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跨度连续梁支座异型块混凝土质量问题检测及处理论文_赵红阳,曲鑫鑫,王立,刘强,韩向琴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海南三亚

摘要:随着大跨度连续梁的广泛应用,支座处混凝土质量问题尤为突显,如何发现并解决这一问题,保证结构安全,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某连续梁为例,详细介绍了连续梁支座异型块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及处理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1工程概况

某桥梁跨布置为(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单线连续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中跨中部10m梁段和边跨端部9.6m梁段为等高梁段,梁高2.8m,中墩处梁高为4.6m,其余梁段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Y=2.8+1.8×X²/400(m)变化,轨底至梁顶高度为0.7m,箱梁顶板宽为12.0m,箱底宽6.0m。全桥顶板厚32cm,底板厚39-70cm,在梁高变化范围内按抛物线变化,边跨端块处底板厚由39cm渐变至80cm,腹板厚35-90cm,按折线变化,边跨端块处腹板厚由35cm渐变至50cm,梁体混凝土等级为C55。

图1异型块横断面图

2 检测原理、方法及数据处理

根据墩上异形块底板初步发现的缺陷状况,确定主要检测流程、检测内容:

图2 检测主要流程、内容

3检测方法

3.1外观检测

通过敲击、目测等方法,对主墩异形块梁底混凝土的蜂窝、麻面,剥落、掉角、开裂、空洞、孔洞、混凝土不密实等缺陷状况进行初步检查,采用裂缝测宽仪、测深仪对裂缝宽度、深度进行检测,配以钢尺、卷尺等对缺陷范围进行量测,并绘制缺陷区域展示图,初步掌握混凝土病害及缺陷范围、程度。

3.2回填强度检测

对异形块底板混凝土进行外观检测后,用ZC3-A型混凝土回弹仪对异形块及发现的病害部位进行混凝土回弹强度检测。掌握异形块混凝土及发现的病害部位的回弹混凝土实际强度。

3.3超声波检测

3.3.1检测原理及方法

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内部质量及测试距离一定时,超声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首波的幅度及接收信号的频率等声学参数的测量值应基本一致。如果结构混凝土局部区域内存在空洞、不密实区等缺陷,则所测得的声时值将偏大,波幅及频率值降低。根据这些声参量的变化,可判定混凝土的内部缺陷情况。

依据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90)的要求,检测时采用超声对测法,在待测构件的两相对测试面上分别画等间距的网格并编号确定对应的测点位置。按一定的顺序测取各测点的声时、幅度及频率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

3.3.2数据分析

当测区中某些测点的声速值、波幅值(或频率值)被判为异常值时,可结合异常测点的分布及波形状况确定混凝土内部存在不密实区或空洞的范围。

3.4钻芯取样法检测

对主墩0#块支座上方混凝土进行钻芯取样检测。钻孔前,先用钢筋位置定位仪确定钻孔位置,避开钢筋及预应力管道位置;钻孔时

腹板外表面对应支座上方30cm处由上往下向底板钻进,钻孔深度40cm。钻孔后留取芯样,并根据其外观判断其缺陷,必要时截取部分做抗压强度试验,同时采用内窥镜对其内部混凝土进行内窥检测,更加直观准确的掌握病害及缺损状况。

图3钻芯取样取点示意图

4、检测结论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清晰判断出支座异型块处混凝土质量。一般分为以

下几类:

1、支座上方混凝土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空洞、松散、离析、不密实等)的缺陷处理。

2、支座上方混凝土存在一般缺陷(松散、不密实)的缺陷处理。

3、支座范围以外梁体底板底面混凝土空洞、松散、离析、不密实等表面缺陷处理

5、处理措施

支座上方混凝土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处理方法:先将梁体整体顶升,取下支座,根据缺陷检测中测定的缺陷区域凿除缺陷区域周边不密实混凝土使得坚硬混凝土外露,并对外露钢筋彻底除锈,支座安装就位后对空洞区域采用不低于原梁体混凝土强度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高压注浆封闭。

支座上方混凝土存在一般缺陷处理方法:针对主墩墩顶支座上方梁体混凝土局部空洞不密实缺陷采用高压压注改性环氧树脂胶液的方式进行修复和补强。首先沿支座预埋钢板四周,按照20cm的间距钻孔直径为12mm,深度为25cm的压胶孔并清理干净后,埋设压胶管,最后在高压压注改性环氧树脂胶液。

支座范围以外梁体底板底面混凝土缺陷的处理方法:首先凿开空洞区域周边不密实混凝土,并对外露钢筋彻底除锈后,再对空洞区域采用改性环氧树脂混凝土进行修复封闭,并同时按照30cm等间距埋设压胶管,最后待环氧混凝土凝固后再高压压注改性环氧树脂胶液。

6、结束语

随着大跨度连续梁在交通建设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其施工技术也将被越来越多的施工人员所掌握。由于零号块结构尺寸大,钢筋布置密,属大体积混凝土,按设计要求,采用一次浇筑完成,但实际施工时,由于漏振、欠振、钢筋密集等原因在异形块处出现施工混凝土空洞、蜂窝、麻面等问题,因此连续梁支座异型块处施工质量必须引起每一位施工作业人员重视。

参考文献:

[1]白苹.分节段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受力分析与监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论文作者:赵红阳,曲鑫鑫,王立,刘强,韩向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浅议大跨度连续梁支座异型块混凝土质量问题检测及处理论文_赵红阳,曲鑫鑫,王立,刘强,韩向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