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火电厂建设越来越多。在火电厂运行的过程中,水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简述了水处理及水汽理化系统故障案例,通过具体分析故障原因,得出加强次氯酸钠重要指标的验收、控制出水余氯,可有效防止加药管堵塞;机组停运前应先停运高速混床;汽包锅炉在少量树脂漏入水汽系统后,可在采取措施保证给水、炉水pH正常的情况下,不停机处理;机组启动阶段采用全挥发性处理,即通过加氨、联氨控制炉水pH,有效减少汽机高压缸的积盐,提高汽机效率。
关键词:故障及对策;水处理;水汽理化;火电厂
引言
通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台件数,引进先进设备,更新实验项目的设置,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实验的比例,扩大实验室开放,推动实验教学体系、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稳步提高,更好的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1传统处理法
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先将水进行分类,通常来说有三大类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三种。可以处理的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水很难进行处理,因为里边含有的物质比较多,处理起来会增加成本以至于入不敷出很多企业选择放弃污水的处理。传统电厂用水制备工艺是通过混凝、澄清、过滤来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筛出,然后经过离子技术将去除盐离子,最后达到提纯的效果,这样的工序操作起来非常的繁琐。所以说传统处理技术的缺点十分的明显,主要是效率比较低、流程长、工序比较繁琐。在进行离子交换技术的时候,必须要使用到盐酸,但是产生的酸水根本不可能再进行处理,这样排放到地下之后会污染干净的地下水,造成环境污染。随着人们的环保观念的加强,新技术成为迫切发展的需要,这就产生了膜法水处理的技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水汽理化系统
水汽理化系统由水汽监督、水汽调节和炉内水处理系统组成,主要任务是防止热力系统腐蚀、结垢、积盐。包括:水汽取样、给水处理(还原性全挥发处理AVT(R)方式)、炉水处理(低磷酸盐+氢氧化钠处理)和凝结水处理(高速混床精处理+加氨处理)系统。系统故障:漏树脂、结盐。
3火电厂水处理及水汽理化系统对策
以某电厂2台330MW机组为例,其为亚临界压力中间一次再热机组,锅炉型号SG1036/175-M872;最大连续蒸发量1036t/h,主蒸汽温度541℃,主蒸汽压17.24MPa;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541℃,再热器出口蒸汽压3.53MPa;锅炉给水温度281℃。汽轮机型号C330-16.67/1.0/538/538;额定功率330MW;主蒸汽压16.67MPa,主蒸汽温度538℃;再热蒸汽温度538℃。
3.1加药管道堵塞故障及临时处理
(1)超滤次氯酸钠加药1#堵塞点(加药管与进水母管处)。2015年11月2日,超滤化学加强洗时发现1#次氯酸钠出口管破裂。检查发现:1#次氯酸钠加药管至超滤反洗进水母管处结有白色硬状垢样;1#、2#次氯酸钠箱及缓冲罐内部有白色悬浮物。处理:1#次氯酸钠加药管道疏通后恢复;将2#次氯酸钠箱排空,对箱内进行冲洗。(2)超滤次氯酸钠加药2#堵塞点(原水加药管,小孔全部堵塞)。化学水池检查余氯含量接近零。对加药线路检查发现:原水泵房外草坪内积水。处理:将地埋管挖出,发现次氯酸钠加药管与原水母管连接处法兰处喷水。将加药管拆开,发现加次氯酸钠套管的小孔堵塞,疏通后将管道恢复。取样分析结果:堵塞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次氯酸钠药品中有效氯质量分数为8.82%、游离碱质量分数为1.3%,均不合格,不含钙离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膜法水处理技术
全膜法水技术基于“超滤(UF)→反渗透(RO)→EDI”的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是将最先进的膜分离技术组合运用,应用于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可以达到高效去除污染物以及深度脱盐的目的,满足后续工艺水质要求。其中全膜法水处理指的就是将预处理后的水通过超滤进行过滤,然后通过反渗透一级除盐,再通过EDI进行深度除盐,它相比较于传统技术来说具有更便捷的功效,使其满足锅炉用水。反渗透是在利用反渗透膜的性质,高压下只透过水不透过盐的性质进行过滤。EDI技术是新兴的高科技,它是依靠电场作用将传统的离子交换技术结合起来,使其净化的水满足锅炉用水对水的各种指标,并且节省酸碱再生耗量,省时省力。废水顾名思义就是不能再利用的水,里边含有的矿物质或者有害物质已经远远超过正常水质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但是对废水一直以来都是采取排放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这就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却无法得到解决。超滤技术的应用使废水进行了二次重生,它通过特殊的装置将里边的杂质清除掉,虽然不能完全清除,但是作为锅炉用水,或者是冷却水却是绰绰有余的。这样一来不但为火电厂节省了排污的费用,还节省了水资源,实现了双赢的目的。
3.3药品控制
为有效避免次氯酸钠管道堵塞现象的发生,保证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药品的验收。特别是“有效氯”、“游离碱”两项指标。控制游离碱在合格范围,可有效防止游离碱过高引起的结垢。(2)加强对运行中加药的调整,每班对超滤出水分析余氯,控制余氯0.3~0.5mg/L。防止加药量过大,引起游离碱与水中二氧化碳生成过多的碳酸根,造成钙、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溶度积过高,产生沉淀。(3)加强药品招标前对供应商的资质、业绩、药品来源、仓储情况的调研工作。由于次氯酸钠易分解,对次氯酸钠有仓储的,原则上不考虑。
3.4次氯酸钠标准
次氯酸钠标准为GB19106—2013。该标准适用于氢氧化钠经氯化制得的次氯酸钠溶液,不适用于不是用氢氧化钠制得的次氯酸钠。标准规定:次氯酸钠溶液(适用于消毒、杀菌及水处理等)质量指标应符合:有效氯(以Cl计)的质量分数≥10.0%,游离碱(以NaOH计)的质量分数0.1%~1.0%,铁(以Fe计)的质量分数≤0.005%,重金属(以Pb计)的质量分数≤0.001%,砷(以As计)的质量分数≤0.0001%。其中两个主要指标:(1)“有效氯(以Cl计)”表示溶液中的有效成分,杀菌效果由该指标确定;(2)“游离碱(以NaOH计)”表示溶液中的剩余氢氧化钠浓度,该指标对次氯酸钠的稳定性以及与水接触后的结垢倾向有很大影响。游离碱过低时,次氯酸钠易分解,以氯气形式挥发,降低药品有效成分;游离碱过高时,易与水中硬度反应生成垢。
结语
综上,作为膜分离技术中的典型代表,反渗透技术具有明显的先进性特征表现,在电厂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取得较好的应用条件。高压缸内的磷酸盐沉积主要来自于机组启动阶段,通过对机组启动阶段的水质控制,机组启动阶段采用全挥发性处理,即通过加氨、联氨控制炉水pH,有效减少汽机高压缸的结盐,提高汽机效率。
参考文献
[1]DL/T246—2006化学监督导则[S].
[2]程飞.电厂化学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与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6:1168-1389.
[3]施燮钧.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11-25.
[4]DLT805.2—2016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2部分:锅炉炉水磷酸盐处理[S]
[5]孟凡瑞.工业污水处理中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07):165-166.
论文作者:康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水处理论文; 次氯酸钠论文; 水汽论文; 超滤论文; 火电厂论文; 加药论文; 锅炉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