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理念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论文_吴智勇

吴智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名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实验组(奇数)和对照组(偶数),每组41例。实验组病人接受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炎性反应、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病人炎性反应指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照护中,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炎性反应,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炎性反应;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82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odd number)and control group(even number)according to the odd and even number at the end of admission,41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nursing measures based on evidence-based medicine,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Inflammatory reactions,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dex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s helpful to alleviate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e satisfaction.

Key words:evidence-based nursing;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inflammatory response;quality of life;nursing satisfaction

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制定护理计划中,审慎地、科学地应用最好的科研结论、证据以及其临床经验与病人的意愿相结合,转化成临床证据,从而利用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个人技能以及其临床经验、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及愿望三个要素来制定出一个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符合病人临床需求的护理决策[1]。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因胆道疾病、酒精、暴饮暴食、手术、外伤、代谢性疾病等而引发的胰腺组织消化、水肿、出血、坏死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继之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速度快且高病死率的特征[3]。本次研究,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作为试验对象,评价分别实施循证护理、常规护理的临床价值。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入住我院的82名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的标准[4],器官功能不全持续48h以上,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者;②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②精神疾病;③不愿意参与本研究者。按照病人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

实验组病人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为26~76(51.6±5.4)岁。对照组病人男性25例,16例,年龄为28~76(52.1±5.5)岁。实验组病人IV级者29例,V级12例。对照组有IV级者28例,V级者13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情分级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病人采用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禁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变化,胃肠减压等。

1.2.2 实验组 实验组病人实施基于循证的护理措施。

组建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经验丰富(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为小组成员。首先由组长对成员进行疾病相关护理知识和循证知识的培训。小组成员通过临床现状观察,查阅相关文献,提出循证问题,召开小组讨论会,严格按照循证护理的标准和流程,制定出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①.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置各种引流管的作用,如留置胃管的作用是引流胃液,减少胃液刺激胰腺分泌,是减轻病人疼痛和腹胀有效的方法。病人除了胃管以外,还会有多根引流管:三腔喂养管、腹腔引流管、导尿管、胸腔引流管等,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脱落、堵塞、反折等。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感染。每班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

②在病人的酸碱平衡、电解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入院48小时后在胃镜下置入三腔喂养管给予肠内营养,通过肠内营养泵持续泵入肠内营养,由30ml/h滴数开始,根据病人的耐受能力逐渐增加至120ml/h。。当患者出现明显腹痛、腹胀、腹泻时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来调节营养液的速度和选择肠内营养的种类。

③护理人员准确评估病人疼痛的性质、程度、时间,并记录在疼痛评估单上。采用评估表WHO数字评分法(NRS):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通过改变体位、倾听轻音乐、按摩等减轻病人症状,必要时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④早期预防并发症:因病人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有:建立翻身本,每2小时帮助病人翻身。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和咳嗽、咳痰,帮助病人拍背,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治疗。协助病人由远及近被动按摩腓肠肌,鼓励病人行足背伸屈运动,尽最大的努力背伸或屈曲踝关节,每个动作保持10秒,10分钟/小时,10次/日。VTE评分为中高危病人进行每班测量双下肢腿围。

⑤了解病人心理状况,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相关知识,给病人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消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提高患者配合治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评价指标

1.3.1 观察炎性反应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血清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1.3.2 运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的总和×100%。

1.3.3 调查研究对象的生命质量,选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8个维度36个条目。分数越高代表病人生存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le2016建立数据库,双人双份统一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率或者构成比来表示、采用2检验作统计推断。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P值均取双侧概率,以P<0.05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论文作者:吴智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理念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论文_吴智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