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的紧急气管插管临床护理配合体会论文_陈小英

急诊患者的紧急气管插管临床护理配合体会论文_陈小英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金阳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探析急诊紧急气管插管实施临床护理配合的相关措施,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诊紧急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开展临床护理配合,分析其插管成功率。结果:数据显示,本组紧急气管插管患者中一次插管成功、2次或者2次以上气管插管成功、插管失败概率分别为83.33%、8.33%、8.33%。结论:临床护理配合用于急诊患者紧急气管插管中可以有效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降低插管失败率,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患者;紧急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245-02

急诊抢救工作中紧急气管插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操作技术,用于窒息、呼吸抑制、呼吸衰竭、呼吸心跳骤停等患者的临床抢救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1]。通过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人工气道,维持通畅的呼吸道,并立即开展吸痰实施人工呼吸,能够为开展下一步治疗以及抢救提供良好的依据。护理人员在紧急气管插管治疗中配合医生尽快完成气管插管,以便能快速恢复供氧以及通气,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院收治的紧急气管插管患者实施临床护理配合,现将相关措施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紧急气管插管治疗的急诊患者120例,男患者、女患者分别为70例、50例,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70岁,中位年龄为(45.25±6.25)岁;其中10例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呼吸衰竭,30例药物中毒,38例脑血管意外昏迷,30例心跳骤停,12例严重创伤。所有患者均按照心肺复苏诊断指标EBM指南(2005)中关于气管插管指征的相关标准进行判定。

1.2 护理配合

1.2.1插管前准备 首先,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并严格观察心电监护改变情况,对患者的SpO2、血压、心律、心率等指标改变情况进行严格观察,同时掌握是否合并其他插管史以及疾病史,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咽喉炎性肿物、颈部活动受限、门牙外凸、牙齿松动、张口困难等情况。其次,加强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部分清醒患者容易出现插管后语言交流障碍、恐惧心理以及紧张心理等,护理人员在插管前需要将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必要性详细的告知患者,使其紧张的心理得到明显解决,提高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可以和患者约定好简单手势表达意思、写字板等沟通方式,确保患者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再次,加强物品与药物的准备,护理人员需要准备抢救车、吸引器、简易呼吸器、吸氧设备、气管插管盘等设备。通过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完成1%丁卡因溶液表面麻醉剂、升压药物、抗胆碱药物、肌松剂、静脉麻醉药物、神经镇静药物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完善气管插管前的体位准备工作,在单间抢救床或者抢救复苏床上快速安置患者,并对患者鼻腔、口腔内存在的异物或者分泌物进行清除,将活动的假牙或者义齿取下后,帮助患者取去枕平卧头后仰体位,并将一小枕垫在肩下位置,合理抬高肩部大概5~10cm,并上抬下颌,使喉部、咽部、口部处于相同的轴线内,使声门全面显露。护理人员对于烦躁或者神志清晰的患者,需要尽可能通过双手安慰,或者约束其肢体。

1.2.2插管时护理配合 护理人员在插管之前需要与医生配合通过纯氧挤捏呼吸囊辅助通气或者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1~3min,确保氧饱和度>90%,使患者体内氧量储备明显增加,确保患者气管插管过程中耐受呼吸停止的时间能明显提高。若不能一次插管成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立即给予面罩给氧达到辅助通气的效果。尽可能确保成功到位的插管,并快速通过呼吸器对导管位置进行确定,从而维持氧饱和度。

1.2.3插管过程的护理配合 护理人员需要将一次性中单垫于患者颈肩位置,构成相对无菌的区域,避免插管造成患者呕吐物对衣被、床单产生污染。按照患者颈部长度、体型、性别、身高、年龄等,采用适合长度、型号的导管将导丝插入,并对气囊进行检查,将润滑油涂抹在导管前端,以备不时之需[2]。若患者在插管期间不能全面暴露生门,护理人员需要对甲状软骨进行正确按压。由于急诊气管插管患者容易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所以,护理人员需要重视环状软骨的按压工作,对食道进行封闭,促进反流情况明显减少。确保导管能成功插入之后,快速将导管内芯取出,给予吸痰处理,并将听诊器、牙垫递上,将简易呼吸囊接上后对插管刻度位置进行固定的同时,作辅助通气干预。护理人员还应该对胸廓起伏情况进行观察,利用听诊观察良妃呼吸音的对称情况,同时对SpO2进行观察,确保导管位置处于正确的状态内,通过10mL注射器往气囊内注气7~10mL。

2.结果

本组120例急诊紧急气管插管患者均能够在50~300s内完成气管插管,其中100例一次插管成功,成功率为83.33%;10例2次气管插管成功或者超过2次以上,比例为8.33%;10例插管失败,失败率为8.33%。

3.讨论

急诊科在接诊危重症患者多是采用紧急气管插管进行抢救,紧急气管插管对危重患者可以起到提高抢救效果的作用,在提高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争取手术机会、进一步心肺复苏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是否能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对患者治疗预后、抢救成功率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人员需要重视检查气管插管物品的情况,确保插管用物能够处于备齐的情况,若患者要采用紧急气管插管进行治疗,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展气管插管,使插管时间明显缩短,防止患者病情恶化。(2)尽管医生是操作气管插管的主要人员,但是护士加强配合对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护理人员对于气管插管常见并发症处理方式以及操作流程要有所了解,在医生遇到意外情况时能立即开展协助处理干预。(3)尽可能在急重症患者心跳停止、呼吸停止之前开展气管插管抢救工作,早期插管不但能够提高患者气管插管的耐受程度,还能有利于患者病情好转。(4)插管期间需要对患者病情改变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特别是对SpO2、心电图等指标改变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心跳骤停、呼吸骤停骤停等情况,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配合用于急诊紧急气管插管患者临床护理中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英,张蕻,邵芳.急诊患者气管插管的配合与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9,v.38 08:760-761.

[2]赵红芳.柠檬法则在急诊气管插管困难患者配合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 01:61-62.

[3]韩依睿.需要层次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急诊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v.49 10:1266-1268.

论文作者:陈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急诊患者的紧急气管插管临床护理配合体会论文_陈小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