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研究生区域流向失衡机制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流向论文,研究生论文,机制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9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提出了“双向选择”制度。十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培养单位的具体指导下,“双向选择”制度得到了较好地贯彻实施。它打破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毕业生统一分配的模式,对尊重个人的择业自由和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配套措施没有跟上以及经济地域结构的差异的影响,一些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笔者通过对南京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1996年1058名应届毕业研究生(含统分和自筹生,不含定向和委培生)就业情况分析,发现其区域流向失衡现象比较严重。
一、应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强烈的区域倾向
应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区域倾向主要体现在三个“集中”,即向沿海发达地区集中,向大城市集中和向培养学校所在地集中。
1.向沿海发达地区集中
分析的五所高校均为教育部(原国家教委)直属,所以研究生的分配单位分布较广,遍布全国除台湾以外的30个省市区(注:本文所有数据均为重庆升直辖市前的情况。),但在数量分布上却偏集于沿海(表1)。
表1 五校研究生就业地区分布
省区数量省区数量省区数量省区数量
北京 93 安徽 14 河北 6 河南 10
天津 9 浙江 33 山西 5 广西 10
黑龙江 1 江西 7 陕西 59 四川217
福建105 甘肃 2 云南 3 吉林 3
辽宁 6 广东 92 宁夏 4 贵州 6
山东 27 海南 7 台湾 0 上海 62
江苏226 湖南 21 青海 1 湖北 25
内蒙古 2 西藏 1 新疆 1 总计
1058
这1058名研究生中,在沿海12省市就业的达676人,占总数的64 %,而在内地18省市就业的只有382人,占总数的36%。另外, 进一步分析在沿海就业的676名研究生的具体区位可以发现, 他们中的大部分又相对集中于经济最发达的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福建沿海。以上四地区共有626人,占在沿海就业研究生总数的93%, 占五校全部毕业研究生总数的59%。
2.向大城市集中
毕业研究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流向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所以进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比重较大乃属正常现象。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全面展开使得中小城市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毕业研究生就业非但没有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反而越来越密集于大城市。五校1058名研究生中,进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者达973人,占总数的92%,进入中小城市的仅占8%,尤其是分到内地的研究生中98%进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3.向培养学校所在地集中
由于环境、人际关系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生求职时在考虑大区域差异的前提下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这就使得研究生培养单位所在城市或省区大大受益。五校研究生就业无一例外地反映了这一现象(表2)。
表2 五校研究生在学校所在地就业情况
学校 所在省、市
在本市就业
在本省就业
厦门大学福建厦门
19% 39%
陕西师大陕西西安
40% 50%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
42% 53%
重庆大学四川重庆
47% 65%
西南师大四川重庆
25% 46%
五校综合 /35% 51%
二、应届毕业研究生区域流向失衡原因的多层面分析
1.个人因素
追求事业
对事业的追求是研究生流向大城市的主要动力之一。如果单从生活角度或经济收入方面考虑,许多小城市可能更为优越,但是作为高层次的知识分子,他们最清楚不过的是,大城市虽然更具竞争和风险性,但也更具诱惑力,更能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尤其是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在大城市比小城市有许多方便之处。比如信息灵通、图书资料丰富、同行之间交流和协作容易等等,而进入中小城市的研究生普遍感到自己象陷入了孤岛。笔者对部分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追踪调查,在回收的37份问卷中,有5份来自小城市,这5人在“科研协作及获取信息情况”一栏中全部选择了“困难”,而其余32份来自大城市的问卷中,只有4人选择“困难”,17人选择“一般”,11人选择了“容易”。 尽管研究生的职业选择面较广,但总的看来,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还占多数。西南师大和陕西师大两所师范大学毕业研究生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达81.3%。虽然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重庆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三校毕业研究生进入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比重也分别达68.7%、41.4%和67.7%。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本身绝大多数分布于大城市;另一方面,在大城市,从事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也更有利。所以该因素对研究生向大城市集中产生了强大的拉动作用。
家庭结构及相关因素
年龄与家庭结构密切相关,它们共同影响着研究生就业的区域或城市流向,对五校情况的综合分析显示,来源于应届本科生和一部分年纪较轻的在职人员的研究生由于没有结婚,择业的自由度较大,绝大多数流向了沿海发达地区或大城市。而剩下的一部分年纪较大的研究生由于多已结婚,受我国户籍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的限制,解决家属工作调动或户口迁移困难,进入小城市和回原籍相对比重较大,相应地进入大城市或流向沿海的比重较小。在分到中小城市的87人中,已婚有69人,约占79%。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城市解决家属调动容易。对这部分人来说,多数小城市中的高校或其它单位吸引研究生优惠条件中最具诱惑力的就是这一条,比如广东韩山师院靠这个条件一次从西南师大引进4 名研究生,江苏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也以同样方式从西南师范大学引进3 名研究生。而年龄较大的研究生回原籍较多是因为他们多数在原籍工作多年,已有一定的事业基础和社会关系基础,故而不忍割舍。
性别对研究生就业区域有很大影响,五校1058中, 女研究生为338人,约占32%。女研究生构成有一个重要特点:已婚比例比男研究生小得多,西南师大和陕西师大两校在职人员考取的研究生中,女性已婚者占女研究生总数的22%,而男性的相应比例则高达39%。由于未婚研究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受家庭限制较小,所以选择大城市或向条件较优越的沿海地区流动的可能性就大得多。统计结果表明:女研究生流向大城市的比例大大高于男研究生。在西南师大和陕西师大的86名女研究生中,只有 4人分到中小城市,占4.7%。不过内地女研究生流向沿海的比重则比男研究生稍低,这反映了女性对异域环境的主观排斥性较男性强。
专业类型
将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和重庆大学与其它两所师范大学对比发现,师范专业研究生更倾向于到沿海或大城市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师范专业研究生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比重更高,另一方面是非师范专业研究生更偏重职业选择的结果。对后者而言,如果工作职位好,即使到内地或中小城市他们也不在乎。如厦门大学的金融、法律、经济类的研究生分到内地的绝大多数进入银行、公检法和政府其它部门。而部分流向沿海中小城市的研究生一般是从家庭或经济收入角度考虑的,因为在这方面,他们一点也不比进入大城市的研究生差,甚至更好。通过对南京大学的分析发现,电子计算机、无线电通讯、临床医学等热门或应用性强的专业研究生几乎都进入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而象历史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生到内地或中小城市比重相对较大。这种现象说明我国高级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完全靠市场调节不能解决问题。
2.社会因素
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异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差异是驱动研究生流向诸因素的根源。毋庸讳言,经济价值的实现是人生价值实现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经济收入方面,沿海与内地的差异是明显的。据调查,相同的职业间比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工资收入一般相当于内地的1.5~2倍。同时沿海城市经济发达,有更多的兼职机会。另外,对高校和科研人员而言,内地许多单位经济困难,搞教改和科研缺乏经费,相比之下,沿海的条件就好得多。一位内地的研究生说,他发出的近70份求职书遍布从辽宁到广东的所有沿海城市,而没有一份寄到内地城市。这虽然属极端情况,但人们叹息多年的“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势头确实仍不见减弱。
培养学校的区位
培养学校的区位对研究生就业区域分布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因为研究生最熟悉的是学校所在城市和省区,由于信息更充分,联系更方便,所以他们首先就近求职,而且比较容易成功。如五校中的重庆大学,在本市和本省就业的比例分别达47%和65%,比例最小的厦门大学这两个指标也分别达19%和39%(表2)。道理不言自明, “近水楼台先得月”。
生源所在地的区位
五校研究生都是面向全国分配。原则上,二次分配都应回生源所在省区进行,但由于双向选择就业方式的实行,毕业研究生的二次分配比例很小。象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毕业研究生派遣一次到位率分别达94.4%和95.4%,所以毕业研究生流向受生源所在地直接制约较小。但是由于沿海和内地经济梯度的影响,沿海高校和内地高校研究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情况。沿海高校的研究生中,来源于内地的毕业生力图留在沿海而避免回本地就业,至于本来就是沿海的,更不愿到内地去。比如厦门大学除委培或定向外,只有极少数回内地,除非职业较好。而内地高校研究生则是另外一种情况,来源于沿海的97%以上回本省或其它沿海省市就业,而来源于内地的也尽力往沿海走。如西南师大来源于沿海的研究生全部回去,来源于川外的内地研究生除留在川内和流向沿海外,只有4人回本省就业。正是由于到沿海读研的内地学生有去无回, 而到内地读研的沿海学生大量回流才造成了研究生就业区域的严重失衡。
图1研究生区域流向失衡图式
信息和用人单位的参与方式
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在我国人才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的情况下,研究生求职和用人单位的寻才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目前研究生求职有一个通行的模式:即学校或家乡附近的城市、主观判断求职成功希望较大的城市、自己特别向往的城市就亲自前往联系。对于点多面广的其它城市就根据各自获得的不完全信息向有关单位发求职信,每人少则寄数十份,多则数百份(有一教育专业研究生寄发近400份求职书), 然后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再决定是否亲自前往面试或考察。用人单位目前对引进研究生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是被动等待,这些用人单位习惯于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统一分配方式,即等待国家分配或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等待研究生上门联系;一是主动出击,把自己的需求信息广泛地发往全国主要高校,或者派人到培养单位招贤纳才。
不难发现,由于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备,研究生就业有相当大的偶然性。一方面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有不少用人单位正好急需某专业研究生,另一方面,有不少该专业研究生却不知到哪里去寻找接收单位。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适时主动出击,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研究生在自己没有合适接收单位情况下,与来校要人的单位签订了合同,这其中当然有专业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不一致的情况。它是研究生区域流向失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一般而言,沿海与内地相比,用人单位的绝对经济实力明显强大,沿海不少高校正是靠这种比较优势,出台了一系列如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家属随调等优惠条件,到内地挖走了大量研究生。而内地大多数高校虽然主观上也想这样做,但由于囊中羞涩,只能陷于被动。
三、调控对策
内地的经济落后导致人才引进的困难,而人才不足又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发展,在东西部经济差距客观存在的情况下,要遏制这个恶性循环,必须对人才区域流向进行适当调控。具体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处理好市场微观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不是削弱而是转变。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信息的充分性。但如前所述,由于用人单位和研究生双方没有正常的沟通渠道,致使供需双方互不了解,于是供需的结构性错位就在所难免。这样市场的微观调控变成了局部调控、偶然性调控。为此,应加大力度培育国家级和区域性高级人才市场,并互相沟通,形成网络;同时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应定期向各地、各高校发布供求信息,以提高研究生就业市场的效率。其次,国家的内地省区应制定明确的鼓励或优惠政策和措施,在职称、工资、科研项目审批等方面适度向内地倾斜,即通过经济、政策杠杆向市场施加影响,而不是行政命令。
2.加强毕业研究生就业指导
这项工作主要由研究生培养单位来做,通过对毕业生进行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意识指导和就业政策指导,使他们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方向,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也使他们明白,在选择工作时,要将所学的专业能够发挥作用作为首要条件,而不应一味地把自己定位于发达地区、大城市等所谓的好地方。
3.改革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分配模式,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首先,国家通过调查,对内地需要的各专业研究生制定宏观指导计划,鼓励各高校扩大招收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的比例,制定各项配套措施,保证招得上,回得去。 南京大学1996 年共招收定向和委培研究生105人,其中在内地招收的45 人除少数继续攻博或因特殊原因改派外,其余都已回去。但存在的问题是定向和委培生在沿海招生比例较大,其中仅江苏省就有8人,占55%。 因此国家应鼓励高校适当扩大对内地定向和委培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同时,由于已婚研究生和女研究生就业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可适当扩大这两个群体的招生比例。其次,针对内地研究生到沿海读书后不愿回去的实际情况,可采取内地高校和沿海高校联合培养的形式。即可试行招生指标与招生单位适当分离的办法,由内地高校组织招生和常规管理,由沿海相关高校学位点采取面授和函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一些人的沿海意识。
4.进一步下放权力
对内地和小城市用人单位切实可行的引进研究生的方案,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户籍管理、工作协调等方面灵活掌握,而不是层层限制。只有这样才能优化人才的流动机制和外部环境。
四.讨论
由于受资料限制,本文的分析仅是基于有限的五个学校,而五校中沿海两校的研究生较多。正象文中指出的那样,培养学校的区位对研究生就业有较大影响,这对研究生沿海和内地就业的绝对数量分析有一定缺陷,但对于区际相对比例以及区内比较和城市流向的分析则基本不受影响,故分析结果仍具有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