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和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对比研究论文_刘春涛

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 100079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和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3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实验组患者行Kugel补片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Kugel补片术相对于填充式无张力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缩短了手术时间,复发少,同时利于患者恢复,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填充式无张力;Kugel补片;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腹腔内脏在腹股沟通过腹壁缺损突出者,称为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占全部腹外疝的90%[1]。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其间有腹壁下动脉。根据疝环与此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从该动脉外侧突出来的为斜疝;从该动脉内侧面突出的是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发病率以腹股沟斜疝占绝大多数。若治疗不及时,会致使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引起死亡[2]。目前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对收治的83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两种术式效果比较,希望可以为临床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与依据,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共计83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年龄58.9±6.1岁,31例斜疝,7例直疝,4例复发疝;对照组患者41例,年龄59.1±5.9岁,32例斜疝,6例直疝,3例复发疝。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取常规腹股沟疝手术切口,给予局麻,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将斜疝疝囊沿精索上端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处,对疝囊较小者仅作高位分离,疝囊过大者切开横断后高位分离,缝闭近端疝囊,将高位分离的疝囊充分回纳入腹腔。直疝则在海氏三角游离回纳疝囊,疝囊较大者需切断或内翻缝合缩小疝囊。将Perfix网塞补片(巴德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10第3462371号)置入腹腔,于内环口将网塞外层和周围腹横筋膜缝合固定4~8 针。将平片平铺于腹横筋膜前面,精索自网片中间圆孔穿过,网片边缘与周围组织间断缝合4~8 针固定,精索复位,仔细检查术野无出血,间断缝合腹外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

在内环口上1~2cm 处作水平切口,切口1/ 3 位于内环口的外侧,2/ 3位于内环口内侧。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垂直打开腹横筋膜,进入腹膜前间隙,无需将外环切开。在内环口上端提起斜疝疝囊,钝性将精索完全推离疝囊,向后分离3~4 cm。对疝囊较小者仅作高位分离,疝囊过大者切开横断后高位分离,缝闭近端疝囊,充分回纳入腹腔。直疝则在海氏三角游离回纳疝囊,疝囊较大者需切断或内翻缝合缩小疝囊。疝囊处理完毕后,在后上腹膜和前下的内环、精索、股管及Hesselbach 三角间分离出一个袋状间隙,内侧缘达耻骨联合,外侧缘超出腹横筋膜纵切口3 cm,下缘达Cooper’s 韧带,上缘达内环上4 cm。将Kugel补片(巴德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07第3460597号)插入,展平补片,将补片3/ 5置于腹股沟韧带的上方,2/ 5置于下方,将补片前层与腹横筋膜缝合固定。仔细检查术野无出血,间断缝合腹外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情况比较

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随访12~24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研究表明,传统有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虽然较为理想,但是会有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复发率高等一系列缺点[3]。在次本研究中,笔者对比了Kugel补片和Perfix网塞两种无张力术式[4],无张力修补术近年来应用日渐普及,它具有创面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

相较于Perfix网塞法,Kugel补片法有点更明显,因为其无需将腹外斜肌腱膜分离,无需将外环切开,不必将精索游离。极大地减低了创伤面,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而且无需复杂操作。也同样因为其无需将腹外斜肌腱膜分离,无需将外环切开,不必将精索游离。可以明显减低了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患者术后异物感、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Kugel补片自身的材料特点及形态学特点(有独特的记忆弹力环,有助于补片的伸展及保持补片弹力),更加贴合人体的工程力学,能有效的贴合于腹部而不引起感染阻塞等副作用,是术后复发率有效降低[5]。

通过本次研究,采用Kugel补片修补术的实验组在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方面优于采用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的对照组(P<0.05),提示Kugel补片术相对于填充式无张力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更好的手术效果,不仅降低了手术本身的伤害,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双,杨斌,江志鹏,等.欧洲疝学会《成人腹股沟疝治疗指南》的解读[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2):74-76.

[2]陈双,唐健雄,马颂章.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10:833-835.

[3]赵学飞,申英末,陈杰,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补片固定方式的演变与进展[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3):9-13.

[4]仇笛,顾强,朱卫平.Perfix网塞与轻量型部分可吸收网塞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7):2553-2554.

[5]全晓明,沈阳,李勇,等.改良型Kugel补片经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治疗腹股沟疝的技术要点与应用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6):427-428

论文作者:刘春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2

标签:;  ;  ;  ;  ;  ;  ;  ;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和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对比研究论文_刘春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