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置信度指数解决考试焦虑障碍_考试焦虑症论文

用置信度指数解决考试焦虑障碍_考试焦虑症论文

用提高信心指数来解决考试焦虑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心论文,指数论文,焦虑症论文,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什么到了考试前孩子会肚痛、腹泻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小明感到越来越紧张。先是出现一种不可言状的恐慌,继后还出现了肚痛、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症状,看医生吃药的效果也不明显。这使小明的一家都很不安,为此他们专门拜访了心理医师。

经过心理医师的检查诊断,认为这些症状都是由于考试焦虑引起的。产生这些症状的直接原因是小明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有过度焦虑反应,心理医师作了如下的解释。

焦虑是一种面临可能发生的大概率事件无把握应对时所产生的弥漫性情绪反应。其表现形式通常是心理方面的,例如感到忐忑不安,心慌意乱等。程度严重的,也可能以生理病变的形式表现,例如出现肚子痛、腹泻、尿急尿频等症状。这些心因性的症状表面看来与病理性的症状非常相似,但用一个简单的准则进行判断就可有效区分:由心因性原因导致的症状,常用的药物治疗通常不能迅速见效,但只要产生这种症状的刺激源一消失,症状就会不治而愈。例如由于考试焦虑引起的肚子痛会因考试的撤销不治而愈。

焦虑可分为三类:

①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是由客观上对自尊心的威胁引起的。例如面临一场无把握的挑战或考验而引发的焦虑。

②道德性焦虑,当社会要求与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引起自责内疚所产生的情绪反应。

③神经过敏性焦虑,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表现为对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焦虑反应,甚至什么事都没有也会莫名其妙地焦虑。这第三种焦虑通常与人的遗传因子和人格特征有关。考试焦虑的属性第一第二两种都有。由于对考试的不自信而引发的焦虑属第一种,感到难以实现家人或其他长者的期望而引发的焦虑属第二种。

影响焦虑程度大小的因素有两个:处置面临事件的把握程度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如果对处置面临事件的把握很大,那么一般说来不会发生大的焦虑。例如一个新手司机会对在都市里开车产生焦虑,而熟练的老司机却不会。即便是对处置面临事件的把握不大,只要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人们也不会对此产生焦虑。例如空难事件一旦发生,谁也不敢说有把握应对,所有的乘客几乎必死无疑。但由于空难发生的概率极小,因此人们也很少因为要去乘飞机而感到焦虑。

用目标指数来解决考试焦虑

对学生来说,考试是无法回避的,要解决考试焦虑的问题,只能从提高信心指数方面入手。

人处置面临事件的信心指数受两个因素的影响:自身处置该事件的能力和对处置事件的目标期望。

信心指数取决于一个人处置事件的能力与他对处置结果的期望值之比值,即它与人的能力成正比,而与这个人对处置事件的期望值成反比。在期望值为定值的前提下,信心指数随处置事件能力呈同步的变化。例如,将考试事件的期望值定为“及格”,让初中生去考小学6年级的试卷,通常会有较高的信心;反之,让小学生去考初中的试卷,他们就会感到信心不足。

信心指数也受处置事件期望值的影响,例如,同样能力的初中生,如果将考试事件的期望值定为“满分”,虽然同样面对小学六年级的试卷,他们也会感到信心不足。由此可见,无论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只要将他的目标期望值调高到一个非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他就会感到不自信。反之,即使是一个能力一般的人,只要将他的目标期望值调整到一个恰当的高度,也能使他感到信心百倍的。

我们可以根据上述焦虑的生成机制来处理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个比较稳定的因素,短期内不可能发生突变。因此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合理调整学生包括父母、老师对他考试结果的期望值。

这个期望值不应当是一个静态的点,例如80分、 90分等,而应当是一个动态区域。这个区域的上限应当具有激励意义,但也是应当通过努力而能达到的;这个区域的下限应当具有保障意义,即稍作努力就可达到的。学生的考试结果只要落入这个区域就认同他已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如果我们的学生能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期望值区域并得到他们师长的认同,那么他们的考试焦虑问题就基本上可以解决,至少可以大大缓解了。

父母要学会帮助孩子设置一个科学的考试期望值

如何进行目标设置呢?通常是根据人的真实水平进行目标的设置。所谓真实水平是指在测试难度不变的情况下,n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例如,我们说一个学生的数学真实水平是80分,是指他多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为80分,但不一定每次考试都是80分。图1是某一同学考试成绩的波动情况示意图。大部分的考试成绩在80分左右波动,平均成绩为80分,因此我们说他的真实水平是80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各种有利因素的综合作用,考试时超常发挥,可达到他的最高水平,例如90分,但这是偶然的高分,只能偶尔达到,我们将它称之为“理想水平”。在另一些情况下,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考试时超低常发挥,可达到他的最低水平,例如70分,这也是偶然的低分,也只能偶尔触及,我们将它称之为“保险水平”。

考试的目标期望值就应该在70~90分之间的范围内设置,如果目标高于90分则不具有可达性,低于70分则不具有激励性。

期望值区域的上限应设置在理想水平和真实水平中间,期望值区域的下限应设置在理想水平和保险水平中间。具体的做法是:使用华罗庚0.618黄金分割法优化设置,即在上下两个区间中计算黄金分割点设定目标区域。在上面的区间中,黄金分割点为(90-80)× 0.618+80≈86;在下面的区间中,黄金分割点为(80- 70)×0.618+70≈76。这样将这个同学的考试目标期望值区域设置为76~86分。这个目标的高点并不很高,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实现,因此具有可达性,学生不会对这个目标产生畏惧,从而产生较高的信心指数。同时,目标也不是很低,也需要努力才能实现,因此也有激励性,能激励学生为之而努力奋斗。

在成果检测时,当他考试成绩达到82、83分时,他本人及他的师长就应当感到满意,达到85、86分时就应当感到非常满意。学生经过这样的几次实践尝试或锻炼,其心态就会大大地改善了。

上述做法是一种理论上的操作思路,在实践中我们其实难以得到理想水平、真实水平、保险水平等技术参数。因此我们向大家介绍一种经验的操作方式,供大家参考。根据一般的经验,若以均值为基线,一个人的考试成绩波动幅度大约为±15%。因此套用前面的计算思路,考试的目标期望值区域上限应当为:均值×109%,下限应当为:均值×94%。

最后,心理医师告诉小明一家说,如果你们能按上述方法为小明设置一个合理的考试目标期望值区域,那么小明的考试信心指数就会调整到一个合理的高度,从而有效地降低考试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做不仅能使他的身心健康状况得到改善,而且还能保证在考试中正常发挥,考出他的真实水平。

链接:

孩子身上的压力,往往来自于父母,当孩子把成绩单拿回家时,父母对孩子成绩的评价决定了孩子压力的大小。对孩子成绩应该重视,但重视并不等于斤斤计较。父母大度些,把眼界放宽些,孩子才能轻装前进,改正不足,不断提高。在这一方面,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父母要信任他,帮助他忘掉暂时的不快,找到提高成绩的办法,不能再给孩子火上浇油。那样只会使孩子情绪更加低落,对自己失去信心。为了让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标签:;  ;  

用置信度指数解决考试焦虑障碍_考试焦虑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