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两重性--兼论科学社会主义与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关系_科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两重性--兼论科学社会主义与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关系_科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两重性质——兼论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想社会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两重论文,性质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具有科学性质,而且具有价值性质,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人们通常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正是这两重性质的具体化。这两重性质的深层根据藏存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实践唯物论哲学的世界观中。马克思主义赋于社会主义以科学性后,并未抛弃社会主义学说原有的价值性质,而是注入了时代的内容,使之成为可行性的科学理论。

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应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念。实践的基本出发点是理论的普遍性质的根基,因此,分析应从实践的特性开始。

实践活动的两个实体要素就是主体和客体,由此决定了人类实践有两个出发点:第一个出发点是人,这是实践活动何以开展的出发点,也是实践活动如何进行的出发点;第二个出发点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这是实践活动的现实前提和基础。实践活动的两个出发点,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活动的两个尺度理论的体现。

理论活动是从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的,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这种独立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但理论毕竟是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环节和要素。实践活动的两个出发点决定了一切应用理论都具有明显的两重性质。实践的第一个出发点是人,人是实践活动的自觉实体,不同于一般的物质运动的特点是: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首先是对人的需要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总是具体地历史地反映人摆脱自然、社会关系对人的束缚的要求,使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得到升华,从中获得自由和解放。指导实践的理论一定要包容主体对于客体的现状的否定性评价和理想客体的追求和设计,包含客体对于主体的利和害关系的意识。这就是说,指导实践的理论必须反映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有了这种价值意识,才能制定明确的实践目标。这里,我把理论揭示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称作理论的价值性。实践活动的第二个出发点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实践的物质条件和对象。要达到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目的,必须首先正确地认识客体特性、本质和运动的规律性,形成反映客体现实的知识,指导实践的理论一定要包括这种知识,有了这种知识才有可能保证实践获得成功。这里,理论揭示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特性便是理论的科学性。

实践活动的结果要求达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这种统一是一种自觉性的统一,所以其焦点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一方面,客观性的内容反映到主观之中,主观的空虚性得到充实;另一方面,客观的自在性得到克服,使之具有了主观的形态。实践结果的这种直接现实统一要求观念在实践之先作好这种统一的预演,在观念上,这种统一的现实内容就是主观愿望、理想和对客观现实的映象的统一。这种统一是通过克服二者的对立而达到的。一方面,主体要正确地认识客体的现实状态和变化规律,另一方面主体要意识到自身的需要。前者构成理论的科学认识,后者构成理论的价值意识。由于客体的自在性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的需要意识便只能以单纯的愿望和理想形式而存在,这就造成了理想和现实映象的对立。理想和映象的对立往往处于这样三种情况之中。其一是认识虽然造成了客体的映象,但是没有把握住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理想不能在现实中得到实现。其二是认识已经较准确地把握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但还找不到客体的属性、规律对于主体的价值意义。其三是认识正确地反映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也懂得了客体的属性、规律起作用的性质与主体的价值关系,但是还找不到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把主体的理想、愿望和客体的映象统一起来,造成客体的应然状态。当理想和映象处于对立阶段的第一、三种情况时,观念所能做的就是充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态度,以及主体自身的美好愿望和客体的应然状态。这里,对现实的批判无非就是所谓的价值评判,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无非就是所谓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的评判和价值追求是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但也是主观的片面性的表现,因为价值追求还不能够以科学认识作为自己的现实手段来使自己得到实现。

主体不会满足于理想和映象的对立,其主观能动性会起来努力克服这种对立而达到二者的统一。在理想与映象统一的过程中,映象会消除理想的单纯的、抽象的主观性,理想也会观念地改造映象对客体现实性的依附,消除其对客观现实状态的自在性和异己性。愿望、理想与映象统一的结果,创造出观念的存在,这种观念已不是一种单纯的主观愿望和理想,而是经受过客观规律洗礼的实践观念。这种观念存在也不是现存事物的模写,而是未来事物的预设,是注入了主体理想的应然状态。当然,观念上的这种统一还是抽象的,但是,没有这种抽象的统一,就没有实践结果的具体的统一。

理想与映象的统一实质上就是理论的价值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时,主体的价值追求已经是以关于客体的科学认识为基础的愿望和理想,按照符合客体运动规律的方式设置现实可行性方略,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般说来,理论、意识都是具备了价值性和科学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具体的理论、意识或每一意识形式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必然具备这两重性质。可以有纯科学性的知识,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就是一种纯知识,也可以有纯价值性的意识,宗教观念就是这种意识。但大多数意识形式都具有价值性和科学性这两重性质,因而获得或多或少直接指导、参与人们实践活动的资格。单纯的科学性知识不可能激发起人们实践活动的动机,仅仅按客观规律办事是不存在的,为真理而斗争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有意义,从实践的整体上说,真理不是最终目的。单纯的价值意识也不可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践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因而必须尊重科学。不过,在理论、意识范围以内,人们可以做出一些非常奇特的事情,它可以把科学性的知识和价值性的意识分割开来,让两组人去分别做这两种不同的工作,但直接参与实践活动的观念意识不可不同时具备价值性和科学性,这是由实践活动的两个出发点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应用性理论,必然地具有价值性和科学性这两重基本性质:一方面,它是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需要的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它向人们证明,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合规律的结果。并且,它把人们的理想表达置于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之后,又找到了社会主义由观念变为现实的可行性道路。社会主义的两重性质是社会主义学说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获得和展现出来的。

从理论的两重性质看,一般理论的形成过程都经由了这样两条基本道路:其一是从价值评价和价值追求发展到科学理论;其二是从科学理论发展到某种应用理论而成为一种价值观念。当某一学说、信念、理想首先获得较多的价值性质,而后才获得科学性质的时候,它走的是第一条道路。没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冲动,就不会去发明望远镜和电报,冲动仅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是主体的单纯愿望,只有依靠光学和电学,价值追求以科学作为后盾时,理论才获得它的完备性。当某一理论首先获得科学性,而后才获得价值性的时候,它走的则是第二条道路。激光理论尚依靠实验室的激光技术操作时,它还仅仅只有科学的性质,一旦激光技术投入实际的应用过程时,例如发明激光手术、激光测距仪等时,这一理论便获得价值性质。

社会主义作为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学理论,走的是第一条道路,是从价值评价、价值追求到科学认识的道路。当社会主义学说还处在我们现在称之为空想阶段的时候,它正是处于价值评价和价值追求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才把这一学说奠基在对社会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上,才使这一学说有了科学性质。

人道主义是一种价值学说,并且是以价值原——人为主旨的哲学思想。16—19世纪初的社会主义正是一种把人作为出发点的社会主义学说。这种学说看到了它所处时代社会矛盾的种种表现,感到这种社会太不平等,太不符合人性。这种理论要求社会能满足人、人的天性需要、人的自然原则。在此意义上,可以把这段时期的社会主义叫作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

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是16—19世纪初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最早的社会主义者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给穷人带来的悲惨命运。这些批判从总体上看并不是建立在对社会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上的,这些社会主义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立在价值的基础上的。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评是从人出发,从主体的要求出发的,是对这种社会制度的价值评价。

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设计是这种社会主义理论的另一主要内容。这些构想和蓝图的共同点就是人们生活的幸福,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国家成为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有的社会主义者甚至把它们的理想付诸示范性的试验。这些社会主义的美好构思和精心设计的基础是什么呢?这个基础显然也是价值。他们从人出发,要求有符合人的要求的理想环境,他们憧憬未来,为美好理想而进行艰辛的笔耕和顽强的战斗。他们奋斗的动力正是价值的追求。

理性论是19世纪初叶以前的社会主义者用以说明历史的普遍的理论武器,虽然和其他启蒙学者一样,社会主义者也求助于理性王国,但社会主义者的理性王国与启蒙学者的理性王国在内容上是很不一样的。一般启蒙学者的理性的实质和归宿只能是资产阶级中等市民的理想化的悟性。而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则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的理想化的悟性,理想化的国家制度也是无产阶级的理想化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公平思想、平等观念,对正义、自由的看法,消灭剥削和压迫,建立公有制的愿望和方案等,都是社会主体对社会客体的理想存在的热切向往。他们提出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目的,以便指使人类的社会活动,使社会的未来环境满足人类的愿望和理想,使社会客体运动的结果符合于预设的价值目的。

当社会主义的理论尚处于价值评价和价值追求阶段,从而获得自身的价值性质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它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这种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不时闪烁出科学思想的火花,而且其整体进程说明,它是越来越接近于科学的入门处的。当德萨米的共产主义理想问世时,它已经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共产主义了。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其中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才真正使社会主义理论获得科学性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从而证明了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客观历史进程的必然。同时,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目标的现实手段和道路,这就使社会主义从单纯的理想设计转化成实际的运动,并进而成为实际存在的社会制度。

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16—19世纪初的社会主义仅仅获得了价值规定,所以,它实际上是对社会客体的一种价值意识,而非事实认识。这种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它只能是社会主体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或其先驱)对社会客体的切身体验、感受的提炼、升华。它要说明的是作为社会客体的现实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人特别是对于穷人的价值意义怎样,它要揭示社会客体对于人的利与害的关系。因此,这种社会主义的目的实质上就是一定的价值目标,是从主体出发对社会客体的应然性欲求,它进行社会制度的构想、社会法律的拟定、社会规范的设定等,唯一的尺度就是主体的内在价值尺度。

16—19世纪初的社会主义的过错并不在于它是一种从人出发的社会主义,是首先获得价值性质的社会主义,而在于它单纯地从人出发,在于它仅仅停留在价值意识之内。它缺失的是从实际出发的事实认识,它没有对社会历史特别是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作出本质性的揭露。因而没有获得对社会客体自身状态的认识,即没有获得科学性质。

马克思主义从现存的社会实际出发,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之后,使社会主义理论获得了科学性质。但是,这种科学性质的获得并不排斥社会主义原有的价值性质。在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中,科学性以价值性为前提,有了不懈的价值追求,才会有客观地认识社会的动机,才能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以往的社会主义的价值性质得到有改造的保留,并与科学性质历史地、具体地得到统一。

当然,社会主义理论在灌注了科学内容以后,价值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往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是整个人类,其价值性质也具有最一般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从时代的实际出发,赋予价值性以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它把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首先诉诸于无产阶级,使社会主义的运动具备了现实的主体力量。平常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这里的阶级性实际上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特殊价值性。不过,这种特殊的价值性质只具有手段的意义,它并不具备目的意义,而一般的价值意义才具有最终目的的性质。人类解放是阶级解放的归宿。马克思主义同以往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以往的社会主义理论找不到理论自身得以实现的主体、道路和手段,但是二者的价值目的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以前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社会主义以资本主义社会客体对社会主体的价值关系为对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不仅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个价值对象来考察,而且把它作为一个事实对象来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产生、发展的规律。以往的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全面的价值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不只停留在好坏、善恶的评价上,而是更进一步,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来面貌,把以往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坏、恶的谴责置于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变单纯的价值批判为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统一。以往的社会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仅是一种价值目标,是主体对于纯粹的善的单方面向往,因而绝大部分构想只能是空想,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把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建立在对现实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它不仅追求善,而且以真作为善和美的根据,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科学性和价值性是相互对峙的,但又是彼此交融的。

二者的对立是深藏在它本身的理论体系中的,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客观的经济规律冷酷无情地决定着社会的总体进程,在直接的应用社会主义学说中,无产者及其政党的热切追求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热切的追求不可能把冷酷的经济规律消融,冷酷的经济规律也不会把热切的追求扑灭。理论若无客观的经济的分析便失去其科学的基础,热切的追求就只能陷入空想。同样,如果未能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要求,理论便会失去其应用价值,而只能供少数学者去品味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仅仅只是科学的理论,不仅仅只是揭示客观对象的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同时也是逻辑地阐发主体要求的社会理想,它并不企图消除理想的成份而变成纯科学,就象以往的社会主义牺牲了科学性而把社会主义变成了纯理想一样。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无需消除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对立,相反,它正是在揭示这种对立中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两重性质又是彼此交织,相互统一的。从社会客体出发,社会主义理论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与此同时,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示了无产者与资产者的真实关系,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第一实践主体——无产阶级。从社会主体出发,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了无产阶级的生活、生产状况,揭示了他们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现这个阶级有自发的社会主义倾向,是所有社会成员中最革命的阶级。与此同时,通过对工人所从事的实际革命活动的考察,建构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理论。在社会主义理论中,无产阶级革命论、无产阶级专政论、战略策略论等便是和无产阶级的实际运动直接相结合的理论,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的理论。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把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同时又不惜花费极大的精力,排除各种干扰把社会主义理论灌输给无产阶级的求解放运动。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空想,缺乏科学性质,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并未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具体的历史的途径和手段。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它是通过一系列概念和原理反映社会客体某一具体行程的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它同时也是人们,首先是无产阶级的一种主体自我意识,是对一种理想状态的热切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认识现实社会的知识成果,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体意志、需要的逻辑表白。社会主义理论追求的是社会发展的真理,但同时也追求至善的美好境界。社会主义学说是反映现实的理论,同时也是一种信念。就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来说,就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来说,它比较接近反映物与物的关系的科学,就社会主义是一种信念,追求至善而言,它又比较接近只讲信仰的宗教。但社会主义是同时具备了双重性质的,它以刻意揭示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为手段,以追求社会发展的应然性为目的,这使得它和只追求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的纯科学相区别,它把信念和理想置于科学知识基础之上,这又使得它和宗教相区别。

马克思以后,社会主义理论在有些社会主义者那里被严重片面化了。两重性质的遭遇是完全不一样的,理论上科学性被片面夸大,甚至成为唯一的性质,价值性则几乎被人遗忘了。因此,在实践领域,价值性就会盲目地起作用。尽管理论上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但社会主义的实践却往往过多地从人的主观愿望出发,反复出现“左”的错误倾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主体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建设无法驱逐的怪魔,只有承认它的应有地位,研究它和真理性在不同时代的具体内容,找到二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途径,才能不断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新问题。

标签:;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两重性--兼论科学社会主义与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关系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