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生活艺术”——海峡两岸“民国经典阅读”同课异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峡两岸论文,民国论文,异构论文,艺术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和台湾“中华文化教育学会”从主题、选文、教师、形式等方面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磋商,于2014年12月联合举办了“民国经典阅读”同课异构活动。选择的文本是朱光潜的《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和夏丏尊的《生活的艺术》。本文是《生活的艺术》的教学实录及其评析。 易理玉:甫接获孙剑秋教授赴浙之邀,确定讲授《生活的艺术》后,我便走进书房,翻出沉寂许久的《文心》《平屋杂文》与《弘一大师传》。夏丏尊《生活的艺术》早已从台湾的教科书中消隐,为了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深究鉴赏,我只好在假日里一头栽进“国家图书馆”翻阅相关的论文与期刊,还请亲和力十足的诚品书局小姐帮忙打电话调购订书。 白马湖作家——这群20世纪卓然特立的风骨典范!当我仰之弥高,末由也已之际,台湾政治大学张堂锜教授博士论文书中数语,让我颔首微笑:“他们安静地思索、耕耘、蓄积,以清醒的姿态向时代发声,与喧哗对话,企图在‘远离喧嚣’的位置,以清音稀释时代的喧哗,以踏实取代人心的浮躁,以宁静削减人世的不安。” 像是一股心灵的清凉剂,蓦然,所有的躁动与焦虑息隐,于是,我调整视角,不以仰望大师的孺慕角度出发,改以看待“湖”水该有的平视角度,回归平实,抱持着和夏丏尊、弘一法师跨越时空做个朋友的心态,这才渐次走进了这一片纯白的境地,于繁华落尽处——体见真淳! 此文原本是夏丏尊为《子恺漫画》所写的序,然而选文剪去末段,只保留夏丏尊与弘一法师相处对应的段落,于是我决定课堂授课便无须将重心旁落于丰子恺,而以夏丏尊与弘一法师为主要的两股脉络,进而汇流于全文章旨“观照享乐”来设计教学节奏。 张全民:能在宁静的时光里,遇见散文《生活的艺术》,遇见文中的弘一法师,我的内心也像夏丏尊先生感动时的心境一样,充满了欢喜。弘一法师是我一生敬仰的人物,我敬仰他,因为他不仅是民国时期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更因他传奇一生中拥有做什么像什么的精神,尤其是出世后的那种淡泊坚忍的至高境界,隔着那么多年绵长的时光,始终震撼着我们现世的灵魂。 教语文有时也是一件很随缘的事情,遇见自己喜爱的文章,遇见自己喜爱的人物,遇见自己熟悉的情感,你竟会在备课和上课时把自己深深地融了进去。最好的备课,就是安静的阅读。我忙里偷闲,又让自己从喧嚣中挣脱出来,在图书馆里静静地阅读夏丏尊先生的《平屋杂文》,读民国文学史,读关于民国作家的文学评论文章,读弘一法师的生平传记,努力让自己的内心在进入课堂之前,得到足够多的浸润和启迪。 《生活的艺术》教学实录(一) 牛刀小试 寓教于乐 六人一组,孩子们入场时,桌上已然铺排好分组讨论与竞赛时可供书写的白板软垫及油性笔,一双双好奇而慧黠的眼眸,一抹抹期待与含蓄的笑容,是我们师生间美丽的初次照面。 一开始,我把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这首诗缺空的地方,叫同学们找出最恰当的词语补上。各组箭步竞奔,一张张小白板陆续贴在黑板上,好一群反应机敏兼荣誉感十足的孩子呵! 在老师的邀请下,一位清隽的男同学潇洒地站起高歌,全班在他的领唱下轻声和着……歌声中,我揣想着李叔同在浙江师范学院教美术、音乐时,那课堂也该是这样充满和谐天籁的光影吧! “听说同学们事先都预习过今天要上的课文了,好,接着老师要用分组抢答的方式,验收你们预习的自学成效。” 在此起彼落的抢答声中,我从文本出发,透过十五道题的提问,寓教于乐,先点拨出课文里一些须注意到的重要字词概念和文章主旨,也暗藏着某种观照玩味的能力。 疑义与析 沉潜涵泳 经同学们推举,现场两位同学将文中夏丏尊与弘一大师的四段对话,通过即席朗读、精彩模拟情境,班上上课气氛立刻被炒热加温。接着,我将课堂活动重心设定于同侪的讨论与分享,逐一抛出问题:“什么叫作生活?请为‘生活’下定义。什么叫作艺术?请为‘艺术’下定义。请举实例说明什么叫作‘生活中的艺术’?什么又是‘艺术生活化’?” 孩子们充分发挥联想力,讨论归纳,回答所及,兼容中西美学与史学。一位同学回答“把食物做得色香味俱全,便是生活中的艺术”,引发全场莞尔;另一组在众多例证中,特别引《清明上河图》说解艺术生活化的转化与连结,那幅北宋汴河美丽的繁荣景象,瞬间铺卷,赢得共鸣的掌声。霎时,我想到前往鄞州中学途中一再擦身而过的宁州博物馆,这座折射着丰富文化底蕴、呈现着泱泱大度精神的建筑,不也切切落实着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人文美感! “请简扼归纳:这篇文章,主要从哪些角度描写弘一大师?”“文中哪一句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请分析本文的文体。” 我尝试从文章结构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大处着眼,析理文脉。又引导他们在爬梳文本之后,试着去勾勒出作家与文章的风格:“这篇文章写作的特色和风格如何?” 各组分享的答案,极具一致性,于是我引杨牧《中国近代散文》推许夏丏尊乃中国近代散文记述类的前驱之语:“清澈通明,朴实无华,不做作矫揉,也不讳言伤感。”以此佐证并肯定孩子们精准的分析。孟子曾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于是我顺势简介白马湖四友与弘一大师,以及春晖中学的师生情谊,之后再拉回课文问同学:“从弘一身上,你看见什么样的人格特质?” 面对这样一位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的翩翩贵公子,竟尔抛却半生风月与繁华为僧,各组同学都能正向思维地点出弘一大师后半生处世的简朴,然而问及:“你愿意过着像弘一大师这样的生活吗?”全班却几乎全数摇头了。我永远忘不了席中那位独特的男同学举手分享他对这种生活不以为忤的看法,那清澈的眼神,抑扬有致的嗓音,活脱脱已然领悟超越物质生活而飞腾于精神生活的个中三昧,那神采,仿若弘一的薪传人,如此飘洒,如此静定,如此迷人! 课堂末,我以梭罗《湖滨散记》的一句话为弘一大师的人生抉择做结:“如果有个人的步调和他的同伴不一样,那是因为他听见不一样的鼓声。” 是的,唯有经过如此循序渐进的认知与思辨过程,我才得以逼仄出全篇文章的篇眼与章旨,让“观照享乐”不再只是一道测验题的答案,或只是一枚平面化的字词。当我们能渐渐体察并感知到这群白马湖作家是如何以其人格力量、审美艺术,形塑其人格理想与生命境界,我们才能学会在平淡或平凡中如何选择,如何和真正的自我对话,从而懂得让生命的特质自觉圆满,真正地享受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的快乐。 《生活的艺术》教学实录(二) 课堂先是以民国文学史为话题背景导入,投影上呈现民国众多著名作家的影像和名字,我以诗性的语言开始讲述夏丏尊先生的孤独,其实他在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巴金先生、朱自清先生等都曾在回忆文字里向夏先生表达了他们的敬意。 在学生的课前阅读感言中,都提到了自己出于阅读的感动而想了解弘一大师的愿望,也提到了对于课文中其他几个地名及词语的理解需求。课堂在导入之后,我先就抓住这个细节问题,围绕课文中“弘一和尚”“七塔寺”“白马湖”“叮咛”“莱菔”等几个词语的简洁而精当的解释,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走近课文,为课文的整体和深入感知提供了语境上的铺垫。 然后,我请谢诗琪等三位擅长朗读的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开头至“什么都了不得”。三位学生课前进行了精心准备,细细地揣摩了文中场景以及人物对话的角色、身份和心理,用真切的声音把现场的师生带回到了七八十年前那段感人的历史场景中。这时候,再来一起探究课文内容,时机便成熟了。课堂的第一个阅读思考活动设计也来自学生的课前阅读感言:“童一峰说:弘一和尚是灵魂的引路人。”请同学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课堂在这里走向一个小高潮,同学们分组讨论和发言,教师边倾听边和学生对话,边引导学生梳理文中关键词边板书,以此提示学生通过一个个重要的词语把握文中人物灵魂的重要特征及课文主题。 通过活动,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最终走向深刻。 这一颗伟大的灵魂也震惊和唤醒了另一颗灵魂,让夏丏尊先生深深懂得了生活艺术的真谛。然后,我让同学们齐读最后三节文字,并找出能够说明生活艺术真谛的关键句:“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略,这才是真解脱、真享乐。” 我从学生的课前阅读感言中选取了高春建、童晓辉等同学的精彩心得,和全班学生一起分享,并及时引出夏先生弟子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中的话,让学生对阅读思考活动的主题词“灵魂”的理解走向深刻。 在这个活动的最后环节,我板书了学生找出的呈现作者灵魂觉醒的几个关键词,如“惘然”“欢喜”“惭愧”“怃然”,并结合课文比较了“惘然”和“怃然”的区别,为下面语言体验伏笔。 至此,我们似乎完成了文章的阅读,其实,还没有完成。当了解了讲述的人物和故事之后,我们还没有涉及讲述的人是如何讲述的;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戏剧,讲述的风格和方式本身就具有力量。于是,我依然以学生的阅读心得为活动设计的依据,从《文学评论》中找到一段评论作为这堂课第二个阅读思考活动的话题。即请同学结合课文,或结合板书,分组讨论交流对于作品语言表现力的理解。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依然非常热烈。我趁机把话题引向深入:夏丏尊朴实的语言其实蕴含着一种更深的写作理想,他自称“平民”,建造的院落叫“平屋”,还说文章也只是写给“一般人”看的,显得再平凡不过了。但先生对于自己的风格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在《读书与冥想》一文中说:“高山不如平地大。平的东西都有大的涵义。或者可以竟说平的就是大的。”也许可以这么说,文如其人,读其文如闻其声、如晤其人,此乃文章的至高境界。《生活的艺术》是最朴实真切的文字向最朴实真切的灵魂的一场致敬,实现了文与质的内在统一。 夏丏尊的散文为我们在语言喧哗的时代重启了一条语言之路,一条通向灵魂的道路。它启迪我们保持一种率真,保持自己独特的自然天性和本真心灵。 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呈现春晖中学里的群贤雕像图片,总结道:我每次去精神圣地白马湖畔寻访春晖中学,面对着先生们的雕像,内心总是充满着感慨。在春晖,不仅仅夏丏尊先生,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俞平伯等先生都先后写下了一些平实的散文,后来称他们为白马湖派。关于白马湖派的语言风格,有学者评价说:白马湖散文作家群的作品风格——清澈隽永,质朴平易,从不矫揉造作,力求自然畅达。 最后,我让学生们再一次朗读文中倒数第二、三节,向白马湖派的精神领袖夏丏尊先生、白马湖派的所有作家致敬,向着民国时代远去的背影致敬…… 教师1:易老师,您好,我发现您这节课用了60分钟左右,当然,好课不必受时间制约的,这节课就这样。请问台湾一节课一般有多长时间? 易理玉:台湾高中每堂课50分钟,面对大陆一堂课仅40分钟的时间压力,加之以麦克风偶出状况,以及偌大的活动中心讲堂动线拉长,欲观测学生讨论状况或与学生贴近互动,便平添许多始料未及的位移时间。此外,鄞州中学学子落落大方,谈问所及,论述表意,酣畅淋漓,每每令我赞赏不已而与之欲罢不能,更遗憾未能让更多的同学快意畅谈。站在讲堂居高临下,只有自己才知道和自己规划中的理想教学,还有多少的缺憾与不足。 教师2:可以看出您为了这堂课准备了很多资料,花了很多心思,您能介绍一下课堂背后的东西吗? 易理玉:其实课堂进行期间,在“你对自己的未来追求或期望些什么?”的提问之后,我原本打算播放一段芬兰的影音动画《最后的编织》,以引导学生思索人生追求的终极价值,然而念及时间已迟而不得不临时割爱。 课程末,我除了发下夏丏尊《我的畏友弘一和尚》与丰子恺《我与弘一法师》二文,作为延伸阅读以参照学习之外,原拟以台湾“生活美学佳句百选征文活动”的佳作为例:“对天文学家而言,满天的星斗是美;对数学家而言,诡谲多变的公式是美;对考古学家而言,千古风霜的人物建筑是美。对我而言,咖啡不加糖是美,享受宁静的午后蝉鸣是美,认真地度过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更是美。”欲请同学以“生活的艺术”为主题,于课后进行短文创作,亦恐远距批阅作业不易而宣告放弃。 教师3:第一次到宁波参加这样的盛会,有何感想? 易理玉:尽管授课时间逾时而小有遗憾,我却又何其有幸,得以参与这场21世纪的教育盛会。教育是爱,是充满大智的爱,这份人间情怀、这份对教育大爱的执著与追求,隐隐辉映着当年白马湖作家群既可爱又可贵的人格魅力。一千多位老师汇聚成寒冬中的春晖,我们在宁静中热闹着,以真性情的人格力量,期望为教育临照出一片朗然! 教师4:张老师,我们在现场发现学生对于课文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阅读,请问你是如何布置预习的? 张全民:上阅读课,最理想而又最简洁的沟通方式就是先请学生课前阅读并写一篇阅读感言,写下自己的初读心得或困惑。一堂理想的课除了教师自身的阅读素养,还要深深地扎根于学情中,这样才能获得它的全部合理性。这时候,再来设计,课堂就在还没有展开之前已经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因为教师、学生、作品三方之间已经事先完成了一次对话,从而为课堂现场对话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铺垫。 教师5:与一般课堂的缤纷环节不同,您这堂课好像只有两大板块,设计初衷是什么? 张全民:这堂课除了必要的导入和收尾,只有两个主干阅读任务,旨在避免课堂碎片化。其中第一个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第二个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语言,这两个阅读任务的提出和设计都充分结合了学生的课前阅读感言,以学生的认识为起点,在开展时进行了深化,并始终紧扣文中的语言,沿着语言之路,师生一起抵达文本更深和更广阔的地方。 教师6:张老师,听了您的课,我受益匪浅,但也有一个疑问,您的课堂呈现了学生精彩的课前阅读心得,既然学生在理解上事先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那么这堂课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张全民:检查预习时,面对那一叠作业,你会发现什么样的观点都有,而且言谈都比较散,如果没有对于这篇课文、夏丏尊先生的《平屋杂文》以及民国文学史研究的深入阅读和独立判断,你一开始的梳理可能会显得不知所措,你甚至没法构建一堂课。因此,一个教师的教学力量就在于首先通过丰富的阅读和思考让自己站在一定高度上,而后才能小心翼翼地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那些闪光的东西,经过提炼整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精彩的呈现,同时还要凭借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合理的设计,通过更深层次的对话,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教师7:您自我评价一下教师教和没教这篇文章,学生对文章认识有差别吗? 张全民:譬如第二个阅读活动,学生在预习阅读中对语言风格只是点到即止,而我却通过对夏丏尊先生作品的完整阅读和风格把握把语言的品味提升到了哲理层面。而且,大家也会发现,无论是课堂导入时民国文学史背景的讲述还是收尾时白马湖派作家群以及他们语言风格的点出,都包含了我的一种课堂视野和教学用心。同学在评论文中说弘一和尚是灵魂的引路人,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课堂的引路人,不仅让学生表现出生命原本的精彩,并通过自身的精神丰富、独到的教学设计、互动的合作探究和深刻的课堂对话,让他们重新抵达一种高度。 这篇文章以弘一大师言行,说明“生活的艺术”——“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略,这才是真解脱、真享乐。” 本文具有鲜明的特色与风格: A.塑造人物,栩栩如生。作者透过对话,形塑弘一大师的和善与超脱:“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那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不要紧!天雨,我有木屐哩!”“每日走些路,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同样地,也展现了作者夏丏尊对弘一大师的敬重:“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罢?”“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这太咸了!”“那么逢天雨仍替你送去罢!” B.融叙事、论述、抒情于一体。作者透过对话与观察呈现弘一大师的风范,继而论述这样才是“生活的艺术化”,一般人无法有“艺术的生活”是因为受实利、成见束缚,真的艺术到处都有,随时可得,弘一大师即是实证。最后感慨至今不曾领略真滋味,即使想要将生活艺术化,但不十分有把握! C.全文肌理清晰,下面以图表呈现之: 如何教学这样一篇看似简单实则深厚的文章,张全民老师在这堂示范课的表现,真是可圈可点。他提供一个可模仿学习的典范,令人钦佩。以下分四点说明: 1.课程安排部分:一堂40分钟的课,呈现的内容是既丰富又颇有层次。首先在引起动机的部分,是从认识夏丏尊其人其书开始的;接着让学生阅读资料,以逐步认识弘一法师的身份及七塔寺、游方僧、挂褡、云水堂的含义。在朗读课文的段落时,也将重要字词进行说解,使得课程的进行流畅许多。 2.内容深究部分:虽然是传统式的座位安排,却隐含分组合作的精神,借由老师的提问,让各组前后左右能一起合作学习;请学生上台概括段落语词,以训练学生的摘要能力,等等,很值得肯定。 3.阅读思考部分:课程最精彩的地方是全民老师点出“在这篇散文里看见伟大的灵魂”“弘一法师是灵魂的引路人”,再引用三毛的话“用从容的灵魂化解生活的苦难”相印证。接着借由学生概括的语词,画龙点睛地指出“好”这个字,便是灵魂的通道,“好”就是具有童心的真! 4.总结——金线串珠:全民老师归纳全文时,清楚指出夏丏尊在文中的态度,从“惘然”“欢喜”“惭愧”“不安”到“怃然”,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寂寞灵魂被唤醒的历程”。将作者的深意,具体表露出来。 阅读就像是坐在作者编织好的飞毯上,一起遨游作者的心灵世界。而一位好老师则是教导我们驾驭飞毯,以最适合的角度,看见最美的风景。全民老师的示范课,让大家共同参与了弘一法师艺术般的生活,也融入夏丏尊观照领略的历程,真不愧为一流的语文特级教师。 聆听易理玉老师的课,犹如看清风拂过水面,自然、亲切,宛转成纹。看得出,易老师是一个真正被这篇文章感动的人,一个真心喜欢学生的人,一个把课堂当成自己生命场景的人。易老师自己不“炫技”,不“渲染”,不“作秀”,她只是一个朴实的穿针引线的人,一个以惊喜的语气鼓励学生的人,一个真正“平等的首席”。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真是台湾优秀教学的楷模。 为了更清楚地重现当时的课堂场景,我们不妨机械一点,把行云流水的课堂分解如下: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分别剖析: 1.教学思路:对文本的逐层理解。整堂课有很明显的9个环节。前三个环节相当于整体感知,求的是对文本的初步理解;4、5、6三个环节是对文本的深究,深究的方式是梳理、体验和概括,深究的对象是形象、角度、结构、语体;7、8、9三个环节由内到外,拓展升华,从文到人,从人到理,让学生领会到“观照享乐”这个生活哲理。教学的思路符合学习的思路,也契合文本的思路。这正应了叶圣陶所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2.教学材料:文外文内的沟通。选用文本之外的材料,重新建构教学内容,是本课重要特点。根据课堂观察和不完全统计,这节课教师一共引用了外围材料计有10种之多,类型有歌词、视频、权威的阐释、相关人物的生平资料、插图、挂像等,所起到的作用有引发阅读动机、整体理解文意、印证语体风格、知人论世、理解篇眼题旨等。虽然作用各有不同,但是运用时体现了高度的辐辏和有机的融合。这样的融合使文本和课堂呈现开放的结构,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等话题借此进入。 3.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和竞赛。整堂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两种:一种是小组合作和竞赛,一种是师生问答。前6个环节,大约40分钟时间,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推进课堂进程的,教师只是一个撩拨者和评判者;后3个环节主要是师生凭借外围材料发问深究,点拨理答。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点化者。为什么前后教学形式不一样?为什么前后教师作用角色不一样?原因是教学内容不同,前者是通过学生合作和竞赛可以解决的,后者是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对于“观照享乐”这一人生哲理,学生很难深入精准理会,这时候,外围的辅助材料和教师垫脚石般的点拨就成为必需。从课堂的主要环节来观察,教学的流畅推进和课堂的充满张力,跟分组合作学习和竞赛是分不开的,这正是佐藤学“学习共同体”理念的极好的实践。 4.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形式要素兼顾。教什么,这是一个很重要很被关注的话题。一篇散文,可以从言语形式角度入手,也可以从义理内容方面入手。从言语形式角度开发教学内容,可以有言语形式和言语风格,如感性、知性、个性等;表现方式和结构章法,如想象、联想、移情等;艺术魅力和艺术效果,如细节、意象、意境等。从义理内容角度开发教学内容,可以有语境和背景,时代背景和作者背景;对象和意义,描写什么和寄托什么;情感和经验,人生经验和即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读者经验的对接和升华。易理玉老师是把《生活的艺术》作为散文来教的,而且教学内容的开发是“双管齐下”,其中1、4、6三个环节是把言语形式作为教学要素的,其余部分是义理内容的阐发和弘扬。在教学现场,我们感觉不到两者之“隔”,倒是水乳交融,自然而然。 5.商榷:因体而教还是因文而教?这里的“体”泛指“文类”“文体”,“文”就是“文章”本身。“因体而教”和“因文而教”本不应该相对而言,因为“体”因“文”显,“文”因“体”立。但在处理教学时,往往有教师罔顾文章的文体特征和文类属性,天下文章一样教,有些则张冠李戴,把实用性文章教成文学性文章。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文体近视”:执教者不能把文章放在“文类”或者“文体”的视野中做有距离的“观照”,而一头撞进具体文章里头出不来。这样的教学我们姑且称之为“因文而教”。这次海峡两岸选定的民国经典《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和《生活的艺术》,前者属于学术随笔不应该有异议;后者选自夏丏尊《子恺漫画》所写的序言,以文序而言,当属实用性的文章。但是这两篇文章有鲜明的两栖性特质:感性与知性兼顾,实用和审美交融,学术与抒情结合;从语体风格上说,既非虚构又非实录,而是高度个性化的言语表达;从表现对象上看,兼有真实存在的言说对象(古松和弘一法师)和普遍意义的话题(对客观物的观照和生活艺术的感悟);从文章结构体制上看,材料、篇幅、结构、章法均非韵文和格式化的;从写作价值追求上看,以言、象、意、情、理、趣表达个人的人生经验、人类的情意和理趣。这种文体,学界称之为“中间文体”“复杂文体”“复合文体”“杂交文体”“模糊文体”“混合文体”“交叉文体”(出处略)。这种文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目前人们是“视而不见”或者“存而不论”,只习惯于把它归到文学类或者实用类中去罢了。从教学现场看,易理玉老师是把它当成纯粹的散文来教的,这是没有错的。我的意思是,除了散文这样的认识,我们能否把它作为一种中间文体来审视,发掘出本文里的“中间性”“过渡性”“混合性”“交叉性”的东西来呢?这是一种基于文本特点的设想,是一种目前没有人尝试也很难尝试的设想。如此高规格的教学,如果在这方面有所创举的话,那就不啻开拓了一个新的疆域。标签:艺术论文; 白马湖论文; 生活的艺术论文; 同课异构论文; 文学论文; 文化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读书论文; 李叔同论文; 文体论文; 夏乨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