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施工防水技术的探析论文_高雪静1,高津2

关于混凝土施工防水技术的探析论文_高雪静1,高津2

1、河北廊坊 065500;2、河北保定 050000

摘要:防水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工程渗水问题原因多样化,并且随着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正确有效地应用防水技术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施工的防水环节中,有许多细节问题值得我们去注意和探讨。本文浅议城市建筑混凝土自身防水技术及现状,提出混凝土渗水的常见问题和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防水技术;探析

1 我国城市建筑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的现状

近年来,防水技术不断进步,防水工程的材料也从以前的少数品种类型发展为多类型、多系列格局,而地下室防水构造也由过去的单一型式发展为当前的材料防水与构造防水相结合,刚柔材料相结合等新的型式。城市建筑地下室防水主要是为了防止地下水和滞留水渗入室内,影响室内的正常生产、工作、生活和储藏环境。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地下室典型防水构造是基层:平面为混凝土垫层,立面为结构混凝土墙或砖墙;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采用卷材或涂膜防水层,也可以是结构防水混凝土与柔性防水层复合;保护层:平面为细石混凝土,立面为发泡聚乙烯片材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软保护层。另外,地下室防水设计也一般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治理的原则。

2 关于混凝土结构自身防水的简述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称之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具体是通过调整材料配合比、添加外加剂、限制骨料最大粒径等措施,使混凝土组成最密实、孔隙率最小的结构;或使孔隙彼此隔断,互不连通,使地下水无法渗入,或渗入至一定深度后不能穿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下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自防水结构一般在设计前要充分掌握地下工程所在地及其附近地下水运动规律和状况(近期和远期),确定设计最高地下水位标高,同时结合地质、地形、地下工程结构、防水材料供应及当地施工条件等全面研究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地下钢筋混凝土外墙、底板均应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根据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壁厚和地下水的最大水头比值。另外,在地下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不使防水混凝土受到地下水的侵蚀作用;注意各种外力和内力可能带给混凝土结构的不利影响;尽量不使混凝土结构产生有害裂缝而导致渗漏水。

3 常见的问题和造成的原因

3.1 常见问题

(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渗漏水;(2)混凝上裂缝或施工缝渗漏水;(3)预埋套管和对拉螺栓处渗漏水。

3.2 引起混凝土渗透的原因

(1)防水设计不合理。混凝土结构的防水等级设计不合理,与混凝土结构的抗渗要求不符;施工缝的设计不合理,致使抗渗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设计选用的防水材料(包括防水板、遇水膨胀橡胶条) 不合理等,均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渗漏。

(2)混凝土开裂。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水灰比设计、骨料级配、外加剂掺量、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及用量等) 不合理导致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不好,无法形成密实的内部结构,或者由于施工时振捣不均匀、不密实而造成的蜂窝、麻面、孔洞,或者由于混凝土浇注后养护不好等原因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纹,从而导致结构渗漏。根据国内外设计规范及有关试验资料,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控制标准如下:a.无侵蚀介质,无防渗要求:0.3mm~0.4mmb. 有轻微侵蚀介质,无防渗要求:0.2mm~0.3mm。c. 有严重侵蚀介质,有防渗要求:0.1mm~0.2mm。

(3)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会造成混凝土的断裂或微裂,从而导致渗漏。

(4)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当。施工时对施工缝处理不规范,形成冷接缝,或表面没有打毛,凹槽清理不净,或施工缝做成直通缝,形成渗漏水通道等原因,均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渗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混凝土施工中的防水技术和措施

4.1 选择质量优良的原材料

(1)水泥选取。因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寒冷,考虑到混凝土受冻融的作用,所以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32.5级,水泥成分中 C3A 含量应低,有资料表明小于8%较好。而 C3S 含量高的水泥对减水剂的扩散效应发挥较好,两者含量差别越大扩散效应越好。这样会充分发挥外加剂作用,适应地下防水工程的特殊要求。

(2)骨料选取。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石子本身不收缩,致使两者变形不一致。石子粒径越大其周长越大与砂浆收缩的差值也就越大,所以很容易使砂浆与石子界面产生微小裂缝,又由于砂浆与石子界面处的裂缝及集料下方形成的孔穴等构成了水的较大通路,因此在水灰比相同时,粗集料粒级越大,混凝土渗透性越大,所以石子粒径越小抗渗性就越好,一般情况下粗集料最大粒径应≤37.5mm(方孔筛),最好是 5-31.5mm 连续粒级。由于抗渗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高。规范中有规定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 320Kg/m2的要求,使用细砂容易使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因此在设计防水混凝土配合比时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 由于砂及石子中的含泥量对抗渗性能影响也很大,因为泥土严重降低水泥与砂石的粘结力,土粒体积不稳定,干燥收缩,潮湿膨胀,对混凝土产生很大破坏作用。因此对防水混凝土中砂石的含泥量要严格控制,石子含泥量<1.0%,砂子含泥量<3.0%

4.2 严格控制水灰比

水灰比是直接影响防水混凝土结构密实度和抗渗性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讲,在满足水泥完全水化及润湿砂石所需水量的前提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密实度越大,抗渗性及强度也越高。但水灰比过小会影响砼的和易性,给施工造成困难,同时也会降低砼的质量。水灰比过大时,富余水量过多,混凝土在施工时易产生泌水现象,又由于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游离水蒸发,不可避免的在混凝土内要留下大量孔隙,这些孔隙互相贯通,形成开放性毛细管泌水通道,因此使混凝土结构抗渗能力大为降低,同时透水性增高,并影响着混凝土的抗冻及耐久性能。

4.3 合理选择砂率

砂率表明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体积。防水混凝土通常采用富砂率。因为水泥砂浆不仅起粘结填充作用,还要形成一定厚度的砂浆保护层。这层砂浆保护层包裹在粗骨料的表面并使这些粗骨料颗粒之间相互离开一定距离。这样,一方面使混凝土达到了最大密实度,另一方面又能切断混凝士内部的毛细管道,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5 结语

城市建筑防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涉及设计、施工、材料选择等多方面内容。建筑物的防水设计除了应该做好混凝土自防水外,还应该遵循以防为主,防、排相结合,截、堵为附的设计原则。因此,再设计中要强化建筑结构自防水能力,并从材料的耐久性、适应性以及不同防水材料之间的相容性的全局出发,选择适用的防水材料,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提高建筑结构防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真正使城市建筑防水工程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武士华. 关于混凝土施工防水技术的探析[J]. 价值工程, 2010(29).

[2] 王红心, 孙宗超. 混凝土施工防水技术探析[J]. 科技创业家, 2012(19).

[3] 谭洪明. 工民建中运用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析[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7(2).

作者简介:

高雪静,女,1990年8月生,河北省廊坊市固安人,2013年毕业于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现从事工程管理工作。身份证号为131022199008012620。

高津,女,1983年8月生,河北省保定市容城人,2008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工程造价专业,现从事工程管理工作。身份证号为13062919830815xxxx。

论文作者:高雪静1,高津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关于混凝土施工防水技术的探析论文_高雪静1,高津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