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地解决数学问题论文_杨玲

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地解决数学问题论文_杨玲

杨玲(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第三小学校 四川 宜宾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042-01

从事数学学科教学二十余年,我发现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都比较薄弱。而数学具有它自身的学科特点:理性、抽象、逻辑性强,这就更需要学生静心思考,准确计算和动手实践,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策略意识和优化意识等。加之数学语言表达灵活而巧妙,很多学生很难把握问题核心,不能准确理解题意。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知所措。作为教师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解题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下面是我在实践中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做法:

一、加强学科整合,用“提主干”的方法解答文字叙述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将数学和其它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它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境,利用它来解决问题。”根据这一理念,我借用语文中的“提主干”来解决数学中的文字叙述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1: 48与15的差除85与14的和,商是多少?

首先我要求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提取句子主干:“差除和”。并引导学生分析“除”和“除以”的区别,“差除和”即“和除以差”。接着追问学生:和是谁与谁的和?差是谁与谁的差?这样让学生很快便能理清思路解答:

(85+14)÷(48-15)

例2:640 除以16与24的和,得数是多少?

有的学生在解答时,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题意,错误地列式为640÷16+24。这时我引导学生先提句子主干为:“640除以和。”并自己追问“和是谁与谁的和?”于是学生在自问自答中便把问题解决了。很快都能列出算式为640÷(16+24)。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学科间的整合,是一条优化教学之路,也让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广泛涉取知识,才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用倒数关系解决问题

例3:甲数×1/3=乙数×1/6=丙数×1/5,则甲数:乙数:丙数=():():()。

六年级的这类题目是让很多学生头疼的,我在教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引导学生利用倒数的性质,假设甲数乘1/3,乙数乘1/6,丙数乘1/5的结果分别为1,即甲数与1/3互为倒数,则甲数为3;乙数与1/6互为倒数,则乙数为6;丙数与1/5互为倒数,丙数为5; 甲数:乙数:丙数=(3):(6):(5).在和学生归纳出解题方法后,并加以适当的变式练习,以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再遇到这类题目时都能轻松解答,体会到掌握解题方法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用“五指法”解答有关长度单位的问题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二年级长度单位的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长度单位很抽象,学生对单位进率的掌握更是难事.我在教学时针对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五个手指进行教学:小手指代表毫米,无名指代表厘米,中指代表分米,食指代表米,拇指代表千米,大拇指和食指的间隔最大,表示进率为1000;而其他四个手指的间隔差不多,表示进率都是10,除拇指外,间隔一个手指的进率是10×10,即100,间隔两个手指的进率为10×10×10,也就是1000.

例4:1千米=()米 1米=()厘米 1米=()毫米

解答时提醒学生先看需要进行换算的两个单位,一边说出它们的进率: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进率是1000;食指代表米,无名指代表厘米,中间间隔一个手指,进率为10×10,即100;食指代表米,小指代表毫米,中间间隔两个手指,进率为10×10×10,也就是1000.学生在边看边说中,不但巩固了基础知识,还理清了解题思路。

我还常常让学生在空闲时伸出手指看一看,说一说各个手指分别代表哪个长度单位,以及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解答时提醒学生先看(看手指代表哪个单位),再说(说进率),后动笔。让学生在学习中手脑并用,既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各个单位间的进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五指法”教学,还可以迁移到以后面积单位的教学中。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有关近似值的问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已积累的生活实际中的人、事、物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或验证所学的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概念、思维、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让数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呢?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值后,我让学生用实际情况来检验是答案否合理,合理即正确。

例5:一批布有34.5米,做一套儿童装需要2.2米,这批布能做多少套儿童装?

有的学生列式解答为:34.5÷2.2≈16(套)

这时提醒学生注意联系生活,剩下的布能做一套完整的衣服吗?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保留近似数呢?学生很快便能明白用“四舍五入”法不符合实际情况,只能用“去尾法”保留近似数,即 34.5÷2.2≈15(套)

例6:做一套儿童装需要用布2.2米,要做16套儿童装至少需要多少米布?(得数保留整数)

学生解答为:2.2×16=35.2(米)≈35(米)

这时提醒学生想想,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只有35米布,够做16套童装吗?那怎么办?我们该选用什么方法保留近似数才恰当呢?学生在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后,便知道这时该选用“进一法”才恰当。 即2.2×16=35.2(米)≈36(米)

我让学生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检验答题后,他们都能准确地选用合理的方法保留近似数。这样就使学生不至于把生活和数学孤立开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深刻体会到“数学即生活 ”。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教给学生以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研读教材、广泛涉取知识、善于引导学生总结,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数学语言,从而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论文作者:杨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地解决数学问题论文_杨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