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参与兴趣论文_纪若清

激发参与兴趣论文_纪若清

纪若清 胶州市实验小学 266300

【摘要】新时代,新形式下美术教学要有新的突破,以创设情境、教师点化、互助协作等多种方式激发创作的个性潜能。合理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可以造就有所创新、发明和发现的人,能为造就新时代创造型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个性潜能、想象、情景。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14-01

当前,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参与,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是美术教学的主流。我就自己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现结合《大树的故事》这节课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注重点化,激发创作的个性潜能

培养创造兴趣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教师应处理好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努力创造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其有利于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励,萌发创造动机;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营造想象的广阔空间。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性,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以新奇、异常、罕见、首创的思维去探索问题。为此,每一次美术创造活动我都要给学生留出一块个性发挥的余地。在学生试过后少下结论,多作“点化”。我们知道,观察的理解性直接受观察者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去观察表现,对于学生的创作,不要轻易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判断,而应积极引导,做好“点化”工作。在《大树的故事》这节课的讲授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大树和森林动物的画法,对于大树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认识到大树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后,提问:“你会画大树吗?”让学生直接尝试怎样画大树,同学们画的大树各不相同,有果实累累的大树、有鲜花盛开的大树、有长满太阳的太阳树、有老态龙钟的树爷爷、有唱歌的树、有跳舞的树、有弹琴的树……同学们笔下的大树真是千奇百怪。对于学生的创作,我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进行了这样的鼓励、“点化”:“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画的大树美丽极了,你看这棵树多漂亮,你能把它画的再大一点,让它更漂亮吗?你看这棵树多有特点,那美丽的舞姿,那伸展的双臂,多像一位舞蹈家,只要把树叶部分画的茂盛一点,便是一棵举世无双的大树了”。在对学生画的大树作出鼓励点化后,我又出示了各种奇特美丽的大树图片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根深叶茂的大榕树;巍然耸立的桦树;婀娜多姿的柳树;四季长青的松树等。这样学生在探索、观察、比较中学习了应怎样画大树,掌握了绘画方法。大树下小动物们的画法也是这样学习的,同学们自始至终都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不断的创作中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了张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创作的个性潜能

美术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美术情景相和谐的环境,让学生体会到情境中去进行创作,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感情上有了投入,有了情绪,学习就有了动力,也就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很快地进入创作状态,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美术教学中应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在《大树的故事》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我运用了漫画的夸张效果来导入,两张图画,一张是枝繁叶茂的大树林里,阳光灿烂,小鸟在欢唱;一张是黑云笼罩下光秃秃的大地,小鸟看着自己的家园在哭泣。在小鸟欢快和悲哀的叫声中,孩子的心一下就揪了起来,全身心的关注起小鸟和小鸟的家来,当学生感情上有了触动,再用画笔为小鸟建造家园时,特别投入,想象力也因感情的投入发挥的特别好。在讲解怎样画大树的故事时,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大量大树、小动物的美丽图片和小朋友的作品,学生听着音乐,欣赏到这美丽的图画,内心由替小鸟小动物担心变为对美好的向往,他们的思维在飞。这样一个美好愉快的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产生感情共鸣,从而达到提高表现能力,张扬创作个性的目的。

三、注重互助协作,激发创作的个性潜能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创新的能力,还要有互助协作的精神。而现代的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合作,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互助协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中要在所学学科的基础上,在张扬创作个性的原则下,进行互助协作训练的渗透。我在《大树的故事》一课中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准备尽可能多的材料,象橡皮泥、彩纸、泡膜、黄泥等,准备的工具有剪刀、胶水、刀子等。允许学生准备部分工具,在小组内材料、工具是可以共享的。在制作活动中我为学生准备了木板、树枝这些特殊的作业纸,学生在木板上可以画,可以用橡皮泥、彩纸贴,可以贴上泡沫刻,把树枝当作大树,在上面制作立体的小鸟,树下制作正在发生故事的小动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所带的工具材料自由组合。经过讨论、分工,同学们动起手来,那份干劲儿就甭说了,他们忘记了你我,只有心中的作品要制作。学生的潜能是座“金矿”,这种协作式的、张扬个性的创作活动是开掘“金矿”最好的方式,学生的作业证明了这一点,在木板上用泡沫刻出了浮雕式的树干、树枝,彩纸剪贴出树叶,橡皮泥、彩纸制作出生动活泼的小动物;树枝上用泡沫刻出立体的鸟窝,并用彩笔画上美丽的花纹,用彩纸折叠成小鸟挂在树上。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气氛中有的刻,有的画,有的捏,有的折各显其能,从中体验到互助协作的乐趣,体验到作为大家庭的一员是何等的幸福愉快。

运用合理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可以造就有所创新、发明和发现的人,能为造就新时代创造型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如何利用美术教学激发参与兴趣,张扬创作个性方面,我还只是刚刚起步有待继续探索和实践。但我深信一份耕耘定有一份收获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浅谈课外美术活动的作用[J].李胜之.山东教育1996年Z1期

[2]美术活动指导纲要[J].人民教育1994年Z1期

[3]浅论低年级美术活动与创新教育[J].袁洪群.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作者简介

纪若清,(1974.8-),女,汉,.青岛市胶州市人,从事小学美术课堂教育,本科,一级教师,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

论文作者:纪若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激发参与兴趣论文_纪若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