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论文_蒲广琼

语文教学中如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论文_蒲广琼

蒲广琼

(四川省广安市协兴园区广安希贤学校 广安 638000)

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被灌输的器皿,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个体。因此,真正的教学应该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等等。

如今的语文教科书一改过去的老面孔,风格多样。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与学生一起来学课文,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则要真正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的执行课前的教学设计。

例如,学习《在山的那一边》一课时,让学生自己选择方式。有的学生建议老师先教,学生跟读;有的学生要求自学;有的要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等。这时我提议,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课文,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按自己的意愿主动的参与学习,效果显著。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一次失败的经历,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进取、尝试,克服困难、不怕挫折,树立坚定信念。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社戏》、《安塞腰鼓》、《观舞记》等,可结合学生生活的环境和当地的民俗风情来谈乡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进而把语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然,教师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采取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了解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敏锐的发现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效的促进这种变化。我们只有切实地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更多的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大胆放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的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平时的课堂中,学生们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找合适的伙伴合作,这样才更有助于合作性学习的开展。

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可以引导学生从“春花”“春草”“春风”“春雨”内容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写一段文字,或分类收集诗句,编制一期以“春意常在”为主题的壁报,开展一次“寻找春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同学间合作的成功意义。学习七年级下册《丑小鸭》时,对于这样的童话,许多学生并不陌生,在了解丑小鸭的遭遇的前提下,让学生收集、整理安徒生的生平、创作资料,看他是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在班上交流,并讨论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开展“我们身边的丑小鸭”的讨论会,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把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同时受到激励、指导和建议,形成了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畅所欲言。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努力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并鼓励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真情实感。对文章的感悟应允许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允许有不同结论,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结论。也鼓励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结论,甚至允许不作结论,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探究性的问号,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寻求答案。

例如,学习《月亮上的足迹》,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起,介绍有关月球的知识,人类登月全过程以及很多的神话传说、科幻作品等,甚至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未来世界你登月的情景......。这样,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又可以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就说,大胆表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地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自然的就被激发了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当然,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不局限于某种固有的模式,而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只要教师能持之以恒,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只要给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在学生心中播下自主的种子,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就能发掘学生个体的自我潜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人才。

论文作者:蒲广琼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0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中如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论文_蒲广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