿歌口诀就可以是起笔点头,行笔轻快直,下笔回峰要有力。再写竖,有力精干不啰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此类推,教师编这样的儿歌不仅能让学生很快就记住比划的名称,然后还可以记住这个字的书写技巧。
在一些常用汉字中,会出现一些同音字或者是形近字,在带领着学生学习常用汉字之后,就可以由学生和教师一起来对于同音字以及形近字编儿歌。比如:“沙”是水带来的,“抄”是手带来的。手抄能成书,河沙能盖屋。教师在与学生一起编儿歌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着自己去比较字与字之间的不同,再把这种不同用儿歌的形式吟唱出来。教师可以对儿歌编写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去开发与创造不同的适用性强的儿歌,以此来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
2.2利用儿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要去学习这个汉字,了解这个汉字,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学习汉字的效率。儿歌是一种语言,具有旋律美和节奏美,小学生喜欢旋律与节奏优美的东西,所以儿歌恰好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和喜爱偏好。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世界的认识很片面,所以他们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对于形象化的事物充满了探究的热情。小学生的注意力时常会被一些小事情分散,而吟唱儿歌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有效注意的时间长度。
首先要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需要 教师找到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是形状相近,还是读音相近,让学生通过儿歌可以发现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比如说给我一点水,我来养荷花,给我一点土,我来长西瓜。可以先让学生到底是哪个汉字可以和水,土组合在一起,可以养荷花还可以长西瓜呢。学生就会一个个的试,到底是什么字,学生想要迫不及待的知道答案,教师再告诉学生这个也许的也字。加上三点水是池,池塘的池,池塘可以养荷花。也加上土字旁是土地,土地能长西瓜。
以此类推,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自己的大脑处于一个永远都在不断思考的状态,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己用简单的字写一写属于自己的专属儿歌,这样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汉字。
2.3利用儿歌创设识字情境
儿歌与汉字比较起来,是比较形象的,对小学生来讲更加具有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对于事物或者是现象的描述性的儿歌,让学生在朗读儿歌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这个讲的汉子对应的是书中的哪一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汉字的意思,或者说通过儿歌可以促进小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具体的画面。
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但是注意力的有效时间比较短,所以教师在利用儿歌创设识字情境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简洁,具有画面感。比如说晕字,教师在讲解这个晕字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儿歌创设识字情境。太阳当空照,车在地上跑,我从车里看天上,有伞晒不着。这个儿歌就可以很好的被画成一幅画,太阳在天上大大的挂着,一辆车在地上跑,车里的人打开窗户望着天上,虽然有遮挡的东西晒不着,但是还是有很晕的感觉。
3、总结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认识汉字的教学来说,儿歌是一种有效方式,利用儿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可以更好的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汉字的氛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谨记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学习的作用。这样更能保证识字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嫣娜. 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禹文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J]. 学周刊,2016,(08):81.
论文作者:黄丽浩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儿歌论文; 汉字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就可以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