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孙吴 164200
【摘 要】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28例临床研究。方法:以2013年2月~2014年2月研究阶段,选择该时间段内所收治的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共计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案。结果:手术后,28例患者Cobb角明显低于手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椎体后缘高度变化均明显高于手术前,数据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骨折复位,且对恢复神经功能有重要效果,值得临床关注。
【关键词】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临床研究
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症之一,若不及时对本病患者进行治疗,或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合并脊髓损伤的症状,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产生严重威胁。在临床对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通常以纠正畸形,同时解除脊髓压迫,促进患者脊柱稳定性的恢复为基本治疗思路[1-2]。在这一思路下,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应当是非常确切的。为进一步观察分析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文以2013年2月~2014年2月研究阶段,选择该时间段内所收治的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共计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案,取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具体数据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4年2月研究阶段,选择该时间段内所收治的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共计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中,15例患者为男性,13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0~85周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4.2±1.5)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案。具体操作流程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后正中手术切口,充分显露伤椎,椎弓根进钉点位于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中轴线交点。在手锥辅助下开口至1.0cm深度,旋转探子,沿椎弓根管道进入椎体,保持横切面角在5~15°范围内,应用克氏针进行探测。攻丝后植入4枚螺钉,均达到3/4标准深度,放置螺纹杆并拧紧自锁螺帽,调整合适后扭紧保险螺帽并安装横连杆,在C型臂透视下对椎管复位、减压情况进行观察,达到理想状态后将提前准备的髂骨条植入 固定节段横突与关节突位置,术后实施48h负压引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2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手术治疗后的骨折复位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情况。骨折复位效果评估指标为Cobb角,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变化比例。神经功能参照Frankel进行分级,具体标准为:A级,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B级,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完全消失,有部分感觉功能;C级,损伤平面以下有部分无用运动功能;D级,损伤平面以下有部分有用运动功能,不完全;E级,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均正常。
1.4 数据处理
本组研究资料录入SPSS 19.0 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资料使用t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认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折复位情况对比
手术后,28例患者Cobb角明显低于手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椎体后缘高度变化均明显高于手术前,数据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2.2 神经功能情况对比
接受手术前,28例患者中,A级患者例,B级患者例,C级患者例,D级患者例,E级患者例;接受手术后,28例患者中,A级患者例,B级患者例,C级患者例,D级患者例,E级患者例。手术后神经功能情况明显优于手术前,数据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会出现脊柱正常序列的改变,解剖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严重时影响神经功能,有一定的致残率与致死率,需要临床引起高度关注[3]。传统体位复位治疗下效果不确定,且容易出现残留脊柱畸形的问题,预后效果较差。因此,临床建议通过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治疗。相较于前入路而言,后入路下的操作比较简单,创伤较小,出血少,且三柱内固定效果确切,与脊柱生物力学张力侧固定原则相符合。与此同时,通过半椎板或椎板切除的方式能够接触脊髓后侧压迫因素,去除血块,达到理想的减压效果。在此基础之上,引入AF内固定系统,可取的理想的骨折复位效果,固定可靠,不易出现脱钩断棒等并发症,再加上其轴向撑开作用力大,取出方便,固定范围小,因此不会对脊柱活动产生过大影响,组织伸展与牵张效果确切,因此对缓解脊髓损伤症状也有确切效果。
综上所述: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骨折复位,且对恢复神经功能有重要效果,值得临床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冠民,王群学,樊晓东等.计算机X线摄影对腰椎爆裂骨折AF手术前后伤椎及椎间盘改变的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0,09(11):857-858.
[2] 王群学,李和培,魏运动等.腰椎爆裂骨折AF术后椎体和椎间盘CR影像改变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0,32(12):1548-1549.
[3] 张兆川,马超,吴德慧等.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入路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稳定性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40):6451-6458.
论文作者:李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患者论文; 脊柱论文; 脊髓论文; 螺钉论文; 损伤论文; 椎体论文; 后路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