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县二人沟硼矿 辽宁丹东 118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少勘查方面的新理论,因此我们应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同时结合以往多种勘查手段,以期提高矿床发现能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
1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现状
我国是世界国土面积排列前三的国家,且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影响各行业进步的关键,如何才能在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深受业界重视,已成为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地质找矿勘查技术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基本途径,它在目前工作中仍然存在众多问题。
1.1地质勘查找矿技术管理机制欠缺
时至今日,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管理制度和条例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漏洞,众多的地质找矿勘查行为没能得到相应制度的规范,使得这些地质勘查找矿技术在应用中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理念相悖不说,还容易产生地质勘查找矿技术与实际开采脱节。尤其是在我国中小矿山企业工作中,不管地质勘查单位找矿目的是否明确、找矿效果是否满足国家相关政策需求,只要能拿到该项目规定的经费,不加考虑便直接投入开采工作,这种做法不仅造成矿山开采事故的频频发生,还让大量矿产资源流失浪费。
1.2市场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地质找矿勘查技术仍然未能纳入国家市场管理机制当中,这造成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在应用中漏洞严重,市场监管不力的现象。同时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地质找矿勘查技术虽然看似受到国家统一计划、统一管理制度的监控,但是这种监控由于本身工作效率低下和利益不挂钩,导致矿产开采与找矿问题脱节十分严重,从而产生了大量死矿、呆矿。
2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2.1统筹规划,适度超前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勘查与环境地质调查。统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统筹各类规划区地质工作,统筹国内地勘事业发展与地勘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地质勘查基础性先行性作用,提前10-15年规划部署地质勘查工作。
2.2遵循规律,合理布局
根据我国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布局要求,结合人口分布、国土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格局,统筹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引导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发展。
2.3突出重点,拓宽领域
立足于我国地质条件、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工程基础,突出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工作,努力创造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不断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深度和广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宽地质勘查工作的服务与应用领域。
2.4创新科技,增强能力
实施"科技兴地"战略,加快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步伐。突出重大地质理论问题研究,把地质区位优势变为科技创新优势。大力推进成矿理论和地质勘查技术发展,加快信息化建没,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研与勘查的有机结合,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注重创新基地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立足国内.扩大合作
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挖掘国内资源潜力。加大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鼓励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扶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离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程度。
2.6完善体制,理顺机制
健全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的地质勘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地质勘查多渠道投入新机制的形成,完善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和拉动作用。
3地质找矿勘查技术方法的创新
3.1现代技术的综合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找矿勘查方法也越来越多,在多数的找矿勘查技术中,其原理越来越复杂,但是操作越来越简单,也涉及到了多个学科与领域。同时,多种精密测量仪器的应用也能够获得更多更准确的数据,同时利用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制作成图表等形式,提供给技术人员参考,从而指导地质找矿勘查工作的开展。
3.2甚低频电磁法
由于当前大多数原来处于地表或不太深的地层中的矿产已经被挖掘殆尽,只能利用现代找矿技术不断的向下深入,使找矿难度也不断加大,挖掘的过程也越来越复杂。该方法相对比较快捷、方便,结果也比较准确,对了解深层地质及探测深层地质提供了便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地质找矿勘查技术。
3.3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
目前,业内发展前景最好备受关注的当属“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这一技术方法,在矿场深部预测区域覆盖应用广泛,地质勘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方法的缺陷:1)线圈精确度不稳定,只有当线圈值相对一定,电、磁正常工作,而线圈边界的精准程度差强人意。2)化学勘查技术效果明显,便捷实用,但勘探深度尚且存在不足。3)该方法只能找出不同的地质结构无法准确圈出矿床所在的具体位置,勘查精度不足。
3.4X射线荧光技术
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勘查矿床位置更为精确,是地质勘测部门的一项重要研究。它的工作原理是地质找矿勘查中,特殊物质受到震动或其他刺激很快发出长波荧光波,科学术语叫做X特征射线,应用在找矿勘查中尤其对铜、铅、锌等金属矿产特别敏感,定位准确,还能评估矿产厚度和深度。
3.5综合应用联合解释找矿方法
应改变由地表到深部的传统找矿思路,并从综合应用、联合解释这一创新角度出发,即从岩石物理性质差异的角度认识深部地质结构和成矿规律,同时充分发挥高技术优势,应用精密地球物理仪器测量,这样获取的数据就比较准确,同时适当校正数据、图表,输出高精度的资料图谱;此外,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相关研究人员应紧密合作,从而达到高水平的解释效果。
总结:在现阶段,要想以高效率的工作,就必需以技术利用为重点,以提供方便和效率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的应用,从而推进找矿工程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许冬梅.关于进一步推进地质勘查工作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
[2]李艳峰,王鹏,贾晓.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常用方法及原则[J].科技创业家,2013.
[3]薛刚.找矿地质勘探技术创新路径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
论文作者:张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地质论文; 技术论文; 地质勘查论文; 工作论文; 方法论文; 矿产论文; 成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