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论文_耿坤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论文_耿坤

凉山州雷波县黄琅中学 耿坤 凉山 雷波 616550

【摘要】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习方式一次全新的革命。它不仅地打破了传统教育对学习方式的严重束缚,也遵循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当代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宗旨。本文笔者就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兴趣

前言

新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有个性的过程。”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包含探讨和研究两个层面。探讨即探求学问、探索真理;研究即研究问题,追根求源,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它较少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是更加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选择、解释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启迪心智,挖掘潜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究性学习应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翱翔的空间,让他们在知识的天空里展翅高飞。营造一个合作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任其畅谈雄辩,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习惯。为他们构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写。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一展风采,满足他们的交流欲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创造潜力,使他们磨砺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要突出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确认他们在学习中的认知、发展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只能通过他们自身的实践、感知,以及思维、判断,才能获得知识,得到情感体验,别人是不能越俎代疱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把人类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钱梦龙老师提倡的“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观念,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坚持“少讲多思”原则,实施开放性教学:凡是需要读的就让学生去读,凡是需要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凡是需要做的就让学生去做,凡是需要写的就让学生去写;凡是需要思考的就让学生去想,凡是需要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即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思考和练习时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我潜在学习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忽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讲练结合,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因此,探究性学习必须把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点拔结合起来。只有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形成学习语文的能力。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能力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学生需要自身对知识、技能进行内化,亲身体验感悟。所以,教师要把学生自读、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只需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精讲点拔,帮助学生达到顿悟的满足、获得启智的惊喜、审美情趣的享受,最终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技能。教师的精讲点拔,既可以是对具体问题的解答,也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但都必须注意方法的诱导和总结及思维的培养,并尽可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点拔的时机,既可以在思考问题前,也可以在遇到疑难时。例如,我在教《雨霖铃》时,就不失时机的问:“骤雨初竭”一定是实写吗?它还暗含了什么意思?一问激起千层浪,课堂上得到许多异想不到的答案。后面许多虚实相生的句子,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得到更多的美感体验,当学生学会了分析与体验,教师不必多讲,学生也会自然去分析探究。当然,教师的精讲点拔也包括知识本身,更可是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引导帮助时,应多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唤起他们潜在的知识和内在的智能,以及精神品质。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人生的真谛。

三、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探究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生活情趣、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应该用心施教,悉心浇灌;以情动人,以理育人。愉快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相反,“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学习,学习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所以所,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平等、互助、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整个教学过程既是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平台。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素质的感染力,运用准确优美的词语、流畅幽默的语言、严谨缜密的分析,规范工整的板书、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引起他们的崇拜与模仿,由此而内化成一种学习兴趣和动力。课堂交流方式,应由单向型向综合型转变,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课本、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设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环节:如知识抢答、演讲、朗诵、讨论;或编写复习题、自制试题、编写排练,表演小话剧;或户外考察、现场采访、书画比赛、观看经典影片……。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落实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例如,我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中,就让学生学画漫画,在教《山居秋暝》时,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设计一个电影画面,通过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热情。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富有想象力。

四、小结

由于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具有包罗万象这一特点,它就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当然,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不仅是教育观念的更新,也是教育实践的创新。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让他们的生命绽放异彩而努力实践,大胆探索,辛勤耕耘。

【参考文献】

[1]郭承梁.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探究性教学[J].学园,2017(36)

[2]马小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1(25)

论文作者:耿坤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论文_耿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