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主体理论及其现实意义_公有制论文

公有制主体理论及其现实意义_公有制论文

公有制主体理论及其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有制论文,主体论文,意义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公有制主体理论的形成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所有制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建立科学的所有制理论,一直是我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在“左”的路线指导下,我们曾长期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片面地追求“一大二公三纯”,认为所有制越大越公越好,公有程度越高就越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的高级形式,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低级形式要向高级形式逐步过渡。为发展纯而又纯的全民所有制,盲目地搞所有制的“升级”,甚至“穷过渡”,不重视其他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不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存在,把它们看成“资本主义的尾巴”;反对利用外资,把发展涉外经济视同“崇洋媚外”。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我国经济的落后,也不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改变了单一公有制的局面,在理论上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观点,从实践到认识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很长一段时间,将非公有制经济放到公有制经济的对立面,认为不同经济形式不能相互渗透、联合。对公有制的含义认识不清,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认识不清,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认识不清,对怎样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清,没有形成系统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实际的所有制理论和公有制主体理论。这既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识不清的主要表现,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在前进中曲折,并遇到种种困惑的根本原因。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把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党的十五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从生产关系这一方面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的含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等主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公有制主体理论,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新突破。继1978年冲破“两个凡是”禁锢、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两次思想大解放后,实现了又一次根本性、关键性的思想大解放。

二、公有制主体理论的主要内容

我们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是搞清什么是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什么是公有制主体地位,怎样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十五大对这一系列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并形成了系统的公有制主体理论。

1、公有制的经济含义是资本公有制,包括资本价值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十五大关于“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等表述,提出了“公有资本”的概念,表明: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公有制应是对资本价值的公有制,即资本价值归全体劳动者或劳动者集体共同所有,并根据资本所有权获得相应收益,承担相应风险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既不是对企业的公有制,国有、集体企业只是公有资本的一种组织形式;也不是对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的公有制,生产资料只是公有资本的一种存在形式。从认识上把公有制对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的占用支配,上升为对资本价值的占有支配,使公有制对象的范围从生产资料形态扩展到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形态,并统一于资本价值,既丰富了公有制的内含,也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对公有制性质认识的飞跃。也只有承认公有制是资本价值公有制,才能克服传统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克服把公有制看成是公有制企业或企业公有制的错误倾向。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既阐述了公有制的外延,也表明公有制的内含应是资本价值的公有制。公有资产既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公有资本价值及其增值,也包括股份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资本价值及其增值。

2、公有制为主体,实质是公有资本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是公有资本为主体。不是国有企业占多数,或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多数,也不是公有的生产资料实物形态占多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为主体,不是空间地域概念,不是公有资本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占优势,公有资本为主体,“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核心是公有资本质量即竞争力、增值能力等的提高以及国有资本控制力的增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资本没有竞争力、增值能力和控制力的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取得主体地位,已取得的量的优势也不可能维持长久。

总之,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是:就全国而言,公有资本(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公有资本的竞争力、增值能力居于优势,国有资本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公有资本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巩固和增强自己的主体地位。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平等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时,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要健全财产法律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对它们进行监督和管理。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缓解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就业压力;有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有利于增加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减轻财政对国有、集体企业的压力,为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相互渗透、联合,既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利用国有、集体企业的闲置资源和技术,更有利于促使现有国有、集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共同发展。还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因此,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途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靠政策保护和不公平竞争来维持,更不能靠“平调”、“剥夺”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公有化”来支撑。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壮大和发展。只有在竞争中提高质量,发挥优势,实现公有资本价值增值并获得优胜,公有资本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十五大公有制主体理论,阐明了公有制主体地位实现的主要途径。

第一,提高公有资本的质量。公有资本量的优势,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而增强公有资本竞争力和增值力,提高公有资本质量,则是公有制主体地位得以巩固和加强的关键,必须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和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机制,增强公有资本的竞争能力和增值能力。公有资本如果不提高竞争力,没质量,没效益,不但不能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相反违反“三个有利于”的根本原则,这不是社会主义。搞“平调”、“公有化”,不增加社会财富,只改变社会财富的占有,会挫伤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是我们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应有态度。也不是我们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应采取的措施。

第二,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国有资本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抓大放小,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资本必须占支配地位,通过国有资本的活动,影响并规定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样,就是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努力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要提高公有资本质量,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创造、更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公有资本的运作效率;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中介,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通过国家和集体控股,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第四,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尤其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经营机制灵活,利益约束机制健全,可以体现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应该提倡和鼓励其发展。

总之,公有制主体理论是由资本公有论、公有资本主体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论、公有资本优势论和国有资本控制力主导论等内容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

三、公有制主体理论的实践意义

十五大的公有制主体理论,既坚持了公有制,坚持了社会主义,又发展了公有制理论,使公有制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为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方面和各环节,推动全面改革,提供了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理论指导。

第一,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结合。市场观念的核心是资本价值效益观,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核心是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的结合。只有树立公有制的资本观,才能树立真正的市场价值观和资本效益观,真正地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

第二,有利于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资本价值公有论、公有资本主体论,可以进一步解决深化改革中姓“资”、姓“社”、姓“私”、姓“公”的困惑,为生产关系部门结构、地区结构的调整,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完善,国有资产产权的统一管理和行使,资本市场完善及国有股上市等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为减少“生产资料公有制”观念造成的大量土地、厂房、设备等生产资源的闲置浪费,解决国有资产产权层层分割、部门分割导致的主体虚置缺位问题,通过市场盘活生产资源,盘活公有资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三,有利于推进企业改革。公有资本主体论、公有资本质量论、国有资本控制力论,为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对实现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通过资本价值的运动来实现的。由于传统的公有制理论,困惑着公有资本的流动,我们的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是残缺不全的,市场的作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对公有制经济控制的资源,市场的配置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公有制从生产资料公有制向资本价值公有制的转变,有利于建立完整统一的市场体系,通过资本价值的运动,实现生产要素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流动,克服市场对公有制经济的体制性“失灵”现象,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也有利于国家利用经济手段调控市场,实现对宏观经济的间接调控,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总之,公有制主体理论,是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是经济乃至政治体制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突破的重要理论依据,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标签:;  ;  ;  ;  ;  ;  ;  

公有制主体理论及其现实意义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