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情况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况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劳动与就业
一、从从业人员与人口增长的对比看
我国的从业人员,1978年为40152万人,1985年为49873万人,1991年为58360万人,1995年为62388万人。1991年与1978年比,增加22236万人,增长了35.6%;与1985年比,增加12515万人,增长了20.1%;与1991年比,增加4028万人,增长了6.5%。从人口的增长情况看,1978年为96259万人,1985年为105851万人,1991年为115823万人,1995年为121121万人。1995年与1978年比,增加24862万人,增长了20.5%;与1985年比,增加15270万人,增长了12.6%;与1991年比,增加5298万人,增长了4.4%。单纯从数字对比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业人员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而从人口结构看,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人口已从年轻型、增长型转向壮年型;人口普查资料表明,1990年与1982年比,我国人口总数增长了12.6%,而15岁以上人口增长了22.9%。由此看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包括城镇和农村)的增长速度是逐步上升的,而劳动力需求总趋势是逐步减少的。这也就是说,解决我国劳动就业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二、从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类型看
在我国,1978年的从业人员40152万人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8313万人,占70.5%,第二产业6970万人,占17.4%,第三产业4869万人,占12.1%;1985年,从业人员49873万人,第一产业31105万人,占62.4%,第二产业10418万人,占20.9%,第三产业8350万人,占16.7!;1991年,从业人员58360万人,第一产业34876万人,占59.7%,第二产业12469万人,占21.4%,第三产业11015万人,占18.9%;1995年,从业人员62388万人,第一产业33018万人,占52.9%,第二产业14315万人,占23.0%,第三产业15055万人,占24.1%。从以上数字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产业结构和就业政策不断调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尤其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在第三产业从业的人员越来越多,人员所占比重增加速度也较快。但按一般就业人口产业结构分类理论,我国目前人口就业结构虽已接近发展型结构阶段(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26%以上),却仍还处于典型的传统型结构阶段。
三、从按城乡划分的从业人员看
1978年,我国的从业人员中,城镇从业人员9514万人,占23.69%,乡村从业人员30638万人,占76.31%;1985年,城镇从业人员12808万人,占25.68%,乡村从业人员37065万人,占74.32%;1991年,城镇从业人员15260万人,占26.15%,乡村从业人员43093万人,占73.85%;1995年,城镇从业人员17346万人,占27.80%,乡村从业人员45042万人,占72.20%。从总体上看,按城乡划分的从业人员,1995年与建国初期比,城镇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有一定提高,1995年比1952年(11.99%),增加了15.81个百分点;而具体看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从业人员占全国从业人员比重虽然也提高了,但提高幅度很小,1995年与1978年比,增加了4.11个百分点,与1985年比,仅增加了2.12个百分点。
具体分析城镇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和乡村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可发现各有其内部的变化趋势。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各种所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发生了变化。1978年国有经济单位7451万人,占78.32%,集体经济单位2048万人,占21.53%,而个体仅为15万人,占0.16%;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多种经济成份出现并且有了较迅速的发展,在1985年,城镇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为8990万人,占70.25%,集体单位3324万人,占25.95%,个体450万人,占3.51%,而联营经济单位和外商投资单位也分别有38万人和6万人;到1995年,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单位为11261万人,占64.92%,集体单位为3147万人,占18.14%,个体为1560万人,占8.99%,而在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外商投资经济单位、股份制经济单位、联营经济单位、其他经济单位中从业的人员也分别达到了485万人、272万人、241万人、317万人、53万人和11万人,分别占2.80%、1.59%、1.39%、1.83%、0.31%和0.06%(联营经济单位和其他经济单位近几年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在我国城镇的从业人员中,其就业结构已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乡村从业人员中,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我国乡村从业人员一直稳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1978年的乡村从业人员中,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为2827万人,占9.23%;1985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6979万人,占18.83%,而在1995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2862万人,占28.56%,并且1995年在乡村的个体和私营企业就业的人员也达到了3054万人和471万人,分别占6.78%和1.05%。由此看出,农村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富裕和就业问题,而且也缓解了城市就业的压力,为城市就业提供了保障。
四、从城镇新就业人数看
我国城镇新就业人数,在1978年为544.4万人,随后由于对大量失业人员进行安置,1980年猛增至900万人,1985年城镇新就业人数为813.6万人,之后,城镇新就业人数逐年下降,但近两年有所上升,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分别为765万、736万、705万、715万、720万人。从城镇新就业人员的主要来源看,来自城镇的劳动力的绝对量及在城镇新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从1980年起逐年下降,1980年622.5万人,占69.17%;1985年502.3万人,占61.74%;1990年340万人,占43.31%;1995年270万人,占37.5%。而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其绝对量及在城镇新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呈曲线上升的态势,1980年127.4万人,占14.16%;1985年150.2万人,占18.46%;1990年降为118万人,占15.03%。之后开始逐年上升,1993年185万人,占26.24%;1995年220万人,占30.56%。从这里不难看出,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另外,在城镇新就业人数中,来自大学、中专、技校的毕业生所占比重在逐步上升,绝对数也在逐年增加,1980年80万人,仅占8.89%;1985年88.5万人,占10.88%;1990年168万人,占21.40%;1993年193万人,占27.38%;1995年210万人,占29.17%。这说明我国城镇从业人员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同时也说明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蓬勃发展。
五、从城镇失业人数及失业率看
建国初期,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当时失业人数376.6万人,失业率为13.2%。之后,随着政府一系列措施的施行,到“一五”结束后,失业人数降至200.4万人,失业率为5.9%,仍然较高,但下降幅度大。在1978年,我国面临着又一次失业高峰,失业人数达到530万人,失业率为5.3%。从1983年开始,我国的失业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1983年城镇失业人数为271.4万人,失业率2.3%;1985年城镇失业人数238.5万人,失业率1.8%;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的数字分别为352.2万、369.9万、420.1万、476.4万、519.6万,失业率分别为2.3%、2.3%、2.3%、2.6%、2.8%、2.9%。我国失业率连续13年在3%以下,最高2.9%。说明中央和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解决就业问题,取得了很大成绩。值得注意的是“八五”后三年,失业率逐步上升,1995年失业率达到自1983年以来的最高点,说明目前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应引起有关各方面的重视。
对城镇失业率,就各地区看,北京市的失业率在全国一直是最低的,1980年为1.6%,1985年、1990年、1993年、1995年均为0.4%。而甘肃、宁夏两地,失业率一直较高。甘肃1980年、1985年、1990年、1993年、1995年分别为4.7%、2.8%、4.9%、3.6%、5.5%,宁夏为7.5%、3.1%、5.4%、3.8%、6.4%。从公布的统计数字可以大致看出,越是发达地区,失业率越低,如1995年,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地的失业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看出,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