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检测及治疗方法的探讨论文_赵静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检测及治疗方法的探讨论文_赵静

(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检测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50例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查为阳性,为全部病例应用三联疗法+思连康治疗,统计临床疗效。结果:66例患者中,治愈38例,有效2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为89.39%;从不良反应看,1例恶心,1例眩晕,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5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Hp根除率为96.00%(48/50)。结论:胃镜是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手段,三联疗法+思连康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效果满意。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思连康

【中图分类号】R57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230-02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临床表现为嗳气、上腹饱胀、恶心、食欲减退,病情严重者可见贫血、消瘦,本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胃黏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固有腺体消失,大部分患者可见肠上皮化生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有必要做好此类患者的临床检测及治疗工作,本研究为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三联疗法+思连康治疗,收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66例患者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35~76岁,平均(58.96±2.95)岁。66例患者均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中的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排除胃息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消化性溃疡病例,严重心肝脑肺肾疾病病例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1.2 临床症状

66例患者均主诉有嗳气、恶心、胃胀症状,22例患者出现腹部饱胀、钝痛、黑便症状。

1.3 临床检测

1.3.1胃镜检查 可见胃粘膜色泽改变(灰白、灰黄或灰色),可见弥漫性黏膜萎缩,也可见局限性黏膜萎缩。黏膜变薄,表面粗糙,黏膜皱襞变细小或变平,可见黏膜内血管,萎缩腺体后可见腺窝增生症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症状。

1.3.2病理检查 选取5块标本进行活检,确诊依据:①可见固有腺体萎缩或固有膜炎症;②可见淋巴滤泡形成;③可见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④可见黏膜肌层增厚。

1.3.3 Hp检查 应用Hp尿素酶抗体胶体金试验进行检查,胃镜检查结束后,抽血2ml,血液凝固后常规离心,将40μL血清加入至测试板的样品孔中,留置10~20min,对照线为红色、测试线无色为阴性;对照线为红色、测试线亦为红色则为阳性。

1.4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应用三联疗法+思连康治疗。(1)三联疗法:服用克林霉素缓释片、阿莫西林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次用药剂量分别为500mg、1000mg、10mg,用药次数均为2次/d,坚持服药10d。(2)思连康,每次3片,3次/d,确保思连康服药时间与抗生素服药间隔时间>2h,坚持服药10d。

1.5 疗效评定

参照《消化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效:嗳气、上腹饱胀、恶心、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消除,可正常进食,Hp试验结果为阴性,胃镜检查见胃粘膜形态恢复正常,病理检查见肠上皮化生消失,半年内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除或部分消除,Hp减轻程度>1/3,腺体萎缩及肠上皮化生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或恶化,Hp试验呈阳性,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1.6 观察指标

观察66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Hp根除率。

2.结果

2.1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评价

66例患者中,治愈38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为89.39%。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

66例患者中,共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1例恶心,1例眩晕,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

2.3 Hp根除率统计

5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48例患者经治疗后Hp转阴,Hp根除率为96.00%。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属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可导致胃蛋白酶分泌能力降低,影响胃部正常的生理功能。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胃炎发展而来,除此之外,本病还与细菌感染、遗传、接触过量金属等诸多因素相关。

胃镜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手段,有研究结果显示[3],我国各区域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在66.7~79.7%之间,提示胃镜虽然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手段,但本病的确诊仍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关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原因,可从以下3方面进行分析:(1)胃镜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受医师主观因素的影响(医师视觉影响,医师凭借经验主观判断等);(2)活组织检查时选取组织过浅、标本选取不足或组织包埋不规范均会影响检查结果;(3)黏膜炎症严重时,可见大量单核细胞浸润,被移植的腺体形状类似萎缩,肉眼难以辨别腺体丧失与否。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在进行活组织检查时在病变部位选取≥2块标本进行检测,此外,在进行内镜检查时,可联合应用电子染色技术。这样,能够提升胃镜诊断正确率。在临床实践中,当出现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不一致时,医师应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

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看,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指出[4],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时,应尽量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一般可给予抑酸药物、消化酶制剂、促动力药物,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进行抗感染治疗,精神状态不佳者可给予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Hp感染可引发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增加机体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风险,本研究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当中,Hp感染者有50例。为合并Hp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抗Hp治疗,可消除炎症反应,延缓疾病进展。本研究中,为全部病例应用三联疗法+思连康治疗,克林霉素是一种林可胺类抗生素,可有效抑制厌氧细菌引起的感染,阿莫西林胶囊是一种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杀菌作用及细胞膜穿透能力强,酸性环境中胃肠道吸收率可达90.00%,该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雷贝拉唑钠为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提升胃内Ph值,被广泛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等酸相关性疾病。思连康可用于治疗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腹泻、便秘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5]。三联疗法+思连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缓解恶心、呕吐、嗳气等临床症状,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的病理状态,促进疾病转归。本研究结果显示,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为89.39%,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此外,5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Hp根除率为96.00%,表明三联疗法+思连康可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综上所述,胃镜虽然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手段,但疾病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三联疗法+思连康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印智,王继栓,王晓琴,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中医药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0(24):2686-2687.

[2]徐斌,黄玉凯,周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03(09):1388-1390.

[3]高东五,刘小卫,陈万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07(10):748-749.

[4]李彦.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及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5,08(07):92-93.

[5]路敏敏,金世禄,刘宝珍,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5,03(05):823-825.

论文作者:赵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检测及治疗方法的探讨论文_赵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