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调查可知,目前我国大约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处于地震区,并且同时由于近几年来城市化的步伐逐渐加快,人口和建筑物越来越密集,据相关数据显示,自从建国到现在,我国各类工业建筑的项目已经超过30多万个,各类公用建筑建设项目超过60多万个,城镇住宅面积已经提升到20亿平方米,累计竣工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面积超过30亿平方米,现有城镇房屋面积超过50亿平方米,因此,在现代化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讲述了再建筑结构的检测过程以及加固过程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建筑结构;基础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加固
1.基础结构的加固
基础结构的加固主要是针对起着承载作用的建筑物的地基进行加固,其加固的主要方法有:
1.1抬墙梁法
抬墙梁法就是利用钢筋混凝土梁或者钢筋梁穿过原建筑物的地圈梁下,支承于砖砌、毛石或混凝土新基础上。并且对于支撑的新增结构所承载的抬墙梁的平面位置应该避开一层的门窗洞口,实在不能避开时,我们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抬墙梁上的门窗洞口进行加强,并应该计算出墙梁支撑的地方砖的承受能力。
1.2墩式加固法
墩式加固方法是直接在基础下分段挖空至持力层浇筑墩式混凝土基础,最后使分段基础联成一整体,承受增层结构荷载。当原建筑基础底面积不足时,我们可以采用基础加宽法对基础加宽的增力,其中对条形基础可采用一侧加宽或者是两侧加宽,对于柱形基础可沿基础四边加宽,加宽时可每隔1000-1500mm设置一根钢筋混凝土减荷梁。
2.钢结构的加固
2.1 改变钢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法
改变钢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法是指通过荷载的分布情况、传导力的方法途径、以及相关的边界条件要求来增加杆件、提高支撑、并加以实施相应的预应力量等来达到对结构进行加固的一种方法。改变钢的结构来计算图形的方法具体描述为:(1)按照通过增设支撑而形成的空间结构进行验算,比如,增加支撑而引起的结构刚度的上调幅度或者对空间结构的自振频率进行相应的调整等等,以此来提升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改善结构的动力特性。(2)增设支撑或者辅助杆件,这样就会使得结构更趋于稳定。(3)在排架的结构中,我们应该着重加强某一列柱子的刚度,这样一来,使其承受的水平力就会增加,进而来减轻其他列的柱子的承载能力。
2.2增加支点加固法
增设支点加固法是通过增设支撑点来减少结构跨度,改变结构的内力分布,进而极高结构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法,梁、板等再跨中增设支点以后,减少了跨度,从而增加了承载能力,而且也限制了其扭曲变形的现象发生,因此,此方法主要适用于梁、板、网架等水平结构,但是由于增设了支点,限制了空间上的使用范围,所以,仅仅的适用于大跨度的相关结构中。
2.3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
此方法是将外包钢材包在将要加固构件的外面,当然,此方法需要将外包钢材与将加固的构建通过特殊的方法粘接成一个整体,大多数采用湿式外包法,即采用环氧树脂化灌浆将两者粘接,加固后的构件,因为截面积的增加进而加大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
此种加固方法除包括了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的优点之外,它还具有一些其不具备的特有属性,比如:抗腐蚀、抗潮湿、降低维护费用等优点,但是此种方法需要进行专门的防火措施,此外,值得我们必须的注意的是,当加固工程完成以后,我们还应该用锤子适当的敲打和粘贴钢板,并且对于一些重大的施工工程,我们要对其加固的效果进行检验,使其结构满足设计的使用要求。
3.相关技术处理
3.1 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虽然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加固方式,但是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的结构加固中,并且有着多种的处理措施,例如增设扶壁柱加固和钢筋网砂浆层加固等方法,以达到增强结构的承载力的目的。这种方法施工工艺简单,适用范围也较为广泛,并且有着长期的使用经验,通常用于柱、梁、墙、基础等构件的加固。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让新增加的混凝土结构层与原有结构密切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加固后的结构构件才能有较好的强度。同时,在加固处理时也应该注意到,应该将原有混凝土面凿毛,并清洗干净,从而确保新旧混凝土的粘结良好。另外,这种方法存在着湿作业时间长,加固后结构自重增大,并且建筑使用空间减小的缺点。
3.2 粘钢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是一种在体外增加配筋率,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从而增强结构在抵抗弯矩与剪力方面的能力。其主要方法就是利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把钢板粘贴在需要加固的混凝土结构表面上,使之与原有结构共同受力,从而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所以,这种方法对建筑结构胶的要求就非常高,不仅要具备很高的强度和很强的粘结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耐老化和线膨胀系数小以及弹性模量高等特性。虽然这种方法对使用环境的温度要有所限制和费用较高但其施工简单、快速,并且对作业空间要求也较小,在施工过程中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普遍运用于房屋结构的加固工程中。
3.3 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是集加固、卸载和应力重组这三大功能于―体的加固方案,一般适用于需要加固的大跨度结构中。它是采用外加预应力拉杆或者型钢撑杆加固结构的方法。加固后的钢拉杆或者是型钢支撑是通过施加预应力而被动受力的,从而改变原有结构的受力方式以及分布,大大降低结构的水平力,相对其他加固方法不存在应力应变滞后的现象。并且这种加固方法有着特有的四个优点:①这种方法加固后新增加部分能与原有结构产生很好的共同作用,能大幅度提高结构的总体承载能力。②加固的效果显著,截面强度、刚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有效的改善了结构的使用性能。③预应力产生的负弯矩可以抵消荷载产生的部分弯矩,减小原结构的挠度,缩小原结构的裂缝宽度甚至闭合。
3.4 外包型钢加固法
外包型钢法分为干式与湿式两种处理方式。干式外包钢加固法就是型钢与原构件间不粘结,有时仅用水泥砂浆填充,外包的型钢与原有结构各自单独受力,而不是整体受力。干式外包法虽然施工较湿式外包法简单,但是其加固后的效果较差。所以工程中通常采用另外一种湿式外包钢法。其工作原理就是采用孔胶水泥或者环氧树脂等将角钢粘贴于原有构件上,以保证包裹的型钢与原有构件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其整体性好,但其工作量非常巨大。总之,外包型钢加固法可以用于混凝土柱、梁和屋架等结构的加固处理,并且可以在不改变原结构的截面面积的情况下,使得结构物的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增大结构的延性与刚度,并且施工速度快,安装工作量小,但施工的成本较高。
4 结束语
在建筑结构中,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以及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而致使结构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等特性大幅下降。所以对结构进行加固改造处理则成为必要。而随着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其改造技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各种新型和高强等新材料的研发,各种各样的加固改造技术也就相继诞生。所以,在选用处理方法进行加固改造前,应该对其原因和结构物进行科学的分析评定,以及对施工条件和成本控制等因素综合考虑,从而选出最优的加固改造方法。
参考文献:
[1]卓尚木.钢筋混凝土结构事故分析与加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殷惠军.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综合技术研究[D].山东:同济大学,2009.
[3]卫龙武,吕志涛.建筑物评估、加固与改造[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李贇,杨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结构论文; 方法论文; 外包论文; 型钢论文; 基础论文; 预应力论文; 截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