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的需求与发展,与教师并肩作战--男园长八年学前教育的坚持与追求_幼儿园论文

关注教师的需求与发展,与教师并肩作战--男园长八年学前教育的坚持与追求_幼儿园论文

关注教师的需求与发展,与教师并肩作战———位男园长八年对幼教事业的坚守和追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师论文,园长论文,并肩作战论文,幼教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毕业,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曾任中国科学院第二幼儿园园长、中国科学院第三幼儿园执行园长,现任中国科学院第二、第三幼儿园园长。多年来获得海淀区青年先进教育工作者,海淀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海淀区骨干教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海淀区“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先进个人,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幼儿园简介:

中国科学院第三幼儿园始建于1954年,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教育教学经验。中国科学院第三幼儿园是中央国家机关特级幼儿园、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北京市示范幼儿园、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海淀区示范园、北京市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快乐科学”幼儿科普教育基地、海淀区“十一五”时期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幼儿园,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幼儿师范学校、海淀艺术职业学校等多所院校实习与研究基地。幼儿园总面积11533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面积4800平方米。目前,我园共有教职工150余名,共设28个班,在园儿童近1000名。

一个秋日的午后,本刊编辑如约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中科院第三幼儿园。这是一所有着六十年发展史的公办性质幼儿园。第一眼见到刘园长,很难把将近30个班规模的幼儿园管理与眼前这个清瘦俊朗的年轻园长联系起来。谈及进入幼教行业的经历,06年本科毕业后的他已经在三幼工作了八年:两年一线带班、三年业务园长和三年园长的工作。

与学前教育的不解之缘:从阴差阳错到主动坚持

谈起自己与学前教育结下的不解情缘,刘园长表示真的是“阴差阳错”。当年高考填报学校和专业时,他从未想过进师范院校,更从未想过要做幼儿教师,但后来偏偏被师范院校的教育学院录取,并在二年级分专业方向时,考虑到专业的实用性主动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虽然四年的专业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对于未来,他还是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最后,在老师的建议下,他选择了幼儿园。但由于本科学习中没有设置弹琴、绘画、声乐这些技能课程,他一度质疑自己是否能胜任幼儿园工作。真正做了幼儿教师后,才逐渐意识到这份工作最需要的并非是技能技巧,对孩子的爱和专注投入的心才是最重要的。尽管顺利地进入了这个行业,但最初两年在幼儿园带班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作为园里唯一的男教师,刚工作的两个月他找不到存在感。拿着毕业后第一个月800元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存,他也有过困顿与徘徊。但正是最初的一线带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让他对幼儿教师的工作状态和需求有了更多的了解,为日后从事管理工作,形成关注教师的需求,关心教师发展的人文化管理方式奠定了基础。

两年一线带班工作后,2009年,他开始作为业务园长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并在2011年,作为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工作。刘园长现在经常是早上六点多来园,晚上九点多离园。对此,家人也有很多不理解,但他始终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他坦言,如果没有对这份事业的理想的坚守,很难坚持到现在。在招聘新教师时,他经常会问应聘者为什么选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很多人的回答是喜欢孩子,在他看来,如果仅仅是喜欢孩子,没有对工作的专注和投入,甚至是一些牺牲,根本无法支撑和应对幼儿园各种庞杂、琐碎的事务。他强调,教师一定要有职业追求。他经常对教师说“不想当园长的教师不是好教师”,鼓励教师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做好职业规划。同时,他也认为,快乐的工作很重要,因为教师是一种具有很强人文性的职业,教师的心态会影响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教师情商也一定要比较高,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不让消极情绪影响到孩子。为此,三幼将开辟一间专供教师休闲放松的休息室,让教师能够释放身心、缓解压力。

园所管理得心应手,但刘园长谈到家长工作时,却流露出一丝无奈。一直以来,社会对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工作的种种误解依然没有消除。比如,很多人觉得幼儿教师就是“阿姨”、“阿舅”,就是看孩子的。如果教师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就会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发展的动力。并且,由于家长不理解学前教育的特点和目的,一味希望自己的孩子中班毕业后就上学前班,或者小班毕业后直接升大班。每次,园长都要苦口婆心地跟家长解释,但大班还是会流失一部分孩子。对此,刘园长有些痛心,表示在现实中幼儿园很难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他也强调,幼儿教师一定要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性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信赖。因此,刘园长在管理中最重视的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从材料的操作到素质的培养

在三幼,教师的培训体系是与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同步建设的,并且,教师直接参与到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的建设中。依托中国科学院的资源,三幼建园六十年以来一直以科学教育为特色。但很多幼儿园都在搞科学教育,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是刘园长一直思考的问题。他曾经将幼儿园数十年来积累的科学活动教案、玩教具材料和区域活动的指导等集结成书,供教师参考和在教学中使用。但在实践中却发现,由于教师完全依靠这些教案和材料,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结构性太强,系统性又不够,导致幼儿在操作中“有操作无探索”,只动手不动脑,难以保持兴趣,也无法进一步拓展。针对这种现象,刘园长提出“生活中的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即回归科学的本源,注重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

正如刘园长所说的,要“以带孩子的方式培训教师”。例如,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首先就要培养教师的观察能力。为此,他组织教师做了很多看似“幼稚”的事,如组织教师观察植物、写生,通过视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认识植物,记录观察结果,真正以理解幼儿观察、了解和表达事物的方式培训教师。通过这种教研形式,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更加有声有色了,并且教师的教育观逐渐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幼儿的学,更加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从知道“怎么做”到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全园参与教研

刘园长认为,制约幼儿园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还要依靠在职教育和园本培训。尽管园长对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师发展有着清晰的目标,但如果没有老师的配合也无法实现。在教师培训方面,刘园长一度有些急于求成,但后来他意识到教师的成长也需要时间。很多时候教师根本不知从何做起,这时只能先直接告诉教师应该“怎么做”,然后再帮助教师逐渐消化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在教师培训方面,三幼构建了分层教研、全园参与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全园将教师划分为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和初任教师。其中,对于初任教师,三幼开发了《员工手册》,为教师提供从妆容、设备设施的使用到教育教学的组织等一系列指引,引导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融入集体。同时,以研究为抓手,要求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有研究任务,并要求不同岗位人员轮岗,“前后勤融合”。例如,厨师也要进班,了解幼儿对饭菜的喜好,而教师也要进后厨,体验择菜、做饭。不同岗位工作人员通过体验对方工作,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带着研究问题投入工作,使得日常工作也更有目的性,也能更系统地分析问题,提升工作质量。

刘园长一直觉得,幼儿园的工作太琐碎了,教师一定要带着研究的眼光,不能仅仅满足保障幼儿基本的安全,否则教师自身就不会有价值的体现。幼儿园也将教师们一起研究所积累的成果集结成册,让教师体验到价值感和成就感。另外,三幼也很注重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只有更好地继承才能更好地发展。刘园长说,老教师就是幼儿园的“宝贝”,他们身上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能够激励更多的教师。

与教师并肩作战,尊重并给予教师人文关怀

谈到园长的角色和与教师的关系,刘园长坚定地认为,园长的战场就在一线,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与教师在一起,经常进班,走近教师,与教师并肩作战。他平时不管多忙,只要有时间一定会下班看教师组织活动,并且每次看完活动一定会给教师反馈。在制定教研方案时也会征求教师的意见,与教师共同商定。他强调,园长一定要保持与教师沟通,管理本身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并且,遇到紧急问题,园长首先必须是冲锋陷阵的“救火队员”,让教师信赖。

只有扎根基层,才能真正了解教师的辛苦;只有走进一线,才能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教师。刘园长要求中层管理者都要将各项工作的要求提在前面,避免教师返工。例如,在环境创设评价前一定要提前与教师沟通,而不是在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做好墙面之后再评论或要求教师返工,一定要体量教师工作的不容易。刘园长还强调,幼儿园要营造团结、和谐、快乐的氛围,让教师感受到被尊重,体会到价值感,这样才能形成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和对职业的认同感。唯有这样,教师才会真心对孩子好。

园长的工作繁忙而细碎,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刘园长还处理了几件园里的事务。送走我们,刘园长转身又投入到与教师并肩作战的工作中。八年的时间,他从一个青涩的男教师成长蜕变为一个有着自己独到的工作方式和人文化的管理风格,备受家长信赖和教师欢迎的男园长。从他的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更多幼教工作者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坚守与追求!

标签:;  ;  ;  ;  ;  

关注教师的需求与发展,与教师并肩作战--男园长八年学前教育的坚持与追求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