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进行综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对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进行综合管理作为观察组,管理的内容有成立质量管理、监督组,主要工作为清洗和消毒,对包装、灭菌和发送等流程进行检查,且要做好实施效果的记录,再将本院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未进行综合管理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科室满意率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科室满意率为95.83%,对照组为82.5%,观察组的临床科室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感染率为1.67%,对照组为9.2%,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进行综合管理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有利于临床科室满意率的提高和感染率的降低,促进了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综合管理;满意率;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221-01
在医院的医疗器械消毒环节中,集中消毒供应室的作用极为重要。所以,医院应在管理环节中将质量监控工作加以完善,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本院在集中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中将综合管理引进,效果满意。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对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进行综合管理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其中的30名科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再将本院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未进行综合管理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其中的30名科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对观察组进行综合管理,主要内容有:(1)成立一个质量管理、监督组,负责人由护士长担任,管理并监控每一环节的工作;组织员工对安全管理和规范操作的知识集中进行学习,且要对员工进行考核;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及服务意识,使他们树立起质量监控的观念。(2)对于各项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具体工作为清洗及消毒,并对包装、灭菌和发送等流程进行检查,分类整理不同的器材,掌握正确的消毒灭菌方法。(3)对接送程序严格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执行各项操作时,严格分开对下送车与下收车的应用,将其做好醒目的标识,严格按照规范的清洁、消毒及分区域性进行停放[1]。再将本院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未进行综合管理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科室满意率和护理质量。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详细地统计学分析,为了使可信度增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来表示,文中的实验中数据均为使用的平均值[2],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科室满意率为95.83%,对照组为82.5%,观察组的临床科室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感染率为1.67%,对照组为9.2%,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对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实施了综合管理后,管理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讨论
在医院的医疗器械消毒环节中,集中消毒供应室的作用极为重要,它能保证一个医院医疗器材的卫生安全,因医院对诊疗器材、物品的重复使用,会使其带有一定的病菌,所以,集中消毒供应室要集中灭菌消毒,使医院医疗器材的安全卫生得到保证[3]。因此,集中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尤为重要,不能有一丝纰漏的发生。医院应积极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防止医疗器械感染事件的发生,以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使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得到减少和避免。
在对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采取了综合管理措施,特别是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之后,为了使医院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在进行了上述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又在集中消毒供应室引入了风险管理的理念,且在整个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把风险管理纳入到本院规章制度的范围内,将其作为本科室和全院的共同行为准则[5]。并且医院领导层还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对质量管理小组的监督工作,将医疗感染事件进行定期的处理,把医院内部每个科室的人员配置做好协调,同时在本院的资料库内登记好医院因医疗器械而发生的感染事件,每月登报,将此项目作为护士长年度考核的一个内容[6,7]。
综上所述,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进行综合管理,能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有利于临床科室满意率的提高和感染率的降低,促进了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8],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英娥,陈荣鑫,崔云菲.加强临床护士预防医院感染策略[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3(06):157-158.
[2]黄其春,何淑芬.供应室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1(03):147-148.
[3]叶巧云,李凌,王婷.改进供应室工作方法,提高供应室护理质量[A].中华护理学会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暨两岸四地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0:263-264.
[4]廖根娣,周小妹,林阿珠.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12(01):112-113.
[5]曾苑.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1):146-146.
[6]谭美红.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1(09):134-134.
[7]施敬云.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386-387.
[8]梁翠娟.我国医院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 26(1):66-68.
论文作者:王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科室论文; 医院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论文; 感染率论文; 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