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青年就拥有未来——上海京剧院“京剧走向青年”活动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京剧院论文,青年论文,述评论文,京剧论文,上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首届中国京剧节刚刚降下帷幕,上海京剧院马不停蹄,立即到首都北京大学生中开展“京剧走向青年”活动。演出盛况空前,引发出强烈反响。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的全程考察,包括与大学生一起观看了四个剧目的十场演出,出席了首都高校两次“心目中的京剧”座谈会、文化部艺术局召开的专家座谈会,对调查问卷进行抽样统计分析,与北京大学戏曲课师生的对话,等等。那剧场中沸腾的热烈场面,那座谈会上和调查问卷上一句句热得发烫的话语,使我久久不能平静。我心中一直鼓荡着一种激情,也反复思考着:这次活动对京剧乃至戏曲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普及京剧的新举措
普及京剧,对京剧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多年来,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做了大量京剧普及工作,象上海京剧院就经常到学校演出,开办讲座,在体制改革中还设立了专事普及的部门和相应岗位。
这次“京剧走向青年”活动,在以前普及工作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作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它有几个新的特点:
一是取得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影响的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这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有八个: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文化部艺术局,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市高等教育局,上海市文化局,北京市学生联合会。有了它们的有力支持,就便于进行有效的组织、宣传工作,依靠社会力量,形成较大的声势。
二是集中演出一批新剧目。其中有刚刚荣获唯一“程长庚金奖”的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富有海派特色的神话武戏《盘丝洞》,现代戏《智取威虎山》,根据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改编的《岐王梦》。四出戏,题材、风格各不相同,都在继承、革新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既保持了京剧的风范神韵,又有创新发展。
三是以首都大学生为主要对象。首都高校集中,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后将走向四面八方,是跨世纪的人才。他们文化层次高,思想活跃,他们观看演出后的意见,对如何发展京剧有重要参考价值。他们如果表示认同,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是演出和调查结合起来,把这次活动当做一项科研项目。近年来,大家都在为京剧观众的流失和老化而焦虑,苦思改变这种局面的良策。科学的决策,应建立在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这次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了解青年喜欢什么,“心目中的京剧”是什么,收集到大量数据和宝贵意见。进行这种大规模的系统的观众调查,还是第一次。
调查问卷提供的信息
为了了解观众的情况和意见,“调查问卷”设计了二十个问题,请观众回答。在海淀剧场的七场演出,共发放3500张,回收2190张,占发放数的63%。有趣的是,基本数据相当接近。从调查问卷随机抽样的统计数字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学生比例高,约占90%(另有职员、教师等);
文化程度高,大学及大学以上占96%;
大部分人是第一次进剧场看京剧,占56%;
认为京剧走进校园、让年轻人了解京剧“很有必要”的占98%;
对所看剧目表示“喜欢”的平均占94%;
多数人认为“这次看的京剧与以前所看的京剧有区别”(平均78%),认为没有区别的为4%,还有不少人未回答,可能是以前没有看过京剧,无从比较的缘故。
对“很多年轻人不爱看戏、认为京剧看不懂”的主要原因,多数人认为是“看得太少,不了解京剧,对京剧的表演手段太陌生”,占78%;
对京剧发展之路,多数人认为应当“在保留本身特点的同时寻求发展”(平均70%),“重视对青年观众的培养,多生产具有时代意识的剧目”(平均65%);
认为“不管变成什么样,只要有观众就行”的很少,平均2%;
认为“现代社会不需要京剧了”的几乎没有,在300张抽样问卷中只有一张,而且是个教师、京剧爱好者,爱之极而生怨。
这些数据传达的信息,确实值得思考。青年们热情支持京剧的革新、发展,又非常珍视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遗产,几乎没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不需要京剧,那种不顾京剧特点、艺术规律,只迎合观众口味的乱改的做法,也不被大学生所接受。
为何“一见钟情,相见恨晚”
“京剧走向青年”展演活动引起巨大轰动,反响之强烈,出乎意料。筹备之初,有些好心的朋友多少有些担心,能否组织到足够的学生到剧场看戏。首场演出前,有些高校的学生会干部确实是花费很大力气才动员来一批同学。有些大学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剧场来的,打算如果看不下去就中途“拔签”退场。不料看了演出,大家都被深深吸引。剧场沸腾了,掌声达五十多次;演毕后没有一个学生马上退场,青年们涌上前鼓掌、欢呼,演员谢幕达八次之多。演员走下舞台,青年们涌上前去,争相与演员握手,请签名;“太好了”、“太棒了”这类赞叹声不绝,有人竟忘情地叫起“尚老师(指饰演曹操的尚长荣)万岁”来。以后几场气氛越来越热,许多同学找学生会干部讨票子,拿不到戏票的人围在剧场门口,要求放他们进去看戏,有的女同学都急得哭出来。首都各新闻媒介对此都作了详细报道。《北京日报》的评论称这种场面“近年来已经在京剧演出中很久未见过了”。一位外国专家说自己流了三次泪,两次是为剧情,一次是为观众。
青年们看了演出后的反应如何?为人们普遍关心。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两次首都大学生“心目中的京剧”座谈会上,各校学生代表争相发言。广电部副部长刘习良同志,戏剧界的知名专家刘厚生、郭汉城、薛若邻、龚和德等同志,都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听取了座谈会上的意见。一位同学用八个字概括了自己的感受:“一见钟情,相见恨晚。”这句话表达了大多数青年观众的心声,耐人寻味。
过去,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京剧。青年能不能接受京剧这种传统艺术,是有不同看法的。现在,事实雄辩地说明,优秀的民族艺术有无穷的魅力,不但能为青年所接受,而且能点燃起他们的热情,赢得他们的青睐。只是过去很少接触,缺乏了解。一旦接触,他们会发现眼前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令人目迷神醉的艺术世界。在调查问卷上不少同学写下了滚烫的语句:“今天第一次切身感受到祖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太让我着迷动心了,京剧太妙了!”“看了演出,使我受到民族艺术的启蒙教育。”“我们学生对京剧的不了解,一方面是宣传不够,另一方面我们也很少有机会去看剧场演出。以前对京剧的印象总有陈旧的感觉,今天的演出使我感受到京剧的新的生命力。”“这次演出,我想将成为我对京剧产生兴趣的开端,现在我应该说我对京剧产生了兴趣。”在座谈会上,有的女大学生说:“看了京剧再去‘碰迪’(到迪斯科舞厅),觉得忒没意思,根本无法与京剧相比。”“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掉。”当然,不必要求每个青年都成为京剧爱好者,但完全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通过接触京剧,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产生新的认识,加深感情。
能使青年“一见钟情”并不容易。许多青年以及专家、学者都谈到一个问题:如果拿完全是传统形式的老戏给初次接触京剧的青年看,能不能产生如此轰动的效果?恐怕未必。使大学生“一见钟情”的京剧,既积淀着传统的美学规范和优秀成果,又有较丰厚的内涵,有新的艺术形态和新的艺术观念,视觉形象都接近、适应青年的审美情趣,而较少心理距离和审美障碍。看来,京剧要走向青年,只摆出“国剧”、“国粹”的老资格是不行的,京剧自身也要进行适应时代的变革,新剧目一定要有高质量。青年们呼吁:“只有发展提高,青年京剧爱好者的队伍才会不断壮大。”“发展是无疑的,京剧就是经过不断发展来的。”“改革很好,要适应时代脚步,才能吸引青年观众。”“适者生存,对京剧界也同样适用,不断改进京剧,适应社会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想保留纯粹京剧,只能灭亡京剧。”“不能只适应老观众需要加以改革,好的东西总要一个新的回归。”“对经典京剧进行有深度的改革,只有改革,事物才能有生命力。”“加强创新性,京剧无不胜。”这些话多么值得我们倾听。
大学生们对“京剧走向青年”活动给予肯定评价和坚决的支持,同时又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他们在调查问卷上写道:“感谢你们的努力,我们坚决支持你们对京剧发展的一切工作。”“这样的演出会产生出一批京剧的追星族来。”“希望对我们青年人多演一些青年人喜欢的戏。”“普及之初,可增加些现代的东西。”“扩大宣传,让更多人了解,通过创造大家喜闻乐见的新剧目、新形式,吸引观众。”“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加京剧魅力。”他们热情洋溢地说:“为迎接京剧新的辉煌,来,踩着我的头上啊!”“放心前行,你们身后还有青年人为你们托起一方天空!”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同志则建议: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存在环境解决问题,淘汰荧屏上低品位的电视剧;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要立法。这些看法,情真意切,不乏真知灼见。
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举办“京剧走向青年”活动,寻求京剧和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双向沟通,是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因为,未来属于青年,京剧只有拥有了青年,才会拥有未来。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尤其是在大变革年代里的命运,是与能不能取得青年的认同连在一起的。
现在,有一种舆论,认为“京剧是老年人的艺术”,“青年人不喜欢京剧”。这似乎已成了不少人的思维定势。从现象上看,此说并非没有根据。京剧演出时,剧场里的确青年人较少;青年人的文化生活中,京剧以及其它传统艺术所占比重很小。然而,据此断定京剧不适合青年却过于轻率。为什么?因为忽略了一个起码的事实: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青年没有接触过京剧,尤其是进剧场欣赏过京剧的更少。喜爱不喜爱这种判断,首先需要以接触、了解为前提,否则就无从谈起。青年究竟是否喜欢京剧,也要在他们接触后才能作出结论。
为青年提供接触京剧的条件,这是京剧自身发展的需要。这项工作自然要有一定的投入。有人认为这样做划不来,不符合市场规律,这种看法是短视的。如果以后没有了观众,何来市场?从长远说,这也是为培育市场所作的必不可少的投资,更不要说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这项工作应当做得更深入细致、更持久扎实一些。
在结束本文的时候,传来两个消息:一是北京的戏曲界同行正继续到校园里去普及京剧、昆剧等传统艺术。走向青年只有依靠全国各地有责任感的志士仁人共同努力才会有成效。二是从三月份起到今年年末,上海京剧院将在上海地区持续开展“京剧走向青年”活动,这是在北京举办的活动的继续和延伸,内容和形式将更加丰富多彩。我相信,这样坚持不懈地多做些实事,辛勤耕耘,历史一定会公正地给予回报。
标签:京剧论文; 京剧演出论文; 上海活动论文; 艺术论文; 剧场论文; 戏剧论文; 都市电视剧论文; 中国电视剧论文; 爱情电影论文; 智利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