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近代台湾省爱国主义者邱凤嘉及其诗歌

略论近代台湾省爱国主义者邱凤嘉及其诗歌

一、略论近代台湾省籍爱国志士丘逢甲及其诗作(论文文献综述)

贾棚仁[1](2021)在《清代台湾进士研究》文中认为

黄佳作[2](2021)在《乙未割台与许南英家族命运研究 ——以许南英父子两代为主要考察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台湾内渡家族中,许南英家族是颇具研究价值的对象。明清时期,许氏家族自大陆迁徙台湾。至进士许南英一代,许氏家族已成为台湾士绅阶层家族的重要一员,在台湾地方社会享有崇高声望。抗日保台失利后,许南英洁身内渡,个人及家族命运都发生重大改变。内渡后许南英处境飘零,无以为家,屡遭宦海风波。愈是身处逆境,他愈对民族、国家的未来产生强烈关注,展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许南英的儿子们均出生于台湾,成长于大陆,在父亲许南英的人格指引下,传承了“落花生精神”的优秀家风,面对清末民初的社会革新,他们表现出了与父辈相同又不同的姿态与风貌。这一代的许氏子弟尤以许地山成就最着,声名最隆,堪称许氏家族最杰出的代表。如今,许南英家族后裔在先辈们的人格精神感召和家风熏陶下,继往开来,分别在不同岗位上努力工作,在地方上积极参政议政,在连通两岸、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均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胡泰斌[3](2019)在《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文中研究指明台湾因地理位置与内陆以海相隔,自明郑时期起才逐渐被开发,尤其是清朝收复台湾大量的中原赴台文人和移民,为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拓垦做出了较大贡献,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改变自然的结晶。论文以1662-1895年清代台湾古典纪行诗为对象,分析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轨迹,梳理台湾古典纪行诗歌的发展。从明郑遗民、清代赴台仕宦、台湾当地文人的诗歌中,挑选出台湾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宦游文人和当地文人的作品,以海洋文化的影响、台湾自然风景的书写、人文景观的描述、民俗风情和热带物产的记录等,对古典纪行诗分类归纳,研究不同时代文人古典纪行诗歌中的地理差异、人文背景、观念意识、精神情怀、生活方式,探讨遗民文人的流亡心境、仕宦文人的家国情怀、当地文人的故土气息,以及不同时代台湾古典纪行诗的主题和特色。论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通过对现有台湾古典诗歌的研究,结合台湾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纪行诗的特点,对台湾古典纪行诗的内涵进行界定。正文分三大部分进行分析,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台湾古典纪行诗歌的发展背景和影响因素。第三章至第六章,通过渡海赴台的感受、在台所见的山川湖潭、特产风物、文化遗迹、民俗信仰、生产生活等,分析台湾古典纪行诗的文化表达、情志表现、审美意识。第七章,阐述古典纪行诗在明郑遗民、宦游文人和当地文人的精神印象。结语对台湾古典纪行诗的文化价值,结合旅游学的功能,提出以诗歌为文化底蕴的旅游开发,提升古典纪行诗的文化内涵。

王峰[4](2018)在《激进时代的理学与诗学:吴芳吉研究》文中认为吴芳吉(1896-1932)所生活的时代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变动最为激烈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儒家价值体系轰然崩塌,文言作为书面语的地位也被白话文所取代,由此诞生了新文化和新文学,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线性历史观逐渐支配了中国人的时间意识。作为理学的信奉者,吴芳吉坚持认为传统文化和古典诗歌不能剥离于“现代性”之外,他试图在“普遍性”和“差异性”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以缓和新文化和新文学对传统的敌意和对立情绪。儒学信念与时代潮流的矛盾深刻影响了吴芳吉的文化选择和诗学实践,使其在诗歌创作上出现了“革新”与“保守”的两幅面孔。论文以吴芳吉儒学思想与诗学思想的互动为研究中心,考察了儒学近代形态——“理学”的历史表现与时代遭遇,通过对“白屋诗”这一新诗体的系统分析,揭橥儒学观念对个体文学心理程序的建构以及儒学价值观对现代诗学思想的介入。在此基础上,论文在“新文化运动”的语境里探讨儒学影响下的诗歌创作的意义及其在新诗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价值。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交待了选题的缘起,对本论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梳理和评述,同时提出论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概述了论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吴芳吉的生命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吴芳吉文化性格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吴芳吉的人生选择注定了他作为时代趋势“旁观者”和“边缘人物”的宿命,也正因如此才使其在大时代的狂飙突进里一反潮流地将自己嵌入传统的链条之中。吴芳吉的人生充满诸多悖论,其生涯狼狈困穷却又超脱洒然,遵循严格的道德主义却又具有诗人的敏感与深情,生命的烈焰炽热短促却能铸炼出圆融统一的人格。吴芳吉的复杂性在于他身处启蒙时代而眷恋执守儒家信念,通过对吴氏生命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触摸到理学思想在错位尴尬时代勃然跳动的脉搏,感受到“白屋诗”所流露出的乱世哀感与人生涩意,体会到一位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激进时代的困惑与执着。第三章呈现了吴芳吉以道自任的理学信徒的形象,讨论了吴芳吉的“内圣”情结与“以礼为归”的道德抱负。“五四运动”以来,以“科学”和“民主”为尚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思想启蒙的新纪元,在强调批判和改造中国文化的历史语境中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进行了激烈的否定。在此情形下,儒家意识形态虽呈崩解之势,但并未丧失生命力,而是以特殊的“游魂”方式影响着中国人现代精神的重建。吴芳吉的内心深处跃动着“五四”之后日渐游移的文化精魂,主动接续了消散中的儒学的精神魂魄,且对儒家的性善哲学与礼教思想进行了具有时代色彩的阐发与扬弃。本章以吴芳吉对理学思想的接受为切入点,还原了吴芳吉不为人知的“儒者”身份,探讨了吴芳吉诗学思想的儒学渊源和发展脉络,并以此叩问儒学在中国现代思想谱系中的价值。第四章讨论了吴芳吉如何以儒家价值观的视角看待和评价“新文化运动”,如何在儒学和“新人文主义”的谱系中阐释自己的文化观和文学观。本章勾勒出吴芳吉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渊源,探讨了“柏拉图—白璧德”一脉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如何嵌入到儒家话语的肌理之中,进而呈现了儒学思想内蕴的弹性与顽强生命力。与“文学革命”中盛行的新锐主张不同,吴芳吉以“大文学观”的宏大视角处理“道”与“情”的关系,试图以文学上的“个人无政府主义”打破新文学的霸权地位。在“新文化运动”的现场,吴芳吉的文化独白和文学主张究竟是孤独先知的预言还是守旧者不识时务的螳臂当车?本章从历史的维度回答这一问题,进而探析吴芳吉作为“文化失语者”的精神质地和文化追求。第五章探讨了儒家话语对吴芳吉诗学思想的建构和塑造,以此为起点审视了新诗的语言问题和文化意味。吴芳吉的诗学思想一方面继承了《诗大序》、《文心雕龙》的儒学传统,一方面又汲取了《沧浪诗话》、王阳明心学的某些理念,将文学视为对生命本体至善状态的表达,认为诗歌的意义在于肯定人性本善的光明属性和对卑俗人生的超越。本章分析了吴芳吉作为现代新儒家如何对古典、西方诗学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借鉴和化用,以此探寻儒家诗学改造和吸纳外来异质文化的途径。在以吴芳吉为代表的“学衡派”诗人和新文学人士关于新诗的对垒中,可以发现文白之争、中西之争的背后各自别有潜思和寄托。吴芳吉的诗论站在文化民族主义的价值立场上看待语言和文体的转换与更新,其初衷乃是保持中国诗歌殊异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怀。为此,吴芳吉在保持和进入传统的前提下进行了“化欧化古”的诗学实践,以儒家诗学的视角对新诗的可能路径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吴芳吉的诗学求索代表了文化保守主义者诗体变革的努力,也是中国现代诗学史上值得重视和研究的一环。第六章在诗界革命的谱系之中重审吴芳吉创制的“白屋诗体”的特质所在。“白屋诗”是对古典诗体的改良,借鉴了乐府诗歌的民间性、口语性和体裁的现实性,从而使诗歌的口语性具有复杂的张力和独特的面貌。本章从“白屋诗”的酝酿、特色以及时代影响等角度对吴芳吉诗歌改良的历程进行了文化描述和诗学分析。第七章集中分析了吴芳吉生命后期诗歌转向的原因,并以“白屋诗”为参照讨论了旧体诗变革的极限和可能性。吴芳吉诗学变革的理念是在不改变旧体诗基本体制的前提下扩大中国诗歌的表现空间,“白屋诗”的诗学实践部分完成了吴芳吉的这一构想,但在整体上“白屋诗”并未解除古典形式牢固的限制而创造出一种具有现代意味的新诗体。吴芳吉尽管意识到了其诗体变革的局限所在,但又无法突破“白屋诗”这一“旧瓶装新醴”的诗学模型,于是退回到了古典诗熟悉而自得的审美之境,以对古典诗的赤诚之心反衬了诗体改革的徒劳与挫败感。吴芳吉重回古典之途,并不意味着“白屋诗”作为一种新诗体丧失了意义,它的存在指出了另外一种可能:在白话诗的语言空间里完全可以容纳古典诗的文化意味与形式结构。第八章为结语。在激烈变动的时代氛围里,吴芳吉先后实现了两次“回转”:一是向理学的回转,在心性层面完成了对时代的超越;一是向古典诗歌的回转,在语言层面再次融入传统。论文以吴芳吉的两次回转为背景,探讨了儒学和旧体诗作为文化记忆对吴氏精神主体的吸纳作用,审视和反思了中国新诗与文化传统、古典诗学、外国诗歌的复杂关系。

温冰[5](2014)在《文武双全,保家卫国——丘逢甲》文中认为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生于台湾彰化,祖籍广东蕉岭。他是封建科场上的东宁才子,诗界革命的巨子,致力于创办新式学堂的教育家;他又是积极抗日护台的民族英雄,同情赞助民主革命的社会活动家。他亦文亦武,被誉为梅州"八大先贤"之一。一、诗界维新,教育救国(一)从东宁才子到诗界革命巨子少年时的丘逢甲天资聪颖,才智非凡,据说"六岁能诗,七岁能文",有"神童"

任聪颖[6](2011)在《丘逢甲诗“沧海”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丘逢甲是爱国志士、着名诗人和卓有建树的教育家,他保台抗日的功过、爱国复台的思想、教育理念与实践、对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态度、同客家文化的关系、参与诗界革命的情况及在诗界革命派中的地位、诗学主张与成就及其对台湾诗坛的影响等等都是学界研究的焦点,然而采用意象分析的方法解读丘诗意蕴,考察丘逢甲思想情感的研究者尚少。台湾辅英科技大学丁旭辉先生撰文从丘逢甲诗作中“沧海”意象入手探索丘逢甲内渡后的心境,虽在丘诗意象研究领域颇有开辟之功,但得出的结论却不尽正确。他提出丘诗“沧海”意象主要是指代台湾的观点。本文则认为指代台湾固然是丘诗“沧海”意象的内涵之一,但“沧海”意象还有直接指涉大海、泛指中国海疆、暗喻时代变幻等意蕴。“沧海”意象只有同战争意象、隐逸意象、星月意象、山岳意象等组合起来,其内涵才能得到全面而深刻地展示。丁旭辉认为丘逢甲通过“虬髯客”、“尉佗”、“仓海君”和“郑成功”四个意象抒写他“建立台湾成为独立岛国”的乌托邦理想。本文从史实出发,批驳了上述观点,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即丘逢甲没有“独立台湾”之志,“虬髯客”等意象寄托着他的爱国之心与收复台湾的夙愿,并表现出其浓郁的英雄情结。

杨齐福[7](2010)在《试论清代台湾举人之诗歌》文中提出清代台湾因科举考试的实施出现了300多名举人,这些举人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这使他们在台湾文学活动中得以大显身手,其诗歌创作便是例证。台湾举人的诗歌创作就其时间而言大体上可以分为康(熙)雍(正)时期、乾(隆)嘉(庆)时期、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时期。台湾举人的诗歌创作就其内容而言是多方面的,有白描式的写实,有应景式的酬唱,也有文献式的记载等。台湾举人之诗歌与内地士人的诗歌不尽相同,自有其特色,体现为母题情结、民俗意识与方言现象。台湾举人之诗歌创作不仅促进了台湾文学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

陈飞宝[8](2010)在《论台湾移民社会与台湾台语(闽南语)电影》文中提出台湾与福建、粤东属于地缘、血缘、文缘、商缘和法缘共同基础上的共同文化区。台语电影在国家认同和民族的认同上,强调台湾和内地同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文化体系,表达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命运和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强调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台语电影延续了祖国内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传统。

贺丽[9](2010)在《许南英及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许南英,字霁云,号蕴白或允白、窥园主人、留发头陀、龙马书生、毘舍耶客、春江冷宦,清咸丰五年乙卯(1855)出生于台湾府城西定坊武街馆,民国六年丁巳(1917)卒于印度尼西亚的棉兰(现为北苏门答腊省首府),享年六十三岁。许南英是台湾近代着名的爱国诗人,与丘逢甲、施士洁合称“台湾晚清诗坛三大家”。他一生饱经沧桑:早年经历丧亲失友之痛;中年经丧家之灾;内渡后迫于生计走上仕途,体验了官场的黑暗和仕途的坎坷之后理想破灭;晚年只身远行,客死异域。许南英生活于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社会动乱的时期,饱经家破国危之痛,他的诗集《窥园留草》存诗1039首,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和心声,也用实录的笔触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许南英的生平资料比较完整,有《窥园先生自定年谱》和他的四子许地山为之撰写的《窥园先生诗传》,历来研究也多以此为依据,但这两篇文章中也存在一些错误。本文在结合许南英诗作及其诗友作品的基础上,参考相关研究性文章,厘清一些谬误,并在论文的最后对许南英其人其作给以总体评价。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许南英的生平及其诗集《窥园留草》,主要叙述了许南英坎坷的生平经历,分为求学与科举、服务乡里、辗转南洋、踏上仕途和远赴棉兰五个部分,并述介了《窥园留草》的版本和流传情况。第二部分是许南英与近代诗社,结合许南英的诗歌及相关史料,梳理了许南英与对台湾近代诗坛有较大贡献的崇正社、浪吟诗社、台湾南社、菽庄吟社之间的关系,力图厘清存在的谬误。第三部分是许南英诗伤时感世、忧国忧民的情感内容,主要分为爱国主义、怀念故土和仕隐情怀三个方面,其中爱国主义又分为抗日保台、对晚清政局的忧虑和对民初国家命运的关怀;怀念故土分为科考时对家乡的思念、内渡后对台湾人事物的怀念和在棉兰异域对大陆家乡的想念;仕隐情怀则从出与处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第四部分是许南英诗情挚言淡、意真味长的艺术特色,主要从不饰雕琢、质朴无华的语言,胸之所寓、笔之于诗的真挚情感和镜乎其微、约乎至精的用典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许南英诗歌中的典故主要用于抒写自己的情怀,包括表达自己的清高品节、对家乡的思念、对桃源隐居生活的向往和与友人的深厚友情,以及借典故对历史和现实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追求和价值取向。另外,许南英生平酷爱梅花,以梅自况,创作了为数不少富有特色的梅花诗。梅花诗作为许南英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其艺术特征也放在本章中进行论述。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许南英在近代诗坛的地位和贡献。

吕若淮[10](2010)在《台湾文社及其《台湾文艺丛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台湾文社是1918年台湾传统知识分子“恐斯文之将丧”之时,为“作砥柱于中流”而创设的以“鼓吹文明、研究文章诗词、互通学者声气”为宗旨,具有现代社团组织结构特点的文学团体。它是在特殊的历史年代,当诗歌蓬勃发展却日益缺乏内涵之时,传统知识分子希望通过“文”的形式来完成诗歌不能完成的历史使命的呼吁下诞生的。它靠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聚集全台精英知识分子,成功地将台中的知识分子群体范围拓展至全台,成为台湾文艺届的领头雁。它充分利用先进的印刷技术手段,创办机关刊物《台湾文艺丛志》,开辟了稳定的文学场域,既是全台知识分子文章交流的场所,亦为刊登大小诗社佳作的园地,修补并纠正了文坛诗文一度不平衡的状态,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学史料。台湾文社以《台湾文艺丛志》为中心,汲取“五四”文思,传承中华文化,译介西方文明,反思东方传统,始终坚持一种相对自由开通的文化立场,追求东西文明的融会贯通,以此对抗强势的日文压制和殖民现代性的入侵。台湾文社与时俱进,旧中有新,保守中有进步,是一个自觉的文学启蒙团体,它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台湾文学史上第一个知识分子共同体的诞生。

二、略论近代台湾省籍爱国志士丘逢甲及其诗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近代台湾省籍爱国志士丘逢甲及其诗作(论文提纲范文)

(2)乙未割台与许南英家族命运研究 ——以许南英父子两代为主要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思考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明清许氏家族迁台及其在地化
    第一节 自粤迁台,溯源漳州
    第二节 繁衍台南,初成家族
    第三节 迈入士绅阶层的许南英家族
    小结
第二章 乙未割台与许南英的命运转折
    第一节 乙未割台与许南英的抗日保台斗争
    第二节 内渡:许南英的个人抉择
    第三节 时局变迁与许南英的政治态度
    小结
第三章 第二代许氏子弟的人生轨迹
    第一节 第二代许氏子弟概况
    第二节 第二代杰出代表许地山的人生轨迹
    第三节 “落花生精神”:家风塑造与传承
    小结
第四章 当代许氏家族后裔及家风精神传承
    第一节 第三代许氏家族后裔
    第二节 第四代许氏家族后裔
    第三节 “落花生精神”的当代延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会试同年齿录:光绪十六年庚寅科许南英条
附录2 许南英任阳春县知事所撰报告
附录3 许南英任龙溪县知事所撰公文1
附录4 许南英任龙溪县知事所撰公文2
附录5 许南英任龙溪县知事所撰公文3
附录6 许南英《窥园留草》未录诗作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三节 台湾古典纪行诗的内涵界定
        一、纪行诗的内涵
        二、台湾古典纪行诗的界定
第一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清代台湾行政区域的历史变迁
        一、澎湖群岛的变迁
        二、台南地区的开发
        三、台中地区的发展
        四、台北中心的确立
        五、台东地区的开拓
    第二节 清代台湾政治经济的自然环境
        一、澎湖的区位优势
        二、岛内最早开发地
        三、中部开发的特点
        四、北东部诗歌的兴起
    第三节 清代台湾文化教育的空间氛围
        一、文教的兴起
        二、书院的发展
第二章 清代台湾文学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康雍时期抚疆巡视的文学体现
        一、明郑文学的遗风
        二、游记文学的体验
        三、御史文学的施政
    第二节 乾嘉时期教化安民的文学表达
        一、御史酬赠与澎湖文学
        二、《小琉球漫志》与《海东札记》
        三、当地文学兴起
    第三节 道咸同光时期时政经世的文学反映
        一、经世振文姚莹
        二、理政兴学邓传安
        三、其他文学体现
第三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渡海经历的记述
    第一节 汹涌惊悚的黑水重洋
        一、渡海体验
        二、横渡黑水
        三、海上观光
    第二节 诡异莫测的飓风海啸
        一、渡海飓风
        二、台风危害
    第三节 祥和宁静的海港岛屿
        一、海滨风情
        二、海港风帆
        三、海岛风味
    第四节 巨涛骇浪的潮汐海吼
        一、海水奇观
        二、海潮声吼
        三、鹿耳要塞
    小结
第四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自然景观的描写
    第一节 雄险俊秀的山岳奇峰
        一、玉山雄风
        二、大冈英姿
        三、山中寻幽
    第二节 曲折回绕的河川溪流
        一、虎尾溪吼
        二、大甲险滩
    第三节 碧波荡漾的湖水清潭
        一、清潭霁月
        二、日月潭辉
        三、湖香潭影
    第四节 琳琅满目的奇花异木
        一、花香竹韵
        二、刺桐鲜艳
        三、热带物产
    小结
第五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风物习俗的体现
    第一节 民殷物丰的饮食特产
        一、澎湖薯米
        二、槟榔传谊
    第二节 朴实淡雅的服饰外型
        一、服饰传承
        二、热带风情
    第三节 恬静舒适的休闲农耕
        一、农家闲憩
        二、农耕劳作
    第四节 缤纷多元的生活习俗
        一、女性蒙面
        二、择偶独特
        三、丧葬仪式
    第五节 春华秋实的岁时节庆
        一、刺桐报时
        二、七夕相约
        三、盂兰盆会
        四、除夕庆祝
        五、赛戏表演
    小结
第六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人文古迹的感怀
    第一节 延平忠烈春秋
        一、延平功勋
        二、贞烈五妃
    第二节 安平赤嵌风云
        一、赤嵌烟云
        二、安平烽火
    第三节 宫观祭祀祈愿
        一、妈祖崇拜
        二、城隍庇佑
        三、中元普度
    第四节 寺庙朝圣示谕
        一、祈佛保安
        二、梵音禅语
        三、清幽参佛
    小结
第七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的精神印象
    第一节 台湾遗民文人的心历旅程
        一、移居海岛与复国期待
        二、海洋漂泊与人生失意
        三、社会关怀与安于现状
    第二节 、台湾仕宦文人的家国情怀
        一、国家强盛和教化之风
        二、民生疾苦和抚疆之责
        三、宦海沉浮和思乡之情
    第三节 、台湾当地文人的故土气息
        一、民俗与乡土物产
        二、游览与凭吊抒怀
        三、事件与社会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方志
    二、文集
    三、研究专着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论文
附录 清代台湾纪行文人一览表
    附录1、大陆赴台文人
    附录2、台湾当地文人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课题研究项目

(4)激进时代的理学与诗学:吴芳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主要研究成果评述
        1.2.1 吴芳吉遗着的整理与出版情况
        1.2.2 吴芳吉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第2章 吴芳吉生命文本之解读
    2.1 穷愁与玄思
    2.2 道德与深情
    2.3 迈向圆融之境
第3章 理学余绪与现代新命
    3.1 理学的“形散神不散”
    3.2 吴芳吉理学思想之渊源
    3.3 理学的新命
        3.3.1 性善之辨与文学功用
        3.3.2 以礼为归:为“礼教”正名
第4章 “新文化”的儒学表达
    4.1 对新文化运动之观察
    4.2 吴芳吉的文化观
        4.2.1 学衡派的影响
        4.2.2 在保守与会通之间
    4.3 吴芳吉的文学观
        4.3.1 “文学”之辨
        4.3.2 “载道”与抒情
        4.3.3 文学专制与写作自由
第5章 吴芳吉的诗学思想
    5.1 “文心”说
    5.2 “摹仿”说
    5.3 新诗的语言问题
    5.4 新诗的文化意味
第6章 “白屋诗”的再认识
    6.1 “白屋诗”之酝酿
    6.2 “白屋诗”之特色
    6.3 诗史与史诗
    6.4 “白屋诗”的文学史意义
第7章 终归古典之途
    7.1 吴芳吉的早期诗歌
    7.2 回归古典传统
    7.3 吴芳吉后期的旧体诗
第8章 结语
    8.1 儒学与诗学
    8.2 传统与创造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丘逢甲诗“沧海”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丘逢甲诗歌研究综述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及选题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四、本文各章要旨 第一章
    丘逢甲诗中“沧海”意象的涵义 一、直指大海 二、暗喻台湾 三、神州海疆 四、风云变幻 第二章
    “沧海”意象与其它意象的组合关系 一、“沧海”与战争意象的组合 二、“沧海”与隐逸意象的组合 三、“沧海”与“星”、“月”意象的组合 四、“沧海”与山岳意象的组合 第三章
    从与“沧海”有关的“英雄”意象看丘逢甲有无“台湾独立”之志 一、丘逢甲首倡“台湾自主”的性质 二、“仓海君”、“尉佗”、“虬髯客”意象寄托着丘逢甲的恢复之志 三、“郑成功”意象是丘逢甲复台情结与统一理想的象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
    《岭云海日楼诗钞》选注 例言 选注正文 选注引用书目 附录二
    丘逢甲佚文两篇 澎湖赋(以“洗尽甲兵长不用”为韵) 邬吉人先生家传 后记

(8)论台湾移民社会与台湾台语(闽南语)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语电影中的海峡两岸关系和历史的记忆
    (一) 将中国历史题材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二) 台语电影强调台湾和内地同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文化体系
    (三) 表达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命运和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四) 强调族群融合
二、台语电影与中国传统电影的传承关系
    (一) 不同省籍导演合作造就台语电影的风潮
    (二) 台语电影与内地电影、戏曲有着紧密的联系, 延续内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传统

(9)许南英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许南英生平及其诗集《窥园留草》
    第一节 许南英生平
        一、求学与科举
        二、服务乡里
        三、辗转南洋
        四、踏上仕途
        五、远赴棉兰
    第二节 《窥园留草》述介
        一、简介
        二、版本
        三、流传
第二章 许南英与近代诗社
    第一节 发起崇正社
    第二节 促成浪吟诗社
    第三节 参与台湾南社
    第四节 入聘菽庄吟社
第三章 伤时感世、忧国忧民的情感内容
    第一节 爱国主义
        一、抗日保台斗争
        二、对晚清政局的忧虑
        三、对民初国家命运的关怀
    第二节怀念故土
        一、科考时对家乡的思念
        二、内渡后对台湾的怀念
        三、在棉兰异域对大陆家乡的想念
    第三节 仕隐情怀
第四章 情挚言淡、意真味长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不饰雕琢,质朴无华——语言朴实
    第二节 胸之所寓,笔之于诗——情感真挚
    第三节 镜乎其微,约乎至精——用典自如
        一、借典故抒写情怀
        二、借典故评价他人功绩
    第四节 梅花诗的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10)台湾文社及其《台湾文艺丛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中文文摘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一、以台湾文社和《台湾文艺丛志》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论文
        二、其他相关着述
        三、栎社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目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述结构
第一章 台湾文社的创立
    第一节 汉文化存亡断续的时代
        一、西风东渐对汉学的冲击
        二、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政策及对汉学和汉语的打压
        三、日本殖民当局对士绅文人的拉拢及诗社兴盛、文社稀缺的现象
    第二节 台湾文社正式成立
    第三节 台湾文社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
        一、组织结构
        二、财务结算
    第四节 台湾文社的活动状况
        一、召开理事会议
        二、征文征诗
        三、支部活动和社团往来
        四、接待大陆文人团体
        五、其他社会活动
    第五节 台湾文社人物榜
        一、人物综合统计
        二、人物综合分析
第二章 《台湾文艺丛志》的刊发
    第一节 《台湾文艺丛志》的创刊和运作
        一、创刊
        二、出刊异常情况
        三、改版及版面沿革
        四、栏目设置:兼容并蓄、雅俗共赏
    第二节 台湾文社解散和《台湾文艺丛志》停刊原因探析
        一、文社经费不足
        二、"治警事件"的冲击
        三、新旧文学论争日益激烈
第三章 汲取与传承
    第一节 汲取"五四"文思
        一、论说类
        二、小说类
        三、游戏文章和随笔类
    第二节 两岸文人交流
    第三节 传承中华文化
    第四节 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学
        一、知识精英文化
        二、现代通俗文学
        三、通俗文学创作影响
        四、折中与调和
第四章 译介与反思
    第一节 引介异质文明
        一、关于西方国家的历史演变、政治改革和经济变革
        二、关于西方哲学
        三、关于西方科学
    第二节 翻译语言、风格评析
        一、源语言为英语
        二、源语言为日语或其他语种
    第三节 译作议题解析
    第四节 译者主体性的隐藏与凸现
第五章 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林子瑾(1878-1954)
        一、生平简略
        二、同栎社和台湾文社的渊源
        三、创办樗社和组织中嘉南联和吟会
        四、诗文成就
        五、理想与抱负
        六、被栎社退社风波
    第二节 蔡氏昆仲《丛志》显名
        一、蔡子昭(1888-1936)
        二、蔡梓舟(1895-?)
第六章 文社·刊物·知识分子共同体
    第一节 台湾传统知识分子结社
    第二节 转型时代的传统知识分子
    第三节 台湾文社:知识分子共同体的形成
        一、价值共识
        二、团体领袖:栎社诗人群体
        三、身份归属和交往网络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台湾文社大事(历年活动)一览表(1918-1925)
    附录二 台湾文社人物传略
    附录三 《台湾文艺丛志》目录明细表(按栏目分)(1919-1924)
    附录四 台湾文社征文一览表
    附录五 台湾文社征诗证词一览表
    附录六 其他诗社活动情况表
    附录七 台湾文社和崇文社同期征文列表(1918-1925)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略论近代台湾省籍爱国志士丘逢甲及其诗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台湾进士研究[D]. 贾棚仁. 信阳师范学院, 2021
  • [2]乙未割台与许南英家族命运研究 ——以许南英父子两代为主要考察对象[D]. 黄佳作.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3]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D]. 胡泰斌. 闽南师范大学, 2019(12)
  • [4]激进时代的理学与诗学:吴芳吉研究[D]. 王峰.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5]文武双全,保家卫国——丘逢甲[J]. 温冰. 客家文博, 2014(02)
  • [6]丘逢甲诗“沧海”意象研究[D]. 任聪颖. 苏州大学, 2011(06)
  • [7]试论清代台湾举人之诗歌[J]. 杨齐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 [8]论台湾移民社会与台湾台语(闽南语)电影[J]. 陈飞宝. 电影文学, 2010(15)
  • [9]许南英及其诗歌研究[D]. 贺丽. 济南大学, 2010(04)
  • [10]台湾文社及其《台湾文艺丛志》研究[D]. 吕若淮.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略论近代台湾省爱国主义者邱凤嘉及其诗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