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初三大思想家对李贽的批判——兼谈早期启蒙思想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初论文,三大论文,思想家论文,思想论文,李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02)06-0056-05
明代思想家李贽和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同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都为启蒙思想的发展贡献了智慧。但是,明清之际,李贽却遭到三大思想家的无情批判。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与民彝相抗,是“惑人心者”,[1](P891)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2](P636)顾炎武则称李贽为“小人”,认为“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3](P668)黄宗羲虽然没有像王、顾二人那样严厉指斥李贽,但他没有在其所著《明儒学案》中为李贽立学案,而《明儒学案》向来是重视学术研究中的“一偏之见”和“相反之论”的,[4](P18)由此也可见黄氏对李贽的态度。作为启蒙思想家的李贽,为什么会遭到同样是启蒙思想家的后人的如此无情的批判呢?对此,我们要认真反思。实际上,三大思想家与李贽的分歧,主要集中在理欲观、佛禅观、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这三个方面。而这些分歧的产生,又是和社会历史的变迁、学术渊源的不同紧密相连的。同时,在这种分歧的背后,又可看到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一些特点。
一
理欲关系问题是宋至清思想史上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启蒙学者多为关注的问题。三大思想家之批判李贽,较为突出地就表现在理欲观的分歧上。
在理欲问题上,李贽充分肯定“人欲”,根本不承认有所谓与“人欲”相对立的“天理”。他认为穿衣吃饭这种人们的物质欲望就是“人伦物理”之“天理”,并非在此之外别有一“天理”存在,他在《焚书》卷一《答邓石阳书》中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既然如此,就不应“灭人欲”,相反,还要使“人欲”得到充分满足,即他在《明灯道古录》中说的,“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李贽所谓的“人欲”,是一种“私欲”,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5](P344)种田、持家、从学、做官,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一般人如此,圣人也是如此,趋利避害之心,人人相同,“趋利避害,人之同心。”由此,李贽还进一步解释了义利关系,指出“正义即是谋利”,“夫欲正义,是利之也。若不谋利,不正可矣。”[5](P344)李贽认为,利之所在便是义,利在义中,正义的目的就是因为有利可谋,否则正义也就没有意义了。李贽将人欲等同天理,并充分肯定人的私欲,主张私欲即为公利,认欲为理。这是和程朱理学排斥私欲的“天理之公”与“圣人无我”的禁欲主义相对抗的。
三大思想家对此的认识与李贽的差别是很明显的。我们先看王夫之。首先,王夫之认为人的物质欲望与道德准则都是人性的当然内涵,声色臭味与仁义礼智不相悖逆,“有声色臭味以厚其生,有仁义礼智以正其德”,“仁义礼智之理,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可谓之为性。”[2](P121)人性就是理与欲的统一。其次,王夫之虽然认为天理人欲均为人性所不可缺之内容,但他并没有像李贽那样将人欲等同天理,而是认为二者不可互替,“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异情者异以变化之几,同行者同于形色之实。”[1](P837)第三,王夫之反对禁欲主义,但也反对弃理纵欲,主张以理制欲、以理统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亦废”,[1](P255)不以理制欲,人欲横流则成灾,完全抑绝人欲,则理也缺乏存在的基础而必遭废止。“倘以尽己之理压伏其欲,则于天下多有所不同;若只推其所欲,不尽乎理,则人己利害,势将格。”[6](P640)再者,王夫之提倡“公欲”,反对“私欲”,认为只有“公欲”才合乎天理。“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矣。”“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则公矣”。[2](P406)主张存公欲去私欲,这和李贽倡导“私欲”是很不相同的。正是在这些方面,王夫之指责李贽“与天理民彝相抗”。[2](P648)王夫之既肯定了人的正常生活欲求和追求功利的合理性,也针砭了由于取消一切道德规范所导致的社会病态,其分“公欲”、“私欲”,有勉励人们为“公利”和高尚事业奋斗的积极意义,也不难看出这一分法和朱熹分“物欲”、“私欲”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
顾炎武也认为自私自利是人之常情,“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7](P14)“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也。”[3](P92)他还指出,追求私利的人欲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否认,“有公而无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至训矣。”[3](P92)但顾炎武探讨理欲问题的归宿是在“理”与“公”上。对此,他提到制度层面上进行论述,指出为政之道在于充分满足个人私欲的基础上形成“天下之公”之“天理”。“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3](P92)他的“寓封建于郡县”的政治设想,就是要把郡县治理与郡守、县令的个人私欲联系起来,通过对私利的承认,有效地促进社会公利的形成。顾炎武希望统治者要能因私而成公,“圣人者因而用之,用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而天下治。”[7](P14)顾炎武承认“私欲”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学宗程朱,受程朱思想的影响是明显的,他反对禁欲,也反对纵欲,尤其反对私欲的膨胀,在顾炎武这里,满足人们“私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公利”,落脚点在后者。而李贽的落脚点在前者。正因如此,顾炎武批评钟惺、李贽,借别人的话指责他们“公然弃名教而不顾”,“败坏天下”。[3](P668)
黄宗羲认为利己乃人之本性,“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后世君主视天下为一己之私产,而侵夺了民众的私利,“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8](P2)并从这个层面上批评了君主专制。但是,黄宗羲承认人的私欲的合理性,是有限度的。他反对人欲泛滥,将“人欲”界定为“一人之私”,“人欲是落在方所,一人之私也。”[9](P153)那么,在这一己之私的人欲的流行中就不可能有天理的体现,天理与人欲是完全对立的,“天理人欲,正是相反,此盈则彼绌,彼盈则此绌,故寡之又寡,至于无欲,而后纯乎天理。”[9](P153)他还狠狠批评了好友陈确“人欲恰好处即天理”的命题,认为“必从人欲恰好处求天理,则终身扰扰,不出世情,所见为天理者,恐是人欲之改头换面耳”。[9](P153)黄宗羲对一己之私的人欲如此深恶痛绝,并如此严格地区别天理与人欲,除了他思想中尚存理学之痕迹较多之外,还与他的君子小人之辨有关,他以为君子无私欲,小人有私欲,表现了对小人的痛恨。李贽提倡私欲,自然是黄宗羲所不能同意的。
总之,李贽在理欲观上认欲为理,人欲即是天理,个人私欲即是公利,否认一切社会规范。三大思想家虽然也都承认人欲存在的合理性,但同时又都注意以理节欲,认为人欲的发展需要一个度,过犹不及,均非正常。他们对“私欲”,尤其深恶痛绝。
二
从学术渊源上看,李贽是王门后学、泰州学派第三代传人,治学的路子是心学。王学后人,流于禅者甚多,李贽便是其中之一,他治学出入佛老,晚年更是事佛有加,甚至落发为僧,摒弃世俗人情,走向极端狂禅。这些,是三大思想家最为反感的。
三大思想家学术传承不同,但却一致辟佛。李贽的狂禅,更使王夫之深恶痛绝。王夫之认为,老庄、申韩、佛教为古今三大害,“古今之大害有三,老庄也,浮屠也,申韩也。”[10](P580)他斥佛教为“异端”、“禽兽”,佛教的所谓六业轮回及善恶报应是“废人道,乱天纪”。[11](P236)在他看来,王阳明之学有严重禅学倾向,“姚江王氏阳儒阴释,诬圣之邪说。”[2](P10)其一传而为王艮、王畿,再传而为李贽,“恬不知耻,而窃佛老之土苴以相附会,则害愈烈。而人心之坏,世道之否,莫不由之矣。”[12](P1246)特别是李贽,“合佛、老以溷圣道,尤其淫而无纪者也。”[2](P26)
顾炎武反对陆王,修正程朱,批判空疏学风,号召人们做实实在在的学问。他通过比较孔子学说和心学,揭露了陆王心学的禅学实质,借黄震的话说:“孔门未有专用心于内之说也,用心于内,近世禅学之说耳。”[3](P653)赞同黄震对心学的斥责:“近世喜言心学,舍全章本旨而独论人心道心,甚者单摭道心二字,而直谓即心是道,盖陷于禅学而不自知,其去尧、舜、禹接受天下之本旨远矣。”[3](P654)顾炎武一生致力于恢复儒学之正,剔除后儒附会在原始儒学上的“异端”之说,佛学便在辟除之列。他声称自己“生来不读佛书”,[7](P242)以示不与言佛者同道。他骂李贽为“小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李贽承绪陆王,不仅倾向于禅,而且皈依佛门,溺于禅教。明万历间礼部尚书冯琦上言,称李贽“惑世诬民”,指责李贽“背弃孔孟,诽毁程朱,惟《南华》、西竺之语是宗是竞。以实为空,以空为实,以名教为桎梏,以纪纲为赘疣。以放言高论为神奇,以荡轶规矩,扫灭是非廉耻为广大。[3](P661)这是顾炎武深表赞同的。
从学术渊源上看,黄宗羲与李贽同是王学传人,但黄氏却没有在《明儒学案》中为李贽立学案,个中原因,也在于李贽偏离师说,走向狂禅,而黄宗羲却是要修正王学,极力剔除阳明心学中的禅学成分,二人的分歧非常明显。清初,由于学术传承的不同,王夫之、顾炎武均有将姚江王氏之学归为禅学的倾向,企图将阳明心学排斥在儒学之外。但在黄宗羲看来,阳明心学不是禅学,但心学末流多流于禅的现象是存在的。在《明儒学案》中,他努力揭露王学末流的禅学倾向,亟辩儒、释界限。他说:“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泰州、龙溪时时不满其师说,益启瞿之秘而归之师,盖跻阳明而为禅矣。……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龙蛇,传至颜山农、何心隐一派,遂复非名之所能羁络矣。”[4](P703)从《明儒学案》我们可以看出,在心学“是禅”、“非禅”的问题上,黄宗羲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其一,他反对人们将王氏后学的流弊加到阳明头上;其二,王氏后学中有些人背叛了阳明之学,基本点转移到佛禅的立场上,应尽力排击;其三,有些人受禅学影响,但基本点仍在儒学。黄宗羲对佛教极为反感,多处揭露佛灯、舍利、地狱等神道的虚伪性。他认为佛教的轮回说抹煞世间之伦理,断绝孝亲之观念,“伤害天理”,[8](P158)是邪说之首,要“投巫驱佛”。[8](P41)李贽是狂禅,在黄宗羲看来,他的基本立场已转到了禅学上,已不能再算作儒者之列。在《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中,黄宗羲为李贽好友焦、耿定理以及李贽师友耿定向、王畿、罗汝芳、潘士藻等人都立了学案,彰扬他们的思想,而独独漏掉了李贽,这不是偶然的。黄宗羲曾分析过耿定向与李贽的思想分歧,从中我们多少可以窥知一些黄氏不为李贽立学案的原因。他说:“先生(指耿定向)因李卓吾鼓倡狂禅,学者靡然从风,故每每以实地为主,苦口匡救,然又拖泥带水,于佛学半信半不信,终无以压服卓吾。”[4](P815)李贽是狂禅,又做了和尚,自然被排除在总结明代理学发展的《明儒学案》之外,耿定向诸人受禅学影响,“于佛学半信半不信”,基本立场尚未脱离儒学,故有立案之资格。
三
清初三大思想家批判李贽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同。李贽评价历史人物,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敢于冲破成见,对一些遭人非议的历史人物进行了重新认识。如他在《藏书》中为商鞅平反,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卓文君为善择佳偶,武则天是圣后,特别是对于五代时期一生事四姓十君并耶律契丹的冯道倍加称赞,称其为“吏隐”,能将百姓之存亡置于君主和自身的荣辱之上,在保身的同时又使百姓免遭涂炭之苦。对于他的这些看法,特别是他关于冯道的评价,是清初三大思想家断不能同意的。
清初三大思想家身处明清易代之际,“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清王朝“以夷变夏”,使得他们承受了巨大的亡国哀痛。他们富有民族意识,以保持“气节”相砥砺,誓死不仕清朝。特殊的历史时期使他们在看待历史人物时有着与李贽截然不同的视角。
王夫之一生崇敬民族英烈,以刘琨、岳飞、文天祥等忠节之人为楷模,鄙视与唾弃变节仕二姓之败类,尤其耻为五代的冯道。“冯道身为宰相,旦此夕彼,如失节之妇,二十年而五适人,人皆得而贱之。”[6](P1147)这样丧失大节的人物,李贽却要倍加赞扬,这是王夫之所不能容忍的,他说:“自古小人淹没宠利,不恤君亲者,即无所不至,未敢以其所为,公然标榜,与天理民彝相抗,其良心固尚不尽亡也。自龙溪窃释中峰之说,以贪嗔痴治戒定慧,惑世诬民。李贽益其邪焰,奖谯周、冯道而诋毁方正之士。时局中邪佞之尤者,依为安身之计。猖狂之言,正告天下而无复惭愧。”[2](P648)他认为李贽奖掖冯道,是故为“奇诡”之言,“褒其所不待褒”,“贬其所不胜贬”,不但起不到彰扬君子、贬抑奸邪的作用,而且将人误导,其危害世风,无异于洪水猛兽,他说:“若近世李贽、钟惺之流,导天下于邪淫,以酿中夏衣冠之祸,岂非逾于洪水,烈于猛兽乎。”“人心以蛊,风俗以淫,彝伦以,廉耻以堕。”[10](P1111)
黄宗羲研究历史也着意于表彰忠烈,高扬气节,尤其对仗节死义之士,守节不仕之民给予大力表彰。在他看来,忠义是“天地之元气”,和平年代,“韬为道术,发为事功”,为民;历史巨变时期,或表现为忠烈,或表现为气节,是一种精神,[9](P505)李贽赞赏冯道,所彰扬的东西与黄宗羲是格格不入的。顾炎武和黄、王一样,坚持民族气节,坚辞清廷征聘,过着与清廷不合作的遗民生活。他同样将李贽褒扬冯道看成一大罪恶。顾炎武引用明万历间礼科给事中张问达弹劾李贽之语,称李贽“以冯道为吏隐”是“狂诞悖戾”。[3](P667)在清初,顾炎武是提倡士人廉耻的重要人物,他治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相砥砺,尤其重视士人之高节与知耻。宋代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冯道传》中极为鄙薄冯道,因为他不顾礼义廉耻,不能守节,并评论说:“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岂有不乱,国家岂有不亡者乎?”对此,顾炎武极为赞赏,在《日知录》中照录了这段文字,并进一步指出,“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3](P482)冯道事四姓十君,为无耻之尤,是顾炎武最为鄙视的。李贽褒冯道而炎武贬冯道。一褒一贬,分歧明显。
四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来看,三大思想家之批判李贽,主要是基于思想上的差异。而这种思想上的差异,又是与学术渊源和时代变化紧密相联的。李贽生活在晚明,他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与三大思想家所面对的“以夷变夏”、“天崩地解”之改朝换代的时代环境迥然有异。李贽发挥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把人欲强调到了极端,尤其极端肯定个人私欲,认为所有人都是为“欲”、“利”而奔波,片面强调“欲”、“私”而排斥“理”、“公”,认为“天下尽市道之交”,社会人际关系无非是一种商业交易,圣人、士与市井之人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为了谋求私利。这在明清之际特别需要儒士之节和民族精神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三大思想家都不反对人有自私自利之心,但都反对私欲膨胀,希望用仁义廉耻人伦道德之“天理”来约束人们的物质欲望。比如顾炎武就认为士不应混同于一般民众,像商人一样去谋私利,而应像东汉党锢之辈那样“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3](P469)像北宋靖康之变以后的英雄豪杰一样,“以名节为高,廉耻相尚”,“临难不屈”,[3](P472)担当时代重任。这些恰恰是李贽之所忽视的。同样,李贽评价历史人物,敢于冲破俗见,往往发人深省,其对冯道的评论,就颇耐人寻味。但由于明清之际,民族矛盾凸显在人们面前,对于深明《春秋》大义的知识分子来讲,这是一个需要气节的时代,冯道事四姓十君及耶律契丹,是历史上的“贰臣”,自然要受到贬斥。李贽褒扬冯道,自然就要受到目睹明末降官如毛、降将如潮的三大思想家的批判了。
清初,鉴于明亡的历史教训,三大思想家开始由反思政治得失而推原学术精神,由历史的批判而进行学术的批判。他们深深感到,明之亡,理学末流长于空谈、寡于治道不能辞其咎。于是开始对宋明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学理上的种种失误进行剖析,特别是对心学传人流于禅的现象进行了批判。他们深切地感到,由于陆王心学之由儒入佛,言心性、喜顿悟,学风空虚,深化了儒学的危机。剔除佛学,恢复经学之本来面目,是关乎儒教存亡的大事。李贽“淫于释”,败坏学风,自然也是反思心学失误的三大思想家所不能同意的。
由此,我们不能不对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
首先,中国早期启蒙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具有阶段性特点,启蒙思想的承继与发展缺乏一种自觉的连续性。晚明,中国社会的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表现明显,一些新型生产关系出现。“工商皆本”的观念盛行,市民生活逐渐奢靡腐化,逾礼越制时时发生,弃农经商的地主和弃儒从商的士人大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李贽开始重估传统价值,肯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合理,倡导“私欲”,越礼制而尊佛禅,评历史自出新意。总之,颠倒了传统的是非观,表现出一种新的思想苗头。到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由于明清易代而备受摧残,历史的剧变将反对民族压迫之夷夏观念凸现在人们面前。此时,明中叶以来兴起的市民阶层追求财富的要求虽不绝如缕,但王朝更替之实际情况更显重要。思想家们要面对双重的价值选择。由此,人们开始反思晚明思想界的失误。三大思想家从总结明亡教训的立场出发,指斥李贽鼓吹“私欲”,转而强调“大公”,甚至“天理”;反对佛禅,醇化儒学;高扬气节,指斥“贰臣”。这种变化,是时代剧变提出的新课题。这说明,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受外部环境的制约比较大,其思想的成熟性、稳固性比较差,且缺乏一种自觉的一以贯之的思想承继与理性认同。至少在三大思想家与李贽之间是如此。李贽所使用的范畴、概念与所持的价值观,在三大思想家那里几乎都遭到否定与批判。三大思想家面对现实,提出了有别于李贽的价值思考,他们的启蒙是一种根源于传统学理的思想发展,不认真分析,就很容易被掩盖在传统学术精神之下。
其次,一部分学者认为,如果将李贽看做早期启蒙学者和进步思想家,那么痛骂李贽的三大思想家就不能被看做是启蒙学者,而且思想是反动的和倒退的。实际上,这是将问题简单化了。后来者批判前人,并不标志着后来者的思想就没有启蒙意义。时代不同了,启蒙思想的表现形式也就有了变化。李贽的思想是激进的,他对社会虚伪、腐恶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竭力去破坏、打碎那种绝对化、偶像化的正统思想,启蒙意义不言而喻。可是,由于这种“异端”思想没有估计到正统思想的强大,太过超前,并没有多少社会基础,无法引起社会任何阶级或阶层的心理共鸣,只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抗争。三大思想家与李贽的分歧不在于要不要人欲,而在于对人欲的度的把握。李贽主张自由放任,而三大思想家更强调要预设一个秩序的界限,肯定欲望之合情合理,又不要使私欲膨胀。三大思想家同样对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既反对封建的条教禁约,又照顾到明清易代之际特殊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特征,因此他们即倡导公欲,又倡导道德人格的完善。把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与探求有机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一种启蒙思想的成熟。由于他们的思想更能在本质上把握时代的脉搏,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更容易引起士大夫阶层的共鸣。可以说,李贽与三大思想家的思想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其三,如果再深入一步认识的话,我们就会看到,三大思想家虽然严厉地批判了李贽,但他们的思想与李贽的思想仍有许多暗合之处,或者说,他们的思想中扬弃地包含了李贽学说的合理因素,虽然这种暗合并非是一种自觉地继承,但仍然让我们看到启蒙思想家在思考问题时相合的一面。比如,在理欲观方面,表面看,三大思想家所提倡的“公欲”与李贽的“私欲”是对立的。其实,公欲也是对人欲的肯定,公欲是建立在对每个人自私自利之心的肯定这一基础上的,没有对私欲的肯定,公欲也就失去了立论的基础。再如在批判封建专制政体时,三大思想家都是以肯定人性自私说为出发点来立论的,这与李贽的“人皆自私论”不谋而合。以此为逻辑起点,黄宗羲揭露了封建君主为满足一己之私欲,剥夺天下人自私自利权力的罪恶,提出“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8](P3)从满足人们自私自利的人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废除、改变君主专制的必要性。顾炎武“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的命题同样是以承认个人私利为前提的。李贽提出“人皆自私论”,透过层层宗法关系的密网,表达了对个人私利、个体的存在及其价值的肯定。三大思想家则力图从人性自私说出发,批判封建专制主义,表达了对于建立保障自私和自利之心的基础上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这种逻辑上的一致性是明显的。
收稿日期:2002-05-25
标签:黄宗羲论文; 王夫之论文; 顾炎武论文; 人欲论文; 儒家论文; 启蒙思想论文; 李贽论文; 读书论文; 明儒学案论文; 冯道论文; 宋明理学论文; 经世致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