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CA153、CEA、CA125表达情况论文_许俊锋

许俊锋

(重庆市秀山县人民医院胸外科 重庆 409900)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53、CEA、CA125表达情况与乳腺癌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比复发组中不同转移部位者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复发组中局部转移者与内脏转移者的肿瘤标志物CA153、CEA、CA125表达存在差异,局部复发者水平明显下降,比较有差异(P<0.05);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的肿瘤标志物CA153、CEA、CA125表达情况存在差异(P<0.05),无复发组水平明显下降,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选择CA153、CEA、CA125作为评估乳腺癌化疗疗效的标志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淋巴结转移阳性、病理分期高及HER-2阳性是CA153、CEA、CA125阳性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肿瘤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211-02

以往研究中将CA153、CEA、CA125血清相关肿瘤标志物用于检查胃癌、直肠癌、卵巢癌的检测中,通过大量研究显示上述指标是一种快速、微创、可重复操作的检验方法[1]。目前研究发现CA153在乳腺癌细胞中其呈现过度表达,遍布整个细胞膜。CEA和CA125对诊断乳腺癌骨转移和内脏转移都有很高的临床价值。目前有关上述三种指标CA153、CEA、CA125在判断乳腺癌的复发及治疗疗效上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乳腺癌化疗患者,分析CA153、CEA、CA125监测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纳入研究前先给予乳腺癌根治术(临床分期T1-3N1-2M0),术后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联合表柔比星。患者年龄34~64岁,平均年龄51.34±8.27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复发组39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52.45±9.28岁。未复发组复发组41例,年龄34~64岁,平均年龄51.11±8.11岁,两组年龄比较无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1)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信息完整;(2)知情同意;(3)自愿参加试验;(4)所有患者接受化疗治疗。

1.3 排除标准

(1)伴有其他肿瘤患者;(2)无病理资料;(3)患者拒绝加入研究;(4)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

1.4 研究方法

1.4.1记录项目 年龄、病理类型、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治疗方式、绝经状态及生存情况,复发时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1.4.2检测方法 CA153、CEA、CA125采用酶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为Unicel化学发光免疫仪。试剂由透景生命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4.3随访 从手术日期至2017年12月截止。

1.5 观察指标

对比复发组中不同转移部位者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复发组与无复发组肿瘤指标表达情况;不同病理特征患者术后一个月肿瘤指标表达情况。

1.6 统计学

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或者多组间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不同转移部位者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

复发组中局部转移者与内脏转移者的肿瘤标志物肿瘤指标表达存在差异,局部复发者水平明显下降,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2.2 复发组与无复发组肿瘤指标表达情况

术后半年,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的肿瘤标志物肿瘤指标表达情况存在差异,无复发组水平明显下降,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本文发现复发组中局部转移者与内脏转移者的肿瘤标志物CA153、CEA、CA125表达存在差异,局部复发者水平明显下降,比较有差异(P<0.05);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的肿瘤标志物CA153、CEA、CA125表达情况存在差异;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HER-2表达不同的患者,术后一个月CA153、CEA、CA125表达情况存在差异[4]。可以看出上述指标对于判断乳腺癌患者转移部位及是否转移有重要的意义。

CA153是一种黏蛋白,早期乳腺癌血清CA15-3敏感性低,随病情进展CA153阳性率会逐渐升高[5]。研究指出CA153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明显高于未转移者[6]。CA125是一种细胞表面高相对分子量的糖蛋白,乳腺癌转移患者中阳性率占26%~37%,尤其是有淋巴结转移患中,阳性率可达到50%,主要原因是淋巴结受累增加了肿瘤标志物进入血液的机会,导致血清中含量增高。CEA存在于胚胎胃肠粘膜上皮,在晚期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可以达到57%,尤其是乳腺癌发生内脏转移后。此外还有研究显示CA153、CEA、CA125联合检测可以增加转移性乳腺癌检测的敏感度[9]。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选择CA153、CEA、CA125作为评估乳腺癌化疗疗效的标志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淋巴结转移阳性、病理分期高及HER-2阳性是CA153、CEA、CA125阳性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宋颖.肿瘤异常蛋白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测定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中的意义[J].世界复合医学,2018,4(01):8-10.

[2]陈锐,王珏,印梓楠,等.肿瘤异常蛋白及血清肿瘤标记物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意义[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08):1019-1022.

[3]魏雪菲,许守林,冯雪凤.血清肿瘤标记物在乳腺癌临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9):227-228.

[4]马春虎,程露阳,刘镭,等.外周血癌细胞中多种肿瘤标记物基因检测预测乳腺癌患者转移和预后的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3(01):85-90.

[5]王子甲,何英剑,李金锋,等.血清肿瘤标记物与HER2阳性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4):1909-1911.

[6]傅丽敏,程雪,张小薇.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153和CA125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0):104-107.

论文作者:许俊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肿瘤标志物CA153、CEA、CA125表达情况论文_许俊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