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518000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高职体育教学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培养出更加优质的职业人才,对教学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同时,只有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高职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职 体育 教学改革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是新课改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在各个职业院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有效地推动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纵观现阶段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以及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很多高职体育教师在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课程缺少创新等。
下面,我们就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探讨一下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1.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哪个更为重要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传统的体育教学严重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体育实践课课时占较大比例,理论课课时相对较少,重视体育技术训练,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体育教学单纯强调学生体质,脱离了“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学生体育意识淡漠,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和教师逐步提高了对理论的重视,然而过犹不及,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使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体育教师不能认识到学生主导的重要性,使得人性化教育流于形式。
2.高职体育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高职体育教育改革提出了“快乐体育”、“休闲体育” 的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以运动技能培训为中心,以运动强度来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忽视了高职体育对学生全方面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同时,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仍然存在——教师机械地教、学生被动地学,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还使许多学生因此而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职体育教学方法的陈旧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高职教育体系改革也会产生一定的滞后作用。
3.高职体育课程缺少创新
新课改要求高职体育课程有所创新,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方式,调动高职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高职体育课程缺少创新主要有以下几面:
(1)体育教师缺少对学生的需求。由于体育教师较少与学生互动、交流,无法把握学生的最新动态,基本上不清楚学生的需求。
(2)课程安排落后。体育课程时间少是一个通病,教师无法在有限时间里开展深层次的体育教学,更不可能实施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等。
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1.提高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加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理念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提高服务意识,深入理解人性化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加强职后学习,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在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不能将理念流于形式,要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引导者和重要参与者,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在结合自身教学方法和学生个体素质差异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交流的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才能达到充分尊重的目的。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之中,教师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地更新,他们的综合素质需要不断地丰富和提高。
2.高职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教的一方,有责任让学生理解并会应用你所讲授的知识;同时还要能感染到学生,令其在课上积极响应老师。这就是研究教学方法的意义。作为教师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摒弃自己落后甚至错误的教学方法,找到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式。
考虑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且是高智商群体,因此教学过程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认识和掌握教学内容,改变以往“灌输式”、“传教式”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弱化技术要领和动作规范的重要性,以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为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等差异教学,按照学生体育专项水平的较好、一般和较差分班教学,有的放矢,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不同水平的同学互相学习、交流,班级成员随时调整,进步快的同学可进入高一水平的班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完备自己的体育知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职生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社会实践准备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或项目。这样可以在兴趣推动下,调动创新的意识,实施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游戏竞赛等。透过各种形式的人际交流,一个学生的人格气质、心理特征很自然地显现出来,可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体育锻炼中,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式、启发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让高职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可以得到落实。透过这些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欲望,进一步推动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因此,在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不能成为职业教育的短板,我们作为高职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力争改变现阶段高职体育教学现状,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加优质的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东生 当前高职学校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
[2]施兴成 严秀兰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1,(3)。
[3]刘殊 试论新形势下体育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5,(21)。
论文作者:黄光健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高职论文; 体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