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模式与“人家”的语义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义论文,外人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 引言
目前说明“人家”的语义特点时大多参照“说话者、听话者、第三者”这个“说话角色”系统,通过这个框架说明“人家”的指称对象是谁,比如:“人家”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既可确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某个(或某些)人,也可泛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指我们之外的人”,“人家”还指说话人自己。(注:参看赵元任(1979),吕叔湘(1980),朱德熙(1982),刘月华、潘文娱、故 (2001),李临定(2001)。)
这样看来,除了“指说话人自己”这一点特殊之处,“人家”和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语义是差不多的,“人家”的语义好像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例(1)表明“人家”和“他”有重要区别:
(1)(语境:丈夫、妻子与一个陌生人一起坐火车,其中两个人坐在同一张椅子上。)
a.(妻子与乘客同座)丈夫对与妻子同座的乘客说:“你别挤她。”
b.(丈夫与乘客同座)妻子对与丈夫同座的乘客说:“你别挤他。”
c.(丈夫与妻子同座)乘客对丈夫说:“你别挤她。”
d.(同c)乘客对妻子说:“你别挤他。”
a.’(同a)丈夫对与妻子同座的乘客说:“你别挤*人。”
b.’(同b)妻子对与丈夫同座的乘客说:“你别挤*人。”
c.’(同c)乘客对丈夫说:“你别挤*人。”
d.’(同c)乘客对妻子说:“你别挤*人。”
在这个场景中有部分指称行为(a'-d')可以用“他”,但是不能用“人家”。汉语教材上说可以使用“人家”指称前边提到过的人,于是留学生造出下面的句子:
(2)甲问:铃木在吗?
乙答:不在。
甲问:*人家在哪儿?
我们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这里不能用“人家”,只能用“他”。例(2)表明“人家”和“他”是有区别的,可是到底是什么区别,在目前有关文献所提供的语义描述里找不到答案。
另外,我们都可以感觉到,与不用“人家”的指称形式(比如“他”、一般名词)相比,使用“人家”的时候对被指称者往往多了一种态度(或者叫感情色彩)。许多研究“人家”的文献都注意到这些态度,并对此进行了描述,但是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没有说明:(1)这些态度从何而来,(2)不同态度之间有什么联系,(3)为什么有这些态度而没有其他态度,(4)如何判定某个具体的例子表示哪种态度。
本文准备针对上述问题,说明:(1)与“他”相比较,“人家”的语义特点是什么,(2)说话人为什么要用“人家”来指称,使用“人家”的机制是怎样的,(3)“人家”所含有的特殊态度从何而来,不同态度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有这些态度而没有其他态度,如何判定某个具体的例子表示哪种态度,(4)怎样更加清楚地给留学生讲解“人家”的意义和用法。
一 “外人”认知模式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知识和百科知识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此解释某些语义问题需要联系日常经验和通俗信念。我们认为,认识“人家”的语义特点时就很有必要这样做,只有参照一部分通俗知识,才能够揭示“人家”的语义特点。这种知识在认知语言学中被称为“认知模式”。下面我们说明什么是认知模式和认识“人家”的语义特点时需要参照的是什么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叫“理想化的认知模式”,它是指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对于某种事情基于经验和知识的抽象化的统一认识。比如,“到医院看病”就是一个认知模式,其中包括“挂号”、“等待叫号”、“向大夫说明病情”、“化验”、“大夫开方”、“划价”、“交费”、“取药”等经验和知识,认知模式“在饭馆和朋友吃饭”中包括“等人”、“点菜”、“喝酒或饮料”、“说话”、“吃饭”、“结帐”、“告别”等经验和知识。我们的日常经验、生活常识就是由许多不同的认知模式构成的。(注:关于“认知模式”的性质特点,请参看认知语言学有关文献,比如Ungerer & Schmid(1996:43-55),张敏(1998:61-69)。)“人家”的语义和一个认知模式有紧密的联系,我们把这个模式称作“外人”模式,“外人”在这里的含义大致是“在社会交往中和自己不亲密的人”,不完全等同于“外人”作为一个具体的词时的含义(“没有亲友关系的人”,《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本文里的“外人”都是这个意义。
“外人”模式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一般人交往的基本原则的总和,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是有机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构成一个整体(心理学上叫做“完形”):疏远,客气,尊重,合乎情理——在社会交往中对外人一般应该保持比较疏远的距离,应该客气,应该尊重,应该根据一般的人情事理与外人相处,做事情讲究合乎情理,讲究公正。(注:对比一下,与亲密的人交往时对这些方面的要求就不这样严格,与亲密的人交往时比较容易受感情(爱、恨等)的影响。)
作为一种生活常识,“外人”模式在日常词语里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反映,例如:
语句:我是我,你是你。/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谓词性词语:保持距离、见外、疏远、生疏、生分、外道、若即若离、素昧平生、陌生、客气、漠不关心……。
体词性词语:人家、外人、陌路人、路人、陌生人、局外人、异己……。
二 “人家”的语义特点和使用机制
2.1 “人家”的语义特点是,在指称一个对象的同时还伴随着一个特定的心理活动——把这个被指称者归入“外人”。可以说,“人家”是一个对不亲密的交往对象的指称形式。在此,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说话人为什么要把这个被指称者归入“外人”,即使用“人家”的“初始动力”是什么。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回指前面提到过的人通常是用“他”,在少数情况下才用“人家”。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使用人称代词“他”(包括“她”、“他们”、“她们”)回指与使用“人家”回指的比例是:
用“他”回指
用“人家”回指
老舍《月牙儿》 98%
2%
老舍《茶馆》
97%
3%
萧乾《雨夕》
96%
4%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 89%
11%
总计
95%
5%
可见与“他”相比“人家”的回指使用频率是很低的。
那么,说话人为什么不使用常用的“他”而偏要选择罕用的“人家”呢?按照功能语法的观点,说话时所做的操作都应该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某种交际需要。根据这种观点,说话人用“人家”指称一个平常多用“他”来指称的对象,也应该是服务于一种交际需要的。那么,这种交际需要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弄清楚“人家”的使用机制。
2.2使用“人家”的机制中涉及到三个基本角色:说话人、被指称者和参照者。“说话人”是指说出一个包含“人家”的句子或篇章的那个人,“被指称者”是“人家”所指称的那个或那些人,“参照者”是指从他的立场来看“被指称者”是“外人”的那个或那些人,例如:
(3)丁四:(在屋内)二嘎子偷东西啦?我来揍他!
四嫂:你甭管!我会揍他!二嘎子,把鱼给人家送回去!你要是不去,等你爸爸揍上你,可够你受的!去!(老舍《龙须沟》)
在这个例子中,“说话人”是四嫂,“被指称者”是丢鱼的人,“参照者”是二嘎子以及四嫂。
(4)四嫂:……今天咱们门口的暗沟完工,也不是要开什么大会,……您、我、娘子都得去;要不怎么我换上新鞋新袜子呢!……
大妈:我可不去开会!人家说什么,我老听不懂。(老舍《龙须沟》)
在这个例子中,“说话人”是大妈,“被指称者”是会上发言的人,“参照者”是说话人和四嫂。
根据我们的考察,使用“人家”的机制是:说话人使用“人家”把被指称者归入“外人”,是要比较隐含地对“被指称者”发出一种议论,认为“被指称者”对于“参照者”而言是“外人”——是“参照者”应该注意相处距离的、应该尊重的、应该客气对待的、相处时要注意合乎人情事理的人。例如:
(5)“杨重认得很多人民币砸手里的人。”马青说,“急得直哭,恨不得一晚上把钱全撕喽。”“好呵,他一人花不动咱们大家帮他花。这方面在座的都具备很好的基本功。”“可有一条。”杨重说,“人家扔钱是要听响儿的。得有好名分,花多少不在乎,得花的有道理。”(王朔《一点正经没有》)
杨重使用“人家”是在发出议论:咱们和这些有钱人没有什么交情,和他们相处得合乎人情事理,他们花了钱,我们应该满足他们的需要。再如:
(6)李东宝看着手表,站起来伸懒腰。“快开饭了。戈玲,中午借我点饭票。”“咳,”戈玲指指林一洲。“你别把人家作者晾这儿,中午请人家吃一顿吧。”(王朔《修改后发表》)
戈玲使用“人家”是在发出议论:这个作者是你的客人,你应该按照人情事理办事,礼貌地招待这个作者,不能自己去吃饭。
也可以说,说话人使用“人家”的目的,是为了把被指称者“推远”并“抬高”到从情理上看合适的位置。“推远”、“抬高”的另一面就是“拉近”、“降低”参照者。下面这个例子可以显示“人家”有“抬高”的作用——谈论两个人之间的一件冲突时“人家”总是放在自己感情所倾向的那一方:
(7)老齐、老张吵起来了。 (说话人的感情是中立的。)
老齐和人家老张吵起来了。 (说话人的感情倾向于“老张”。)
老张和人家老齐吵起来了。 (说话人的感情倾向于“老齐”。)
因为不能同时倾向于两方,所以不能两处都加“人家”:
*人家老齐和人家老张吵起来了。
在某些语义环境中,使用“人家”还进一步表示对“被指称者”的“同情”或“夸赞”之类的态度。发出被指称者是“外人”的议论和发出被指称者值得“同情”或“夸赞”的议论,这两类意义是处于两个不同层面的,前者是比较稳定的,表达的是“人家”的基本语义,后者表达的是“人家”的语境意义,是不稳定的,有时使用“人家”根本不表达这类态度,表达这类态度的时候究竟表达哪种态度是随语境而变化的。这个问题3.4小节再详细讨论。
三 “人家”使用机制的具体分析
下面我们从说话人、被指称者、参照者这三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人家”的使用机制和表义特点。
3.1 关于说话人
3.1.1 说“人家”的是谁。理解“人家”在语境中的作用必须搞清楚是谁认为被指称者属于应该注意相处情理的、应该尊重的人。当“人家”句是个直接引语时,这个人是说这个直接引语的人,例如:
(8)老胡说:“快通知人家。”
“快通知人家”是直接引语,认为对被指称者应该按照人情事理办事的是“老胡”。
讲故事时这个人通常是叙事者,例如:
(9)我今天看见这么一件事。一个司机闯了红灯,警察拦住他的车,拉开车门就骂人家,……
认为对被指称者应该按照人情事理办事的人是叙事者“我”。
当这两种情况合并在一起时,这个人是谁,就不是一目了然的了,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10)……一个老妇人点头称赞着姑母。一个带着一张马尾发网的妇人称赞女学生听话。一个小媳妇对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称赞着人家赵小姐。
这段话来自老舍《老张的哲学》,原来用的是直接引语:
姑母把侄女搀上马车,脸上哭的泪人似的。两旁的妇人被赵姑母感动的也全用手抹着泪。“这样的姑母,世上少有啊!”一个老妇人点着头说。“女学生居然听姑母的话嫁人,是个可疼的孩子!”一个带着一张马尾发网的妇人说。“看看人家!大马车坐着!跟人家学!”一个小媳妇对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急切的说。
原句中的“人家”反映的无疑是“小媳妇”的态度,可是用在间接引语里的“人家”反映的可能是“小媳妇”的态度,也可能是叙事者老舍先生的态度。这里的问题是,“人家”反映的既可能是所叙述事件中某参与者的态度也可能是叙事者的态度,那么应该怎样判断“人家”表达的是谁的态度呢?根据我们的观察,认定谁是说“人家”的人主要取决于“人家”句的性质——是直接引语,是间接引语,还是“非引语”。如果“人家”句是直接引语,那么说“人家”的人是说这个引语的人,即所叙述事件中的一个参与者;如果“人家”句是“非引语”,那么说“人家”的人是叙事者,例如上面“警察骂司机”那个例子;如果“人家”句是间接引语,说“人家”的人是谁就不很确定,在引语性质重一些的句子中,这个人更可能是事件参与者,例如:
(11)吴胖子让于观快向人家丁小鲁赔不是。
这段话来自王朔《一点正经没有》,原来用的是直接引语:
“瞧把我们丁小鲁气的……”吴胖子瞅着犹豫不决……的于观说,“还不快向人家赔不是,说‘我对不起你我心里有愧再不敢了’。”
说“人家”的人更可能是“吴胖子”。在引语性质很轻、接近原创的句子中,说“人家”的人更可能是叙事者,例如“王丽老嫌人家老林吃东西吧嗒嘴”,王丽的原话肯定没有用“人家”,因为“?人家老林吃东西爱吧嗒嘴极了”这句话是不成立的,“人家老林”反映的只能是叙事者的口吻,他在表示对老林的同情和对王丽挑剔老林的不以为然。
3.1.2 话语中回指某人是不是用“人家”取决于说话人在指称的同时是否还要表达一种议论。话语中的许多“他”不能换成“人家”,除了引言里举的例子,再如:
(12)王利发——男。最初与我们见面,他/*人家才二十多岁。因父亲早死,他/?人家很年轻就做了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坏。
(13)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学生的作业。一个微微发胖的中年人敲开门赔着笑问:“您知道校长到哪儿去了吗?刚才他/*人家还在这儿呢。”
话语中的姓名前面也不能随意加上“人家”,例如:
(14)李三/?人家李三是地保,又是更夫。他住在土地祠。……
(15)王全把李升打了。≠王全把人家李升打了。
在科技体文章中不用“人家”,例如:
(16)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在以下三方面完成适应的过程,才能真正适应大学生活,……这些改变不仅大学生需要,任何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人都必须作出这些改变,这是个体发展史上所必不可少的一步。(王登峰、张伯源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这些改变不仅人家大学生需要,……
上述这些地方不能使用“人家”都是因为说话人当时只想指称某个人而不想发出有关议论,比如,例(12)是老舍先生《茶馆》开始部分介绍剧中角色的一段话,第二、三句只是客观地叙述人物的情况,其中的指称行为是很单纯的,并不想发出“我们应该注意相处距离……”的议论,所以原来的“他”不能改用“人家”。例(14)是汪曾祺先生《故里杂记·李三》的起始句,其中的指称行为也是很单纯的,也没有发出“我们应该注意相处距离……”的议论,所以也不能改用“人家”。例(16)不用“人家”是因为在科技体文章里作者一般会尽量避免表露自己的感情色彩,郑远汉(1998)指出,表露感情色彩是谈话类文体的特点,不是科技文体的特点。
3.2 关于被指称者
3.2.1 “人家”在指称对象上有一些限制,这些限制是“人家”的语义特点导致的。
第一个限制是,用“人家”指家庭成员受到限制,听话人是外人时通常不行,如例(1)和一个陌生人说话时丈夫用“人家”指称妻子,妻子用“人家”指称丈夫,都不能成立。即使听话人是家庭成员,也不能随意使用:
(17)妈妈对儿子说:“?人家爸爸已经回来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呀?”
(对比:同学甲对同学乙说:“人家刘强已经回来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呀?”)
要突出表示某种临时态度(详见3.4.2小节)时才可以使用,例如:
(18)母对子说:“人家(指自己的丈夫,听话人的父亲)现在是局长了,我们得听话。”
例(18)中妻子和儿子说话用“人家”指称自己的丈夫,是故意夸大与丈夫的距离,表达说话人对丈夫的讥讽——他的地位变了,看不起我们了,他势利。
然而“他”则不受这种限制,如例(1)。再如例(19):
(19)小坡扳着胖脚指头一一的数:“前儿下雨,谁把妹妹从街上背回来的?我,小坡呀!不叫我和她玩?哼!……”
“人家”在指称对象上存在这一限制是因为对家庭成员我们一般不必刻意地“疏远”、“客气”。如果把人际关系分为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那么可以说,“人家”主要用于社会关系。
第二个限制是“人家”很少用来指称痛恨的人:
(20)*别和人废话!揍!
(21)*就人家也配当北京大学校长?
(22)*人家狗敌人/*人家臭土匪/*人家大坏蛋/*人家老不死的/……
(23)长生这狗杂种当上乡长了/*人家长生这狗杂种当上乡长了
对比一下,在下面的语境中,得到说话人同情的人可以用“人家”指称,被说话人厌弃的人就不能用“人家”指称:
(24)弟弟把一个过路人撞倒了,哥哥说:快把人家扶起来!(说话人同情被指称者)
(25)哥哥想让弟弟把一个冒犯自己的过路人打倒,说:*快把人家打趴下!(说话人厌恶被指称者)
“人家”在指称对象上所以存在这个限制,是因为我们和自己所痛恨的人、仇人的关系不是一般的社交关系,或者说我们对外人的基本态度中不包括“仇恨”,所以表示一般社交关系的“人家”这时是不适用的。
第三个限制是,从指称范围上看,“人家”和“他(们)”很接近,有的时候和“我”接近,和“你(们)”很不同。根据“疏远、客气、尊重”态度,这里我们可以对“人家”与三个人称的不规则对应关系作出一些解释。“人家”与三个人称之所以有这样的对应关系是因为,就一般情况而言,说话行为更多发生在关系亲近的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关系疏远的人之间,说话时人们更愿意把听话人拉近而不是推远。因此,说话人有理由把听话人看作是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把他和听话人看成一个小“圈子”中的人,圈子之外的人中当然也有关系亲近者,但是还有很多是关系疏远的人。所以,与“你(们)”相比,说话人更有理由把“他(们)”的指称对象看作是不亲密的“外人”,那么,“人家”指称的范围就接近于“他(们)”而不是“你(们)”。至于“人家”指称“我”的用法,实际上是“人家”普通用法的一个变体。这个变体与普通用法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这个变体时,说话人通过请听话人把自己放在“外人”的地位,突出“应该疏远、客气、尊重”的态度,达到一种特有的交际效果——委婉地告诉听话人,他对说话人做的某件事情是不合乎一般交往情理的。这种用法的关键在于说话人为了表达某种“埋怨”之类的语义故意进入外人角色,可见这一用法还是建立在“外人”模式“疏远、客气、尊重”等语义之上的,和典型用法是相通的。
3.2.2 与“抬高”作用互相呼应,“人家”常常凸显被指称者具有(而参照者没有)的某种属性,多是积极的。这一表义特点在“人家+指人名词”格式上尤其明显,从表达效果上看,例(26)中的“人家”相当于一些说明被指称者典型属性的修饰语,例如:
(26)人家英国绅士≈气派、体面、有教养的英国绅士
人家博士≈学问大的、令人尊敬的博士
人家小姐≈娇滴滴的闺阁小姐
人家太太≈年轻娇美而有身份的太太
人家青年人≈天真、活泼的青年人
人家小夫妻俩≈恩爱、如胶似漆的夫妻俩
具有积极属性的指人名词进入“人家+指人名词”格式更加自然,比如,一般说“人家长得漂亮的”,不大说“人家长得丑的”;说“人家脑子聪明的”而不大说“人家脑子笨的”。
单独的“人家”凸显的属性一般是“需要以礼相待的(人)”。
3.3 关于参照者
3.3.1 在对话中,参照者可以是“听话人+说话人”,句中可能出现“咱们/我们”:
(27)咱们是当铺,哪怕人家当的是张草纸,要赎也得给人家。
(28)这家人不错,我们可不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和人家伤了和气。
以(27)为例,说话人的议论是:被指称者是咱们的顾客(参照者是“咱们”),咱们一定得尊重他们,服务不能打折扣。有时更突出听话人作为参照者,句中可能出现“你/你们”:
(29)你弄了人家几百就行了,别赶尽杀绝。
(30)小林脸皮薄,你们别逗人家。
以(29)为例,说话人的议论是:你和被指称者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参照者是“你”),弄了几百还想弄,不合乎人情事理。有时更突出说话人作为参照者,句中可能出现“我”。说话人作为参照者的用例有两类,一类是说的话里有“人家”:
(31)乌世保说:“……我出狱时还应下一位难友的请求,要我照顾一下他的家眷。我是受过人家恩的,要言而有信。”(邓友梅《烟壶》)
(32)乌世保说:“……这‘古月轩’手艺,是人家祖代安身立命的绝技,好比一份家产。他危难之中不得已托付于我,我可不能趁人之危就据为己有、安然受之。何况我也有了混饭的门路。……”(同上)
以(31)为例,说话人的议论是:我和被指称者非亲非故(参照者是“我”),他对我有恩,我现在理应回报他。另一类是思考中有“人家”,这时“人家”句一般是作“想”之类谓词的宾语:
(33)乌世保看到聂师傅满脸诚意,想起自己病时人家对他的扶难济危之情,觉得再要推辞就显着太无情了。(邓友梅《烟壶》)
(34)金竹轩一边说着,一边琢磨,人家对我慷慨热情,自己不好太不来真格的,就斟酌着词句说:“要说句知己话呢,我倒也想给您提个醒!”(邓友梅《双猫图》)
以(33)为例,乌世保的议论是:我和被指称者非亲非故的(参照者是“我”),我生病时他照顾我,现在我不应该太无情。
在独白叙事中参照者可以是“所叙述事件中的一个参与者”:
(35)他也曾找过小福子的丈夫,人家根本不承认他这么个老丈人,别的话自然不必再说。(老舍《骆驼样子》)
(36)他拿了人家财务处五万块钱,原来说好一个月还上,……
以(35)为例,叙事者的议论是:对于他而言被指称者并不亲近(参照者是“他”),他不应该去麻烦被指称者。
在此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即使是“只突出听话人”或“所叙述事件中的一个参与者”作为参照者,参照者之中也还隐约包含着说话人或叙事者,比如“你弄了人家几百就行了”这个例子的参照者其实不妨改成“咱们”,“人家小福子的丈夫根本不承认他这么个老丈人”的参照者有些近似于“‘他’+叙事者”。所以存在这一现象是因为“人家”有“拉近”参照者、使说话人和参照者“融为一体”的作用。
3.3.2 从语义格关系上看,参照者和被指称者在一个事件中常常互为施受方,例如:
(37)老林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话,光瞪人家。(参照者“他”是施事,被指称者是受事。)
(38)我把稿子给一家杂志社了,人家答应出版,可是要我两万块钱。(参照者“我”是受事,被指称者是施事。)
或者是在某方面形成对比的两个(或两类)人:
(39)人家都学了两本书了,你才刚弹了30页。(被指称者和“你”在学同一套钢琴教材。)
3.4 关于“人家”隐含的态度
3.4.1 可以把“疏远、客气、尊重”看作“人家”隐含的基本态度,因为这类态度总是存在于“人家”的用例中(当然在不表示临时态度的用例中它们更加明显些),例如:
(40)人家说自杀的办法有一百种,其中一种就是和作家结婚。(王朔《顽主》)
(41)我早听人家传你们这个荒唐公司的事。(同上)
(42)话是说给人家听的,文章是写给人家看的。(例句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
(43)玉梅这姑娘最热心,人家的事就是她自己的事。(同上)
(44)人家有酒瘾烟瘾棋瘾,什么瘾都说得过去,没听说像你这样有“砍”瘾的。(王朔《顽主》)
(45)你就会每天跟在人后面,人家乐你也乐,人家愁你也愁,把时间花在打扮、穿戴、吃零食上,……(同上)
(46)他也曾找过街道办事处,人家根本不管这种事。
(47)耍猴的备了个小车,套在山羊背上,让猴赶车绕圈。九爷看着高兴,花十几两银子连羊带车全买下来了。他要买猴,人家不卖,……(邓友梅(烟壶》)
例(40)-(45)中的“人家”是泛指社会上的一般人,“人家说……”语义上接近于“有人说……”,但是前者比后者显得疏远、客气、尊重。“疏远、客气、尊重”差不多概括了我们对社会上一般人的态度,所以用“人家”来指称社会上的一般人是很合适的。例(46)、(47)的“人家”是回指用法。
由于隐含“客气、尊重”的态度,说话人对被指称者所施行的事情一般带有肯定、认同的态度,如例(40)、(41)、(44)、(45)、(46)和(47)。所以,有这样一个不对称的现象,当“人家”是一件事的受事的时候,说话人往往是否定这件事情的,而当“人家”是一件事的施事的时候,说话人往往是肯定这件事情的。例子见3.4.2小节。请比较着看下面的例子:
(48)集内共收散文十二篇,从多方面报导了八路军的优良作风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社会变革的新面貌。/比较:……从多方面报导了人家八路军的优良作风……
(49)八路军尊重地方政权,尊重友军。/比较:人家八路军尊重地方政权,……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家”有“明确说话人的立场与被指称者相对”——也即“疏远”——的作用:如果不加“人家”,说话人的立场是不明确的,他可能是八路军也可能不是,可是说成“人家八路军”,他的立场马上就明确了——他不是八路军。在下面这个例子中,说话人已经明确自己是八路军,所以就不能说成“人家八路军”:
(50)我们一起工作,是一九三八年在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个师长,一个政治委员,……前后共事十三年,两人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比较:……*是一九三八年在人家八路军一二九师,……
还有个现象也表明“人家”有“显示立场相对”的作用。在我们收集到的语料中,和“人家”一起构成同位结构的名词性词语(比如“人家法国人”、“人家有钱的”)在语义上呈现出一种“偏斜”现象。其中最明显的“偏斜”是,当这些名词性词语提及国家时,提及外国比提及中国多得多,比例是90:10,提及性别时,提及女性比提及男性多得多,比例是86:14。这表明这些语料的作者、其中的人物,大多站在与外国人、与女性相对的立场,大多是中国人、是男性。“咱们”有一种和“人家”性质相近但方向相反的作用——“拉近”被指称者,例如:
(51)张家可是大户人家。/比较:咱们张家可是大户人家。
(52)这可不是大学生做的事!/比较:这可不是咱们大学生做的事!
3.4.2 在表示“疏远、客气、尊重”之外,有时“人家”还表示对语境中某件事情的议论,例如“老刘看不起人家”就表示出对老刘“看不起某人”这个行为的一种批评和对“人家”所指对象的一种同情。是否表示这类态度,以及这个态度是什么与“人家”所处的语义环境有密切关系。在“人家”所处的语义环境中比较多见、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语义环境是,发生了一件事情,被指称者在这件事情中受到了不合理的对待,这件事情的施动者可以是听话人也可以是别的人。“人家”处于这种语义环境的时候往往隐含“同情”态度。例如:
(53)有些人整天打着作家的招牌骗人家文学青年。
(54)韦真刚结婚,你们把人家夫妻俩拆开,这叫哪门子事?要是将来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谁负责?
(55)你怎么能当着老师的面让人家一荷下不来台?
(56)人家一个孕妇看病,你们怎么围上来一群大汉?
在这类语义环境中,说话人通过突出“外人”模式中“相处时讲究合乎情理,讲究公正”的方面,表达出对被指称者的同情和对这件不公平事情的施动者的批评,提醒、劝告有关人要按情理做事。如在例(53)中同情“文学青年”,批评“有些人”。
隐含同情态度时,被指称者在这件不公平的事情中一般是接受方,是受事,“人家”在句子中多作宾语,如例(53)-(55)。也可以作主语,如例(56),可是从整个事情来看,被指称者还是一件事的接受方,“孕妇”还是“围上来”这个事情的接受者。在“反驳某人对被指称者的指责”的语义环境中,同情态度进一步增强,变为“申辩”态度:
(57)你别老说洪丰不好,人家洪丰抛家弃业的来到这里,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你。
(58)哥哥,你不要这样,人家是好心来安慰我们的。
(59)他干吗这么生气?人家没说他什么。
由于是把被指称者视作“不亲密”的人,是从人际交往一般情理的角度议论事情,所以这样表示出来的同情、申辩显得比较公正、客观。
另一种语义环境是叙述被指称者做的一件好事,“人家”句隐含“称赞”被指称者的态度,例如:
(60)人家把行李都给咱搬进来了,服务得真周到。
(61)人家老王为了搞实验,连饭都没有时间吃。
(62)人家一荷是个纯情的女子,自然不肯负了长生。
如果“人家”句说的不是被指称者做了一件好事,而是他具有某种优点、好的境遇,则隐含一种“羡慕”态度,“人家”句常常叙述被指称者怎么好,另外一个句子叙述别人(常常是参照者)怎么不好:
(63)你跟了那姓欧阳的,人家文才武功,胜我十倍,你哪里还把我放在心上?
(64)人家王洪又买了一栋房子。(表意接近于“人家真有钱”)
(65)车厢里大都是中直机关各单位的年轻人。人家年轻人在一起就热闹,就有活力,……
在这类语义环境里,说话人根据一般的情理“人的能力、条件应该差不多”和“外人”模式“要公正合理地看待外人的优点”认知模式,显示出隐含的态度来:当被指称者做了我们做不出来的好事情我们就会称赞他,当他的境遇比我们好,我们就会羡慕他。如果说的事情表面好而实际不好,“称赞、羡慕”态度则变为“嘲讽”态度:
(66)有的就说:“祥子,你这差事美呀!足吃一天,伺候着老爷小姐!赶明儿你不必拉车了,顶好跟包去!”祥子听出点意思来,也还没往心中去。……有的又说了:“人家祥子是另走一路,咱们凭力气挣钱,人家祥子是内功!”大家全哈哈的笑起来。(老舍《骆驼样子》)
在上述这两类语义环境中“人家”同时也隐含着“疏远、客气、尊重”的基本态度,只是显得更加模糊。根据我们的观察,大约有70%左右的“人家”句是使用于上述这两类语义环境中的,可见这两类语义环境与“人家”的使用有很高的相关性,表示“同情”、“称赞”等语用意义与“人家”的使用也有很高的相关性。
3.4.3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来,使用“人家”时所包含的态度基本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外人”模式,二是使用“人家”的语义环境。其中基本态度“疏远、客气、尊重”来自于“外人”模式,临时的态度“同情、批评、申辩、称赞、羡慕、嘲讽”等则来自于“外人”模式和有关语义环境的交互作用,一方面,这些临时的态度与“外人”模式是有内在关系的,可以从模式中依据人情事理推出,另一方面,这些临时态度与使用“人家”的语义环境有明显的相关性,也不妨说,这种态度是与具体语义环境最相关的“外人”模式的某一个方面。
由于“外人”模式是决定“人家”能表达哪些态度与不能表达哪些态度的基本因素,所以我们可以排除“热爱”、“亲密”、“熟悉”、“随便”等与“外人”模式格格不入的态度,“人家”是不会隐含这些态度的。
四 “人家”的教学建议及其他
4.1现在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怎样教留学生使用“人家”。
教过对外汉语的人都知道,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习得“他”很容易,而习得“人家”就比较难。这里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在语义理解上,“说话人自己和对方听话人之外的某个人”这一观念比“外人”内涵简单,加上人称代词系统在许多语言里都存在,学生比较熟悉,所以“他”在语义上容易掌握;另一方面,在交际价值上,指称“说话人自己和对方听话人之外的某个人”的需要也比指称一个人并且加以议论(应该疏远、客气、尊重)的需要更加迫切。儿童习得这两个指称形式的时间很说明问题,孔令达、陈长辉(1999)发现儿童习得“他”是在两岁时,习得“人家”是在两岁六个月时。儿童习得“人家”之所以比习得“他”晚六个月,应该也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清楚了习得“人家”的困难所在之后,我们认为,给留学生讲解“人家”的语义和用法需要注意两点:一是结合“外人”模式讲清楚“人家”的语义内涵;二是设计适当的语义环境突出对被指称者进行议论的需要,启发学生用“人家”实现这种需要。
讲解“人家”的语义内涵可以分这么几个步骤:首先,引导学生注意他们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外人”模式。在这里教师要明确意识到,因为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所以教师并不是新教给学生一套如何与人相处的知识,而是激活学生原来已有的一套知识,例如,你可以随便吃姐姐买来的东西,但是随便吃一个陌生人买来的东西就是很不礼貌的;你会把失恋的痛苦告诉你的好朋友,但是不会告诉刚刚认识的人,为什么有这个分别,原因是你知道有些人是关系亲近的人,有些人则不是,你的这些知识就是“外人”模式。第二步,告诉学生,如果你要在指称一个或一些人时,由于某种原因还想发出一种隐含的议论,告诉听话人你认为这个或这些人是我们应该注意相处距离的、应该尊重的、应该客气对待的人,那么就应该使用“人家”,否则就不应该使用。第三步是举例说明这种规律,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几个“人家”的用法限制(例如本文第三节里举例说明的那些现象),说明为什么在那里不应该发出这种议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外人”模式及其作用。这一步也可以结合学生使用“人家”所犯的错误来进行。
设计语义环境时,可以从带有明显的语用意义——特别是“同情”意义——的情形开始,因为这时的表达需要更加明显。比如,设计这样一个语义环境:甲借用乙的自行车,骑回来之后车胎瘪了,甲没有补好就把车还给了乙。在这件事情中乙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别人知道了,就有些同情他,对甲有些不满意,于是说到这件事情时就会表达出这种态度,表达这种态度的方式之一就是使用“人家”来指称乙,比如不说“马克把大杉的自行车骑坏了,也不修就还给他了”,而说“马克把人家大杉的自行车骑坏了,也不修就还给人家了”。教师多设计一些类似的语境让学生练习造句,学生应该会比较快地掌握“人家”的基本用法。
4.2 有些文献认为“人家”有时与“别人”意思相近。下面我们简单把“人家”与“别人”作一下比较,两者也是有不同的。
“别人”是选取任一参照者而后指其他人,如果用算术式说明,那么,别人=所有人-提到的(选作参照的)那个或那些人:
“人家”的参照者不是任意选取的,而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只能是说话人自己或亲近的人:
老王不要,别问人家了。 (人家=老王)
他不要,别问人家了。 (人家=他)
不要,我再问人家。 (人家≈某些人-你)(注:这里用的是“≈”而不是“=”,因为严格地说,“人家”的语义本质上不是除去某部分人剩下的部分,但是就指称范围而言可以这样看。)
不要,他又问了人家。 (人家≈某些人-我)
这里的区别同样来自于是否与“外人”模式有联系。
标签:关系疏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