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框架结构的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作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剖析了建筑框架结构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框架结构是目前建筑领域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科学的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不足,探讨出改良的对策,是加快建筑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
引言
框架结构具备良好的方便性与稳定性,在高层建筑中被广泛的使用,这促使了框架技术的进步与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平直的追求,建筑工程的结构也变得十分复杂,框架结构技术变得更加的精确化与先进花,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并促使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1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特点分析
当前建筑工程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朝着高层以及超高层的方向发展,而这个趋势给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特点带来了新的特点。高层建筑在竖向构件以及构成方面带来了逐层累积的重力以及载荷,这就需要较大尺寸的柱体以及墙体来支撑,给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带来了新的技术要求。与此同时,建筑的构件还需要承受地震载荷以及风载荷等荷载,而且这些载荷都属于非线性的竖向分布载荷,而且对建筑高度的敏感程度较高。以地震载荷为例,就层数较低的建筑而言,考虑这些建筑的荷载时一般只需要考虑恒定载荷以及部分动载荷,而对于建筑物的墙体、柱体以及楼梯等结构,一般不会予以严格控制,其他构件满足设计要求之后,对应的这些构件也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对于现代化的钢架支撑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在没有提出特殊承载要求的时候,不需要对柱体以及梁的尺寸加大,只需要增加板就能达到对应的要求。但是,对于高层建筑,解决上述问题还不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抗剪问题之外,还需要考虑抵抗变形以及抵抗力矩的问题。部分高层建筑的柱体、梁、墙体以及楼板在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考虑到结构的具体布置、特殊材料的使用,这样才能很好的抵抗较大的变形以及较大的侧向载荷。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
2.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做好焊接施工准备。在正式的焊接施工之前,应该根据对应的操作规范走好焊接试验工作;对进场的每一批钢筋都应该进行逐批次的自检。同时做好取样力学试验工作,在自检的基础之上还要对焊接的质量进行适当的抽查,尤其要对那些由疑问的钢筋做重点抽查,且需要对于各个试验和检查人员都应该进行专业技术的培养。
放样与下料施工。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年的放样以及下料过程中,都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这主要是考虑到焊接完成之后,在焊缝处将出现线性的收缩,且框架结构中的桁架、梁等在受到弯矩作用之后还将拱起。虽然其收缩和变形量将与其他各种因素相关,但是结合施工实践以及具体的实验来讲,通常需要考虑的收缩量一般是:当受弯构件的总长不超过 24m时,放样余量在 5mm左右,当总长在 24m以上时,放样余量则取 8mm。
2.2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基础模板安装。在完成垫层施工之后,应该每天定时的对水平基础依照轴线进行测量,利用基础平面尺量好各个需要的边线,并在各个暗柱角用油漆做好对应的标记,确保安装模板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各个控制边线将材料支柱固定,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模板的硬度以及稳固性,可以提高模板承受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施工负载以及施工载荷。而在基础侧模的安装过程中,还应该对垂直角度予以把握,尽量将安装偏差控制在 3mm的范围之内。同时,在垫层与模板的底部结合处应该用较细的水泥砂浆将缝隙嵌填严实,保证不漏浆。最后,应该在模板的上口拉通线进行校直,保证边线顺直。
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立杆是整个结构的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其立于坚实的平面之上,保证在安装好上层模板与支架之后能够承受对应的载荷,保证其不会被压垮。否则,不仅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体系不能逐层拿掉,而且一旦上下支柱在同一个垂线上时,整个结构体系将不能正常施工。加之整个支模工序都是按照对应的程序进行的,在没有对之进行完全固定之前,下一道工序是不能进行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脚手架使用的时候,不能够将主节点的横、纵向水平杆;横、纵向扫地杆以及连墙件拆除。
模板的拆除。模板在拆除的过程中要保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在后续支立的先拆,而最先支立的则最后拆;不承重、少承重的先拆,承重、承重大的最后拆掉;支撑部分先拆,方木模板最后拆。同时还应该将拆下的东西及时的运到安全场所,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使用合理的配比方式。在施工时,有效的、合理的配比方式能够提升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还能够降低材料的使用成本。要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应该配比好混凝土与水的比例,因为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与水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在配比混凝土时,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比例关系控制,并将水泥的用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混凝土浇筑。在选择混凝土浇筑方案时,应该先进行审批工作,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顺利实行。在进行浇筑工作之前,还应该对模板的位置、截而积等尺寸进行检测,要保证其与设计相吻合。
3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施工难点及改进对策
3.1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施工难点
钢筋混凝土是目前建筑行业运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它具有凝固性快、制作简单、原材料丰富、硬度强等特点。但由于混凝土在凝固时会受模板的湿度、天气情况以及外界温度的高低的影响,若是凝固环境恶劣,达不到最低施工要求,就会导致凝固过程中出现裂缝。裂缝的出现必然会降低框架结构的坚固性和荷重能力,并且对后期的装修和施工都会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严重者还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因此,避免钢筋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将其控制在一个施工要求允许的范围内,成为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难点,也是近年来,建筑行业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案的技术难点。
3.2 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常见难点的改进对策
控制混凝土的裂缝现象必须从浇筑前、浇筑中、浇筑后三个时期进行控制。(1)浇筑前。在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进行周密的部署,反复多次推算,将误差控制到最小。并跟根据混凝土的功能合理选用的原材料。结合气候情况控制好湿度,这样能提高混凝土与模板的贴合度,减少裂缝的产生。(2)浇筑时。要严格控制泥浆入模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要保证泥浆的粘稠度,并且要保证泥浆具有一定的温度,不然泥浆还未入模就接近冷却温度,这样的泥浆制作的模板极易产生裂缝。天气炎热时,要对泥浆进行物理降温,温度过高的泥浆入模后很难冷却凝固,这样会对后面泥浆的灌入和施工造成困扰。(3)浇筑后。施工团队要定时对已经入模冷却的混凝土做好养护工作。以及根据混凝土的冷却情况不定期的洒水,包括最后的拆模环节,都要严格遵循设计时间进行操作。
结束语
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使用框架结构,这些框架结构大部分是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它们具备良好的承载力,并且平衡水平较高,除此之外,框架结构还能够根据数量的不同,为高程建筑提供灵活的空间。在高程建筑中使用框架结构具备非常多的好处,因为框架结构安全性好、整体性好并且具备良好的防震效果。但是在建筑工程中运用框架结构需要控制好框架结构中使用的技术,这样才能够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侠.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3:46-47.
[2]张大卫.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6,11:141-142.
[3]顾志远.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5:131-132.
[4]凌小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2016,30:136-137.
[5]史洪玉.探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6:322.
论文作者:肖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框架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载荷论文; 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泥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