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自卑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卑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自卑只是一种心理障碍
心理学上对“自卑感”所下的定义是——一种阻碍自己成功的心理障碍。虽然自卑感是无形的敌人,但你必须设法战胜它,否则它所造成的危害及丧失信心、自我意识过强、不安、恐惧等种种并发症,都会为你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2.自信——自卑核对表
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信心是否坚定呢?当你做完以下的测验,结果便马上知晓。
(1)你是否会将过失转嫁给别人?
(2)你是否常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发脾气?
(3)在人前,你是否会十分在意别人的想法,甚至变得胆怯?
(4)你是否常在回忆光荣的过去?
(5)面对陌生人时,你是否会害羞?
(6)你是否会对陌生的事情感到害怕?
(7)你是否害怕失业?
(8)你是否害怕找不到工作?
(9)和上司交谈时,你是否感到局促不安?
以上答案中只要有一个是肯定的,就表示你的自信正亮起黄灯。你必须立即替自己谋求更高更坚强的自信。此时,建议你不妨利用本文最后所提供的方法开始培养自信。
3.了解原因
一般所谓的自卑感多半来自孩提时代——约6岁以前,而根本原因则多半源于父母对小孩的态度。譬如:父母原本想生女孩,结果生出来的你却是男孩,使他们十分失望;又,如果你长得不似其他兄弟姊妹那般讨人喜爱,那么你可能就得不到父母的宠爱,且常成为家人责备、嘲弄的对象。相反地,太受宠也不好,因为过分溺爱会严重影响到你的独立判断能力。这些都是造成自卑的主要原因。
除了来自家庭的影响之外,在学校里,老师及同学们的态度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也颇大。例如:当你因为家境贫穷、衣服破旧,或父母只受过小学教育而经常遭到同学们冷嘲热讽,在你变得愤世嫉俗的同时,自卑感也会附着在你身上而逐渐扩大。
4.不再是小孩
你应该知道,目前使你困扰不已的自卑感,其实就是从孩提时代萌芽的自卑感延伸而来,只有程度上的差异并无实质上的改变。但小时候的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自卑感,只觉得自己似乎与众不同,且常因此感到委屈而已。现在的你可就不同,因为你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小孩子了,而且你是个受过教育、有丰富生活经验的成年了,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什么你还要为过去的伤痕所苦呢?赶快靠自己的力量振作起来,努力除去内心的这层阴影吧!
5.与人相处时的自卑感
曾经有一位推销教育影片的业务员,他在开始从事这份工作之前,也常为自卑感所苦。每当他站在某位大人物面前,就会变得局促不安,结结巴巴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但最后他终于利用下面的方法克服这种困难。
他在26岁那年开始从事推销工作,其工作性质是来往于各公司业务经理之间,为他们解释加强销售训练的重要性,进而向他们推销关于销售训练的影片。当他第一次被请到董事们豪华的办公室内时,他变得非常胆怯。虽然对方亲切地款待,但他总觉得站在人家面前自己变得很渺小。
6.原来别人也是一样
“但这种现象我没让它持续下去,”他回忆说,“我自问,如果我的那些董事异地而处会是什么情况?接着我又想,如果把他们看成是穿着开裆裤的小娃儿又会是什么情况?从我开始有了这种想法,便开始尝试,没想到效果出奇之好。事情真的是有所转变,他们都像朋友一般,说起话非常自然。我也一样,自从能站在平等立场与他们交谈之后,我的心情就变得轻松自然多了。从此之后,我的观念就有了180度大转变,自卑感也不见了!”
7.从正面解决问题
这里有一个靠努力克服自卑感的例子。这人在孩提时代胆量就很小,很缺乏自信。不过,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克服了困难。
目前,他是某大报的专业作家,其笔触之尖锐在报界颇为有名,同时,他的博学与风度也同样有名。
他说:“我小时候,一面对陌生人,就好像要我的命似的。每次遇到这种状况,我就会变得舌头僵硬,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上大学以后,我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现象。那时候我很喜欢写文章,于是我决心当一名新闻记者。因为我知道从事这个行业,不管自己喜不喜欢,都必须每天和陌生人接触,而且脸皮还需要相当厚,甚至有时候必须扮演不受欢迎的角色。刚开始时我毫无自信,不过,我告诉自己,惟有这种强制手段才能使自己脱离胆怯害羞之壳。事实证明我的决心并没有错。老实说,我刚开始做采访时,紧张得身体忍不住发抖。但最后我还是克服了它,且不断鞭策自己向前迈进。正因为如此,我才能够在短时间内革除过去的不良习惯。现在的我,不论是与何人相处,都能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