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加快,公路桥梁沉降是道路施工的常见现象,给车辆通行、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长此以往将会出现路面裂缝、雨水堆积、不均匀沉降。因此,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得到了重视,成为单位主要研究内容,不过还需制定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质量控制使路面沉陷得到缓解,保证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公路桥梁;沉降段道路;施工技术
引言
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一个地区发展富强的指导性思想,道路桥梁网络的完善程度与合理程度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道路桥梁施工工程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施工问题被暴露了出来,很多道路桥梁在通车不久就发生了沉降现象,导致了桥头跳车,甚至发生车辆侧翻等。这不仅对车辆的通行产生了不利影响,还阻碍了当地的发展进程。如何完善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减少沉降的发生,成为每一位公路桥梁施工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1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进行施工所存在的问题
1.1不合理的结构设计
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公路桥梁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相关的高度。因此在对公路桥梁正式开展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设计公路桥梁的方案,提升工程的总体质量,在正式促进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升,只有这样这个城市的发展才可以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公路桥梁的沉降问题是十分严重的,所以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整体效果。很多结构性的问题存在,公路的行车安全就会得到减弱。这不仅仅是因为施工人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有很大的原因是对公路桥梁个性化内容的思考力度不够。在施工现场勘探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当地的条件进行仔细设计,消除一系列安全隐患,让桥梁公路的沉降路面的消极因素逐一排除,保证建成后的行车安全。
1.2地基处理不科学
公路桥梁沉降主要表现为车辆跳车,给车辆通行带来不便,威胁人们生命安全。所以,做好地基施工控制是避免沉降的第一环节。施工时需做好软弱地基施工,为提升地基稳定性就要做好地基深度与范围控制。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钻孔深度与数量不符合要求,地基深度与范围测量偏差,为地基沉降埋下隐患。
1.3桥头搭板和桥梁伸缩缝之间的连接问题
桥头搭板和桥梁伸缩缝连接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桥头由于外界或人为原因出现沉降,桥头、桥面填土没有形成有效链接,存在一部分差异。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桥面会存在阶梯状缝隙,还有的连接处出现裂纹,会对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的速度造成影响,影响行车舒适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大型卡车或汽车经过的时候,车辆的重量会对道路桥梁施加很大的力,会损害到道路桥梁结构,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2加强公路桥梁沉降段道路施工技术措施
2.1将沉降段结构形式设计趋向合理性
施工技术的保证可以让施工项目能够得到提升。选用结构合理的施工方式,这样才能够让整体的施工效果符合设计的要求。在大多数施工环境背景下,需要结合施工的额路面进行处理。防水设施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在强度层面需要不断地提升。设计单位要对公路的施工现场进行有效控制,提前做好设计规划,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做好一定的处理。基本设计需要按照最佳的方案进行处理,在从施工的每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要将公路的沉降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设计水平的提升还需要从设计方案出发,再从施工的每一个角度中进行选择。沉降路段的施工要科学规划,根据现场条件才能够保障最后的施工成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合理处治桥头软土地基
我国对于软土地基处治方法常见的有清淤换填、抛石挤淤、超载预压、排水固结、高压注浆和桩基加固等。清淤换填和抛石挤淤适用于软弱土层较浅的情况,这两种处治方法便捷快速,成效明显。超载预压和排水固结适用性较广,可增强地基的抗剪强度,并通过地基土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同时保证了地基的延展性、减少次固结产生的沉降,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排水体的位置设置不当很可能会影响排水效果。高压喷射注浆和深层搅拌桩、挤密砂桩等桩基加固法可缩短地基固结时间,快速提高地基强度和承载力,减小路基工后沉降,加固效果优异,而且处治过程不影响路基填筑,且不影响周边环境和既有建筑物,但造价较高以及设计方法尚待进一步完善。对桥梁及路桥沉降段位置进行详细而全面的地勘调查、研究后,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地层结构,不同的气候条件及工况,可采用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改善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能,缩小路桥的沉降差。
2.3搭板设置施工技术
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需要首先完善搭板设置环节,其在很多方面会直接影响后期的工作效率,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施工设计要求,将其按照合理的方式设计。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以下内容:搭板工作的开展要避免简单化,在多个层面中合理规划,将工作中的综合效用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保证其最终的建设质量。其次,在进行搭板工作的倒角施工时,如果出现转动的问题,会直接影响之后道路路面的整体结构,所以,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要重点关注牛腿和桥台上端的位置设计问题,保证其能够在倒角模式中建设,这样才能保证路面和路基的结构稳定,同时也减少了公路路基受到损害的几率。最后,如果在进行连接桥头和搭板之间出现缝隙的时候,可以选用填充调料在缝隙的部分填充,这样就能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能够将防雨水渗透工作完善。一般在选用填充材料的时候,可以选用一些油浸泡的甘蔗板或者沥青、纤维等等,在将填充材料填充完善之后,还需要将一定浓度比的沥青倒灌入填充材料的位置上,这样就能够彻底的将其防水密封工作完善,保证之后的施工质量。
2.4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
在施工阶段,首先要对填充路基的土质进行筛选,要选择粘性较大,水分较低的土质作为原料,接着对该土壤进行除杂处理,并使用该土壤填充试验路段,并对实验路段的支撑强度、侧滑量、一体性、沉降量等进行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不断地改进填充土质的配比,直到达到施工要求为止。当前有很多成熟的桥台施工方式,但是不论哪种方法,都有其优势与劣势。水泥粉喷桩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技术,其施工的质量是较高的,但是其成本高昂,在采用时要权衡施工质量要求与成本限制。还有一种当前最常用的桥台施工技术,就是提前压实的方法。在采用提前压实方法前,需要借助准备阶段的数据,找出深层地质疏松的地区最先进行施工,以延长其碾压的时间,让道路和桥梁在充分沉降后,可以充分填实。简单来说,提前压实的方法就是在施工时,对桥台长时间施加压迫,将沉降的发生提前到施工阶段,当碾压导致桥台沉降后就同步进行填充,并再次碾压,当普通的滚动碾压无法起到作用时,可以使用敲击机械进行压实。在长时间的压迫下,桥台的密度将会不断增加,支撑强度也会不断提高,并且由于已经发生过沉降,再次沉降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从而达到防治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的目的。
结语
公路桥梁路基沉降作为施工主要研究内容,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单位给予高度重视,制定可行的方案防止沉降,具体而言,需要结合项目状态选择地基处理形式,科学设计搭板强度,做好台后填筑、沉降保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确保行车安全顺畅,保障人们出行安全。与此同时,企业也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带动交通运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刚.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湖北农机化,2018(9):47.
[2]张超伟,陈阳,杨富民,等.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8(11):232-233.
[3]康永兴.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J].交通世界,2018(31):124-125.
论文作者:张扬,王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桥梁论文; 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地基论文; 路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桥台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