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研究_科技论文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与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果转化论文,高校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0)02—0041—05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这里人才密集,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成果面世。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于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长沙地区几所高校科研与科技开发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试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高校科技成果多,但转化率却很低

国家经贸委在1996年决定,在全国经贸系统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是科技成果生产的重要基地,然而根据我们对长沙几所具有代表性的理工类院校的调查表明,科技成果转化的比率相当低。主要表现是:

1)获奖与成果转化成反比

从科技成果获奖数目多少来排序,依次是省部级奖、校局级奖、国家级奖;以成果转化项目多少来排序,依次是横向课题、校局级课题、省部级课题,国家级课题实现转化的相当少。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的研究并不是以生产为目标,高校科研面向市场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从科研项目类别看项目成果转化情况(项数与净收入), 则是开发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专利成果>非专利成果。

3)国家发明奖没有一项实现产业化。

4)高校科技成果商品化,从麻烦少,经济效益又好来排序, 依次是技术服务与转让、技术咨询、合作开发、合办企业、自办企业。其中合企业和自办企业的风险和前期投资都比较大,而且一旦成功,所带来的不是单一的巨大效益,而是一种可持续的产业开发及相关科研的联动。这说明,高校科研只要面向市场,尤其是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5)仅停留在实验室样品上的所占份额很大。其中有商业前景, 可进行后续开发而未进行的,有对后续开发经济前景把握不准未进行后续开发的,还有很多成果同企业需求不对路。

6)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果项数占成果总数比例最低, 但净收入为最高。

二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高校成果转化率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学校管理以及传统观念在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认识上的滞后, 致使科研项目立项的目的有偏差。由于科学研究是一种新的科研经济活动,还没有被深刻认识到,目前在高校中仍有一种固有的观念认为,开展科学研究主要是提高学术水平、发表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争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因此开展科研工作,承担科研项目更注重的是纵向课题,轻视横向课题。事实上,来自企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课题和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某些新产品需要研究解决的技术难题都是高校科研课题的重要来源。省内某高校1996~1998年度横纵向课题数与科研经费数额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表1 某高校96—98横纵向课题比较

纵向课题

指标 课题数目科研经费平均科研

内容

年度(个)(万元)经费(万元)

1996356563.75 1.58

1997445854.89 1.92

1998418

1066.41 2.55

指标

横向课题

内容课题数目科研经费平均科研

年度(个) (万元) 经费(万元)

1996211 1207.685.72

1997311 2751.388.85

1998321 2602.758.11

[注]表格中“平均科研经费”系指平均每项课题得到的科研经费

这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横向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会获得更多的财力支持,它的转化也将更容易实现。同时,我们还注意到,1996~1997年度,横向课题有一个急剧攀升的高峰,这说明学校已经注意到横向课题在成果转化中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加强;而在1997~1998年度,横向课题科研经费项目有一个平缓的回落趋势。这个趋势值得重视,当然这不否认这几年由于经济不景气企业对科研投入力度减小的可能性。但我们始终认为在应用开发研究中逐渐持续加大横向课题的比重是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

2)科研成果本身不具备明确的工业化、商品化的目标和前景, 或者是在构思时有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但当成果出来时已经被淘汰或是被其它更有效更先进的方法所替代。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在科研构思和立项时缺乏超前意识,未能进行科学预测和市场分析,而主要是从纯粹的科研价值、学术价值角度来考虑,忽略了其经济性和时效性。

图1 课题经费曲线图

3)技术性成果的商业开发无启动资金。

我们认为科技成果转化可分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两层含义,技术转移指的是以“四技”为代表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相对来说,技术转移周期短,效益较好,前期投资少,风险小,所以高校中靠“四技”创造的科技经济利润是相当可观的。以湖南大学为例,1996年科技活动到帐经费总额为4017.95万元,其中“四技”有1679.00万元,占到总额的41.8%,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成果转化由于涉及到二次开发、中试、小规模生产等环节,周期较长,前期投入巨大,风险大。一般说来,科学研究、中试、产业化的投资比大约是1 ∶10∶100。要实现成果转化,不但前期投入相当巨大, 而且风险也极高,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撑,没有完善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单单一个高校是做不到的。高校的科研课题的经费来源有限,政府经费有时仅够维持项目研究,但当成果出来,要进行中试却无能为力;学校经费太少,简直是杯水车薪;企业投入也受到条件的限制,一是企业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投资,致使很多项目有前景却无企业支持;二是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本身的吸收能力有限,二次开发毕竟风险太大,市场把握不准,难于决策。事实上,完全由企业承担开发的风险也是不太现实的。比较理想的是建立独立的风险投资机构,但建立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法律环境和市场体制还不足以保障风险投资运营。以此看来,成果商品化的启动资金是困扰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难题。

4)大学校园不具有中试条件, 无法进行成果样品的中间实验和产品试生产,很多成果也就因为无法中试而被束之高阁成为“存果”。在成果推广上,未能形成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科研开发缺乏可持续性。近几年来,高校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建立过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有的还与企业联合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如湖南大学建立了国家高效磨削工程研究技术中心,湖南省结构损伤监测与评估重点实验室已通过了论证评审,分子模拟中心也即将正式挂牌运作,与长沙化工机械厂、南县合口植物油厂建立了产、学、研基地,这说明通过与企业合作、凭借自己的实力或争取政府的资助等多种形式,高校完全有可能自主地进行中间实验,实现由过去直接转让原始研究成果向转让中试技术成果并形成产业化的方向转变。

5)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不合理。

虽然高校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成果评价标准,但如果把科研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来看,我们认为这套体系不合理。原有体系的评价主要注重于评价成果完成的水平,而对该成果技术的成熟性和工业化程度缺乏应有的评价,往往是鉴定专家小组开个鉴定会,对成果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进行鉴定,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到成果的市场需求性,实用性及其产业化,因而对成果的评价不能反映出成果的实际价值,甚至可能对科研目的认识产生误导作用。

三 高校科技创新——建立科技经济活动模式

高校的科研要进入技术创新系统,把它视为技术—经济活动。从研究构思开始,就应该和市场、经济、社会联系在一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的商业价值实现、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

技术—经济活动的精髓在于如何尽可能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在这个过程中需经过很多环节,每一环节都是一次筛选,所以大批研究成果到能实现商业价值,真正实现产业化,为数就不多了。见图2。

图2 科技成果转化图

为了加快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我们应着重在观念上,管理体制上,融资渠道上,评价机制上进行一些创新。

(1)更新观念把科技活动融入经济过程。

由于高校长期以来注重研究成果,因而大多数科研人员,并没有把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放在应有的地位上,未能把科研活动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来对待,在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重学术、轻技术,重研究成果、轻成果应用,重理论推理、轻实践检验。然而科技经济活动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它的价值体现就在于它的经济回报高低。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动要求高校的科研人员“脱离”出各种既存的思维轨道。更新观念,把科技活动融入经济过程。这种“脱出”和“融入”必然导致原有思维方式的断裂,这是改变高校长期以来科技脱离经济的状态的前提。

(2)面向企业,加强横向科研力度。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商品生产将不断更新换代,这样,在生产和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必然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提出的问题就是高校最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因此,高校要迅速调整好自己的位置,抓住重点,面向企业,要花大力气承担企业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

以市场为导向选题,集中开发,重点突破。与社会企业广泛合作,走联合开发、联合生产,共同发展之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在市场竞争压力和技术效益引力的作用下,社会企业对高校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这种便高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具有了广阔的前景。校企可以优势互补,这种合作可以向纵向发展,例如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或根据学校优势共同研究和探讨策划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并委托学校进行研究和开发,开发成果按预先商定的价格转让该企业。另外,高校以技术入股,与社会企业联合办厂、联办研究机构,这种方式是现阶段校企双方普遍愿意接受的合作方式,是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3)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为使高校更好地面向企业,需要改革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原有的科技处,建立不同职能的科技管理部门。一个是以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的申请、立项、管理为职能的机构部门,属行政管理部门;另一个是为了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和强度,“游离”出一支队伍,专门从事科技成果风险转化的工作,相当于科技中介机构,独立于各部门,与高校只有经济联系,无组织、人事关系实质上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支实体队伍由有丰富研究经验,有开拓精神,风险意识强的科技人员担任。队伍不但要有长远的科研观念,还要有对市场的驾驭能力以及务实的精神。这种机构有利于培养具有市场意识的科技人员,能够从人员素质上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4)建立首席专家负责制(或称总项目负责人制)。

这种负责制旨在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突破。它集责权利于一身,既是计划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全权负责计划项目技术方案的编制,重大技术问题的攻关决策、技术力量的组织调配,又要负责组建、领导一个协助其工作的技术专家组。首席专家负责制的目的一是加强科研小组的凝聚力,二是造就一批学术造诣深、懂经营、会管理的学科带头人队伍。

首席专家负责制小组中的组员尽量是总负责人的学生,以此形成组合,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科技攻关能力。以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为例,他之所以拥有如此之高的学术成就,一方面是自身的学术能力,另一方面是他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大都是以他的硕士生、博士生为主,整个队伍保持了极强的凝聚力,同时也保持了他在计量学、化学这一领域的学术队伍的延续性和学科的梯队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科研人员,并在这一方向不断向前拓展。

首席专家负责制小组应尽量跨学术吸收小组成员,形成横向联合紧密,跨学术的科技集团,改变高校历年来科研课题小而分散的情况,重视协作研究和成果配套,解决科技成果与现有设备配套,更有效的迅速的实现其商业价值。

(5)建立以经济评价为主体的成果评价机制。

在应用研究领域,国家虽然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成果评价标准,但在评价中主要注重于评价成果完成的水平,而对该成果技术的成熟性或工业化程度则缺乏应有的评价,因而对成果的评价不能反映出成果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理论成果应以学术界和社会的反响程度来评判,软科学成果则主要以社会效益大小来评判,然后根据社会效益的好坏明确成果奖励。不应以科技成果的完成作为评估的终值,而应顺延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之后。除基础研究课题外,要改变以往把开鉴定会、论文发表作为项目完成最终阶段的做法,凡是最终成果只是停留在实验室样品阶段,不关心其成果能否后续开发实现商业化、产业化的,就要削减课题原先资助的资金,并在评价上予以扣分,甚至不予评价。淡化一纸证书,一笔资金奖励的思想,变科技成果在市场反映状况好坏为标准给奖,高技术成果变为经济效益奖,变理论成果为社会效益奖。

高校科技经济活动模式一旦建立并得以巩固和发展,必将以自身的创造性和科技—经济性推动技术与知识在企业、社会的生产、扩散和使用。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制的一个子系统,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子,必须以有效的方式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高校科技经济活动机制的确立,将发挥高校在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柱作用。

[收稿日期]1999—10—11

标签:;  ;  ;  ;  ;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研究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