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高端智库
文/山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冯庆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贯穿了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为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新时代开展工会理论研究的行动指南。
深化拓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理论研究是学校的职责和使命
山东管理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具有工会背景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山东省工会干部学校,迄今已有8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托工会,突出特色,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坚持依托工会、服务工会、融入工会的办学理念,逐步搭建了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会理论研究、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和工会专业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服务工会新格局。新格局的构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为学习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创造了良好氛围,积蓄了能量。集中力量,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理论研究是山东管理学院有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特殊任务和光荣使命,也是彰显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的具体体现。
多措并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到实处
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重要精神,不断深化对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的理解把握,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建设,在学懂弄通上狠下功夫。
有机整合校内研究资源。成立了集教学、科研和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劳动关系学部,设立了省内唯一一家专注于工会领域咨政建言的高校智库——工会理论研究院。以工会、劳动关系学科建设为龙头,整合校内劳动关系、工运史、工会理论等领域的师资力量,发挥劳动政策研究中心、工会理论研究院、齐鲁工匠研究院作用,完成全总课题3项,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厅局级以上课题28项,围绕建校80周年校庆活动,编撰出版了《山东工会理论研究文集(2013-2018)》。其中,2018年承担的全总课题“新时代中国工会的历史使命和主要任务”受到专家一致好评,为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起草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作用。
大力实施科研精品战略。着眼工会、劳动关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牢固树立科研精品意识,不断改进完善科研管理,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出科研精品的工作机制,引导教研人员筑牢科学精神、学术良知和职业道德底线,并建立完善奖励和惩戒机制,大力表彰和奖励工会与劳动关系的优秀研究成果,推动教研人员围绕工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潜心理论研究,多出有影响、有价值的科研精品,初步实现了科研由数量型粗放式发展向质量型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积极推进重要论述进干训课堂。学校作为山东省工会干部培训基地,一直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摆在干部教育培训最突出位置,通过整合工会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强阵地、教材、课程、师资建设,组建研究教学团队、专家学者辅导解读及开发培训精品课程、编写理论教材等,引导工会干部深刻准确把握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教育工会干部统一思想、把握大局、居安思危、坚定信心,确保工会干部切实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打造了一批工会干部党性教育、工运史教育和工会改革创新现场教学基地,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与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结合,提高了教育培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成为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主阵地。
取一定量的样品置于样品盘中,设置升温程序为:30~510 ℃,10 ℃/min,吹扫气体为氮气,流速 20 mL/min。将所得的 TG曲线进行一阶求导得到 DTG曲线,并利用软件标示热失重速率曲线的Peak温度。
不断扩大优秀研究成果交流互鉴。校刊《山东工会论坛》办刊质量逐年提高,为全国工会理论研究提供了学术阵地。开设了工会理论研究、劳动关系研究、工会工作研究等栏目,探讨工会、劳动关系领域相关问题。近年来,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列为重点选题,汇集了来自全国的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高水平理论研究文章,每年都有多篇理论文章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工会工作》全文转载,打造了工会理论研究学术高地。
惠生工程凭借着自身在资源统筹和管理、模块化建造和整体运输方面的综合实力,基于项目进度要求及业主现场条件限制,在此项目上采用了工厂模块化预制、组装和整体交付的方式,颠覆了以往大型化工项目因分片运输和现场安装而耗费大量时间及人力但难以确保质量和安全的传统模式。惠生工程作为总承包方,与惠生海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最终成功制定并实施了9台模块的建造和运输方案。项目从2017年7月启动,2018年3月完成首台模块发运,2018年10月底完成全部9台模块发运,期间克服了台风和潮汐等诸多挑战,为浙江石化一期项目的投产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搭建理论研究平台。学校与山东社会科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科研协同发展格局。先后承办了鲁台劳动关系论坛、首届工会与劳动关系山东论坛、全国工会干部院校校长和骨干师资专题研修班暨第五届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交流研讨会,来自全国的劳动关系、工会专家齐聚学校,就新时代工会与劳动关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同时高度重视工会与劳动关系类课题的申报、研究和管理工作,加强对课题的选题、申报、论证、研究、结项全过程管理。为提高课题申报和研究质量,学校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悉心指导、逐项反复修改,努力使教研人员参加课题申报的过程,成为梳理学术发展脉络、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研究水平的过程,以课题为龙头和纽带,加强了科研协作攻关,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持之以恒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地生根
立足新时代,继续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把学习贯彻重要论述融入到重点工作落实中,融入到学科建设中,把学校打造成山东省内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学术高地。
切实加强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从二级学院遴选优秀教师70多名,不断充实理论研究队伍,形成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研梯队。在挖掘校内研究内生动力的同时,引进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劳动关系学界一流专家学者为讲座教授,和校内教师一起组成研究团队,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重点研究方向,积极开展“集体攻关”“开门研究”,充分发挥了科研的整体优势和集聚带动效应。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工会理论研究开放性课题,仅2018年就有40多项相关课题立项。
深化重要论述理论创新成果研究。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发挥学校劳动政策研究中心、工会理论研究院、齐鲁工匠研究院作用,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最新成果的研究,精心组织重点文章的撰写和推荐发表工作,努力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通过定期发布工会理论研究选题指南,引导教研人员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和研究能力积极撰写相关理论文章。每年争取在党报党刊和工运报刊发表一批重要理论文章。
地区的经济水平密切影响着居民的收入水平相互影响,而居民的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息息相关。便也间接决定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经济水平上升,整体商品房价格也会有上升趋势。相反则会呈现出低水平的整体商品房价格。从这一点看,和改革初期相比,40年后的今天价格指数明显存在巨额增长,也就是说,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与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紧密关联。当下而言,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一、二线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商品住宅价格水平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便是源于这些城市在这些经济因素上的显著差异。
台肇地区自2000年投产以来,一直沿用柱塞泵注水工艺和单泵多井注入流程[1]。受储层物性差、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强的影响,进入中高含水阶段以来,部分注水井出现了压力高、吸水差甚至不吸水的状况。为满足个别井的注入需求,注配间增压柱塞泵需要输出较高的压力,大幅度增加了注水系统的能耗。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潜力,遵循以整个注水系统降压节电,注配间至井口耗能节点全面治理,地面、采油和油藏的整治措施相互综合为技术思路,重点针对高压欠注井和单井压力差异大的注配间应用分压注水、变频调速、管线清洗和改造、酸化洗井、方案优化等技术措施,强化精细管理和精准治理,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强化现实问题研究。发挥学校优势,彰显工会劳动关系特色,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工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对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工会改革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努力使思想走在前头、研究处于前沿、成果进入实践。在搞好工会理论研究的同时,把服务工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放到重要位置,每年立项的校级课题要有一半以上为对策应用类课题,并按照省总决策需求适时设置委托调研课题,使研究成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推进教研咨一体化。积极构建教学、科研、咨询一体化机制,鼓励和支持教研人员把干训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作为科研课题深入研究,将教师刻苦钻研形成的具有一定学术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列入培训班教学专题,真正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使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协同发展,进一步促进教学专题、科研课题成果与咨询建议相互转化、互相促进,形成教学和科研、咨询的良性互动机制。
标签: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论文; 工会工作创新论文; 总书记论文; 习近平论文; 智库论文; 工会理论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工运事业论文; 山东管理学院党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