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_李娜 刘莉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_李娜 刘莉

四川省新津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 611430

摘 要: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初中英语教学得到了高度的关注。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的内容虽然比较基础,可是对后续的高中学习而言,具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初中 英语 教学 交际能力 跨文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材的内容,还是教学的方法,均表现为不断变革的特点,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掌握英语、应用英语,而不是单纯地应对考试。现下的很多学生,虽然在学习阶段内可以将英文良好地运用,但是对于和国际友人的交流上,则出现了生硬的现象,无法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这一点在今后需要特别地注意。

一、影响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

1.教师的问题

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师,多数都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他们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执行的是灌输式教学手段,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来学习,特别是告诫学生一定要将英语的使用按照最标准、最严格的方式来完成。可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人教版《Go For It》也越来越注重文化意识的输入,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分析,英语的使用如果完全使用最标准的方式来完成,那么在交流能力上会显得非常生硬,也会给对方一种不自在的感觉。除此之外,英语的口头语、书面语、官方语等,都存在较大的不同,含义也表现得具有很大差异性。为此,如果教师仅仅是从书面语的角度来实施教学,那么在最终的教学成果上,并不见得一定可以获得理想的成绩。初中英语教学的难度虽然比较高,可是在教学内容上、手段上,必须从多元化的角度来出发,否则会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还有现在的英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够带领学生从文化意识上去了解并深入学习英语这门语言。而且大多数英语教师都过分地追求学生的分数,在日常教学中忽略了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学生的问题

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对他们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考虑到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识的层次,以及学生们身上所展现出的问题,然后才能运用良好的教学方式和有效手段去弥补和解决。

现如今,学生方面展现出的不足较多,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部分初中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不感兴趣或者明显的排斥,无论是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记忆,还是课堂下的练习,都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此,很多初中生的英语词汇量明显不足。在相关的语法、句式练习上,也出现了很多的错误现象,中式化思维严重,没有用英语的语言思维去思考或者组织语言,因此,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比较低下,难以得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2)学生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中,过分地追求在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因而进行了大量的题海练习,对于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仅仅是集中在书本上,未能够从其他途径来良好地开展,简单地来说就是学生关于英语的语言输入不够,导致他们输出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英语新闻的报道、外交的分析、英语电影的观看、英语文学的阅读等,这些都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而且这些也都是有效的方式方法,可是很多初中生并没有去积极地执行或者由于英语教师的水平原因并未让学们有过这些练习,以至于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考试中获取高分成了他们唯一的目的。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

1.借助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西方文化知识

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注重从基础层面上来循序渐进地开展,减少对学生造成的错误引导。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可以尝试从教材的方向,不断地向学生传授西方文化知识,促使学生能够站在西方的思想角度来考虑问题和学习模式,从而将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地提升。例如,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存在很多的宴会、晚会场景,针对这样的场景进行模拟对话、讨论话题等,促使学生了解到西方的教育偏向于社会教育,同时在个人的时间安排上更加的灵活,所以在对话过程中不要显得太过拘束,要尽量地放开自己,多提出一些有趣的话题。再比如,在西方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如果是进入到熟悉人的家里,并不需要特别的问候或者是应用过多的礼貌性用语,而是要非常熟练地应用一些交流话语来交谈,要在共同语言上积极地学习。

例,教材九年级 Unit 10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这个单元主要围绕“文化礼仪”这一话题展开,谈论了不同国家在不同的情景下的文化习俗,涉及到的国家有 the United States、Japan、Korea、Switzerland、Brazil、Mexico等。其中表示行为举止的动词有kiss、meet、wear、arrive、behave,要求学生能够听懂有关国家文化礼仪的简单介绍,能够在听读中获取相关信息,并能模仿输入的语言,针对各国风俗习惯恰当地进行表达,再通过本单元的其他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和熟知不同国家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

2.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英语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其在不同的条件下,词汇所表达的意思具有千差万别的特点。而汉语的词汇表达则偏向于隐晦的特点。所以,想要将初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提升,要求学生在词汇的学习上特别注意,绝对不能仅仅记忆最简单的意思。

例如,在英语的词汇当中,yellow是最常见的颜色词汇,表示的意思为黄色。但是,yellow词汇同时也表示一些形容人的意思,包括忧郁、病态、胆小的等等,其在不同的语句使用中,代表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更加深入,同时在应用英语句子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出现生硬拼凑的现象,这很容易出现误解。

在英语的词汇教学中也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前缀和后缀来帮助学生学习单词。比如,英语前缀“re”加在动词前面表示“再一次,又一次”,那学生学习了过后,就会举一反三地知道reuse、rethink、rewrite、retell等动词的意思表示再利用、再思考、重写、复述。再比如后缀“ful”加在名词后面表示该名词的形容词,例如helpful、careful、useful、beautiful等形容词都是由help、care、use、beauty等名词词根加上“ful”构成。

3.语法教学中的文化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可以应用上述两项方法外,还可以从语法教学中来学习英语文化,进而提升交际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语法占有的地位非常突出,也是学习英语最基础的内容。语法是连字成词、组词造句、合句成篇的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很多地方都可以省略掉主语,但是英语就不同,每个句子必须有明确的主语,有些地方还要有形式上的主语。

比如,汉语中主动句子比较多,英语的被动句比较多,这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感性心理上,更重视人自身,而英国人则更看重客观事物及其逻辑性。了解这些差异,有利于中学生了解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减少语法错误。例如,在英语中习惯用“It is believed that…”这种被动句式来表达“人们相信,人们认为…”而不是用“People believe…”这种主动句式来表达。

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展开讨论,现下的教学手段颇多,我们应该告别了过往的不良教学模式,对学生本身的关注度增加,注重在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以及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相信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骆玉辉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3),70-72。

[2]林候英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23-224。

[3]翟丽娟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4,(09),172-175。

论文作者:李娜 刘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_李娜 刘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