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种全球化进程中的建设性思维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设性论文,思维方式论文,共赢论文,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2)05-0140-08
一、“共赢”思维方式的时代依据
“共赢”作为商业活动的术语,在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已成为不同利益主体和谐互 动,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实现各自利益,促进各自发展的价值原则。全球化作为 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实的经济技术的全球合作与互利当中,使人们从狭隘、封闭 的民族化、区域化思维藩篱中走向全人类各主体间对话、交流、和谐发展的思维领域, 从简单的利益绝对化的对立走向互利互惠、共同谋求发展的新态势。“共”表示要兼顾 各主体间利益;“赢”表明要保证并促进利益主体各方的基本利益;共赢,就是对和谐 互动关系的最佳落实,表明了处理利益主体关系的一种态度。其内涵如下:第一,以共 赢为目的的任何行为,都要保证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正比。只享权利不尽义务、多享权力 少尽义务和与之相反的行为都是不符合公平原则的正义要求。第二,共赢的结果要有利 于主体各方基本利益要求的实现和健康发展。利益主体各方在对话、协商而达成的共识 合作中,各方利益的实现要体现公平原则和合理原则,不能以牺牲他方的绝对利益而达 到己方的受益。另一方面,共赢的结果要有利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如各国的可持 续发展。第三,达到共赢的主要手段是通过交流、对话、合作、协商,调节各主体间的 权利义务以及各主体立足已有条件积极谋求发展的基础之上。
共赢,以主体间的和谐互动为逻辑前提,任何厚此薄彼的主张和行为在逻辑上都是不 合理的。其前提是合作,因而能在最大限度内兼顾利益主体间的基本利益。
从价值层面而言,共赢是对主体间和谐互动关系的认可,是对各方基本利益的实现和 发展的有力保证。共赢不主张一方对另一方基本利益的侵犯,但不排斥在双方相互让步 基础上的妥协。如果这种妥协是更高意义上的保护他方的基本利益,那么这种行为就是 对正义的升华。
共赢原则主要表现为求“利”的思维活动之中,是一种新的价值观、义利观。一则, “利”是共赢思维的轴心,获“利”是思维的目的,一切手段、过程、环节都必须围绕 这一中心取舍、为这一目的而服务。二则,“利”又是自利、互利、共利的实现,这又 恰恰是一种道义表现和价值取向。我国与其他民族的互动关系,必须坚持“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在最有利的环境下,实现经济建设、发展之“利”。因此,以经济为中心就 体现了我国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致思趋向。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市场经济,把不同社 会制度的民族联系起来,各民族、国家互动、合作、搏弈,在寻求关系的协调中自我发 展。另一方面,多元世界,各利益主体间在政治、经济上的利害、合作、依附、从属等 关系的分化、整合,必须以共赢原则为价值目标,才能在现实当中保持自我生存与发展 。
二、共赢思维方式的表现特点
观念、知识、方法、情感意志、语言和思维习惯等要素,是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构成所 必具备的,它们在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直接的影响。当今世界经历科技—经济 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决定了共赢思维方式是利益主体以实现 各自利益为价值目标,在对话、交流、协商、合作的和谐互动中,使各主体在认识过程 中形成某种确定的思维程序、规则和方法。
1.观念的融通性
观念要素对思维方式主要起着宏观的导向作用。世界观是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在全 球化浪潮中,“地球村”概念的形成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世界图景”,人类不同的世 界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竞争,在这种互动、融通的制约、竞争中,“那些 能促使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和引向更实用的生活目标的世界观被保留下来,而那些不足取 的则被淘汰。”[1]在一种文化整体当中,世界观对各种不同的意识形式起着统摄作用 。“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个宇宙世界观——一个人们去认识并评价一切事物的故事。这个 居主导地位的故事形成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念,统一这种文化的认识,支配它的方法论, 指导它的教育。这个故事是形成并发展新认识的环境,是检验新认识的标准。”[2]人 类世界观是一种认识的进化表现,人的认识只有在能促使人的社会实践更为合理并进而 促使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之时,才有存在和发展的权利和依据。全球视野无疑是人 类认识世界普遍联系,利益休戚相关的人的认识进化。并且,全球化也越来越使人深刻 认识到世界的多元性和统一性。多元竞争、多元融和,共存共荣的观念也日益深人心。
价值观是思维方式各要素的“粘合剂”,对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定向、选择和调节功 能。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由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民族国家的利益冲突与融合成为 焦点。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物质利益 需求的满足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人们利益需要的满足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 尺度之一,同时也是衡量全球化现象合理性的尺度之一。全球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现象 ,其实质是人类内在互动中实现利益空间逐步扩张的逻辑结果和方式。全球各民族利益 及其矛盾内蕴着不同的价值观。各种利益的获取,需要价值观的支撑,而在全球化中如 何按照不同国家的意志安排其秩序,也需要各种价值观在融通的条件下,以“互利互惠 ”为价值目标而得以维护。问题在于,能否促进一种多元价值观的普遍主义。历史上有某些特定的价值观,如功利主义价值观主张用功利的标准去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道义 主义的价值观主张以道义的标准去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它们都主张某一种价值是唯一 可取的,即它们体现的价值模式是一维的。多维结构的价值模式并不是特定价值观中的 任何一个,而是一种比价值观更高一层的、决定诸多价值观以何种关系存在的模式。人 类社会无疑有着一个共同的进程,共同进程制约着共同社会形态的持续发展和嬗变,从 而形成利益主体多元价值观的更高层融通。人们在认识进化中总是力求寻求一种普适性 规律和类的价值目标的设定,它们不受地域、民族、阶级和历史传统的局限,被全人类 共同接受。
世界整体化发展并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民族性、本土性;而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个性 、特殊性,又只能在全球整体性的发展中,才能显现出自己的特殊意义和地位。多极世 界随着人们社会实践交往发展而加强彼此间的整体相关性,体现了以多样性为基础的相 互整合和依存性。多元性世界图景、价值观的融通性,增强了世界各国、各民族发展进 程中的共通性、内聚性、统一性,成为共赢思维方式最深层次的决定性要素。
2.知识结构的优化性
知识结构是思维方式所依存的基础。知识结构从思维的总体规模、性质和功能指向、 反映世界的深度以及思维能力的强弱等方面制约并规定的思维方式。全球化为人类知识 系统的丰富和优化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物质工具(互联网、大众传媒等依赖的高科技产品 ,如:计算机、通讯卫星、光盘等知识传播的载体)和方法(认识方法、归纳整理信息的 方法、学习的方法)。共赢的思维方式受知识结构因素的制约,必然要求主体的知识结 构的动态优化,总括人类实践活动的认识成果,在信息化的知识经济下,实现利益的共 赢。
首先,知识结构中知识数量的极大丰富性和规模的扩大性。知识是对世界认识的结晶 ,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和小阶梯。主体所具有的知识越多,能够加工的客体信息 量就越大,思维的内容就更为复杂多样,思维视野也就得到增加、开启,导致主体思维 的总体规模的扩大。全球化下知识数量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及交流,极大地扩充,使得共 赢思维总体规模扩展。另一方面,共赢思维规模的扩展是多维度的,就必然要求知识种 类的多维性、多向性和综合性。知识的规模以知识的种类丰富全面性为表现,随着高科 技的研究发展,实现共赢利益必须具备由宏观到微观和宇观,由继承知识到过去旧知识 与未来新知识的融会贯通与扬弃。
其次,知识结构中高层次、高质量的知识,制约着共赢思维的深度和强度。全球化时 代将是以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以高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以高技 术为代表的技术知识和以科技为中心所构造的新的生产力系统的新时代。高层次、高质 量的知识,是商业利润和全球竞争的关键。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归根是知识 在层次和质量上的较量。只有在知识上领先的国家,最终才能在新文明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经济学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正在成为现实。高新知识的产业化、市场化使知识生产和传播在全球各领域、各区 域成为现实,加强了共赢思维中知识结构动态优化。
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新综合是知识结构优化的内容。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是社会认 识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两种认识结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人文精神的结合,才能建 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互动关系。“现代人类与其说是苦于缺少知识和 科学真理,未能充分洞察客观世界的奥秘,不如说是苦于不关心内心生活的奥秘。”[4 ]人文知识侧重思辩和价值评价,科学知识注重分析和对“真”的探求。随着社会发展 ,人文与科学知识相互吸收、补充,走向融会贯通,并凝结于主体的主观世界的精神财 富,成为共赢思维方式深刻的依存之基。
3.认识方法的综合性
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使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方法,无论是在内容(其组成要素和 质量)上,还是在形式(诸要素的结构)上,不断地充实、丰富、发展,并形成了一个丰 富的方法系统。纵观人类认识方法的历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实践规模的放大, 经历了直观思辩方法、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前两种思维方法可 归结为经验思维方法,具有直观性、机械性、孤立性,当人类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 堵塞了人们从了解部分到了解整体、到洞察普遍的道路。全球化的情况往往是多因素、 多变量、多层次,并同外部环境有多种多样相互关系作用的复杂系统。共赢的目标设定 ,决定主体要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在各层子系统活动和谐中把握联系,实现预期价 值目标,这些认识方法表现出有别于以前各个时代的新特征:首先,理论思维在认识中 作用的增大,抽象化程度提高;其次,复杂系统思维,如网络思维、立体思维、多元( 为)思维等加强了对世界网络联系、横向维度联系的把握;再次,横断科学认识方法被 应用于社会认识各方面,以科学的精确性、定量性认识社会科学领域诸多方面。从中西 思维比较的维度来看,中西哲学思维的区别是思维模式的差分。中国偏重“合一”思维 ,西方侧重“分二”思维;中国思维属范畴逻辑结构的意象思维,西方思维则是谓词逻 辑结构的演绎思维。但另一方面,中国哲学具有丰富的“一分为二”的分析传统,如形 而上与形而下的道器、心物等二分分析,西方哲学中的公理综合、“三位一体”等综合 思维,这些就成为中西认识方法融突和合的契机,为各类思维方法在共赢原则的规定下 提供了可通约性和共享性的基础。
4.语言系统的渗透性
语言被用作思维的依据和理论认识的依据。语言同思维直接联系,它把人的思维活动 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和句子的组合记载下来,巩固起来。马克思把语言看作 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维的生命表现的要素。”[5]语言演化是社会演化的一个方面 ,语言与人类思维的发展深深地交织在一起,由于各民族(文化主体)不同的实践方式, 决定了人类语言系统的多样性。但全球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政治对话促使人类新时代 实践方式深刻变革,决定了语言系统(作为实践方式“内化”为思维方式的中介)的渗透 性。
语言,作为文化符号,由于经济技术一体化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其符号 功能(传播、沟通)空前强化。数字化网络化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了语言系统的相互渗透。 首先,思维进化趋向并体现了越来越高的抽象化程度,因此语言系统必须具备严密性、 准确性、逻辑性。从历史上看,中国的语言是象形文字系统,能促使形象思维、经验思 维和类比推理思维,但限制了思维的形式化和逻辑化,因而中国有发达的直观性、整体 性的朴素辩证思维。而拼音文字语言系统的间接性、抽象性、精确性高于象形语言系统 ,在思维形式化、精确化、抽象化等方面占优势。在当代,人工语言在思维活动中占比 例越来越大,而人工语言的产生正是多样语言系统的渗透结果。其次,以语言系统(符 号)为暂时认识起点和媒介手段把握认识社会,可以使人们在有限时间内极大扩展自己 的认识范围,使广泛的社会对象进入到自己的视野中,极大地扩展信息空间,增加取得 认识成果的可能性。再次,语言系统与人和社会之间的共变性,是语言系统促进利益主 体变化的源泉。语言系统作为中间变量,在认识系统中具有中介作用,多元语言系统的 渗透性发展了各个语言系统,这就要求具有更高语言天赋和驾驭语言能力的主体。具有 更高能力的主体通过语言交流、传播、沟通观念来把握对象世界,在更高的理论指导下 ,改造对象世界、促进社会的发展。又次,语言系统的变迁和创设新语词、概念,引发 思维方式的变革。在共赢的现实利益互动中,“语词”所用的频率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 迁。例如,我国“斗争性”、“对立”在文革中出现的频率高,而“对话”、“和谐” 在当今出现的频率高,这就体现了统一性、全局性观念的转向,思维方式的重点由“阶 级斗争”转向“经济合作、共同发展”。新语词的产生是语言系统渗透交融从而整合创 新的结果。新语词、新概念的运用、传播,必将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氛围,从而为旧的思 维方式注入新的内容和开启新的思维方式。
5.情感的认同性
情感是推动、制约人们思维和行为的重要内在因素,是使人们接受一定的社会关系和 从事某种社会活动的无形纽带。全球化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继而使人类情感在广度 、高度、深度上发生巨变。第一,人类情感的覆盖面和作用范围之大,它触及到人类生 产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共赢思维方式内涵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多元性融通,是人类 情感趋于类层次的认同。例如,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人类前途的担忧,对生命的悲悯、 对和谐安乐的情感需要等关乎人类存亡、民族发展、个人幸福的普适问题,在情感判断 上趋于认同。第二,情感体验及情感满足方式的高境界要求。虽然人类越来越善于控制 和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美好的情感服务,表现为情感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的提高 。现代社会扩大了情感体验和满足的自由空间,全球化下多元文化精神成果的相互影响 、借鉴,成为异样情感认同的内部原因。情感不再仅仅停留于情绪表层,以满足人类精 神场景性、波动性的要求,更是对深层的情操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理智感、道德感、 美感,是普存于各民族情感之中的。共赢原则,就是对情感认同在深层次的价值目标实 现的拔高,而不是对人类情绪在冲突情境下的恐惧以致敌对的加强。现代化的情感体验 方式是不断超越主体性,因此这种体验,喜悲不圉于特定主体,而是一切人的喜悲,这 种体验使同情心的力量逐步升级,升华为对人类命运关怀的激情,并融合于智慧的理性 和坚定的意志,确立起自律道德,从而达到高度完善的道德境界。第三,情感的深度表 示着其内涵,表现为主体对情感世界的最细致最深刻的洞见,也表现为情感依恋功能和 维系社会凝聚力的强度的提高。在人类情感中,“乡愁”是对理想和现实加以情感选择 与统摄概念。面对经济全球化,人类情感的相异与疏离之感,会比动荡中的陌生更深刻 地引起人类“乡愁”的共鸣,高科技与高感情的平衡是双赢原则的目标追求。但在波动 中求稳、在差别中求同、在倾斜中求平衡的情感保护,更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在全球化、 工业化中的迷茫、孤独、失望和虚无感。人类发展的合目的(合情)与合规律性(合理)的 结合,才能消解精神恐慌。情感作为人性闪耀的光辉,只有和谐、平衡,才使人类世界 显得更加美妙、充满活力。情感的和谐功能可增强群体性,保持社会有机体的有序性。 东方的情感方式追求人际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可以避免伤感的被动性与软弱 性,成为控制社会和自然的实践理性的同盟军。爱国情感是一种高级情感方式,是一个 民族国家巨大凝聚力和潜力的动力之源。共赢是对各民族情感和全人类情感的融合、协 调,情感认同则是一条无形的纽带,促成了异情感的交流和主体间的协同活动。
三、共赢思维方式的目标建构
共赢思维方式作为具体应用的思维方式,是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具体实践相联系。 共赢体现了人类社会不同利益主体求“是”、求“利”活动和谐、辩证统一的关系。共 赢,并不是民族间、国家间的自然关系状态,而是人类存亡和全面发展的规则和价值设 定。共赢思维方式的目标就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实现主体各自合理利益,从而在更高 层次上使人类得到全面发展。
共赢思维重点及思维关注的是对象(“他”主体)所具有的性质、功能、价值观与“我 ”主体价值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思维遵循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即贯穿的主体价值目标 尺度。共赢思维方式着力对“他”主体与“我”主体之间应然关系的分析判断,它以对 二者实然关系的准确判断为基础和前提,直接指向“功利性”。在现实中的表现为不同 民族、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互利,求主体间通过协商让度之最大“利”。在此基础 上,思维还指向更高层次的目标,着力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实现历史最高境界的“ 合力”,实现人全面与自由发展。
全球化进程从本质上是一个既包含一体化趋势也包含分裂化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 样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民族化)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建构共赢一方面诉求不同民 族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一方面诉求与人类公度性理念为底蕴的人类社会总体 发展。这就排斥全球化是同质同构化的绝对主义,从而厘清了民族虚无主义;同时排斥 了全球化与本土化(民族化)的绝对对立冲突的狭隘民族主义。从不同层次设定价值目标 ,进而在和谐的融突中求得“利”的实现、共赢的局面,才真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共赢求“利”,是对经济利益、精神财富的追求,这不同于单纯的经济利益和偏狭的 功利主义。全球化视野下的求“利”,是各国、各民族综合利益(地理、资源、经济、 外交、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实现共赢思维方式的目标集中体现在经济、政 治制度及文化三大领域的融通。
1.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中的利益主体
当代,全球化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已超出资本主义初期对“世界历史”的开拓程度。 在利益的驱动和追逐中,资本主义在攻击性发展观的牵导下,凭借资本的渗透力量和市 场的扩张本性,开拓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 世界”[6],正是在“世界历史”的开拓中,资本主义找到了其存在价值与发展意义, 寻求到自身利益的实现方式。全球化是人类实现空间逐步扩张的逻辑结果,其实质是人 类利益实现形式的转换与更新。作为客观趋势,全球化是人类达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 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主体利益冲突日益复杂化的过程,利益冲突是全球性矛盾形成与 发展的根源性条件。虽然资本主义引发了全球化现象,但全球所激发出的多样性矛盾反 而孕育着灭亡资本主义的条件。经济全球化运动固然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 果。但仍然是资本主义为克服其内在矛盾的又一次尝试,是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普遍化 过程,是(发达)资本主义的自我调适。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力图以其领先性排除发展中国 家的发展,并以霸权的姿态试以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将“西化”战略扩张全球,继而规 范和吞噬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工业化、现代化和文化成果。但全球化不是西方 化,民族、国家依然是全球化的推动者,并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经济全球化内在地包含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国家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利益、民族 利益,国家利益的对立。全球化并不能带来普遍的平等与幸福,也不能消除国家民族间 在贫富、利益、权力、地位等方面的差别和对立。共赢,就是民族间、国家间利益对立 的产物,是基于利益主体相互竞争妥协而存在的关系。
以共赢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全球化,利益互动的实质就是民族国家作为主体为了追求效 率最大化,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普遍性交往活动。全球化是不同民族国家追求自身利 益,追求发展的共赢结果。“民族国家利益优先、至上,仍是世界流行原则,全球化是 一个利益主体、利益目标“个性化”时代。利益主体在错综复杂的交往形式中,在民族 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支配下,必然形成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全球化中不同群 体的利益追逐而形成的共同规则,促使不同民族通过某些利益与价值观的让渡,而维系 全球化进程的秩序。在现实意义上,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利益。其一,利益主体的承 载仍是民族、国家、区域等利益分化的主体;其二,利益冲突实质,并非民族利益与全 球利益的冲突。因为不存在完全整合不同利益、消解人类利益矛盾的共同体。其三,全 球利益是理想层次的虚拟实体,民族国家利益主体目标着眼于民族国家的需求满足,民 族国家利益间矛盾是现实性的。如果混淆人类利益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状态,热情于“全 人类价值高于一切”,就会在理论与实践上出现混乱。为了使全球化开拓出人类真正文 明,强调人类共同利益是必需的。全球秩序的建立、维护是在承认民族利益的前提下, 以控制民族利益的矛盾为共赢思维的主要目标。
2.树立共赢诸观念
第一,合作发展的经济观
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大工业发展而来的,因而便突出了资本主 义在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但这种突显的地位和作用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交往 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对第三世界国家剥削压迫的结果。国家间“发达”与“不发达”是 世界经济整合的结果,而这个世界市场所创造出来的关系却是不公平的,西方与非西方 、富裕与贫困既是对立的两极,又是统一的两极。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是 现代化过程,在全球化利益主体交往中,先进的生产力、早期的现代化起了示范作用, 较为落后的民族不必一切从头开始,而是以人类的最新成果为起点,以“跳跃式”的发 展进入世界前列,进一步推动全球化进程。全球化的实现过程是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 扩张和延伸过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只是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的一种模式。
世界经济发展已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网络结构中。经济全球化是各民族国家经 济中先进部分的全球化,以及各民族在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经济交往和联系中实现的 经济国际化。合作发展因而是各民族、国家利益主体谋求共赢的途径和内在的动力机制 。树立主体间合作发展的经济观念,就是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化的对立统一中,“ 取人之长,弃人之短,扬我之优,补我之缺”,从而树立互利互惠的经济发展观。
中国,作为民族经济主体,在全球经济的活动中,通过加入到WTO,已融入了经济发展 大潮,因而发展中国经济要树立: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观。要求增强市场主 体的竞争意识、信用意识、独立意识。其次,高质优化的发展观。要处理好量与质、速 度与综合效益相统一,使我国经济发展走上高资源节约型和适度消费型的发展之路。再 次,集约经营的发展。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思维的转化,要具备经济效益观念、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观念、规模经营观念、科技兴国观念。又次,公平效率统一的发展观。这 是效率优先观念与兼顾公平观念的统一。后次,可持续发展观。
第二,共处竞争的政治观
经济全球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及其相互关系产生多重深刻影响,促使两大制 度、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处竞争。经济全球化不可能使不同社会制度趋同,但却可以 进行非制度性交融,经济全球化的多样性不仅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 在,而且在新形势下斗争形势有所改变。因此,树立共处竞争的政治观,认清在全球化 条件下,不同社会制度、政治力量多元并存的事实,加强同不同制度国家间的相互尊重 、妥协和平等对话,对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一方面,要认识到在两制关系上的共处性:长期交流合作、全面对话、积极主动。全 球范围的经济交融给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带来更大地宽容度,政治意识形态因素 相对经济因素作用削弱;两制关系已由过去的相互封闭、封锁、平行存在和发展,转为 相互开放、交流、交叉存在和发展;多领域多层次的非根本制度的相互交织与交融,促 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形成“共赢”利益格局。
一方面,要认识到在两制关系上的竞争性:对立依存方式更间接、隐蔽,欺骗性、危 害性更大。不同制度国家综合国力较量日益激烈,经济竞争与贸易摩擦日趋表面化;资 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文化渗透与扩张更加便利,文化霸权主义威胁日重;西方敌对势力 “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并没有放弃,军事安全威胁依然存在。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现今的发展状态在同时增长而非彼此升降。在“和平与发展”的 世界总趋势、交流与合作的时代主旋律中,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政治,要树立:首先,现代民主观,具体为人民民主观念、责任政治观念、程序政治观念、开放政治观念 ;其次,现代法制观,包括法制至上观与法律目的价值肯定观、政府应当向法律负责观 、程序正义观。再次,现代人权观,主要有真实人权观、生存权和发展权统一观、个人 人权和集体人权统一观。
第三,多元一体的文化观
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必然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联系、交流和互动的强化,文化的 全球化与多元发展是辩证统一、相互促动。现阶段人类文化的发展正进入到全世界范围 的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对话”加强的新时期。人类文化发展总趋势是从多元起源走 向越来越广、高层次的“多元一体”。“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 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 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7]“多元”可以走向“一体”,“一体”并无碍“多元 ”。人类文化的“多元一体”是共识的、理想的秉赋和现实的概念“三部曲”。通过多 元民族文化之间平等“对话”,在其中产生“重叠共识”是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途径。 全球化时代中“合乎理性的完备性等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学说的多样性,不是一 种可以很快消失的纯历史状态,它是民主社会公共文化的一个永久特征。”[8]面对“ 理性多元性事实”,人类社会的公共理性和秩序统一不可能建立在某一种完备性学术的 基础上,而“必须是一个能够得到各种不同的且相互对立的(具合理性的)完备性学说的 广泛认可”及“重叠共识”[9]。全球互动的焦点是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之间的紧张关 系,要化解,就必须承认文化多元发展,积极进行对话,形成“重叠共识”,逐步走向 全人类文化的“多元一体”。
全球化引起了政治、经济、战争与和平、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为 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有义务遵守人类共同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全 球伦理”正是要实现神圣价值与世俗价值的结合,这只有在不同文化传统的对话中才能 逐步达到。我们可以把在伦理观念中的已经为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所共同接受的伦理观 念作为“全球伦理”的最低需求。要赢得“共识”就要克服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及相对主 义。“全球伦理”不是要排斥或否认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伦理价值,而是要在尊重各民 族文化传统的伦理价值基础上,发掘和利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伦理思想的内在资源 。因此,越是深入发掘和利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伦理思想的深层资源,对建立“全 球伦理”越有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从而维持中华文化共同体团结,增 强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协调性、整合性,保持共同体的稳定,促进共同的发展,是一个具 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另一个事实,就是全球化削弱了所有民族国家的文化向心力, 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已丧失了先进性与现时性。要发展中国的经济、实现中国社会 形态的“三级两跳”,就必然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的新文化,树立新文化观念:
首先,和而不同的观念。“合适生物,同则不继”,文化的共时性与历时性、民族性 与普遍性的矛盾,只有和合生发才能取优不劣,为中华民族文化注入活力,开辟通道。 因此“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的双向互动才使之成为现实。其次,文化自觉的观念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我国百余年的文化转型之所以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就在于缺乏文化的准备,缺乏民族心 理准备。强调文化自觉,就是要增强“主体意识”和“民族意识”。用先进文化武装人 民,弘扬中华文化精神教育人民。再次,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互动观念。文化总体上是与 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互动,文化才能植根于现实基础之上 ,才能适应现状、保持文化活力、保证文化的凝聚力。
标签:系统思维论文; 全球化论文; 世界语言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社会互动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合作原则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思维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