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61000
【摘 要】目的:分析B族链球菌产前筛查在母婴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之间来我院接受检查的500例孕妇,对所有孕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检测,其中18例孕妇结果为阳性,纳入阳性组;随机抽取结果为阴性的80名孕妇作为阴性组。对阳性组18例孕妇预防性的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最终结果表明,阴性组和阳性组早产、胎儿窘迫等发生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感染发生率差异也较小,无显著性(P>0.05)。结论:B族链球菌产前筛查在母婴感染防控中的价值较高,通过产前筛查以及积极干预能够很好的预防不良妊娠结局与感染,值得推广。
【关键词】B族链球菌;产前筛查;母婴感染;防控
B族链球菌是造成新生儿和孕产妇感染的重要原因,B族链球菌感染还有可能造成流产、早产以及胎儿窘迫等不良结局,严重的可能影响到新生儿神经功能、诱发败血症及脑膜炎等【1】。西方国家对孕妇生殖道进行B族链球菌进行筛查,通过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本文探讨B族链球菌产前筛查在母婴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之间来我院接受检查的500例孕妇患者,对所有孕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检测,其中18例孕妇结果为阳性,纳入阳性组,年龄在21-43岁之间,平均为(29.4±4.5)岁;初产妇有12例、经产妇6例。随机抽取结果为阴性的80名孕妇作为阴性组,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为(28.7±4.3)岁;初产妇有59例、经产妇21例。对两组孕妇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使用氯化钠对阴道口以及肛周进行清洁之后采集分泌物,使用无菌棉拭子在阴道下轻轻旋转,然后使用洁净的无菌棉拭子插入孕妇肛门,得到直肠分泌物,选1份样本送检。严格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鉴定【2】,洗脱之后使用肉汤显色培养基培养,在37℃的环境下培养24h,对比使用选择性显色平板以及普通血培养基,疑似的样本使用进口生化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针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采取治疗措施进行干预,选择在孕妇临产或者破膜之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给予2.0g氨苄青霉素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快速静脉滴注,48h之后给予1g药物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性静脉滴注,指导孕妇分娩。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则选择克林霉素静脉用药,直到分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评价指标
对阳性组和阴性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产后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败血症以及脑膜炎等感染的发生情况。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通过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对比
500例孕妇中18例孕妇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3.60%。阳性组18例孕妇中发生早产的有2例、发生胎膜早破的有1例、发生胎儿窘迫的有1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2.22%;阴性组80例孕妇发生早产的有3例、发生胎膜早破的有1例、发生胎儿窘迫的有2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5%。对比两组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新生儿评分与感染情况发生率
阳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22±0.04)分、阴性组为(9.45±0.07)分。甲组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败血症以及脑膜炎等感染的发生率为11.11%(2/18);乙组发生率为5.0%(4/80)。对比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感染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B 族链球菌感染占围产期感染的第一位,是造成围产期感染的主要致病菌【3】。B 族链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在直肠与阴道寄居,健康女性的生殖道和消化道中约有15%-35%存在B 族链球菌【4】,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不会致病,但是怀孕之后生理环境发生改变,很可能造成胎膜感染以及子宫内膜感染等,还可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方式向新生儿传染【5】。本文研究发现,妊娠期女性B 族链球菌感染阳性率为3.60%,通过对阳性患者给予合理的抗菌药物干预能够很好的改善结局。本组阳性孕妇给予氨苄青霉素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提示改组的妊娠结局与阴性组孕妇相似,无明显差异;此外,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感染发生率也相似,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族链球菌产前筛查在母婴感染防控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孕妇中推广,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 陈小平,王惠姣,俞北伟等.B 族链球菌产前筛查在母婴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6,31(4):266-269.
[2] 彭兰,柴利强,陈大立等.孕妇孕晚期 GBS定植及新生儿早发型 GBS感染趋势[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26-27,28.
[3] 刘荃,汤晓忠,韦芳琴等.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携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3411-3413.
[4] 黄树峰,朱艳宾,薛凤霞等.孕晚期女性感染B族链球菌对新生儿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3415-3417.
[5] 边佳明,丁媛媛,杨凡等.拭样增菌对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的影响[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2,27(6):102-104.
论文作者:隋晓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孕妇论文; 链球菌论文; 阳性论文; 新生儿论文; 阴性论文; 产前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