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研究病人进行泌尿手术后留存导尿管时接受护理干预之后出现尿路刺激征的影响。方法:自2016年5月起一年之内,来院接受泌尿手术的病人选择我院收治的泌尿手术有多例,随机抽取120病人进行研究。同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人均接受留存导尿管的一般护理,然后观察组接受心理认知的额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的结果。结果:两组病人需要导尿管的时间、副作用出现的情况、情绪方面都不同。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病人接受了心里认知的护理之后,病人使用导尿管的时间明显变短,不易发生并发症以及焦躁不安的情绪,明显比开展常规导尿管留置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效果要好。结论:进行泌尿手术的病人在留存导尿管期间如接受护理干预,则改善病人的预后。
关键词:尿路刺激征;影响观察;留置导尿管
病人进行泌尿手术之后,采取导尿管的措施可以加快病人的康复。对避免尿潴留这一情况的出现也可以加强预防,因此该措施极为重要[1]。如果病人拿掉导尿管的话,不容易进行小便,同时小便开始的时间也会发生延迟。所以应该寻求高效的护理模式,为了探究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做了本次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首先制定研究对象没有出现自身原因不能够进行手术、凝血功能不全、心功能、肾功能、肺功能不全的现象则满足研究条件。从2016年5月起一年之内来院进行泌尿手术的病人中采取自愿的原则随机选取120名进行探究。然后随机将这120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士36人,女士24人,最大68岁,最小29岁,因此平均年龄(48.90±6.34)岁;观察组16人,女士14人最大69岁,最小30岁,平均年龄(48.98±6.56)岁。
1.2方法
进行导尿管的留置处理之后,病人术后的基本护理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将使用导尿管期间的须知告诉病人,避免意外的发生;
(2)对引流管进行定期的检查,从而避免导尿管发生迂回或者是堵塞而畅通的现情况。
(3)为了避免导管中尿液发生回流,因此医护人员要定期将病人导尿管中的尿液排放出来。
(4)消毒处理。护理过程中,如果病人大小便不小心溢出,医护人员要尽快把病人的尿道口清理干净,同时其周围的皮肤也要保持干净。
(5)引流袋也要实现即时的更换处理。
(6)定期冲洗病人的膀胱,冲洗液选取氯化钠的注射液。
(7)每半个月都要更换一次导尿管,从而可以降低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以上内容针对两组中的全部成员。除此之外观察组的病人接受心理认知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术前健康教育:根据病人自身的实际情况,比如年龄、学历、病史等来提醒病人需要注意哪些,做到病人能够完全认知自身的病情,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态,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2]。
(2)术前心理护理:许多病人在手术之前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和过大的压力。一旦病人出现消极的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心理安抚,缓解病人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除此之外也要提醒病人的家属注意对病人心理上的照顾。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导尿管的使用时间、护理的满意度、副作用出现的情况和病人消极情绪出现次数这几个方面的不同。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100分表示病人越满意。病人消极情绪方面的分数超过60分说明病人产生了消极情绪。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统计内容主要是两组病人在此期间的多个指标:副作用出现几率和消极情绪出现几率,导尿管的使用时间和病人的满意度。前两者和后两者分别采用计数和计量的方法,分别使用χ2检验和t检验。如果P值小于0.05表示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导尿管留置时间、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病人使用导尿管的时间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和对照组有显著的不同,并且此时的P值小于0.05,说明这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如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行泌尿外科手术病患的导尿管留置时间、满意度评分比较[n(%)]
3讨论
自律性不够强大的膀胱平滑肌,如果受到牵拉的刺激之后会出现反应。如果病人的尿管长时间处于开放的状态时,病人的膀胱就会表现出无张力的现象直到尿管的开放状态结束[3]。膀胱括约肌此时会失去舒张的能力同时进行规律性的收缩,从而致使病人的膀胱肌肉出现痉挛的现象,容量也因此缩小。去除导尿管之后病人极有可能产生尿潴留的情况,从而对病人的预后和恢复产生不好的影响[4]。
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健康上的教育,从而使得病人全面了解自身状况,使得病人更愿意配合治疗以及保持积极的情绪,这就是护理干预。主要目的是使病人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舒缓术后的急躁、不安以及易怒的情绪,让病人感受到周围世界的温暖,从而增强适应能力。通过最终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病人接受了心里认知的护理之后,病人使用导尿管的时间明显变短,不易发生并发症以及焦躁不安的情绪,明显比开展常规导尿管留置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效果要好。
因此,病人进行泌尿外科的手术之后,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之上,如果能够接受心理认知的护理干预,会使得因使用导尿管而出现尿路刺激的现象得到缓解[5]。
参考文献:
[1]周俊英,张楠,张付华,等.优化护理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8):3590-3592.
[2]杨树芳,阮赞丽,温华军,等.泌尿外科留置尿管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J].工企医刊,2010,23(4):78.
[3]钟琳.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18-19.
[4]李丽,王婷,孙志平,等.基于患者分类配置泌尿外科护理人力资源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2):216-218.
[5]祁之花.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在泌尿外科手术前后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46-47.
论文作者:曾来来,张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病人论文; 导尿管论文; 情绪论文; 手术论文; 时间论文; 泌尿外科论文; 膀胱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