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经济结束给农业带来的挑战与对策_农业论文

短缺经济结束给农业带来的挑战与对策_农业论文

短缺经济的结束给农业带来的挑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短缺论文,对策论文,结束论文,农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发生一系列具有阶段性特征的重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就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长,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相当一部分商品特别是工业品的市场供应已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农产品市场虽然不如工业品市场那么突出,但这种趋势已经显露,过去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大量产品尤其是各种食品需要凭票供应的情况已不复存在,部分农产品陆续出现剩余或卖难。以我们怀化地区为例,过去粮食一直紧缺,每年需从外地调进原粮1亿公斤左右,粮食市场一直偏紧。现在情况起了变化,尽管去年全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但粮食市场供却应相当充裕,而且价格稳中有降,目前大米的市场价比国家定价低出17%。国库粮销不动,今年5月底库存超过正常年景1.5亿公斤,给粮食部门带来很大压力。木材历来是我区财政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过去从来都是人求于我,坐等销售,近年来却突然由畅销变滞销,1996年度全区安排商品材指标60万立方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年底还有20多万立方米没有销出去,既影响了财政和农民收入,又造成木材经营企业大面积亏损。柑桔是我区的大宗水果,过去一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果农从未为销售犯过愁。近年来难卖问题却日益突出,去年全区产柑桔15.6万吨,虽经多方促销,但仍有4万多吨未能销售出去,而且价格下跌,致使不少经营者亏损。其它农产品也已出现类似情况。这表明,长期以来农产品短缺的状况已经和正在结束,我们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即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短缺经济”的结束,买方市场的出现,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矛盾却是尖锐的。买不到东西,苦的是消费者;卖不动东西,苦的是生产者,对生产者来说,没有比卖不出东西更可怕的了。正如马克思所说,产品能否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这是决定产品命运、从而决定它的生产者命运的一个“惊险的跳跃”。如果不能实现这一“惊险的跳跃”,摔坏的就不仅仅是产品,而且是产品生产者。农产品更是这样。它具有季节性强、鲜活程度高、生产周期长等特点,而且其生产者是分散的个体农民,他们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脆弱,经不起打击和折腾。如果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不能变为商品,不能实现价值,那就会极大地挫伤其生产积极性,就可能导致生产的大幅度波动,造成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倒水果、毁贮麻、砍果树等现象,就是一个佐证。所以,“短缺经济”的结束,对农业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对政府和农民是一个新的挑战,要求农业生产者和组织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有一个深刻的变革。然而,相当多的农村干部和农民,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仍然沿袭“短缺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思路指导和安排农业生产,根本不看市场变化,不问消费需求,一味在扩大生产、增加总量上做文章。这是十分危险的。必须向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和农民群众大声疾呼:赶快研究“短缺经济”结束后出现的新情况,采取新对策,迎接新挑战。那么,应当采取哪些对策呢?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一、下更大的功夫研究和开拓市场

在计划经济时代,在农产品短缺的情况下,市场问题对农业并不重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短缺经济”的结束,生产经营者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市场的控制与制约。所以,必须研究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组织生产。谁无视市场,盲目生产,就要走弯路、吃大亏。前年冬天,我在北京听林业部一位领导介绍日本的林业情况,就很受启发。他说。过去认为日本大量进口木材,纯粹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其实就是认识上的一个很大误区。他到日本考察后,发现情况并非如此,而是“二战”后日本所造的林子,根本不适应以后的市场需求,只得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大量木材。我们地区也险些犯类似错误。前些年,不少县市在规划林业发展时,仍沿袭过去的老传统,把重点放在营造杉木林上。地委、行署进行市场分析预测后,发现随着建筑用材和家具用材结构的变化,杉木的用途越来越窄,而过去不受重视的马尾松、国外松等作为工业原料林,其用途则越来越广。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及时作出了调整林业结构的部署,把重点放到了发展马尾松、国外松上,避免了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现在,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市场需求与农业生产盲目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逐年加大与农民对收入稳步增长的期盼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农业生产者和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必须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必须向市场低头,必须把市场的研究、预测、开拓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不仅要研究本地市场,而且要研究国际国内市场,不断扩展市场研究的半径和领域;不仅要研究现实的、眼前的市场需求,而且要研究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努力把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不仅要坚持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而且要致力于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开辟新的消费市场。

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解决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市场是“无形的手”,要通过这只“无形的手”去引导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特别是农民作为分散的农副产品个体经营者,他们没有能力把握国内外大市场,加之目前各级政府对农业缺乏有效的调控体系和手段,因而这只“无形的手”,还必须通过有效的载体、有形的枢纽,才能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那么,这个“载体”和“枢纽”由什么来充当呢?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出现的龙头企业,最适合承担这种角色。这样的龙头企业,扎根在农村,实行双向延伸,一头向市场延伸,随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联系销售,一头向生产延伸,联系农民,根据市场需求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这等于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的有效形式。比如,我们地区的洪江竹胶板厂,采取“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方式,将“第一车间”办到农民家里,由农户出劳力、土地,包原料、半成品供应,由厂方出资金、技术,包收购、深加工和销售,双方签订合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几年来,厂里先后投资低改、新造楠竹基地5.8万亩,扶持发展乡村竹料加工企业400多个。这样,不仅使企业获得了充裕、可靠的原材料,增强了自身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农民的三个不知道,即生产什么市场需要不知道,产品卖给谁不知道,经济效益好不好不知道。这里农民的身份实际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一个集市贸易场上的农副产品自产自销者,变成了囊括在龙头企业之中的生产成员,并能在多层次转化增值的一体化经营中获得平均利润率,改变了过去因纯粹出卖原材料而被动吃亏的地位。正由于这样,农民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企业也越办越红火。当然,龙头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对它的质的规定性还有待探索,不应把它当作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唯一模式,其具体形式也应因各地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产业产品而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加工企业,可以是一个商贸企业,可以是一个批发市场,也可以是一个经济实体型的行业、技术协会等等;可以由政府出面组织兴办,可以由企事业单位组织兴办,也可以由农民自己组织兴办。但不管哪种形式,不管由谁来兴办,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起点,切不可一哄而起,以避免陷入“船大难掉头”的困难境地。

二、下更大的功夫调整优化结构

“短缺经济”结束之后,最值得警惕和防止的一种倾向,就是被部分农产品剩余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误认为农业问题不大了,似乎可以轻易过关了,从而减少对农业的投入,放松农产品的生产。如果这样,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农产品的过剩,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是一种低水平下的结构性过剩,是农业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相适应的反映。长期以来,由于社会消费水平不高,主要农产品供应短缺,导致农产品消费结构简单,层次不高,生产结构多年来变化不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买方的挑剔性选择增强,对农产品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卖粮难、卖猪难、卖水果难等等,难就难在产量虽高、但品质不优的品种不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因此,农业结构的调整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调整结构,第一位的是要调整品种结构,大大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比重。有人说得好,不能怨市场无情,只能怨产品品质对市场不适应;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现在难卖的产品,都是一些粗劣产品,真正的优质产品,不但好卖,而且卖得好价钱。我们地区的柑桔就是这样,当初开始大规模开发时,市场上什么品种都好销,一些地方便饥不择食,种了不少品质差的大路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大路货渐渐滞销了,而一些优质品种却仍然十分走俏,而且价格十分可观。不少农民后悔莫及,各级党委政府也为此产生了一种危机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们用极大的精力抓了柑桔的技术改造,通过高位嫁接、品种更新,逐步淘汰了一批蜜桔、冰糖柑等,推广、开发了碰柑、无核大红等优质品种。凡是改得早的,都见到了效果。比如有名的柑桔大户钦万有,在对自己的四千多亩果园进行全面改造后,就争得了主动,摆脱了困境,1996年柑桔收入达200多万元。现在越看越清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决定于产品品质。能否抓住农产品充裕的大好时机,通过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发展独具优势的优质产品,大大提高名优品种的比重,将直接决定今后农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调整结构,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根据稀缺经济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创特色经济。经济要有特色,有特色就有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讲,特色就是市场。近年来,我们地委、行署在反复审视区情,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确定全区突出抓好具有怀化特色的四大支柱产业,即以马尾松、国外松、楠竹等工业原料林及其系列加工产品为主的竹木产业,以牛羊兔等草食动物及其系列加工产品为主的畜牧产业,以优质水果和烤烟及其系列加工产品为主的果烟产业,以茯苓、天麻、银杏、黄姜等植化药及其系列加工产品为主的中药材产业。这就充分发扬了我们的长处,较好地避免了与外地经济结构的雷同,大大提高了我区经济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发挥各自优势,创造特色经济,必须解决一个难点问题,就是要下决心打破资源封锁,实行区域化协作。现行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很容易导致经济封锁,重复上项目。一些地方以为可以通过这种办法,保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实,从长远看,这种行为的结果必然导致低水平、“小而全”的经济结构,进而失去在统一开放的大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无异于一种慢性自杀行为。这方面我们曾有过非常沉痛的教训,但迄今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争上重复项目的情况仍然相当突出。最近《湖南日报》刊了一篇题为《买方市场,如何调整结构》的文章。文章对我省油脂生产行业进行了全面剖析。文中介绍:我省进入90年代以来,油脂加工企业蓬勃发展,很多地方、很多行业一哄而上。至1997年5月,全省已达2348家。2000多家油脂加工企业的出现,首先带来了争夺原料的大战,全省正常年景油料资源年产量250万吨,而油脂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达到650万吨,这就难免不争夺原料了;其次带来了油品市场大战,省粮食局一位局长陪省长看长沙春节市场时,惊奇地发现,广东的“金龙鱼”供不应求,而本省一些产品却少人问津;再次带来了油脂企业的普遍不景气,2000多家企业,三分之一已倒闭,三分之一濒临倒闭,三分之一举步维艰。油脂企业如此不景气,然而,一些县市一些乡镇还在那里争上油脂加工项目,还在那里“趋同发展”。这不能不令人担忧。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很大的决心不行,政府不实施有力的正确的宏观调控不行。

三、下大力促进农业和工业的综合

短缺经济结束以后,如果弄得不好,农业很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以至陷入“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怪圈。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政府和农民已经被这种怪圈所困扰,这对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何走出这个怪圈,摆脱这个困扰?我认为除了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抓好结构调整优化,除了建立健全主要农产品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储藏吞吐、调节余缺,实现农产品的均衡增长外,最为关键的是要大搞农产品的加工,特别是深加工、精加工,逐步实现农业和工业的高级综合。

农副产品通过加工转换,不仅可以实现大幅度增值,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不仅从“质”上改变农副产品的原始形态,以延长储存,调节旺淡,调节需求品种的变化和需求层次的变化,而且从“量”上形成较大的商品规模,形成可观的批量和持续的输出量,使之具有更大限度的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国正处于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发展阶段,人们对成品、半成品等加工后的农产品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而我们最大的薄弱环节恰好是农副产品的加工特别是深加工、精加工滞后。有关资料显示:比较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1以上,我国只有0.5:1。以食品工业为例,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通常是农业产值的1.5-2倍,我国还达不到1/3。很多国家食品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超过10%,我国只有3%。这说明我国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必须下大力抓好这个关键环节。这既是跳出农产品“多了多了、少了少了”怪圈的治本之策,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走向。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未来的农业必须实行农业与工业的结合,最终实现农业与工业的高级综合。农村一切经济工作,都应当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尽快促进两者的综合。我们地委、行署就提出了把农业和工业捆起来抓,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山区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随着这一战略的实施,“短缺经济”结束后农业上出现的许多新矛盾逐步得到解决,农村经济愈来愈充满新的活力。

标签:;  ;  ;  ;  ;  ;  

短缺经济结束给农业带来的挑战与对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