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心灵对心灵的耕耘者论文_陈少兵

做一名心灵对心灵的耕耘者论文_陈少兵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 陈少兵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个班主任,我们的职责就是要营造一个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氛围,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膜,创造出人格上平等,情感上相容的新型师生关系和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氛围。正处在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既承受着学业的压力,又承担着家庭的期望,更面临着由生理变化而带来的心灵的迷惘.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去帮助他(她)解决问题,这是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应进的责任,同时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与学生交心、谈心,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发学生心理潜能,这成为新时期教师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个案背景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这一届学生到了高二又重新进行了分班,我所带的班级由以前的四个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对于新的班级,我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备的,我与以往班主任交流、单独谈心等不同的途径对新的学生做了简单的了解。可在这个过程中,我却单单忽视了我以前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

小东是我以前班级的一个学生,高一期间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优良,最好成绩位于班级前十名。只是性格比较内向。一年的接触,发现他在班级里面很少说话,很少和同学交往,整天总是一个人默默无闻地坐在课桌边,偶尔一个人会站在楼道里,无所适从。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从他的作文中可以看的出,他读了很多的名著;另外通过几次班级活动还发现,每当一到大型活动时,总看不到他。记得有一次开运动会,在班级的大本营没有看到他,却不经意在操场的一个角落看到他独自一人坐在那里。一年的高一生活很快过去了,由于他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尽管内向、封闭,但总是认真的作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因此,我也就忽略了与他的交流、沟通。

问题出在了分班一个月后。第一次月考小东的成绩可以说是一落千丈,排在了班级倒数十名。这个成绩让我很震惊。加上由于没有及时交作业的原因,我把他留了下来。当我问他为何不及时交作业时,他很平静的告诉我不想写,他的平静中带着的那种无所谓让我大吃一惊。面对他的这种态度我有些气愤,于是没有多想便批评起了他,并且告诫他,如若再犯就停课回家完成再来学校。他没有顶嘴,什么也没有说默默地走出了我的办公室。我认为自己处理的还算妥当,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第二天一大早,小东的父亲早早等在了我的办公室门口。他很着急的告诉我,小东不想上学了。而且昨天晚上,与父母谈了很长的时间,很认真地告诉了父母他自己的想法。我听到后,马上想到的是我昨天批评他而引发的,但他的父亲却告诉我,小东有这样的想法已经很长时间了,或许昨天的事情只是一个诱发点。此时我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坐下来静静回顾以往对小东的教育,问问自己,对他了解吗,真正走进孩子的心中了吗?

二、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

通过与小东父亲的交谈对他的家庭情况有了些了解。他父亲告诉我,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不在家而且应酬比较多,因此与孩子还少有交流。加上他以前比较喜欢喝酒,这致使孩子与他更加生疏。孩子不光有什么事情从不对他讲,甚至有时流露出很反感他的样子。心理话偶尔会对妈妈说说,可妈妈没有多少文化,也与孩子说不到一起。这样的家庭氛围,使得小东在家里也很少讲话,每天吃完饭后就会在自己的小屋子里看书。孩子到底整天在想些什么,父母根本不了解,也无法了解。

2.自身因素

虽然说他是一个男孩,但可以看到他内心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习生活有自己的看法,可在这个最需要人来引导的时候没有倾诉、沟通的对象。这使他本就不开朗的性格变的更为内向,甚至可以说有点自闭。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一头扎进了书中,他在郭敬明的散文、小说中寻找安慰、在韩寒的小说中找心灵的倾诉。读了大量这方面的书后,让他对学习生活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也使得他的性格更趋向于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凭借主观愿望做事,对学习产生了怀疑,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自己的目标产生了怀疑。

3.其他原因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我以为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在原来的班级中,尽管他的话也不多,但可以可看到他与同桌以及前后桌偶尔也会开个不冷不热的玩笑,加上同桌也喜欢看书,两人还经常交流一些读书心得。可分班后,以前难得的几个能说几句话的同学都要么学文科,要么分到了其他的班级。加之新的班级新分进来的学生都是些相对比较调皮的孩子,这一下使得他很不适应。另外升入了高二,随着学习的深入,课程越来越难,学习也感到越来越吃力。现实的压力使得他开始渐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前他没有什么朋友、没有人与他玩,他还可以把所有的重心放在学习上,在学习中找到自信与安慰,可现在连这一点也没有了。正因为这样,就更加促使他形成自我封闭的性格。

三、施导策略

1.以诚心换取信任

我在没有很好的了解事情原委的情况下,批评了他,我知道确实是伤害了他,甚至可以说是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我知道,自尊是学生极其珍贵的心理品质。是他们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作为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珍贵的东西—自尊心。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认真的反思这一年多来他的变化,这时我才猛然醒悟到我真正是忽视了对小东的关怀与教育。我知道,象他这样的学生,自尊比别的学生要脆弱,我不但没有真正走近他,并且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那么简单粗暴地批评他,这是对他莫大的伤害。于是我决定与他好好谈一谈,并真诚地向他道歉,希望他能原谅我的简单粗暴。那天下午,我们谈了很久,我问他平时在家都做什么,最近在看什么书,与他谈自己对郭敬明小说的看法。起初一言不发的他慢慢开始说几句,我马上抓住这个契机,希望能近一步走近他。谈了将近一个多小时的时候,他突然问我,是不是我对他很失望?我问他指什么?他说学习。我坦诚地告诉他是的。接下来我把我对他的认识、对他的期望一股脑的讲了出来,当我讲到这些时,我看的出,他很吃惊。他说,他根本没想到,老师对他有那么了解,老师对他有那么高的期望。此时我知道,他的心门正在一点一点的打开。

2.以交流走进心灵

作为语文老师,我要求班级每个学生都要写周记。在这小小的笔记本里,不光能看到学生生活的喜怒哀乐,还能看到他们对班级管理、班级建设的意见看法,同样还能看到他们在成长道路中遇到的困惑、迷茫。我相信,在我与小东进行了那次常谈后,他一定会写关于那次谈话的周记的。果然不出所料,我收到了一篇写的很长的周记。在那里,他写到了他的家庭、他的生活,他的学习,并且告诉我,关于不想上学只是长期酝酿在头脑中的一个想法,到底有什么原因,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看完这篇周记后,我立刻动笔给他写了一封信。针对他学习生活中的迷惑、针对他的各个特点一一给予了指导。同时,我还结合他比较喜欢读书的特点,在这封信里给他推荐了几部名著。我希望他能走出忧郁与阴霾,能够快乐、开朗、大胆地面对生活。

四、成效显现

通过一次面对面的交谈和几次心里日记的交流,慢慢地我发现他开始变了,他开始和同学有了交流,开始在学校走道里遇到老师时能主动的问候,更令我吃惊的是,在一次团会活动中,他竟然在其他学生的起哄中,大胆地走向了讲台,唱了一首歌。现在他的学习成绩提升的很快,在期中考试时已经攀升到了25名。

五、案例反思

1.教育应该有爱

教育者应该充满爱,这是每个教师都知道的道理。但究竟怎么样才是真正的爱呢?作为教育者的爱,应该是真诚的爱,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爱,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爱。有的班主任会说,我对学生严格要求难道不是爱吗?我说那当然是爱,但我以为那更是一种畸形的爱,因为在这样的爱里,你忽视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有思想有灵气的人,而是把学生当作是你班主任的私有财产。学生应当是班级的主人,应当是一个个能和你交流沟通的班级的主人,而不是你随意可以摆布的一颗棋子。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

2.沟通交流很必要,沟通的方式很重要

著名的教育学家韩风曾说过“难以教育好的学生,是没有了自尊心的学生;能教育好的学生,是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学生”。这句话将永远影响我的德育工作,想要能真正教育好学生,我们必须保护孩子们最珍贵东西----自尊。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清楚,任何学生都有进步的可能和机会,老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循循善诱地去促进学生进步,这是每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以为沟通交流是最重要的。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看问题,不要用我们成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应当用诚心去唤醒爱心,用爱心去唤醒童心。教育应当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除了这种换位思考以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我们老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非常重要。如果所采用的方式不尽合适,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事倍功半。作为班主任要学会为学生的倾诉创设情境,要学会聆听,从聆听中发现问题,从聆听中了解学生的心灵,从聆听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教育者应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机智。做到了这些,教育者所期待的‘最佳教育时机’是随处可见的,并且常常不期而至的。”

论文作者:陈少兵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做一名心灵对心灵的耕耘者论文_陈少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