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息全球化呼唤管理创新和管理革命启动管理新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思维论文,经济信息论文,管理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管理科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一直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为了适应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形势,管理科学家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管理的革命:
管理的战略目标,特别强调从环境的变化中寻找机会并避免威胁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形势下,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不仅要注意短期的利润,更要注意所有者权益的长期增值,还要兼顾企业利益(例如增长速度、利润、劳动生产率等)、客户利益(例如价格、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和社会利益(例如保护环境、社会服务等)。事实表明,有的小企业由于尽量为客户着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尽管一时处于亏损状态,其股票仍一再攀升,前途无量;而有的大企业虽然赢利丰厚,但公众形象不好,将来就有可能被淘汰。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企业不仅要在国内竞争,而且要到国际上去竞争,故应特别强调从环境的变化中寻找机会并避免威胁。再加上顾客需求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多数传统产品供过于求等原因,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其首要的战略目标也由追求数量的增长转向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领导一定要全面考虑上述各种竞争力的因素,明确自己的强处及弱点,从而确定本企业的竞争定位。更重要的是要识别、培养和发挥本企业的核心能力,树立“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力争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
要把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放在首位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因此,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许多管理科学家都把研究重点转向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包括人员的招募、选拔、培养、考核、使用和维系等方面。许多企业都加强了人员的培养,并采取各种手段(包括提供购买公司股票的期权)来留住人才。对人才的评价也趋向于从智商(IQ)转向情商(EQ)。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一个时期特别盛行定量的分析方法,使得管理科学几乎成了运筹学的同义语。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解决管理问题不能单靠定量分析方法,还必须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因此,管理科学必须与信息技术和行为科学相结合。例如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路径选择问题,从传统管理科学家的观点看来,只要用运筹学求出最短路径就可以了。但从经济学家的观点看来,这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选择,因为可能会在最短路径上因堵车而增加油耗且浪费时间,如能给某一司机提供信息,使其了解路况,则该司机可能会选择另一条更好的道路。但即使所有的司机都能通过无线电台而获得路况的完全信息(信息完全对称),行为科学家还要考虑到司机的择路行为,有经验的司机往往会对路况的变化作出更好的判断而选择更好的路径。这就说明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的素质和主动性就更加重要。这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谋而合。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也应当适应以人为本的观念,例如,在许多企业中,由于分工过细造成了手续繁杂、交接频繁、各自为政、效率低下的局面,再加上产品品种增多和生产批量减少,过细的分工就更加显得不够灵活并造成人员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单调乏味的操作也会抑制职工的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在某些情况下,减少分工甚至由一个人包办某项工作反而可以提高效率。分工过细也造成了管理上的集权,因为各部分的矛盾只能由负责全面的管理人员来协调。这样,往往会由于各部分坚持自身利益而使得协调困难,决策迟缓。在这种情况下,减少管理层次,将协调权适当下放,以此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能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
组织素质和应变能力的提高,孕育新型的组织方式
组织素质是一个组织的根本优势之所在,而组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则要靠不断的修炼,即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组织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发展,更要强调组织的进化性和应变能力。一个组织要想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能够从外部准确而及时地获取信息,迅速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在组织方式上提出了无固定边界的非正规组织、层次很少的扁平型组织、成员之间能有效沟通的网络状组织、有利于鼓励内部创新的半自治式组织,等等。
信息技术的发展能有力地促进组织的变革,例如由于能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网络及各种数据库)、规则共享(通过各种规范和规则的数据库)、方法共享(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决策支持系统)和经验共享(例如专家系统),以及操作自动化和控制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就可以由少数人甚至一个人完成以前需要由许多人分工完成的复杂任务,还可以大大减少组织层次,实现组织的扁平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可以使企业能通过网络及时而准确地从外部获得信息,不失时机地开拓市场,并能够在多变的环境下及时进行大胆的战略调整,把握好战略的转折点而度过危机。
单纯的竞争战略被竞争——合作战略取代
由于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因此,在西方现代管理中十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在“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研究竞争战略,夺取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创立独家名牌,消灭竞争对手,占据垄断地位,压低进料价格,套住顾客用户等一系列手段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做法。企业为了在市场上求生存,就非要与竞争对手拼个你死我活不可。近年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单纯强调竞争的思维定式有许多缺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联合与兼并之风不仅在工商企业之间加速流行,而且还扩展到金融业及其他服务业。而为了实现创新的目的,企业还应当与供应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竞争对手之间应当寻求和睦相处的可能性,并将各自的优势综合起来,努力扩大及开拓市场,并分享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