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释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代史论文,中国论文,若干问题论文,教材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中,理解教材时常会遇到疑难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掌握。作为授业解惑的教师,我们应广阅资料、悉心思考、加强研究,以便指导学生去把握历史的本质和真谛,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精神。现就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试释如下。
1.教材上讲荀子的观点是唯物论和人定胜天,同时又说他是继孔、孟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荀子与孔、孟的思想似乎毫无联系,又何以说他属儒家呢?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联系还是有的。孔子主张“仁”,重视“礼”,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度压榨人民,孟子又提出“仁政”学说,民贵君轻,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而荀子则将人民的作用更进一步地提高,使其达到人能战胜大自然的地步(此为联系之一)。另外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有可能而且也的确对李悝、吴起、商鞅等早期法家思想进行吸收利用,因而他的学说除了有孔孟儒家学说中礼治软的一面外(此为联系之二),还有加强君权,施行法治,对人民镇压硬的一面,他对儒家学说进行的改造,十分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在政治、思想上巩固政权,使统治长治久安,这一点与西汉时董仲舒的主张颇为相似。近代改良派思想家谭嗣同曾说:“二千年之学,皆荀学也。”所以荀子学说与孔、孟学说之间存在着相当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战国时秦的都城与春秋时在一地吗?若细心观察教材上的两幅形势图,会发现战国时秦都相对春秋秦都发生东移,春秋秦都在今陕西凤翔南,战国秦都在今咸阳东北。
3.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蜀守是蜀县太守,还是蜀郡太守?若是蜀郡太守,战国时有郡吗?据查李冰应为蜀郡太守,虽然秦统一后,才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但各诸侯国在春秋末年就开始在新得到的边地设郡,面积较县大,因地广人稀,故而地位较县低。战国时边地逐渐繁荣才在郡下设县,郡地位渐高于县。隋唐时期郡逐渐被取消,为始设于东汉的州(如那时已有荆州)所取代。县,自春秋至今,历设不绝。
4.《齐民要术》载:古人云:“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这一农耕经验是强调农业生产不违农时,还是在强调要辛勤耕作,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虽然贾思勰曾提出过要因时制宜,农作物应抓农时耕作种植,但这段文字强调的不是前者。
该句的意思是经营农业,不因为雨水的多少而停止做事,一定会获得丰年一样的收获,是强调人们不要仅仅被动地去顺应天时,更要重视人力的作用。它要求人们在掌握天时和农作物生产规律的同时,能动地创造农作物的最佳生长环境,并采取各种适合天时(或旱或水)的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经营管理措施,以求取更好的收成。即把天时、地利与人力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搞好经营管理。这也是十分可贵的农学思想。
5.云冈石窟始凿时间早于敦煌莫高窟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在教材的编排顺序上,在南北朝一章中讲云冈,隋唐文化一章中讲敦煌,但不能说云冈始凿早于敦煌。据唐代碑文载,莫高窟始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建元2年,即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经北魏、隋、唐、五代、宋、元各代陆续开凿,历时千年之久,隋唐是其全盛时期,现存492 窟中有357窟,即总数的十分之六七是这一时期开凿的。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成帝和平初年,即公元460年,比敦煌窟始凿时间晚近百年, 是北魏前期的作品。这同时也大致符合佛教石窟是在佛教由西向东传播的过程中,逐渐由西到东开凿的基本规律,由此还可推断四川乐山大佛始凿时间可能晚于敦煌、云冈、龙门,因为佛教传到四川的时间更晚,其实它始凿于唐朝的713年。
6.南宋棉纺织业有一定发展,表现之一是南方当时已有了擀、弹、纺、织的棉纺织工具。然而许多同学对其中的“擀”一词不解其意。其实“擀”指的是用棍棒碾轧棉花以去棉籽,擀花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轧花,是棉纺织业的第一道工序。
7.驻藏大臣是否就是西藏办事大臣?是的。驻藏大臣的全称是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是清政府派驻西藏的行政长官。设正副二员,任期3年,主管西藏所有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 稽查财政收支、指挥地方军队,并主持达赖、班禅等大活佛抽签和达赖、班禅的坐床典礼,直接监督西藏地方政府,雍正帝时(1727年)设,至乾隆帝时在西藏的地位和职权有了明确规定,这就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另外,1724年雍正帝平定了青海的一次叛乱,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设办事大臣,青海进一步置于中央控制之下。
8.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著有《明夷待访录》一书,抨击君主专制。这一书名是什么意思呢?“明夷”是《易经》64卦中的一个卦号,意为明入地中——太阳落山的黄昏时刻,寓意太阳是落山了,但西天却红云仍在,光芒犹射,而且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散发光辉,使大地化暗为明。他用明夷暗示明朝虽亡,但其政尚在,其史长存,其兴可待。“待访”一词则源于周武王平定天下以后,拜访商朝遗臣箕子,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至理要道,箕子向武王陈述了九项治国大法则,武王均予采纳,封赐他为诸侯,使上下尊卑有序,天下因而获得太平。“明夷待访”的意思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势中,既然不能实现抱负,就只好把理想寄托在书中,等待以后的圣君来访察采行。从这一书名中我们可隐约窥见作者反清复明的民族气节。
9.明清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这一点许多同学不曾留心。汉武帝为推行儒学教育,采纳董仲舒建议,在长安设太学,到唐时规模完备,盛极一时,至宋太学与国子学并存,北宋王安石曾对太学制度进行改革,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请愿,要求恢复李纲职务,元明清不设太学。国子学与太学均属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高等教育机构,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针对晋初太学生学“既多猥杂”, 为了“殊其士庶,异其贵贱”,在太学之外另设国子学,后各代相沿不绝,明清国子学(监)兼具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有两重性质,1905年设学部,国子监遂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