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研究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研究

张敏[1]2007年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口城市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国内最具生机活力、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和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经济区域不断快速发展的时候,珠江三角洲地区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协调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工业化进程为背景对珠江三角洲的人口城市化进行研究,着重于判断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以钱纳里的发展模型为参照所处的发展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否处于一种协调发展的状态。在对现阶段发展水平明确判断的前提下,通过研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演进历程,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借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假设—证明—结论的研究模式,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对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多方面的组合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处于一种相适应的发展状态。二、虽然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总体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还是较为明显。三、工业化进程中需要推进进一步的产业升级,以给城市化提供强劲的后续动力。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机理分析虽然具有太多的普遍性,但是通过普遍的研究基础来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是能发现两者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现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现阶段人口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这对于进一步审视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进程中如何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顾朝林, 吴莉娅[2]2008年在《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文中提出本文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综述的第二部分。该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与道路、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全球化与区域城市化研究八方面内容。与此同时,文章还就中国城市化重要学术活动和事件进行了整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科研基金等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重要文件、活动和事件,也就重要的国际合作和会议进行了整理。综述认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

肖志平[3]2000年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迅速的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实现了历史性的发展跨越。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总体水平仍然滞后,城市化短期内爆发性增长也引致了种种粗放化和不协调问题。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前景,决定了本地区城市化发展仍将呈加速的态势,未来这一地区也将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相应地,未来本区域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状态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因此,遵循区域城市化发展规律,解决好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向新阶段,对于本区域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上述现象与问题为对象,综合运用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对比与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快速推进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进行相关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在概述现有的城市化一般规律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现状及模式的实证分析入手,首先从工业化和外资两主要动力因素上剖析其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影响,阐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现状形成的历史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区域城市化的深层次特征。然后通过与类似先进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的比较分析,指出珠三角城市化中的优势与不足,并进一步得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李若建[4]2014年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得失探讨——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也是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因此,在当今城市化成为热门话题的语境下,客观分析这一地区城市化的得失,对促进国家的城市化,应该有点借鉴意义。关于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本文只是尝试从人口学的角度出发,根据1982、1990、2000和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相关问题作剖析,并无作全面研究的打算。在讨论之前,首先要厘清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珠江三角洲"。在地理空间上,珠江三角洲大体上是以广州为顶点,深圳、珠海

周炳林[5]2005年在《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微观计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化水平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但是,目前它仍然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本文特意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深入研究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问题,旨在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有益的政策参考。中国学术界以往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大都偏重于定性分析和宏观分析。本文则采用问卷调查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微观定量分析,研究农民个体城市化的决策特征,从微观的角度对影响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因素给出定量的解释。本文在实地调查阶段,总共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出调查问卷500份,收回填写完成的问卷394份。通过对实地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了性别、年龄、教育、距离、收入、裙带关系、城市体系结构、产业结构、国际经济联系以及政府政策在个体城市化决策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本文发现,个体城市化决策是非常复杂的,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不足以构成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全部。本文还根据调查数据的特点,行进微观计量经济学分析。调查数据中,被解释变量是0和1,分别代表农民个体两种城市化决策的选择结果:不进城和进城,被解释变量为离散的形式,经典多元线性回归不能对其进行估计,目前,解决此问题国际上通行的办法是引入效用函数,将被解释变量由离散向连续转换,然后对参数用极大似然法进行估计,建立所谓二元选择模型,本文通过这样的模型,对城市化动力机制中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了对个体城市化决策的定量预测方法。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建构了微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整体框架。本文研究的结论是这样的:许多在较长时间内为人们所忽视的个体微观因素常常能在城市化动力机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给予格外的关注。

黎伟标, 杜尧东, 王国栋, 吴美双, 许吟隆[6]2009年在《基于卫星探测资料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对降水影响的观测研究》文中提出利用卫星观测TRMM降水以及QuikSCAT风场资料,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及临近区域降水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同一纬度相比,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所处的区域降水明显多于其周边地区,表明了城市化可能会使所处区域的降水增加;(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所处区域降水的增加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前汛期城市所处区域的降水增多较其它季节明显;(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与风场的分布密切关联,降水增多的区域通常位于城市群所在之处及其下风方向的邻近地区;(4)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使城市群所处区域的降水时次减少,而降水强度则加强;(5)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天气、气候效应只对对流性降水产生影响,而层状降水的分布则与城市群的位置没有明显关联。

欧阳婷萍[7]2005年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作为20世纪全球范围内的一个社会变迁现象,一直是社会科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而自然科学界长期对此则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应有的态度。人们对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人口迁移、生活方式转变、经济活动的规模聚集、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结构、组织和文化的变迁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发达国家早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因此,目前城市化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镇土地快速扩张,一些影响城市发展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环境问题是一些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因此,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环境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化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有关专家学者的视野。 本论文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包括环境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从人口、土地利用等方面研究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从经济、交通、城区环境、河水质量及其地球化学特征、人口素质等诸多方面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影响:并在热力学熵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化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城市环境熵模型,将其应用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化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中。通过全面分析、讨论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到200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城市化水平达70%以上,进入城市化进 程的高级阶段。但区域内各县市城市化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处在城 市化发展的中级阶段:有的县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大大高于70%,而有的地 区城市化进程还停留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随着人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土地扩展也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空 间展布格局。70年代末,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镇发展为以广州市为中心的 单一中心的具有较高首位度的空间格局;80年代末,深圳市成为珠江三角 洲经济区的另一个城市扩张中心,形成了广州、深圳双中心的城市化格局; 到90年代末城镇用地空间的扩展演变为遍地开花的新态势。在珠江三角洲 经济区范围内,90年代末城镇用地主要有三种典型的空间格局,分别为: 广州-佛山一带密集的、层次分明的城镇群:深圳-东莞一带的蛛网状城 镇发展空间格局;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东西两翼,各县市城镇用地呈现 零星的孤岛状。

李颖[8]2011年在《城市化背景下珠江三角洲耕地变化及对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保障耕地资源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珠江三角洲地区耕地资源十分紧缺,而以耕地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高速城市化发展,使得耕地数量大幅度减少、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极为突出。本文应用人地关系论理论和方法,建立耕地-城市化水平协调度模型和农业气候生产潜力模型,综合考虑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及耕地动态变化,探究城镇化进程和耕地动态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协同性,并科学分析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变化对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提出协调快速城市化进程与耕地资源矛盾的措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口的增加、经济建设与城市化对耕地保护的强烈冲击,珠江三角洲地区耕地资源总体上呈递减的趋势,人地矛盾突出;并且呈现以珠江口、伶仃洋为中心,由内向外逐渐下降态势,区域差异明显;区域耕地重心基本向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移动。从耕地景观分析看,受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的占用及切割等影响,耕地斑块破碎化程度增加,空间分布呈分散化趋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上升现象,过度牺牲耕地的城市化使得未来珠三角耕地资源与城市化的协调度呈直线下降趋势,往不协调方向变化,因此,要重视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化,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才能使城市化对耕地资源的压力逐步减小,两者的协调度趋于提高。从耕地变化导致的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潜力产值既有减少区域,也有增加区域,增加量与减少量不对等,总体呈减少趋势;并且耕地增加区和耕地减少区的气候生产潜力单产也不对等,耕地减少区平均气候生产潜力单产约为耕地增加区的1.3倍,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耕地质量区域恶化,因此在耕地保护上,数量和质量应并重,在保证耕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加强新增耕地的质量平衡;从气候生产潜力产量增加区与减少区分布对比来看,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是其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史晓磊[9]2004年在《观点综述: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文中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研究

赖兴贵[10]2017年在《"区域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教材版本】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Ⅲ)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六节"区域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要求学生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侧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析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问题。本节内容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剖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等问题,目的在

参考文献:

[1].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口城市化问题研究[D]. 张敏.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07

[2]. 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 顾朝林, 吴莉娅.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

[3].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研究[D]. 肖志平. 暨南大学. 2000

[4].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得失探讨——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李若建. 人口与经济. 2014

[5].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微观计量分析[D]. 周炳林. 清华大学. 2005

[6]. 基于卫星探测资料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对降水影响的观测研究[J]. 黎伟标, 杜尧东, 王国栋, 吴美双, 许吟隆. 大气科学. 2009

[7].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欧阳婷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

[8]. 城市化背景下珠江三角洲耕地变化及对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D]. 李颖. 广州大学. 2011

[9]. 观点综述: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J]. 史晓磊. 东南亚纵横. 2004

[10]. "区域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J]. 赖兴贵.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

标签:;  ;  ;  ;  ;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